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蛙哥
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首都貝爾格勒在7000年前就開始出現人類文明,貝爾格勒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北南相繼連接平原與丘陵,是水陸交通要道,俗稱東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貝爾格勒是一座富有魔力的、極具活力的現代化都城。這裡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和王宮,看著他們不自覺的你就會想停駐下來,它吸引著你,讓你融入到這個城市每一個地方,領略風土人情。
走進貝爾格勒,會發現這裡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大概是多瑙河把這裡曾經的傷痕和硝煙都淨化了,古樸與溫暖成為現在這裡的主要風格。最能夠感受一座城市氛圍的方式就是親身去體會,當我們在街道裡裡穿梭行走,就會真切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在貝爾格勒,街道井然有序,交通秩序十分好,我們可以感受到時尚的城市氛圍,尤其是在商業街裡,這種感覺尤為強烈。
城市內最繁華的商業街要屬米蘭國王大街了,這條街設計規劃十分合理,街道兩旁樹木整齊劃一,被修剪得很好,同時,還有十九世紀的代表性建築,給這片商業化和現代化的區域增添一絲古典文化氣息。同時,在向前行走時人們可以瀏覽到城市內的王宮建築,也正是這個建築給這裡帶來了莊重感和嚴肅感。於是在生機活力與莊重嚴肅的碰撞衝擊之下,整條商業街都顯得時尚而又有人文氣息。
商業街開始和盡頭處都連接著兩個大型的廣場,不論什麼年齡階段的人都偶會在廣場上休息娛樂,繞過廣場沿著街道一直走就會看到一座教堂,藍色的圓形頂端有一條柱子筆直聳立,教堂主題是由白色的牆壁和藍色的窗框組合而成的,這就是聖薩瓦教堂,作為面積巨大的東正教教堂,這裡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被修建,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中途暫停,在一百年後才修建完成,或許是塞爾維亞人天生的慢脾氣,這裡到現在還在整修。
教堂外觀十分漂亮,波浪形的紋理連接了屋頂和主體,U型的窗戶使用藍色的玻璃裝飾的,顯得寂靜又溫和,在教堂前逐利者東正教會創始人的雕像,雕塑是青銅材質的,他一手拿著書,一手舉著十字架,靜靜站立在那裡,看著這座城市在慢慢恢復生機與活力,也向所有的新教徒們致以問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從不同地區來的信徒們虔誠禮拜,苦修的同時感受心靈的洗禮。
在這座教堂的旁邊還有一處——聖馬可教堂,這裡不同於剛才的教堂,風格更加華麗一些,並且遊客們可以進入參觀,作為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自然會更加豔麗。紅磚構成的外觀十分搶眼,進入教堂內,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和色彩飽滿濃鬱的裝飾畫給人以很強的衝擊力。金色的框裱和紅黃色調為主體的壁畫完美結合在一起,信徒們入內做一些常規禱告,安靜而又肅穆。
走出聖馬可教堂,向正對面望去,就看到了塞爾維亞的國會大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建成,看起來像是一座宮殿。或許是貝爾格勒的人們對於藍色有著很強的喜愛和執念,這座國會大廈房頂依舊是選用淺藍色,低飽和度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同時,最大的圓形頂端就是入口處,四個角各有小型建築,使整個大廈十分和諧。與此相對應的是離這裡不遠的新王宮和舊王宮,風格有些許差異。
新王宮是目前塞爾維亞總統的辦事地點,不同於前邊提到建築的白色主體,這裡的主體色是灰色,但同樣是藍色做裝飾,方形的建築頂端插著國旗,古樸而又不失嚴肅。一個小型的花園在王宮前,舊王宮就位於花園的另一側,舊式的浮雕傳達著歐洲風情,十分别致。作為總統辦公地點,這裡不僅沒有太過於嚴肅戒備,反而有著輕鬆的氛圍,可見當地生活的簡單與祥和。
漫步于貝爾格萊德的商業街,體會著這裡的小資情調和時尚氛圍,同時再參觀具有著深厚歷史的教堂建築與王宮府邸,都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文明和文化。這裡是獨具魅力的,人們仿佛已經不再去揭開戰爭帶給他們的痛苦傷疤,而是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快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