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類不同打法相同,西堤、味千、蘇小柳「同店增長」都靠這套組合拳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當前,許多餐飲大品牌同店比下滑,甚至有的高達35%。

但是,像西堤牛排、味千拉麵、蘇小柳等一些品牌也實現了逆勢增長。

特別是西堤牛排,更是逆勢增長,全品牌同比漲幅達到雙位數。

他們如何做到的呢?

探店歸來,我發現門店、產品、場景、體驗這四個節點,堪稱是「業績增長」的基本面。

餐飲老闆內參 主筆王新磊 /文

門店年輕化

審美能力是新的競爭力,拼顏值仍然是吸引消費者的有效方法。

對比發現,很多門店業績下滑一個重要原因仍然是形象「老化」,第一眼就激發不起消費者走進去的欲望。而那些「逆勢」增長的品牌,都是通過門店年輕化來實現的。

以王品旗下品牌西堤牛排為例。

西堤牛排,2005年進入大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成熟穩定的客群。

門店升級前:門店風格更強調私密性,西餐的正式感。

門店升級後:西堤牛排新的品牌定位——休閒西餐廳,是以牛排為特色的無國界料理,人均150元。

隨著門店的升級,目標客群也發生了變化。

門店升級之後,目標客群為20-35歲的年輕男女。

他們追求時尚和小資的生活,熱愛社交和旅遊,常和朋友搜尋品嘗時下熱門的美食。而偏休閒的門店設計,使目標客群更能享受在休閒輕鬆氛圍中用餐小酌、放鬆自我的需求。

門店升級之所以能拉動業績,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商圈中心的轉移。

選址就是選客群。

西堤牛排進入大陸市場十多年,當初的選址是最佳的選擇。而近年來隨著購物中心崛起、新興消費者崛起,商圈的中心也在轉移。因此,原有的選址變化就不再適應當前的消費者。

而「西堤牛排」通過優化選址和門店升級,讓品牌煥然一新,並為門店業績的「逆勢增長」打下了根基。

味千拉麵這一輪的業績增長,也得益於門店優化和升級。

新店一改往日紅與黑為主色調的外觀,以原木色為主,具有淡雅明亮之感,內部空間設計簡約大氣,汲取了「日式亭臺」的靈感,讓用餐環境充滿了木質淡雅的和風氣息,仿佛置身在亭臺樓閣之間。同時,在選址上,味千拉麵門店升級,現在很多選擇都在爭奪C位。

味千拉麵25家全新形象店連開,而首家升級新店營收增長35%。

產品年輕化

門店年輕化讓消費者走進來,產品年輕化是讓消費者坐下來。

在產品年輕化上,西堤牛排進行了「顛覆式革新」。

西堤牛排2005年進入大陸市場,考慮到西餐的普及度,推出了「套餐制」。

在「套餐菜單」裡,有7道菜(前餐、湯、沙拉、餐中飲料、主餐、甜品、飲料)。每一個選項裡,有多個產品供選擇。

「套餐菜單」簡化了消費者的選擇難度。但是,隨著西餐市場的成熟度,這種套餐菜單無法滿足消費者更具個性化的需求。

升級之後,西堤牛排由正統單一套餐,轉為「個性單點」,以牛排為特色,並以西式燴飯、意面、沙拉、波奇碗等輕食,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線。

