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叢林發現新種類蜥蜴 體長達2米壯如成人

2021-01-20 搜狐網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日前透露,他們在菲律賓北部叢林發現新種類巨蜥。這種巨蜥身體長為6英尺6英寸(約2米),是一種深藏不露的非常強壯的果食性蜥蜴。這種蜥蜴生活在人口眾多、森林砍伐嚴重的呂宋島(Luzon Island)。

  科學家將他們的發現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生物書簡》(the Royal Society journal Biology Letters)上。他們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在人口稠密、森林砍伐殆盡的地方發現這種獨特的品種,「真是空前的意外!」

  同時他們還指出,發現之前不為人知的大型蜥蜴的機會變得越來越渺茫。科學家將這種蜥蜴命名為「碧塔塔瓦巨蜥」(Varanus bitatawa),其生活區域僅僅局限在馬德雷山脈(Sierra Madre)。

  科學家們在對當地對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種蜥蜴。基因檢測發現這種巨蜥與其另外一種擁有近親關係的巨蜥屬於不同的種類,它們的生活區域被三條河谷所隔離。

  研究人員表示碧塔塔瓦巨蜥比較「保守」,從不會離開原生地爬到比較空曠的地方。

  科學表示,這種巨蜥的發現令世人再次關注菲律賓的這片處女地,它將成為保護該地區森林保護區中的「佼佼者」。(尚力)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大五種爬行動物:鹹水鱷體長超6米(圖)
    鹹水鱷(種類:鱷目動物)鹹水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體長超過6米。這些食肉巨獸能夠咬碎牛的顱骨,而且輕輕鬆鬆就能吃掉一個人。澳大利亞鱷魚數量最多的區域被清晰標出,這樣人們就能避開鱷魚經常出沒的地方,以防變成鱷魚的美餐。鹹水鱷的分布範圍從東南亞到澳大利亞。正如它們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樣,它們甚至能夠生活在海洋裡,並曾到達遙遠的日本海。
  • 地球最大五種爬行動物:鹹水鱷體長超6米(組圖)
    鹹水鱷  1.鹹水鱷(種類:鱷目動物)  鹹水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體長超過6米。稜皮海龜  2.稜皮海龜(種類:龜鱉目)  稜皮海龜的體長最長可以超過2米,鰭狀肢展開體寬近3米,由於沒有堅硬的骨質外殼
  • 潮汕一村民偶遇「虎紋蜥蜴」!
    11月11日中午1點左右,有村民在池尾貴政山公園發現一隻虎紋蜥蜴。從視頻中可見,這隻蜥蜴體長約20釐米,它安靜地享受著「陽光浴」,十分愜意。對於村民的靠近也沒有主動攻擊,生性溫和。現場視頻▼溫馨提醒:如果在生活居住區發現野生動物,不要慌張,不要私自飼養,應第一時間上報給林業局進行專業處理,以免不小心觸犯法律法規。
  • 蜥蜴吃什麼食物?蜥蜴的常見種類有哪些?
    蜥蜴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爬行類動物,蜥蜴的種類有很多。據統計,目前在地球上就已經發現了大約有3000種的蜥蜴種類,而在我國已知的種類就有150多種。蜥蜴的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
  • 「打雷的蜥蜴」——雷龍的人文歷史
    它們的屬名在希臘語意為「雷鳴蜥蜴」,這是因它身軀龐大,走路時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的北美洲叢林,午後時分,翼龍在樹上歇著,偶爾扇動幾下翅膀,林中時而傳來幾聲昆蟲的鳴叫。突然,傳來「轟」、「轟」的聲音,由遠而近,越來越響,好像雷聲一樣沉重。然而,天上除漂浮的朵朵白雲外,一碧如洗,毫無變天的跡象。
  • 世界蜥蜴分類圖鑑(下)【高清美圖】
    麻蜥屬Eremias的蜥蜴也是分布很廣的蜥蜴,目前有的學者主張把非洲的種類分出去,建立新屬Pedioplantis 。該種的尾長和頭體長的比例比北草蜥更大,尾長可達頭體長的4倍。分布相對北草蜥偏南,國內分布華南地區,國外分布東南亞。北草蜥是中國特產的物種,南草蜥國外有分布,2者在廣東同域分布。
  • 秘魯發現蜥蜴新物種
    原標題:秘魯發現蜥蜴新物種  新華網利馬5月8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環境部8日宣布,秘魯和西班牙科學家近日在秘魯庫斯科省馬丘比丘歷史保護區內發現一個蜥蜴新物種,為研究秘魯高原地區生物物種的進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科學家分析,這個蜥蜴新物種生活在安第斯高原較為潮溼的地區和海拔2760米至2800米的山地森林地區。
  • 菲律賓的國鳥,長達91釐米,獵食先吃眼睛
    食猿雕也叫做菲律賓雕,其體型龐大,體長達91釐米。翼展則在200到250釐米之間,其中體重最大者重達6-7千克。它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雕,與它們較大的只有美洲的角雕。
  • 稱霸澳洲百萬年的巨蜥,體長七米重達一噸,滅絕原因讓人無奈
