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許多餐飲大品牌同店比下滑,甚至有的高達35%。
但是,像西堤牛排、味千拉麵、蘇小柳等一些品牌也實現了逆勢增長。
特別是西堤牛排,更是逆勢增長,全品牌同比漲幅達到雙位數。
門店年輕化
審美能力是新的競爭力,拼顏值仍然是吸引消費者的有效方法。
對比發現,很多門店業績下滑一個重要原因仍然是形象「老化」,第一眼就激發不起消費者走進去的欲望。而那些「逆勢」增長的品牌,都是通過門店年輕化來實現的。
西堤牛排,2005年進入大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成熟穩定的客群。
門店升級後:西堤牛排新的品牌定位——休閒西餐廳,是以牛排為特色的無國界料理,人均150元。
他們追求時尚和小資的生活,熱愛社交和旅遊,常和朋友搜尋品嘗時下熱門的美食。而偏休閒的門店設計,使目標客群更能享受在休閒輕鬆氛圍中用餐小酌、放鬆自我的需求。
門店升級之所以能拉動業績,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商圈中心的轉移。
西堤牛排進入大陸市場十多年,當初的選址是最佳的選擇。而近年來隨著購物中心崛起、新興消費者崛起,商圈的中心也在轉移。因此,原有的選址變化就不再適應當前的消費者。
而「西堤牛排」通過優化選址和門店升級,讓品牌煥然一新,並為門店業績的「逆勢增長」打下了根基。
味千拉麵這一輪的業績增長,也得益於門店優化和升級。
新店一改往日紅與黑為主色調的外觀,以原木色為主,具有淡雅明亮之感,內部空間設計簡約大氣,汲取了「日式亭臺」的靈感,讓用餐環境充滿了木質淡雅的和風氣息,仿佛置身在亭臺樓閣之間。同時,在選址上,味千拉麵門店升級,現在很多選擇都在爭奪C位。
味千拉麵25家全新形象店連開,而首家升級新店營收增長35%。
門店年輕化讓消費者走進來,產品年輕化是讓消費者坐下來。
西堤牛排2005年進入大陸市場,考慮到西餐的普及度,推出了「套餐制」。
在「套餐菜單」裡,有7道菜(前餐、湯、沙拉、餐中飲料、主餐、甜品、飲料)。每一個選項裡,有多個產品供選擇。
「套餐菜單」簡化了消費者的選擇難度。但是,隨著西餐市場的成熟度,這種套餐菜單無法滿足消費者更具個性化的需求。
升級之後,西堤牛排由正統單一套餐,轉為「個性單點」,以牛排為特色,並以西式燴飯、意面、沙拉、波奇碗等輕食,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線。
這不是把正餐的菜單拿出來讓消費者單點,而是重新研發。因為從正餐到休閒西餐,這兩者差別很大。
比如菜量的就是不一樣的。套餐的菜量是以單人為主,單點就要考慮到客群可能是2到4人就餐。菜量變了,價格設計也要變。再進一步說,SKU也變得更加豐富。
特別是「小食」系列產品,是一個拉動增長的亮點,能延長門店的「經營時段」。
西堤牛排在主產品上,搭配了輕鬆小食,調酒、雞尾酒、紅酒香檳等酒品,整體呈現為口味接受度極高的「無國界料理」。
空間的改變,吸引了年輕消費者「走進來」;主產品+「小食」的產品結構組合,更讓年輕消費者「走進來、坐下來」,最終「常常來」。
在門店和產品升級之後,西堤牛排進行了多層次跨界營銷。
聯名軒尼詩新店,推出聯名主題概念店、聯名款調酒,還有彩繪牆。
還針對兒童客群,和可口可樂旗下品牌-酷兒跨界聯合,推出「聯名款兒童餐、周邊禮」。
在上海美羅城店看到,彩繪牆下餐位上的客人沒有走,旁邊一位就餐完畢的美女客人,坐在在餐位上一直等待。等那對客人走了,她馬上跑過去在彩繪牆前打卡。
比如,和愛奇藝合作,將綜藝劇《中國新說唱》、《做家務的男人》進行IP授權;在網劇《心理罪》、熱播都市家庭劇《少年派》等作品中進行軟植入。
事實上,跟消費者打鬧著玩到一起,一直是激活品牌活力的好方法。
西貝鎖定親嘴節;味千拉麵鎖定「免費請吃生日面」,還跟消費者玩起了「快閃店」。
新體驗時代
從2019年開始,越來越多餐飲人提出,餐飲業進入了「新體驗時代」,也就是這個「拼品質+效率」之下的新體驗。
比如,蘇小柳點心專門店,主打上海小籠和白切雞,號稱一年賣500W小籠,深受上海顧客的親睞。其最新門店上海世紀匯店,以「手工匠劇院」為主題,打造出匠心感、吃氣感十足的手工點心專門店場景,而且店面的品質感和文化感也表現得十分到位。
用劇場的觀念來打造餐廳。劇場是什麼?是小劇場,舞臺、燈光、美術、演員,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把故事講好,觀眾是沉浸在裡面的,觀眾是演出的一部分。
蘇小柳採取了各種方式去釋放「手工現做」這個信號:所有產品都在明檔現做、十幾位手工匠忙碌的包製小籠和麵點、檔口小籠的羅列和蒸汽的營造、檔口上方的一圈鏡子等等……
西堤牛排也是在構建一個場景。如同它的SLOGAN所說,「在西堤,留住這一刻」。
其中,最獨特的設計是,「有機的材質,質樸的個性,透過燈光的變化,可以轉換正餐、下午茶、酒吧的隨性氛圍」。
在產品上,用有多國別、多部位的牛排產品來確立「西堤牛排」是專業做牛排的品牌認知,同時用西式海鮮燴飯、意面、各種小食來「服務」場景中的「休閒」。
場景和產品的雙重支持,使得西堤牛排的經營時段得到了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