這不是把正餐的菜單拿出來讓消費者單點,而是重新研發。因為從正餐到休閒西餐,這兩者差別很大。

比如菜量的就是不一樣的。套餐的菜量是以單人為主,單點就要考慮到客群可能是2到4人就餐。菜量變了,價格設計也要變。再進一步說,SKU也變得更加豐富。

特別是「小食」系列產品,是一個拉動增長的亮點,能延長門店的「經營時段」。

西堤牛排在主產品上,搭配了輕鬆小食,調酒、雞尾酒、紅酒香檳等酒品,整體呈現為口味接受度極高的「無國界料理」。

空間的改變,吸引了年輕消費者「走進來」;主產品+「小食」的產品結構組合,更讓年輕消費者「走進來、坐下來」,最終「常常來」。

多層次互動

在門店和產品升級之後,西堤牛排進行了多層次跨界營銷。

聯名軒尼詩新點,推出聯名主題概念店、聯名款調酒,還有彩繪牆。

聯名上海的開心麻花,進行「新劇聯名推廣」。

還針對兒童客群,和可口可樂旗下品牌-酷兒跨界聯合,推出「聯名款兒童餐、周邊禮」。

這些聯名活動,都激發起消費者的「興奮」。

在上海美羅城店看到,彩繪牆下餐位上的客人沒有走,旁邊一位就餐完畢的美女客人,坐在在餐位上一直等待。等那對客人走了,她馬上跑過去在彩繪牆前打卡。

除了跨界聯名,西堤牛排還進行了多種跨界合作。

比如,和愛奇藝合作,將綜藝劇《中國新說唱》、《做家務的男人》進行IP授權;在網劇《心理罪》、熱播都市家庭劇《少年派》等作品中進行軟植入。

事實上,跟消費者打鬧著玩到一起,一直是激活品牌活力的好方法。

越來越多成熟品牌,開始變得更會玩了。

西貝鎖定親嘴節;味千拉麵鎖定「免費請吃生日面」,還跟消費者玩起了「快閃店」。

新體驗時代

從2019年開始,越來越多餐飲人提出,餐飲業進入了「新體驗時代」,也就是這個「拼品質+效率」之下的新體驗。

比如,蘇小柳點心專門店,主打上海小籠和白切雞,號稱一年賣500W小籠,深受上海顧客的親睞。其最新門店上海世紀匯店,以「手工匠劇院」為主題,打造出匠心感、吃氣感十足的手工點心專門店場景,而且店面的品質感和文化感也表現得十分到位。

用劇場的觀念來打造餐廳。劇場是什麼?是小劇場,舞臺、燈光、美術、演員,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把故事講好,觀眾是沉浸在裡面的,觀眾是演出的一部分。

蘇小柳採取了各種方式去釋放「手工現做」這個信號:所有產品都在明檔現做、十幾位手工匠忙碌的包製小籠和麵點、檔口小籠的羅列和蒸汽的營造、檔口上方的一圈鏡子等等……

西堤牛排也是在構建一個場景。如同它的SLOGAN所說,「在西堤,留住這一刻」。

在門店的設計風格上,走了一點兒工業風,偏重休閒。

其中,最獨特的設計是,「有機的材質,質樸的個性,透過燈光的變化,可以轉換正餐、下午茶、酒吧的隨性氛圍」。

在產品上,用有多國別、多部位的牛排產品來確立「西堤牛排」是專業做牛排的品牌認知,同時用西式海鮮燴飯、意面、各種小食來「服務」場景中的「休閒」。

場景和產品的雙重支持,使得西堤牛排的經營時段得到了延長。

小結:

成功一定有方法。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依然堅信:餐飲業仍然有巨大的可改善空間。

