「漁民兄弟們,出海捕魚了!出發!」今天,120艘插著五星紅旗的嶄新漁船,滿載著漁民的希望,從海口北港島碼頭魚貫而出,浩浩蕩蕩駛向遠方。
今年7月18日,超強颱風「威馬遜」致使北港島的船隻、漁排損失慘重,漁業和養殖業全面癱瘓。7月29日,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北港島指導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時說,災後重建家園和恢復生產是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當他聽說北港村民漁船損毀嚴重時,當即拍板要求省漁業部門無償提供一批生產用的小漁船,幫助大家儘快恢復生產。僅僅3個多月,120艘新漁船就分5批建造完成並交付使用。
漁民恢復生產——
領到新漁船比過年還高興
上午9時30分許,記者在北港島碼頭看到,120艘嶄新的漁船沿著防潮堤一字排開,船頭插著國旗,繫著大紅花,漁民個個興高採烈,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碼頭上比過年還熱鬧。
「領到新漁船比過年還高興,我們又可以出海打漁了。這都是託黨和政府的福啊!」正在新漁船上檢查設備情況,準備出海作業的漁民楊順說,他家的漁船在「威馬遜」中沉沒,對於能否恢復生產,當時的他茫然而無奈。令他感到溫暖和欣慰的是,羅保銘要求省漁業部門無償提供一批新漁船,幫助漁民恢復生產。僅僅3個多月,120艘新漁船就趕製出來了,他們打心裡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
「你們是記者吧?我是第一批領到漁船的漁民,真的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希望你們一定要轉達我們的感謝。」在漁船起航前,來自北港島的漁民陳勳奕主動找到記者,高興地說。
陳勳奕是9月4日第一批領到漁船的漁民,他家原來的漁船又舊又破,被「威馬遜」打沉了。現在有了黨和政府無償提供的新漁船,他出海捕魚更方便,收入也更高了。據了解,目前他已駕新船出海捕魚60多天,每次出海幾個小時,平均每次有三五百元不等的收益,「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了」。
各方緊密協作——
3個月交付120艘新漁船
為了建造120艘新漁船,省海洋與漁業廳劃撥了360萬元專項資金。
為儘快完成120艘漁船的建造工作,海口市美蘭區指定一名副區長負責協調落實,演豐鎮成立了專門工作組,
下轉A03版▶
◀上接A01版
指導北港村委會做好受災漁船統計、編制工作方案、篩選生產廠家、籤訂生產合同等工作。
8月13日,北港村委會與有造船資質的陵水、洋浦、臨高三家企業籤訂造船合同,開始建造新漁船工作。
「為了早日把漁船送到漁民手中,演豐鎮指派幹部,專門到各個造船廠督促造船進度,監督造船質量。」演豐鎮鎮長劉源明說,接到訂單後,造船廠加班加點,優先安排生產任務,爭取早日交付使用。
在上下一心,各個環節緊密協作下,不到一個月時間,廠家就將第一批15艘新漁船交付北港村委會。之後,又陸續有4批新漁船建造完成交付漁民。至今天最後一批,120艘漁船全部建造完成,並無償交付北港島漁民。
「出發咯 !」船頭站立的漁民,歡歌笑語,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
(本報海口11月16日訊)
(相關報導見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