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購物 無營業執照維權遇「尷尬」

2020-12-13 東南網

東南網11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施建華 見習記者 夏雨晴) 近段時間,隨著微信的「興起」,微信朋友圈的購物逐漸盛行。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昨日,市民黃女士就撥打95060向本報反映,在微信朋友圈的微店中,買到了有質量問題的產品,而維權時卻出現了尷尬的局面。「拿的是『友情價』,抹不開面子向朋友投訴,向消協投訴又被告知對方沒有營業執照,只能自己吃個啞巴虧。」

微店買到的產品有瑕疵

黃女士告訴記者,她微信朋友圈的微店是屬於二次售賣的店鋪,相當於另一家微店的「分店」,做的是名牌衣服的代購。上周,黃女士見朋友的微店在「雙十一」前後做活動,加上朋友表示可以再給予「友情價」,她便買了兩件名牌的毛衣。不料昨日毛衣寄到後,她卻發現毛衣存在瑕疵,「很有可能賣的是尾單。」黃女士猜測。

由於朋友宣稱是正品,礙於情面,黃女士不好意思向朋友要求退換貨。想到朋友所開的微店是「分店」,心有不甘的黃女士便向12315投訴了「總店」,但卻收到了該微店沒有營業執照,無法受理的答覆。

微信朋友圈賣家存在「殺熟」現象

「微信賣東西感覺很火,感覺最近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賣東西,每天一大早起來,就是被各種貨物刷屏。」在華林路上班的小郭說,最近她明顯感覺到,微信朋友圈中賣東西的現象明顯增多了。

記者了解到,當下的微信微店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線下有實體店,只是將微信作為一條線上營銷途徑;第二種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註冊認證的;第三種則是純粹通過個人帳號發布售賣信息的。

「用微信做生意就是靠朋友支持以及朋友的人肉傳播,因為是朋友或者朋友介紹,所以一般客戶都會比較放心,再加上價格上還會有優惠,買賣也更加容易成交。」一名微店賣家說道。但她也透露,一些微信賣家也存在「殺熟」的現象,抓住熟人要面子的心理進行推銷、抬高價格等等。

律師:可依《合同法》維權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了福州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不少微店並沒有實體店,因此消協能夠監管的只是那些有營業執照的微商。「尤其是通過個人帳號進行買賣的,是屬於私下的行為,不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只能向服務平臺投訴。」

對此,福建創元律師事務所律師蔡思斌認為:「微信朋友圈的商品交易,一般是發生在個人之間的偶發交易,這種交易可由一般的民事法律來規範,如果遇到假貨、遇到違規銷售等相關問題,可以依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來維權。如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質量的產品,可以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來要求出售人承擔相應責任。」