比如,成熟品牌籤的租約為5到8年,但是消費趨勢幾乎一年一變。

這意味著,五年前正確的決策,現在就可能不具有優勢了。所以,門店升級可能不是換包裝,而是換地方。

比如,產品優勢。單獨的產品優勢越來越不能稱為優勢了,而是需要場景來加持。

很多品牌都在「下午茶」,但是你的場景合適嗎?如果沒有好的場景來營造氛圍,好產品也會無人問津。

改變、升級,就是最好的成長。

相關焦點

  • 西堤、味千實現「同店增長」,都靠這套「多品類適用」的組合拳
    當前,許多餐飲大品牌同店比下滑,甚至有的高達35%。但是,像西堤牛排、味千拉麵、蘇小柳等一些品牌也實現了逆勢增長。特別是西堤牛排,更是逆勢增長,全品牌同比漲幅達到雙位數。他們如何做到的呢?探店歸來,我發現門店、產品、場景、體驗這四個節點,堪稱是「業績增長」的基本面。餐飲老闆內參 主筆王新磊 /文01 門店年輕化審美能力是新的競爭力,拼顏值仍然是吸引消費者的有效方法。
  • 西堤、味千、蘇小柳「逆勢增長」靠的是這些技能
    當前,許多餐飲大品牌同店比下滑,甚至有的高達35%。但是,像西堤牛排、味千拉麵、蘇小柳等一些品牌也實現了逆勢增長。
  • 「同店比」增長4.8%!味千拉麵如何逆襲?
    同店比下滑,讓餐飲人感受無力控制。連一些去年還在強勢增長的企業,都控制不住地「以兩位數下滑」。甚至,這種把控不住的無力感,讓一些餐飲人都「認命了」:大環境不好啊!但是,味千實現了「逆勢增長」:2019年上半年,「同店比」上升4.8%。
  • 味千拉麵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如今味千拉麵雖然有加快布局開店的意圖,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味千拉麵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之前已經不同,日料品類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以及日式拉麵品牌的增加正在不斷稀釋著味千拉麵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味千拉麵的高客單價定位對於其發力下沉市場有一定的阻礙,這也是目前味千拉麵難以加速擴張的主要原因。
  • 一碗「生日面」就能引爆客群,味千的品牌競爭力有多強
    味千用一碗「生日面」引爆客群,門店業績也隨著戰略升級,實現明顯增長。2019年上半年,「同店比」上升4.8%。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味千穩步布局開店點位,同店比增長6.9%,銷售額增長9.9%。製造持續「參與感」,實現全國熱銷味千拉麵如何激活消費者的呢?
  • 味千拉麵2019上半年僅新開4家門店 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但根據味千拉麵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味千拉麵2019年上半年僅新開了4家門店,門店總數為770家,「到2020年門店數量超過千家」的計劃以此速度恐難實現。如今味千拉麵雖然有加快布局開店的意圖,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味千拉麵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之前已經不同,日料品類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以及日式拉麵品牌的增加正在不斷稀釋著味千拉麵的市場空間。
  • 味千拉麵去年上半年僅新開4家店 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如今味千拉麵雖然有加快布局開店的意圖,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味千拉麵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之前已經不同,日料品類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以及日式拉麵品牌的增加正在不斷稀釋著味千拉麵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味千拉麵的高客單價定位對於其發力下沉市場有一定的阻礙,這也是目前味千拉麵難以加速擴張的主要原因。
  • 味千2019上半年業績公布加大戰略投入業績逆勢增長
    業績保持增長味千日前發布中期業績顯示,2019年上半年,味千的營業額約人民幣12.2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上升約6.1%。在上半年餐飲行業競爭激烈,業績滑坡成為行業的常見現象,味千的業績實現逆勢增長實屬難得。
  • 中手遊肖健:運用「組合拳」打法構建競爭壁壘
    一、預見中手遊的2018,「組合拳」打法將會構建競爭壁壘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8年,肖健認為產品組合拳和發行打法的組合拳將會更符合中手遊自身在市場競爭上的特點。他表示:「中手遊在產品層面,從棋牌遊戲+精品網遊,已經擴展到了棋牌+精品網遊+傳奇/頁轉手+獨立遊戲,並且在APP端和H5都已覆蓋和有行業代表作品。
  • 單日銷量破歷史紀錄、客流增長50% 味千請吃生日面火爆全國
