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迷局:中藥外衣下的「食品」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保健品。不過盲目購買所謂的"保健品",也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泰州市民張先生家的廚房裡,我們看到櫥櫃裡擺滿了各種某品牌的保健品。據張先生介紹,妻子王女士是最近突然迷了上了保健品的。起因是她加入了一個微信群,這個群裡有不少人自稱服用了一種保健品,效果特別神奇。

  這種保健品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我們注意到,這是一種看上去像中藥,外包裝醒目位置標有"大善中醫"字樣的保健品。然而,保健品的包裝上卻沒有標註藥品或保健品的生產批號,對於這樣的產品,張先生深表懷疑。

  出於對這些產品的擔憂,張先生也曾想找商家討說法,但根本找不到相關負責人。心裡沒底的張先生希望妻子停止購買這種保健品,然而,王女士非但不聽,還經常跟他發生口角。張先生也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妻子第一次購買保健品了。這些年,她花在保健品上的開銷,已經有數十萬元。

  為了做通王女士的思想工作,記者來到了高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找到相關負責人。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真實、準確,不得以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而該款食品上卻標註著"大善中醫"的文字以及"醫生採藥"的圖案,讓王女士誤解為是某種中藥。另外,還規定"應在食品標籤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然而,這款產品並沒有這麼做。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戴祥翔 徐晗 編輯/季玉馨)

