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人活在世上,首先應該避苦避害

2020-12-25 溪亭日暮說

有位西方的發展學者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言下之意是說,有些人受窮,是因為他不想富裕。這句話是作為一種驚世駭俗的觀點提出的,但我狹隘的人生經歷卻證明此話大有道理。對於這句話還可以充分地推廣:貧困是一種生活方式,富裕是另一種生活方式;追求聰明是一種人生的態度,追求愚蠢則是另一種生活態度。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在追求快樂,另一些人在追求痛苦;有些人在追求聰明,另一些人在追求愚蠢。這種情形常常能把人徹底搞糊塗。

洛克先生以為,人人都追求快樂,這是不言自明的。以此為基礎,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學大廈。斯賓諾莎也說,人類行為的原動力是自我保存。作為一個非專業的讀者,我認為這是同一類的東西,認為人趨利而避害,趨樂而避苦,這是倫理學的根基。以此為基礎,一切都很明白。相比之下,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大不相同,認為禮高於利,義又高於生,這樣就創造了一種比較複雜的倫理學。

由此產生了一個矛盾,到底該從利害的角度來定義崇高,還是另有一種先驗的東西,叫做崇高——舉例來說,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這是人先天的良知良能,這就是崇高的根基。我也不怕人說我是民族虛無主義,反正我以為前一種想法更對。從前一種想法裡產生富裕,從後一種想法裡產生貧困;從前一種想法裡產生的總是快樂,從後一種想法裡產生的總是痛苦。我堅定不移地認為,前一種想法就叫做聰明,後一種想法就叫做愚蠢。筆者在大學裡學的是理科,憑這樣的學問底子,自然難以和專業哲學家理論,但我還是以為,這些話不能不說。

對於人人都追求快樂這個不言自明的道理,羅素卻以為不盡然,他舉受虐狂作為反例。當然,受虐狂在人口中只佔極少數。但是受虐卻不是罕見的品行。七十年代,筆者在農村插隊,在學大寨的口號鞭策下,勞動的強度早已超過了人力所能忍受的極限,但那些工作卻是一點價值也沒有的。對於這些活計,老鄉們概括得最對:沒別的,就是要給人找些罪來受。但隊幹部和積極分子們卻樂此不疲,幹得起碼是不比別人少。學大寨的結果是使大家變得更加貧窮。道理很簡單:人幹了艱苦的工作之後,就變得很能吃,而地裡又沒有多長出任何可吃的東西。這個例子說明,人人都有所追求,這個道理是不錯的,但追求的卻可以是任何東西:你總不好說任何東西都是快樂吧。

人應該追求智慧,這對西方人來說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蘇格拉底甚至把求知和行善畫上了等號。但是中國人卻說"難得糊塗",仿佛是希望自己變得笨一點。在我身上,追求智慧的衝動比追求快樂的衝動還要強烈,因為這個緣故,在我年輕時,總是個問題青年、思想改造的重點對象。我是這麼理解這件事的:別人希望我變得笨一些。謝天謝地,他們沒有成功。人應該改變自己,變成某種樣子,這大概是沒有疑問的。有疑問的只是應該變聰明還是變笨。像這樣的問題還能舉出一大堆,比方說,人(尤其是女人)應該更漂亮、更性感一些,還是更難看、讓人倒胃一些;對別人應該更粗暴、更野蠻一些,還是更有禮貌一些;等等。假如你經歷過中國的七十年代,就會明白,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有不同的答案。你也許會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風尚,但我對這種話從來就不信。我更相信喬治·歐威爾的話:一切的關鍵就在於必須承認一加一等於二;弄明白了這一點,其他一切全會迎刃而解。

我相信洛克的理論。人活在世上,趨利趨樂暫且不說,首先是應該避苦避害。這種信念來自我的人生經驗:我年輕時在插隊,南方北方都插過。誰要是有同樣的經歷就會同意,為了謀生,人所面臨的最大任務是必須搬動大量沉重的物質:這些物質有時是水,有時是糞土,有時是建築材料,等等。到七十年代中期為止,在中國南方,解決前述問題的基本答案是:一根扁擔。在中國的北方則是一輛小車。我本人以為,這兩個方案都愚不可及。在前一個方案之下,自肩膀至腳跟,你的每一寸肌肉、每一寸骨骼都在百十公斤重物的壓迫之下,會給你帶來腰疼病、腿疼病。後一種方案比前種方案強點不多,雖然車輪承擔了重負,但車上的重物也因此更多。假如是往山上推的話,比挑著還要命。

