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包圍地球困局下,哪裡最安全?當然是中國!
疫情泛濫全球的現實下,最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是哪個?當然還是中國。
因為我們彼此相護,所以我們才戰勝了疫情;
因為我們彼此深愛,所以才有我們的平安家園;
也因為我們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血脈相連的文化傳統,所以,中國才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
這一切,都來之極其不容易。
這不僅有14億人民的煎熬,更是14億人民扛鼎共戰換來的。
所以,我們必須確保自己平安、家人平安、親朋平安以及國家的平安——無論付出任何代價。
不過,在疫情肆掠全球的景況下,臨近元旦、春節時,別說國內放學季、民工潮和返鄉潮,甚至全球中華兒女都會在此特殊時刻不斷從天涯海角歸來。
那麼,我們如何確保平安?
■01■→「三大紀律」,嚴防死控新冠病毒源
一年來,截至目前,全球累計感染7370餘萬人,死亡163萬餘人。如此巨大代價,使我們基本了解新冠病毒傳播的基本路徑。由此,以下「三大紀律」,可確保居民日常中嚴防死控病毒源。
第一大紀律:堅決杜絕接觸與吃野生動物
目前,根據全球科學家努力,病毒溯源工作並未完成。但可以確定的是,疫情在武漢爆發,但病毒源卻並非在武漢。
根據德國、義大利及美國科學家研究,歐洲、美洲、那亞等地區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與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毒株並不存在同一性。而且,絕不存在新冠肺炎病毒從實驗室傳播的可能。
所以,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視野下,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且呈多點爆發態勢。
而且,據研究,野生動物蝙蝠、穿山甲、松鼠、水貂、雞鴨等,都有成為新冠病毒自然宿主的極大可能,甚至於,還存在有更多動物感染、並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
所以,第一大紀律便是不接觸、不吃野生動物,說不定,一摸一吃一個準。
因為,動物界是這個病毒生存繁衍的最佳載體。
第二大紀律:從疫區來自覺隔離並作核酸檢測
走親訪友,不但是人的社會化屬性,也是人類作為群居動物以及人類社會的基本的生產關係及其規律。
而春節團圓和團聚,也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文化傳統。
由此,元旦春節其間,走親訪友是難免的,而春節其間,回家過年,與爸爸媽媽團圓,這也是我們的文化傳統。
因此,在這兩個特殊時刻,必須本著負責人的態度謹小慎微,以確保萬無一失。
這樣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從國外高風險疫區流動歸來,二是從國內較高風險區域流動或歸來。
從國外高風險疫區歸來,有兩種情況。
一是已經感染病毒。如果已經感染了,那麼,就一定要積極治療。不過,即便通過治療轉為陰性,也極有可能轉陽性。所以,這就屬於高危群體了,因此,為了確保親朋家人的絕對安全,最好不要四處走動。
二是沒有感染病毒。如果沒有感染,或者說自己感覺良好沒有任何症狀。如果要回國或回老家與家人團聚,那麼,就一定要自行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確定沒有感染情況下,再行動身,且一路上要做好安全防護,進入國內,亦要遵守相關規定自行隔離,在14天後,確定無症狀後,再與親朋家人團聚。不過,最好是在隔離14天後,再做一次核酸檢測,以確保沒有被感染。
從國內較高風險區域歸來,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從接壤俄羅斯、中亞國家、巴基斯坦等疫情嚴重國家的邊境省區流動或歸來;二是從出現零星疫情的地區流動或歸來。
那麼,在有條件情況下,最好是到目的地後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然後居家14天,確保沒有被感染,方可與親朋家人團聚。且團聚其間,最好不要頻繁走動。
第三大紀律:萬不得已絕不到高風險疫區
第三就是回流高風險區域,比如從低風險區域流動或回歸到高風險地區,也既回到國內出現零星確診病例的地區,最好三思而後行。
因為,出現零星確診病例,說明該區域的確存在新冠肺炎病毒,只是流調還未清楚病毒源。
因此,最好別返回該區域。
一是該區域本就在對新冠病毒進行嚴防死控,去了也是增添麻煩;二是說不定運氣不好,回去剛好碰上,這就得不償失。
除非萬不得已,因此最好禁足禁行。
■02■→八項注意:確保疫情防控零漏洞
此外,在徹底嚴防死控病毒源後,對於守護我們的平安家園,還應群策群力全民行動,在生活工作中,應保持高度的行為自覺。因此,有以下八項注意:
第一項注意:注重防疫措施。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阻擊戰中,沒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所以,疫情防控,人人參與。首先要做到自身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如消毒液、酒精類消毒溼紙巾、口罩等物資,要做到隨時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第二項注意:關注疫情信息。密切關注各地疫情防控態勢,尤其是疫情防控部門發布的疫情信息。根據這些確鑿的信息做好出行準備。
第三項注意:注重個人衛生。應當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是否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一旦出現這些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症狀,就應高度警惕,立即做好防護,終止行程,並積極就醫。
第四項注意:注重行為科學。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勤消毒,做到飲食衛生,行為科學。
第五項注意:注重遵規守則。不管到任何地方,都要自覺遵守該地域疫情防控規定,自覺配合體溫測量、實名登記、佩戴口罩、健康碼查驗等防控措施。因為,這不是個人行為,而是為了共同家園的公共安全。
第六項注意:注重安全行程。在出行中,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時,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入住賓館、酒店時,要做好房間通風。
第七項注意:注重社交距離。在過節和走親訪友過程中,做到「點到為止」,堅持不聚集、不扎堆,不組織或參與麻將、牌局等聚集活動,不大操大辦紅白喜事。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持做到並確保安全社交距離——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
第八項注意:注重飲食安全。親朋聚會必然要聚餐團圓,因此,要儘量減少聚餐,即便萬不得已亦不能去封閉場所,要保持開暢通。同時,在聚餐時,最好使用公勺公筷,不吃生冷食物,以確保飲食安全。
■03■→「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護平安家園
當前,時值冬春季節來臨,正是新冠病毒爆發危險期,因此,防控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全球疫情進入第二波、第三波態勢下,在全球化、地球村背景下,隨著人員交往頻繁,我國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任務十分艱巨。
因此,作為社會或國家一員,首先要明白我們休戚相關命運與共,唯有深刻認識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做到同呼吸共命運,方能扛鼎共戰,共同擊退疫情。
為此,我們只要做好自己,護好家人,這就是對疫情防控的積極擁護和參與,更是對國家疫情防控的最大貢獻。
■小結■
綜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我國全民抗疫,鑄就連病毒都無法侵入的銅牆鐵壁時,只要我們本著「仁者愛人」的光榮傳統,本著「仁義廉士,窮不改節」的文化豐碑,本著陳毅元帥所說的「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的旗幟,本著《論語·憲問》中所說的「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堅定意志,相信我們族群的力量,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最後,祝福祖國,也祝福大家過一個美好的元旦節日,以及闔家團圓的春節。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