相關焦點

  • 杭州老人深陷保健品迷局 子女無奈報警求助
    南極磷蝦油可以「預防癌變抑制腫瘤」老人堅信不疑老人看到高女士帶著警察來到家裡,情緒激動,破口大罵:「你們都不希望我好……」她認為子女跟民警都不信任她,不讓她買保健品。民警汪洪江穩住老人,叫老人把保健品拿出來分享下,如果是真的保健品一定支持她買。老人一聽保健品,一下子就來勁了。
  • 河北省安國市中藥和保健品基地
    2012年安國藥業基地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  中藥產業優勢明顯,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安國藥業始於宋,盛於明清,迄今已逾千年,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享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之美譽。
  • 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鹿茸、冬蟲夏草、雪蓮等經常被作為滋補保健品食用。但對於這些可食用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遇到相關的權益糾紛也無所適從。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們身邊的「保健品」。
  • 海外代購存在風險 不要迷信洋保健品
    人體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的調控,它在夜間黑暗環境下的分泌量是白天的5至10倍,有助於人類進入睡眠狀態,人體自己產生的褪黑素被稱為「內源性褪黑素」,而市面上買到的所有褪黑素產品都是化學合成的,稱之為「外源性褪黑素」,當人體內源性褪黑素不足時,可以少量補充外源性褪黑素。
  • 在德國,有機食品比保健品更受青睞!
    主持人吳昕就曾在節目中自爆說,自己30歲以後就開始研究保健品,每天都要吃好多好多粒保健品,甚至在家裡還有一個專門放保健品的冰箱。不得不說,保健品在我國的受眾還是挺廣的。在我國人們都希望通過保健品來保持身體健康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卻放棄了保健品,悄悄吃起了有機食品。
  • 德國人青睞有機食品不信保健品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掀起有機食品熱潮!」德國《焦點》周刊17日報導稱,德國有機食品協會最新的報告稱,德國去年銷售的有機食品達到近106億歐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有機食品。而德國保健品市場僅為12億歐元左右。
  • 日本10%的兒童使用"保健品""健康食品"
    最近發表的數據表明,10%左右的日本兒童使用了維生素、礦物質等「保健品」、「健康食品」。現代飲食生活已經足夠豐富,服用這些食品後有可能造成特定營養素的攝取過多,在體內形成過量存儲,而且尚不知道對今後會有何種影響。一些專家認為隨意使用這些食品有可能蘊藏著很大的危險。
  • 黑螞蟻保健品致富日月神生物 衛食健字批准文號存風險?
    近日,深圳市日月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月神生物」)正式向股轉系統遞交了掛牌申請。挖貝網注意到,作為一家中藥保健品開發公司,日月神生物的相關資質竟全部來自於其大股東深圳市日月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日月神科技」)。  黑螞蟻保健品有神奇功效?
  • 保健品非藥品「藥到病除」不可信
    東南網4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智嵐)老年消費者成保健品「重災區」因聽信商家包治百病的宣傳,王阿姨在某健康食品商行購買肽杞口服液,但是她吃後並沒有任何效果反而引起血壓升高保健品消費亂象叢生近年來,國內一些保健品外包裝上大多刻意標註出「高大上」藥材名稱,有的保健品商家甚至打出了少數民族的旗號,如蒙藥、藏藥、苗藥等。
  • 被踢出保健品圈子,冬蟲夏草神話要「涼涼」了?
    冬蟲夏草被踢出保健品圈子,說明相關機構終於開始在中藥的功效認定上開始邁向現代,傾向於用科學試驗來檢驗中藥的實際效果。不過,繼2016年2月4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關於停止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後,又於2018年3月8日在其官網再次發布該通知,兩次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 「洋中藥」高價返銷警示中藥國際化
    近日,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則中藥警告,認為一些中藥含有巨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鉛、汞以及砷)。其中同仁堂的牛黃解毒片、保靈堂的白鳳丸以及恒隆昌的發寶赫然在列。
  • 馬應龍做食品、同仁堂賣咖啡,中藥企業轉型「慌不擇路」?
    然而中藥企業的轉型,卻讓人越來越摸不著頭腦。有一大批中藥企業正在朝著生物藥的方向一去不回頭。PD-1、CAR-T……只要是近年來熱門的生物藥,就逃不開中藥企業的目光。步長、天士力、譽衡等是代表。以大健康之名,做化妝品、護膚品、保健品、普通食品、飲料的則更加常見。
  • ...批發成本 異常勃起 保健品 壯陽藥 市場零售價 性保健品 威哥王...
    該保健品叫「美國公牛」,包裝上稱立即顯效,能使陰莖增長、增粗、助勃和延時。批准文號「港衛準字」。主要成分有人參、雪鹿鞭、野驢鞭等。  「這種藥含的都是中藥成分,能立即顯效嗎?」「能啊,但是分人不同,有時也得等個半小時左右,而且這種中藥『偉哥』因為不含有西藥,所以不傷身體。這點很重要,沒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店老闆表示。
  • 西王食品收購加拿大保健品企業Kerr
    手握3家上市公司的西王集團(西王特鋼、西王置業、西王食品)這次又出了一個大招:公司擬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全球最大運動保健品公司加拿大KERR100%的股權,並且在22日的籤約儀式上,李克強總理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親自出席為之見證。
  •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專家表示,聲稱能治病的保健品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視覺中國 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近幾年,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因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而被製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小小葡萄籽真有這麼多功效嗎?先說抗癌,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李鐸解釋說,「體外實驗能抑制」和「體內能抑制」完全是兩回事。
  • 何首烏吃多了可導致肝衰竭,別再信「中藥沒有副作用」的鬼話了
    同時患者病情加重,下了病危告知書,如果病情再嚴重下去只能進行肝移植進行保命。 吃了10多萬元「保健品」 病情加重下不了床 盧太婆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腰間盤突出等老年病,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女銷售吳某。
  • 海南食藥監局:2014年11月檢查發現違法藥械保健品廣告10起
    其中,保健食品3起:順昌縣幸福來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冬蟲夏草口服液、海南百舒堂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傦中金氨糖、重慶市生物技術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力牌參茸片。非處方藥6起:江西康寶醫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菌王1號口服液、西安阿房宮藥業有限公司的曹清華牌薏辛除溼止痛膠囊、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藥製藥有限公司的白族咳喘寧、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的陳李濟活絡止痛丸、陝西白雲製藥有限公司的金沐方、河南時珍製藥有限公司的脾腎雙補丸。醫療器械1起:烏蘭察布市喬氏偉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蒙古眼貼。
  • 小林製藥的保健品才是最強大的?
    小林製藥即便在苛刻的日本消費者心中也是品質保證,除了廣大中國人所熟知的退熱貼各種藥膏,保健品更是日本人的心頭愛。日本人普遍長壽,莫非和它們愛吃保健品也有關係?
  • 中藥拯救全世界?還沒到時候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表示,「海外市場礙於準入制度障礙和用藥習慣原因,目前(中藥)銷售目標客戶仍是華人為主,產品也多集中在藥材或者飲片,中成藥大部分是通過援助等渠道進入歐美市場。」他告訴億歐,疫情下企業的外貿訂單受影響比較大,自己企業的中藥材出口也一度受到影響。在疫情下,企業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防疫物資出口方面。少數中藥企業在疫情中逆勢上揚。3月30日,以嶺藥業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盈利43255.16萬元至46138.84萬元,同比增長50%至60%。
  • 2019保健品業十大熱點事件:監管趨嚴 市場仍被看好
    正如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對《華夏時報》記者所說,保健品市場未來首要解決的是發展方向問題,國內的保健品企業大多數都走的是功能性方向,比如誇大保健品能夠治各種病,實際上疾病預防、慢病康養、中藥調理、膳食補充或營養補充,這才是未來保健品企業發展和產品結構圍繞的合理方向,很多企業為了業績依靠誇大宣傳、炒作營銷,這是錯誤的方向,不會走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