西方早就有人在解決這類問題,先有阿基米德,後有牛頓、卡特,所以在一二百年前就把這問題解決了。而在我們中國,到現在也沒解決。你或者會以為,西方文明有這麼一點小長處,善於解決這種問題,但我以為這是不對的。主要的因素是感情問題。西方人以為,人的主要情感源於自身,所以就重視解決肉體的痛苦。中國人以為,人的主要情感是親親敬長,就不重視這種問題。這兩種想法哪種更對?當然是前者。現在還有人說,西方人綱常敗壞,過著痛苦的生活——這種說法是昧良心的。西方生活我見過,東方的生活我也見過。西方人兒女可能會吸毒,婚姻可能會破裂,總不會早上吃兩片白薯幹,中午吃兩片白薯幹,晚上再吃兩片白薯幹,就去挑一天擔子,推一天的重車!從孔孟到如今,中國的哲學家從來不挑擔、不推車。所以他們的智慧從不考慮降低肉體的痛苦,專門營造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理論。

在西方人看來,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減少,這是一切的基礎。假設某人做出一份犧牲,可以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很多幸福,這就是崇高——洛克就是這麼說的。孟子不是這麼說,他的崇高另有根基,遠不像洛克的理論那麼能服人。據我所知,孟子遠不是個笨蛋。除了良知良能,他還另有說法。他說反對他意見的人(楊朱、墨子)都是禽獸。由此得出了崇高的定義:有種東西,我們說它是崇高,是因為反對它的人都不崇高。這個定義一直沿用到了如今。細想起來,我覺得這是一種模糊不清的混蛋邏輯,還不如直說凡不同意我意見者都是王八蛋為好。總而言之,這種古怪的論證方式時常可以碰到。

在七十年代,發生了這樣一回事:河裡發大水,衝走了一根國家的電線桿。有位知青下水去追,電桿沒撈上來,人也淹死了。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革命烈士。這件事引起了一點小小的困惑:我們知青的一條命,到底抵不抵得上一根木頭?結果是困惑的人慘遭批判,結論是:國家的一根稻草落下水也要去追。至於說知青的命比不上一根稻草,人家也沒這麼說。他們只說,算計自己的命值點什麼,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崇高。坦白地說,我就是困惑者之一。現在有種說法,以為民族的和傳統的就是崇高的。我知道它的論據:因為反民族和反傳統的人很不崇高。但這種論點嚇不倒我。

過去歐洲有個小島,島上是苦役犯服刑之處。犯人每天的工作是從島東面挑起滿滿的一挑水,走過崎嶇的山道,到島西面倒掉。這島的東面是地中海,水從地中海裡汲來。西面也是地中海,這擔水還要倒回地中海去。既然都是地中海,所以是通著的。我想,倒在西面的水最終還要流回東面去。無價值的吃苦和無代價的犧牲大體就是這樣的事。有人會說,這種勞動並非毫無意義,可以陶冶犯人的情操、提升犯人的靈魂;而有些人會立刻表示贊成,這些人就是那些島上的犯人——我聽說這島上的看守手裡拿著鞭子,很會打人。根據我對人性的理解,就是離開了那座島嶼,也有人會保持這種觀點。假如不是這樣,勞動改造就沒有收到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人性就被逆轉了。

從這個例子來看,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兩個因素缺一不可。人性被逆轉之後,他也就糊塗了。費這麼大勁把人搞糊塗有什麼好處,我就不知道,但想必是有的,否則不會有這麼個島。細想起來,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裡就包含了這種東西。舉個例子來說,朝廷的禮節。見皇上要三磕九叩、揚塵舞蹈,這套把戲耍起來很吃力,而且不會帶來任何收益,顯然是種無代價的勞動。但皇上可以廷杖臣子,不老實的馬上拉下去打板子。有了這兩個因素,這套把戲就可以耍下去,把封建士大夫的腦子搞得很糊塗。回想七十年代,當時學大寨和抓階級鬥爭總是一塊搞的,這樣兩個因素就湊齊了。我下鄉時,和父老鄉親們在一起。我很愛他們,但也不能不說:他們早就被逆轉了。我經歷了這一切,腦子還是不糊塗,還知道一加一等於二,這隻說明一件事:要逆轉人性,還要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脆弱。