相關焦點

  •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如何維權?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如何維權?來源:聯商網2014-01-17 12:58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該如何維權?店員們說,現在開張的那些店鋪,多數都是太古百貨自己的,個人投資購買的店鋪大多關門謝客,而關門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辦不下營業執照來。  因為無法經營,很多業主要求退鋪,但奇怪的是,如果商場沒有通過驗收,為什麼仍有部分店鋪正常營業?記者提出看看他們的工商執照,但沒有一家能夠提供。
  • 揭微信代購亂象:真假難辨維權難 「朋友」照樣不靠譜
    由此可見,微信社交平臺並不屬於網絡交易平臺,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購買的商品或不適用該辦法。  代購真假難辨  「朋友」照樣不靠譜  福建省泉州市的市民劉麗(化名)是位網絡購物達人,近兩年她開始接觸海外代購。她同時也有每天翻看微信朋友圈信息的習慣,看得多了,就發現有些朋友在微信裡推薦國外的商品或者轉發朋友代購的廣告消息。
  • 微信朋友圈代購現騙局 消費者維權遇難題
    原標題:微信朋友圈代購現騙局 消費者維權遇難題   「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遠不會知道身邊的哪一個好友,會成為下一個代購。」這個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段子,調侃的正是時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購現象。   日前,有媒體報導,成都一名女子經微信「朋友圈」代購,購買了一款脫毛膏產品,但不幸的是,使用後慘遭毀容。
  • 微信朋友圈買鞋子賣家發錯貨卻不肯退 微信購物風險大維權難
    3·15」前夕,本報攜手市消保委徵集消費維權案例。截至3月15日,已徵集到數百起消費糾紛案例,涉及房產、汽車、鞋帽、日用品等多方面。  前來求助的消費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一名高中生,她通過微信朋友圈買了一雙鞋,對方發貨出現錯誤,卻不肯換貨,希望記者幫忙維權。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如果是通過私人微信帳號進行的交易,一旦被侵權,權益可能很難得到保障。
  • 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有用嗎? 微信支付寶版電子營業執照申請流程
    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有用嗎? 微信支付寶版電子營業執照申請流程時間:2018-04-04 11:50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有用嗎?微信支付寶版電子營業執照申請流程 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要做生意開店都是需要一張營業執照的,現在支付寶的電子營業執照很流行,這個有用嗎?一起去瞧瞧吧! 微信支付寶版電子營業執照優勢介紹: 一是便利性。使用手機即可操作,在   原標題: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有用嗎?
  • 警惕微信群、朋友圈低價陷阱旅遊團
    這些非法經營旅遊業務的機構往往僱傭非法營運車輛,既無旅行社責任險,也無旅遊意外險,旅遊活動充滿陷阱,遊客切勿上當受騙。山西省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28日發布2018年旅遊消費1號警示稱,要警惕微信群、朋友圈低價陷阱旅遊團。
  • 網絡購物有風險?法官「支招」助力維權
    未籤訂書面合同,如何舉證維權?海澱法院法官針對以上問題為您支招,助力維權,同時提醒您,在發生購物糾紛時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發生糾紛,如何選擇管轄法院?劉先生經營瑪瑙玉石生意,經他人介紹與李先生相識。此後,通過微信向李先生購買手串、原石,並通過微信向李先生轉帳共計7000元,李先生通過快遞方式向劉先生發貨。
  • 市場監管總局:電子營業執照使用若干問題答疑
    答:企業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對於只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的企業,無須交回電子營業執照,變更登記核准後,原企業法定代表人手機上的電子營業執照自動失效,新企業法定代表人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機重新下載電子營業執照使用。8. 證照管理人員可以變更嗎?答:可以變更,由法定代表人重新授權。9.
  • 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
    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呢?別急,小編今天就來談談無地址註冊營業執照的相關知識,給面臨尋址難題的創業者們指明方向。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先了解一下,辦理營業執照一定要有註冊地址嗎?在我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提到,公司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等,公司的住所是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創業者辦理工商登記時,必須提供法人營業執照複印件。所以註冊公司必須有註冊地址。那麼金華無地址註冊營業執照是什麼意思呢?沒有地址登記的營業執照嚴格來說,也是有地址的,只不過是一個虛地址而已。
  • "魔方公寓"涉嫌變造營業執照 北京公司經營範圍無"住房租賃"
