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2010年的3月18日,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在江西景德鎮成功實現首飛,從此中國結束了沒有大型民用直升機的歷史。
讓國產直升機飛上高原 是幾代直升機人的夢想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參與救援的國產直升機機不僅數量少且暴露了高原性能不足等問題,這深深刺痛了每個直升機人的心。
大災難凸顯了直升機的巨大作用,也喚醒了國人對國產直升機的重視,直升機人痛定思痛,迅速行動起來。在汶川地震兩周後的5月27日,AC313首次型號合格審定委員會(TCB)會議在北京召開,直升機所向中國民航總局適航司匯報了AC313型機的設計特徵和專項合格審定計劃。 會上,大家仿佛都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加快速度把中國的大型高原直升機研製出來!」
不久,型號研製現場指揮部迅速成立,以徐朝梁為總設計師的AC313直升機研發團隊進入了忘我工作狀態。型號研製不僅需要奮鬥和奉獻,更要協作和創新,民用直升機研發不僅要關注直升機的性能,更要考慮安全、經濟、舒適、環保,並滿足適航的要求。每周例會上,大家找問題、辯問題,最優方案往往在激烈的思想交鋒後產生,直升機所也與昌飛公司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係,航空報國精神在新一代航空人身上煥發出時代風採。
在全新的研發理念引領下,AC313直升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不僅換裝全新發動機和新構型的複合材料旋翼系統,升級數位化綜合顯示系統和組合導航系統為核心的航空電子系統,還將原直8系列機短翼浮筒改進為先進的機身融合短翼,並對機上設備、系統以及機體結構等進行優化改進。這充分說明AC313直升機已經發展成為完整意義上的新型號,實現了從二代機到三代機的跨越。
2010年3月18日,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後不到2年的時間裡,AC313在江西景德鎮成功實現首飛,中國從此結束了不能獨立研製大型民用直升機的歷史,中央電視臺等40餘家媒體把振奮的消息傳播到全世界。在首飛現場,客戶還籤訂了5架機的意向合同,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
首飛
AC313創造中國民用直升機史上的多個第一
設計——AC313直升機是我國首個完全按照適航條例研製的大型運輸直升機。它的方案設計、研製到試驗試飛每一個過程都嚴格按照適航標準和程序進行。根據新適航條例要求,科研團隊重新對全機進行了載荷與應力分析,對全機結構、部件及其連接件進行強度計算,對沿用試驗項目進行符合性評估,開展了短翼靜強度等相關試驗,並圍繞起落架與機身連接的設計變化,對短翼安裝剛度進行了計算分析、試驗及「地面共振」評估。AC313新研駕駛艙風擋玻璃,使駕駛艙(含風擋玻璃)滿足鳥擊等相關新適航條款要求,並在駕駛艙過道上增加一道平開門,以防止貨艙噪聲進入駕駛艙內。AC313的滑動艙門按照民機適航要求,取消整體艙門應急拋放機構,改用小門拋放,改善了機構的可靠性,滿足全機總體和適航性要求;為了保障安全,AC313增裝輔助動力裝置(APU),AC313航空電子系統關鍵的設備及功能採用餘度設計,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試驗——AC313為我國民用直升機試驗驗證技術打開新局面。為提高使用安全性,AC313直升機在國內直升機型號中首次成功開展了鳥撞、雷擊、30分鐘幹運轉、燃油系統抗墜毀、缺陷容限疲勞試驗等重大試驗;AC313的尾梁靜力試驗是部件級驗證的關鍵,也是首次採用民機取證要求的環境因子影響(120%極限載荷)、全國產化複合材料、預製缺陷和衝擊損傷和無損檢測等新技術的驗證。試驗結果驗證了該型機複合材料尾梁設計的可行性,也驗證了國產複合材料的靜強度設計方法的可行性,為以後的分析計算、試驗驗證提供參考和指導;AC313還首次完成了貫穿國產民用直升機研製全流程的複合材料機體結構設計、製造及試驗等關鍵技術的適航符合性驗證,並在軍用直升機材料體系基礎上,通過開展的相應分析、選型和部分非金屬材料阻燃試驗工作,完善了民用直升機的材料體系,為後續民用直升機的材料選用奠定了基礎。