我認為七十年代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看法和一些同齡人是一樣的。七十年代的青年和現在的青年很不一樣,更熱情、更單純、更守紀律、對生活的要求更低,而且更加倒黴。成為這些人中的一員,是一種極難得的際遇,這些感受和別人是一樣的。有些人認為這種經歷是一種崇高的感受,我就斷然反對,而且認為這種想法是病態的。讓我們像奧威爾一樣,想想什麼是一加一等於二,七十年代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個極痛苦的年代。很多年輕人做出了巨大的自我犧牲,而且這種犧牲毫無價值。想清楚了這些事,我們再來談談崇高的問題。就七十年代這個例子來說,我認為崇高有兩種:一種是當時的崇高,領導上號召我們到農村去吃苦,說這是一種光榮。還有一種崇高是現在的崇高,忍受了這些痛苦、做出了自我犧牲之後,我們自己覺得這是崇高的。我覺得這後一種崇高比較容易講清楚。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些。對這個道理稍加推廣,就會想到: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的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說,這種經歷是崇高的。這種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過一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它還有些壞作用:有些人就據此認為,人必須吃一些無益的苦、虛擲一些年華,用這種方法來達到崇高。這種想法不僅有害,而且是有病。

說到吃苦、犧牲,我認為它是負面的事件。吃苦必須有收益,犧牲必須有代價,這些都屬一加一等於二的範疇。我個人認為,我在七十年代吃的苦、做出的犧牲是無價值的,所以這種經歷談不上崇高;這不是為了貶低自己,而是為了對現在和未來發生的事件有個清醒的評價。邏輯學家指出,從正確的前提能夠推導出正確的結論,但從一個錯誤的前提就什麼都能夠推導出來。把無價值的犧牲看作崇高,也就是接受了一個錯誤的前提。此後你就會什麼鬼話都能說出口來,什麼不可信的事都肯信——這種狀態正確的稱呼叫做「糊塗」。人的本性是不喜歡犯錯誤的,所以想把他搞糊塗,就必須讓他吃很多的苦——所以糊塗也很難得呀。因為人性不總是那麼脆弱,所以糊塗才難得。經過了七十年代,有些人對人世間的把戲看得更清楚,他就是變得更聰明。有些人對人世間的把戲更看不懂了,他就是變得更糊塗。不管發生了哪種情況,七十年代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我要說出我的結論,中國人一直生活在一種有害哲學的影響之下,孔孟程朱編出了這套東西,完全是因為他們在社會的上層生活。假如從整個人類來考慮問題,早就會發現,趨利避害,直截了當地解決實際問題最重要——說實話,中國人在這方面已經很不像樣了——這不是什麼哲學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經驗。我們的社會裡,必須有改變物質生活的原動力,這樣才能把未來的命脈握在自己的手裡。