    於這一天舉辦的「全國免費吃生日面」活動,引發一陣排隊吃麵狂潮。從去年上海單城市「全城請吃生日面」,到今年規模擴大到全國近700家門店,味千拉麵營銷活動規模大力升級。生日面活動將巨大的人流帶進商場,讓主流開發商見證了味千拉麵不一般的品牌號召力。
  • 味千拉麵7年前就喊出了「千店計劃」,如今門店不增反降
    業績跌跌不休2017年上半年,味千拉麵實現營業收入11.52億元,同比下降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9億元,同比下降80.9%。對於業績的下滑,味千拉麵解釋稱,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同店銷售下降及門店數量減少。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味千拉麵共有銷售餐廳649間,較去年同期減少13間。
  • 味千拉麵業績下滑超八成 關店數量持續增加
    2015年7月,味千(中國)出資6000萬美元投資百度外賣,這一財務投資在2016年為其帶來了7.46億港元的帳面盈利,這也使得味千(中國)2016年上半年的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大幅增長506.2%,但這並不能掩蓋其核心業務下滑的問題。2017年上半年味千(中國)業績再次下滑,味千(中國)解釋稱是因為上半年集團同店銷售增長下降及門店數量減少。
  • 味千拉麵25家全新形象店連開,首家升級新店營收增長35%
    截至目前,味千拉麵製造所已經有25家,相繼走進仲盛世界商城、我格廣場、廣州天河城等項目。通過全方位立體化升級,味千拉麵帶動了業績增長,收穫了實質性的回報。以日月光中心廣場的味千拉麵製造所為例,該門店在升級為7代門店之後,營收整體提升35%,坪效提升89%,人效提升了92%。
  • 味千拉麵淨利潤增長了五倍多 跟賣面無關全靠投資了百度外賣
    8月23日,味千拉麵公布2016年中報。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13.95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1%。雖然主營業務淨利潤只有1.17億港元,但公司整體毛利卻達到了9.87億港元,使得公司帳面盈利約7.46億港元,淨利潤更是大漲約506.2%。但味千拉麵此次的淨利增長跟這家公司的主業無關,全來自於其去年下半年投資的百度外賣。
  • 味千拉麵業績下滑 子品牌難成增長新引擎
    4月30日,東西燒品牌上海首店開業。同味千拉麵的其他副牌一樣,鮮有消費者知道這一品牌是味千旗下的副牌。北京商報記者也是通過味千拉麵官網信息以及味千門店工作人員介紹才獲知,味千拉麵目前已有十多個子品牌。
  • 味千中國淨利腰斬,「千店計劃」恐難實現
    淨利下滑超7成,百店目標未達成根據財報,2019年全年味千中國實現營業額25.65億元,同比增長7.9%,但其股東應佔溢利為1.56億元,同步下滑71.6%。根據公開資料,2015年味千中國共計向百度外賣投資7000萬美元,佔百度外賣的股份不足10%,這筆投資直接讓味千拉麵2016年上半年的利潤翻了5倍。但在2017年百度外賣被餓了麼收購,這也導致了味千中國大幅虧損,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
  • 味千中國店面可能要越來越冷清了
    隨著2019年的過去,味千中國能否東山再起?我們來看看公司的業績運營表現。4個季度同店銷售額增速回升味千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多年來並不穩定。根據業績公告,2015年至2018年,味千中國在內地市場的單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7.5%、-8.1%、2.2%、-2.6%,除2017年有小幅增長外,其餘幾年單店營收都在減少。
  • 被CFO坑了2000多萬,業績卻扭虧為盈,味千拉麵翻盤了?
    文/轉Winter 億歐專欄作者3月20日晚間,味千拉麵母公司味千(中國)公布全年業績公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味千(中國)營收為23.78億元,同比增長1.9%;餐廳業務銷售額為22.18億元,同比增長0.3%;公司毛利為17.93億元,同比增長2.2%。
  • 國人為什麼不愛味千拉麵、吉野家們了?
    日式快餐的另一巨頭,味千拉麵也不太妙。  相關資料顯示,「骨湯門」事件後,味千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餐檯周轉次數,從5.2降到4,隨後一路下跌至2019年的3.4,生意日益冷清。與此同時,同店銷售也波動劇烈,過去五年裡,其單店銷售漲幅分別為-7.5%、-8.1%、2.2%、-2.6%和7.0%。
  • 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為什麼這些連鎖快餐現在都處境尷尬?
    味千在上周發布的中期財報中,如此總結自己現在所面臨的市場挑戰。它的營業額和同店銷售都仍在下滑,同比分別下跌 2.5% 、2.2%。這其實是絕大部分連鎖快餐品牌目前的處境,同樣也可以解釋肯德基為什麼進入中國 30 年以來,開出了第一個子品牌 KFC Pro。今天,肯德基為這個在杭州萬象城試運營了 2 個月的新餐廳舉行了正式的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