    10月12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魔方公寓」涉嫌變造營業執照被查處。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城市魔方(北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魔方公寓」)在貝殼找房網站上發布房源信息,其在房源信息發布頁上公示的營業執照與實際不符。
  • 濟南企業名稱申報實現「零跑腿」 電子營業執照微信、APP即可辦理
    營業執照辦理實行全程電子化登記,據悉,已有14戶企業通過微信取得電子營業執照,有20戶企業通過手機APP取得電子營業執照。>制定29項「只跑一次」事項清單,配套96項「容缺材料」目錄今年4月,濟南市工商局制定了企業名稱核准、公司登記、企業集團登記、合夥企業登記、外資登記、外企備案、股權出質登記、廣告發布登記9大類29項「只跑一次」事項清單,配套了7大類96項「容缺材料」目錄,對以上登記材料,允許事後補全,先發執照
  • 營業執照能賣了換錢嗎?
    【案件回放】2019年6月至7月期間犯罪嫌疑人鄭某某、熊某某以自己的名義註冊公司、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以每套人民幣3000元的價格賣給唐某某。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王某某以自己的名義註冊公司、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以每套人民幣1500元的價格賣給鄭某某,後鄭某某再次以每套3000元的價格出售給唐某某。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以自己的名義註冊公司、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對公帳戶,以每套人民幣2000元的價格賣給「阿良」(身份不明)。
  • 微信食品走紅「朋友圈」 熱銷背後暗藏衛生隱患
    ­  「食品無添加,安全享用更放心」,這些是售賣私人訂製蛋糕的張小姐在微信上打的宣傳語。據她介紹,每一個蛋糕都是她自己手工完成,採用純牛奶奶油,所有的食材也都是在超市和食品貿易公司進貨。「烘焙一個蛋糕,使用的雞蛋要比普通店面多上三分之一。」張小姐說,由於原料等有所不同,同款蛋糕「自己做的」價格上要比市場上稍貴一些。
  • 上車推銷下車進店 出境跟團遊遇誘導購物維權有難度
    出境跟團遊遭遇誘導購物 遊客維權有難度  日本、泰國等地一直是旅行社質量投訴重災區,涉及購物糾紛較多  暑期旅遊旺季即將到來,而針對導遊推銷、誘導遊客購物的投訴也層出不窮。日本、泰國、越南等地成為投訴重災區。
  • 存安全隱患:微信裡賣的美食只能「微信」
    當下,滁城流行起在微信上買美食,用微信下單,坐等食品送上門,已經成為一種挺酷的購物體驗。然而,在這些看得見的美味食品背後,卻也藏著看不見的食品安全監管空白和隱患。微信裡買蛋糕,拿到手發現化了近日,市民毛先生與記者分享了一次並不愉快的微信裡購蛋糕的經歷,並對微信中這些「看不見的店」生產出的食品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毛先生平時愛刷微信朋友圈,經常能看到賣手工蛋糕的消息。
  •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店鋪大多關門停業
    店員們說,現在開張的那些店鋪,多數都是太古百貨自己的,個人投資購買的店鋪大多關門謝客,而關門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辦不下營業執照來。  因為無法經營,很多業主要求退鋪,但奇怪的是,如果商場沒有通過驗收,為什麼仍有部分店鋪正常營業?記者提出看看他們的工商執照,但沒有一家能夠提供。
  • 濰坊小區封閉式管理火了微信團購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接到不少投訴
    據濰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投訴中心的執法人員介紹,微商是近幾年企業或者個人基於微信生態集移動與社交為一體的新型電商模式,從模式上來說主要分為兩種: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微商稱為B2C微商;基於朋友圈開店的稱為C2C微商,也稱作私人之間交易。消費者首先要明確微商銷售主體,才能正確適用法律維權。
  • 深圳電子營業執照下載指南(附下載入口)
    自2020年5月11日起,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推廣下載電子營業執照。深圳電子營業執照下載指南一、自行下載商事主體負責人(企業法定代表人、個體戶經營者)通過微信、支付寶中的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或電子營業執照APP等方式,通過實名核身後自行下載「電子營業執照」。
  • [濟寧]無營業執照和生產許可證 "日月潭"純淨水廠被查封
    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聖都宴純淨水廠各個生產環節均合格,而日月潭純淨水廠則因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其生產場地被執法人員現場查封。當執法人員問及桶裝水是怎樣封口時,李某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用手把封口標籤直接摁在桶口,再用熱水燙一下就能封住了,因為封口機太貴了。」任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副大隊長張傳虎告訴記者:「桶裝水應該用專門的熱縮機封口,而李某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他用沸騰的熱水代替了封口機,這很有可能滋生細菌,很不衛生。」
  • 微信朋友圈A貨扎堆一不小心就被殺熟 消費維權困難
    對於那些愛在朋友圈裡貼廣告、賣名包、代購鞋子化妝品的朋友,你又是什麼態度?  「A貨」、「尾單」、「海外代購」,一不小心,就買到了偽劣產品。只是,被朋友坑了,你還有苦說不出。最多把他「拉黑」,朋友做不成。想維權?難著吶!  「再也不敢貪便宜買假貨了,被坑了1000多塊錢不說,還憋了一肚子氣。」在永康上班的90後姑娘陳小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