相關焦點

  • 適量飲酒:揚酒之利,避酒之害.
    我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過量飲酒對人身體、對社會的危害。於是有了《酒德》,《酒警》等倡導在品味美酒的時候,盡興時勿濫飲,醉飲。更有「好花乘看半開時,好酒宜在半醉中」提倡文明、適量飲酒的形象描述。有帝王「酒助禮儀社稷康,色育生璽重綱常」的詔示天下。大禹避酒勤朝政就是一個經典故事。夏朝開國君王大禹因治水有功,帝舜將天子之位禪讓與他。
  • 世上最「詭異」的井,擁有「點物成石」的神泉水,當地人避之不及
    世上最「詭異」的井,擁有「點物成石」的神泉水,當地人避之不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水井是經常能夠見到的,特別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這些水給當地人提供了甘甜的水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設施」。但你千萬不要以為任何地方的水井都是可以喝的,在英國就有一口被稱為「魔井」的水井,裡面的水可以「點物成石」,而當地人的人對於這款口井也是避之不及,輕易不敢靠近。這口水井位於英國北約克郡納爾斯伯勒尼德河畔的尼德小鎮。據悉,無論是木棍,玩偶 、水壺,自行車,亦或是死去的小鳥,只要接觸了這口井裡面的水,就會在短短幾周或者幾個月內,慢慢被石化。
  • 王小波《黃金時代》: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1997年,王小波在寫作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去世,他捲曲著自己的身體,不斷的掙扎,直到一個人孤獨地死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人,但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雖然他只活到了45歲,短短的一生,但無數的現代人,卻還在讀著他的書,討論這裡面的思想。
  • 魔道祖師:魔道中忘羨的武器,隨便不隨便,避塵不避塵!
    隨便劍還是避塵劍還是什麼?不說其他的,這份兄弟情又有多少人能頂得住。陳情可以說是羨羨的專屬武器了,有一定_排外性,不僅可以吹出美妙動聽的歌曲,還可以召喚無窮無盡的兇屍,可以說是強大而又實用吧,那麼你們喜歡陳情麼?俗話說要是陳情長一點,能有避塵什麼事。當然啦,懂得自然就懂啦。羨羨的曲子可是吹得非常好聽哦。
  • 《爐石傳說》斯塔哈的大亂暫避鋒芒怎麼樣 暫避鋒芒屬性介紹
    ,暫避鋒芒有什麼用?小編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爐石傳說新卡暫避鋒芒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 爐石傳說斯塔哈的大亂鬥版本增加了不少新卡,暫避鋒芒正是當中之一,該卡牌屬於騎士陣營,作為一張普通品質卡牌,暫避鋒芒有什麼用?使用效果如何?小編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爐石傳說新卡暫避鋒芒點評,一起來看看吧。
  • 中秋避堵攻略來了!市區避堵要錯峰 高速避堵學會繞行
    中秋避堵攻略來了!市區避堵要錯峰 高速避堵學會繞行金羊網  作者:吳珊、程行歡、交通宣  2018-09-21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程行歡,通訊員交通宣報導:9月20日,廣州市交通部門發布了中秋小長假交通狀況預測,在出城交通指引方面,預計北環、北二環、華南快速
  • 元旦春節避霾海島遊排行榜發布 百萬國人海島避霾
    近日,國內最大的在線旅行社攜程旅遊發布《元旦春節避霾海島遊排行榜》顯示,國人全家人均花費5000到10000元遠赴國內外十幾個海島度假。預計春節約600萬出境遊客中近三分之一選擇海島遊。榜單顯示國人最愛去境外的普吉島、峇里島等地過節避霾,濟州島「性價比」最高,馬爾地夫、長灘島春節可能一位難求。國內的海南島和三亞則以絕對優勢成為人氣最高的海島線路。
  • 攜程發布《避霾旅遊排行榜》 避霾遊成「剛需」最遠到南極
    記者從去哪兒網了解到,避霾、洗肺、森林等關鍵詞,一天內瀏覽搜索量暴增200%以上。國內最大的在線在線旅遊網站攜程旅遊發布了一份《避霾旅遊排行榜》,包括出發城市、國內海外目的地、熱門避霾線路等。旅遊避霾竟成「剛需」 超15萬遊客出境避霾報告顯示,避霾旅遊近年來已經成為冬季旅遊「剛需」。
  • 藍忘機避之又避
    藍忘機避之又避丨水月風松(藍忘機自外而來)藍忘機:忘機有錯 丨請叔父 丨兄長重罰(魏無羨魏無羨:澤蕪君 丨澤蕪君 丨是我丨 是我拉著藍湛喝的 丨他並不是自願的藍忘機:忘機知錯 丨願領重罰魏無羨:你這個人怎麼自己趙罰受啊
  • 《白蛇:緣起》避其鋒芒,另闢蹊徑
    避其鋒芒,另闢蹊徑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也許早已被世人說爛。但是以動畫電影的方式呈現在熒幕上,《白蛇:緣起》應該是頭一部。但是,總體來看,《白蛇:緣起》敢於避鋒芒、闢蹊徑的舉措,終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也將其逼真精緻的動畫技術製作最終具象化為票房。伏筆照應伏筆作為一項重要的表現手法,被廣泛應用於各類文藝創作中。但是伏筆看得多了,終成套路,容易被人一眼識破,便也失去了原先的那份新鮮感。
  • 《假 期 避 人 指 南》