試飛——AC313直升機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直升機的多項飛行紀錄。為驗證國產直升機高原性能,AC313於2010年8月28日進入青藏高原,先後在共和、格爾木、貢嘎、羊八井、日喀則等地區完成懸停性能、近地面機動、起降性能、平飛性能、爬升性能等主要試飛科目,證明AC313型機使用範圍可覆蓋中國全疆域。2011年8月15日,AC313再次進入青藏高原,進行常規和風險科目高原適航驗證試飛,在武警等用戶及適航審查代表的目擊下,再次驗證該型機優良的高原性能。兩次試飛中,AC313直升機飛越8000米,登陸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營,創造了大型民用直升機升限及起降高度世界紀錄,由青海格爾木直飛1160千米至西藏拉薩,期間飛越唐古拉山,創造了大型民用直升機高原轉場航程之最;AC313還首次開闢了玉樹—共和—格爾木—拉薩—羊八井—日喀則—珠峰登山大本營之間的直升機青藏高原通航路線,在最苛刻的高高原環境按適航要求驗證了性能品質及其安全性;突破並掌握了多發民用直升機高原A類起降性能、迴避區驗證等高風險科目試飛驗證技術,是國內第一型按照最新的適航規章CCAR-29-R1開展試飛驗證的直升機,在世界上開創了大型民用直升機高原風險科目試飛驗證的先河。AC313成為國際上首款滿足4500米場地A類起降適航要求的民用直升機,實現了幾代直升機人的高原夢想。
AC313在5200米珠峰登山大本營
適航——在民機適航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AC313直升機是首款按照美國航空運輸協會最新制定的《旋翼航空器計劃維修制定(RMSG-3)》標準全面完成分析和驗證,並通過局方評審的直升機型號;是國內首個按照S1000D國際標準最新版本,開發形成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的民機型號;首次在研製階段對主要維修程序進行了全面驗證;首次由設計人員隨機參與飛行手冊關鍵程序驗證;首次按照CCAR-61部的要求,研製單位教員取得「旋翼機基礎地面理論教員」資質;首次按照民機要求,開展國產航電系統儀表飛行能力評估和飛行驗證。通過AEG(航空器評審)工作,產品設計從運行使用的角度得到完善,駕駛艙人機工效進一步提高,用戶手冊更加準確和實用,MMEL(主最低設備清單)更趨合理。AC313直升機運行能力的增強,能夠有效提高AC313直升機的出勤率,降低維護成本,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AC家族不斷發展壯大
2012年1月5日,在中國人民大會堂,中國民航局為直升機所頒發了AC313直升機型號合格證;2013年12月,AC313直升機通過AEG審查,正式具備了投入市場運營的條件。
在AC313取證後,截至2019年已實現交付4架,同時直升機所在其基礎上研製的森警、武警直升機已累計實現交付數20餘架機,它們翱翔於東北的大興安嶺、西南的橫斷山區以及江西的原始森林上空執行航空護林任務;「逆行」於火場,撲滅了大慶森林草原大火、內蒙古汗馬森林大火、廬山森林火災等多次火災;並在化工應急救援演練,反恐維穩實戰演練等多次航空應急救援演練中取得實效。AC313直升機正日益在航空運輸、搶險救災、應急救援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首飛後十年裡,直升機所以AC313直升機研製成果為基礎發展出多個直升機型號,AC313的高原試驗試飛驗證技術也已成功應用於我國多款直升機研發,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依託AC313直升機研製成果,推動了國產直升機適航技術的進步和民機研發體系的完善,以及民用直升機運行支持體系的建立,帶動了民用直升機相關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填補了國家應急救援體系所需大型民用直升機的空白,促進了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公眾事務中使用直升機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和技術發達的標誌。當前,隨著國產直升機型譜不斷完善,AC300已完成詳細設計,AC311、AC311A相繼取得型號合格證並已實現交付,AC352完成了首飛並正在開展申請人驗證試飛,基於AC313換發改型研製的AC313A正在開展詳細設計……AC家族不斷發展壯大,國產直升機日益在國民經濟建設和應急救援等社會公共事務發揮重要作用。在後續發展中,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大力踐行航空工業新時代發展戰略,緊抓重要的發展機遇,不畏挑戰,砥礪奮進,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民用直升機而不懈奮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徵路上,直升機所必將放飛更多的先進國產直升機,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