    1859年的時候,一群英國古生物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生物化石,這個化石被當時著名的學者理察·歐文著手研究,最終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過的巨型生物,它就是古巨蜥,它還有一個非常符合其特點的名字,叫做「遠古巨大漫遊者」。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古生物研究人員7日宣布,發現一種大約2000萬年前生活在紐西蘭的超巨型鸚鵡,直立時身高可達1米,可能以其他鸚鵡為食。德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把這種已滅絕的鸚鵡命名為「意外赫拉克勒斯」,既反映它如神話中大力神一般的體格和力量,也說明發現它實屬意外。
  • 鄭州女子推門發現床上趴著一隻1米長的蜥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文圖家住鄭州高新區瑞祥小區的郭女士回家時,剛推開臥室門,就看到床上趴著一隻體長約1米的恐怖「怪物」,正用眼睛瞪她,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就連家裡的寵物狗,也嚇得狂叫不已。工作人員說,這是一隻紅鬃蜥蜴,產自墨西哥,屬於外來物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此之前,他們在鄭州地區還沒發現過此種動物。
  • 蜥蜴亞目科普,翠蛇蜥類篇
    這類體態修長的蜥蜴都具有平滑的鱗片,許多種類具有小型四肢或是根本沒有四肢(如慢缺肢蜥)。巨蜥科很容易辨識,它們都長有長頸,窄頭、尖突的吻部、強健的四肢和健壯的尾部。他們也都有分叉的舌頭,可以用來勘探四周的環境,這個科有些種類的體型非常大,如科莫多巨蜥。翠蛇蜥類唯一全部有毒的類群是毒蜥科。
  • 蜥蜴和蛇的區別,你知道多少?你見過雙頭蜥蜴嗎?
    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蜥蜴通常有四隻腳,所以又稱為「四腳蛇」。蜥蜴是爬行動物綱中最龐大的家族,有記錄的品種超過4700種,棲息環境也廣布各地,有生活於水中、棲息於沙漠、潛藏於地下、攀爬於樹林、甚至是飛翔在空中的,而且會為了環境的差異而演化出各種不同形態。蜥蜴與蛇的區別是:1.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
  • 全球體型最大的鹿,體長三米,重達1000公斤!
    每一個種類的鹿角形狀都形狀各異,體重也都基本相差不了多少,但其中有一種鹿可以算得上是所有鹿品種的「巨無霸」了。它就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駝鹿,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肩高聳起來的,就像駱駝一樣,所以才起了這麼個名字。主要生活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等地區,外表的毛以黑褐色為主。
  • 不足1米的蜥蜴被迫下水成霸主
    滄龍的祖先是古海岸蜥,又被稱為崖蜥,體長只有1米,屬於小型蜥蜴類動物,最初是在陸地上生活的,但是由於時刻都會受到恐龍的威脅,所以它被迫逃到海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態位
  • 體長可達10米,被世界第一巨蛇亞馬遜森蚺攻擊了怎麼辦?果斷爆菊
    毫無爭議的是亞馬遜森蚺,南美洲北部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叢林.一條巨大的河流貫穿這片茂密繁盛的原始叢林,它就是亞馬孫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寬的河流.它的水流量是其他三大世界著名的河流(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水流量總和的數倍.亞馬孫河養育了無數水生動物,其中就包括亞馬遜森蚺。亞馬遜森蚺最長可達 10 米以上,重達 225 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
  • 日本原生【爬行動物】種類全整理
    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頭頂有兩對前額鱗,吻部側扁,上顎前端鉤曲呈鷹嘴狀;前額鱗2對;背甲盾片呈覆瓦狀排列。它們適應新較強,可以在人類居住的環境中生存。體長約10-14cm。--分割線--四國守宮(多和守宮) Gekko tawaensis 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
  • 這麼大的食肉魚,體長2米,水庫裡來了外來物種
    這兩天,有條關於魚類的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說的是一個水庫,發現了一條大魚,身長約2米,而當地從來沒有這樣的物種。當時是在水庫庫區一條圍網裡發現的,這個大傢伙,當地人從來沒有看見過。原來是鰉鱘,屬於肉食性魚類,它處於水生生物食物鏈的頂端,以魚蝦為食。水庫為長潭水庫,位於浙江台州。長潭水庫,又叫長潭湖,位於台州西部,水質純淨,能見度有四五米。
  • 體長達15米!全球十二大最怪異螃蟹
    原標題:體長達15米!全球十二大最怪異螃蟹   你見過體長12米的巨型螃蟹麼?讓我們看看全球十二大最怪異螃蟹。  1、英國再現巨型螃蟹身影體長達15米!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肯特郡惠特斯特布爾(Whitstable)港口附近水域日前再現「巨型螃蟹」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