    變成了升級版的人海根據以往國慶假期的遊玩經驗,小編總結了幾條避人小貼士放棄景點節假時期去景點,就只能看人,不如直接放棄人氣旺的地方以及熱門商業區。其實在異鄉城市的市區或本地人常出沒的地方逛吃逛吃,就能體會當地的生活節奏~ 而且所謂的網紅打卡景點也不值得去,本質就是提供一個拍照點,但人多的時候通常拍不出好看的照片...
  • 王小波的名言警句——改變我們人生命運的道理
    王小波,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等,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帶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吧。1、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到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魔道:「避塵」功能多,「天天」是動詞,花式背鍋誰最冤?
    動漫《魔道祖師》裡最讓你深刻的會是哪個人、那件事又或者說是哪句話?相信裡面不少不會說話的「它們」卻被大佬們互相傳頌,不知不覺地打響了名頭,當各位道友們相約討論起它們的時候是否知道其實它們可不自覺地也背了不少鍋哦。
  • 重溫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10個段落就是小說的精髓
    最近迷上了王小波的作品,剛剛重溫了一遍《黃金時代》,他簡直太逗了。今天摘錄我認為最好的10個《黃金時代》段落,跟大家分享。1、人活著都是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王小波3、、一次愛情就像吃了一個巧克力殼的冰棍。開頭是巧克力,後來是奶油冰淇淋。最後嘴裡剩下一個幹木棍。——王小波4、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其餘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轉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裡去了。我所認識的人,都不珍視自己的似水流年。
  • 人至中年,這3種酒局能避則避,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人至中年,這3種酒局能避則避,自己對自己好一點在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因為自己並不懂得人如何進行人際交往,所以可以對酒局來者不拒,有酒局就可以去參加一下,即使不能結識到人脈,但也能學習學習,看看別人是如何結交人脈的,讓自己的情商逐漸獲得提高
  • 「樹冠羞避」閃耀植物生命的靈性光芒
    從下方仰視,這些樹冠的空隙帶宛如一幅幅美妙的幾何裝飾圖案,這種現象被人們稱作「樹冠羞避」。近百年來,人們從不同角度對「樹冠羞避」作出解釋和假說。有人認為樹木的這種行為會減少害蟲的相互傳播;有人認為樹木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枝條,避免在風力的作用下相互碰撞、折斷;也有人認為「樹冠羞避」的發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陽光,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等等。科學家們爭論來爭論去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答案解釋其成因。
  • 怪才王小波離世23年未銷聲匿跡,粉絲卻越來越多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王小波23年前,醜陋的怪才王小波猝然離世。如王小波自己所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 
  • 魔道祖師:抹額可以當「繩子」,佩劍「避塵」呢?網友:get!
    題記:渺渺大千兩茫茫,一邂逅,終難忘在《魔道祖師》中,抹額、避塵、香爐一直都是小夥伴們繞不過去的話題,了解它們的道友們在聽到這些詞語後腦海中就有相應的畫面浮現。「只有在命定之人、傾心之人面前,可以不必有任何規束。所以,藍家的抹額,歷代以來,除了自己,誰都不能隨便碰、不能隨便取下,更不能夠系在旁人身上,這是禁忌」。這樣來看,抹額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就是像道友們所說的那樣,用魏嬰的指紋解鎖,而後自動纏繞,(嗯,該怎麼形容呢,就像是太子殿下謝憐的若邪,擁有自動環繞功能,而且不經過主人的允許,永遠都解不開)。
  • 魔道怪癖,避塵花式玩法是個啥?蘭陵金氏更可怕,薛洋笑笑不說話
    你好,這個世界有不同的人,就比如有人愛吃甜粽子,有人愛吃鹹粽子,有人鍾愛五仁月餅,更有人重口味喜歡榴槤月餅,每個人口味是值得被尊重的,同樣《魔道祖師》裡的一些小怪癖也是該被尊重的,不應該被嘲笑魏無羨奇怪癖好前半生灑脫不羈,後半生實際上魏無羨也仍舊是個孩子,比如夷陵那段日子此人就養成了一個怪癖,喜歡種孩子,經常給思追刨個坑種起來,並且十分洋洋得意~除此之外魏無羨也是個靈魂畫手,藏經閣能給藍湛氣哭,而且據魏無羨回到雲夢房間時,能發現其房間也是各種靈魂繪畫,當然魏無羨更加厲害的是能將避塵玩出花
  • @林和街坊,廣馬周日開跑,這樣順心出行不用避避避~
    別急,各位街坊朋友們收下這份順心出行指南出行再也不用避避避啦~1、3號線運營時間提前APM兩站將「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