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於北京細則一個小時出臺的上海細則在嚴厲程度上遠不及「京十九條」,但對於20%個人所得稅徵收的這一項,似乎是採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對傳聞中的「滿五年唯一住房」並未豁免。不過,通知中並未提及嚴格徵收20%個人所得稅從何時開始執行。
網易房產3月31日訊 昨日(3月30日)晚間,上海「新國五條」細則在萬眾期盼下終於落地。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本市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的實施意見。對於房價控制目標、二套房首付以及20%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等方面明確了六點意見。
晚於北京細則一個小時出臺的上海細則在嚴厲程度上遠不及「京十九條」,但對於20%個人所得稅徵收的這一項,似乎是採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對傳聞中的「滿五年唯一住房」並未豁免。不過,上海稅務官方微博今日(3月31日)給出解答,表示「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滿五唯一」仍可免徵
截止目前,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中前三者都已經出臺了「國五條」的細則。其中,北京最嚴,共有19條意見,堪稱北京史上最嚴的細則。而廣州最松,基本上沒有提及一些舉措的具體落實。上海的細則則被認為處於兩者之間,但仍存在很多模糊的地帶。
不過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廣大購房者最為關心的「20%個人所得稅」徵收的相關舉措,上海細則中提及的方案似乎是最為嚴厲的。通知中明確,「稅務、房屋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照規定應徵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徵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依法嚴格按照轉讓所得的20%計徵。」
然而,今日上海稅務官方微博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進一步的解釋,根據國家規定,「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這就與北京細則的相關條款基本一致了。北京細則指出,「對個人轉讓住房按規定應徵收的個人所得稅,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個人轉讓住房所得的20%計徵;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
但北京細則明確了該項舉措的具體執行日期,也就是從3月31日(細則頒布後次日)開始執行,但上海細則並未提到具體的執行日期,顯得並不嚴謹。
重點監控「特殊人群」貸款
至於二套房首付方面,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廣州細則,都沒有明確將二套房的首付提升至7成,這一表述和「新國五條」細則類似,都是「適時調整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顯得更為模糊。
但或許是基於近期「假離婚」等各種避限購假首套的手段風行,上海細則明顯強調了「重點強化對異地、外籍、離異、低齡人群等借款人的貸款資格審查」,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嚴格信貸的管理,繼續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上海中原研究總監宋會雍表示,上海市府在所得稅等關鍵要點上,基本遵循中央基調,既無進步也無退步,表現中興。其他房價目標和信貸細節語焉不詳,雖有推諉嫌疑,但更貼近實際執行情況。
行政手段向市場手段過渡
總體來說,上海細則仍是在「國五條」細則的基礎上的發揮,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新意,但是一些細節之處,還是體現著相關部門希望房地產調控從行政手段向純市場手段過渡的思路。
同策研究諮詢機構張宏偉認為,現階段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市場手段並行使用,可以說,是為以後行政化手段退出提供一個市場緩衝期。換句話說,新國五條細則以及各個地方政府版本的細則內容,無論怎麼變化,其實,總體上仍然會使以經濟手段、市場手段調控為主,為以後行政化手段退出做鋪墊。
「具體來講,從調控手段角度來講,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交易20%增值稅是主要針對短期內(5年內)投機行為而徵收的一個資本利得稅,通過這個稅收動作一定程度上會將短期內投機性的購房者或投機客擠出房地產市場,防止整個房地產市場再把房產本身當做投機的工具,弱化房地產本身的投資屬性,讓房產本身回歸以自住需求、自住屬性為主市場特性。」張宏偉表示,
而在今後幾年,房產稅也必將由新房轉向二手房。房產稅本身的目的也是通過房產稅的徵收防止市場再把房產本身當做投機的工具,弱化房地產本身的投資屬性。
「總體上是通過現有階段的緩衝期,穩定市場供求關係和房價,為長效性調控機制的制定和出臺提供一個『時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