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汕頭內海灣將驚豔粵東地區!

2020-12-12 騰訊網

眾所周知,汕頭擁有著全國最稀缺的自然景觀——城市內海灣。它指的是以面積30多平方公裡的汕頭港為中心,包括二橋(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二路(海濱路和南濱路)、一島(媽嶼)、一中心(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和一館(遊泳跳水館)。

在2002年底,汕頭內海灣「海灣虹影」就曾入選過當時評選的「汕頭八景」。並且,就在今年,2019年剛舉行「汕頭新八景」評選活動,內海灣再度成為了20個初選入圍景觀之一,可見汕頭內海灣在汕頭人心中的地位和人氣一直是熱度不減。

(視頻來源汕頭橄欖臺)

而最近的一段時間,汕頭政府對外發布了幾個項目的建設計劃和進度,更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汕頭內海灣或將擁有不一樣的魅力。

1

廣場輪渡遷址

「土豪」碼頭或將呈現

近日,汕頭國資委發布公告,擬向招商局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回購招商客運站碼頭。同時,據市交通運輸局消息,在回購招商碼頭後,廣場輪渡碼頭將遷至招商客運碼頭,並委託相關單位間招商客運碼頭改造成集輪渡、客運、旅遊觀光、遊艇、水上巴士等綜合客運樞紐碼頭。

雖然目前沒有詳細的建設時間出臺,但揮別陪伴汕頭人50餘年的廣場輪渡已經進入倒計時,取而代之可能是能夠讓大眾坐上舒適的水上交通工具,與海濱路景觀相融合,配備更加齊全的新碼頭。

2

海濱路東延二期

喜提27.5公裡內海灣濱海走廊

7月17日,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委會於官方網站發布《汕頭市海濱路東延二期及濱海空間新建工程審批前公示》。

根據規劃內容,項目二期除了將對海濱路東延路段進行修建,還規劃了總面積約50公頃的濱海空間景觀帶以及全長約5.5千米的與濱水空間景觀帶結合建設的防潮堤。

據悉,海濱路曾是市區最大的「斷頭路」,海濱路東延線將有效串聯老城區和海灣新區,形成一條長達27.5公裡內海灣濱海走廊

目前,項目工程一期已在施工中,海濱路吊橋也在去年正式拆除,現正在加緊完成金環至華僑公園段人行道改造及海上打樁等工作。而項目二期及濱海空間新建工程,總投資超40億元,建設期為2年。也即是,兩年後,汕頭市民將喜提27.5公裡內海灣濱海走廊一條。

3

內海灣景觀照明規劃

核心區打造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今年4月,汕頭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了一則公告,該公告旨在向大家對《汕頭市城市景觀照明規劃(2018-2030)》方案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提出了「一灣、一島、雙線、多點」的景觀照明總體架構,將汕頭景觀照明總體規劃目標定位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城市內景;將內海灣核心區打造成為世界級夜景旅遊目的地。

(圖源今日濠江)

按照規劃內容,內海灣夜間照明規劃將以沿海人行視覺為主,海濱路車行視角為輔,後續增加水中遊船視角,同時,要求內海灣的城市天際線、建築內海岸線、沿線綠化等具有夜景照明。

輪渡遷移,海濱長廊,景觀照明...可以預想未來的汕頭內海灣有多美,而汕頭內海灣該如何暢遊,其實早在2017年政府已經給出了答案。

4

內海灣旅遊路線

最快2020年就可以實現

2017年5月份,政府制定了《汕頭市「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美麗鄉村三年大行動工作方案》,編制完成併網上公布了關於龍湖區珠池街道媽嶼社區的詳細規劃方案。

規劃範圍:位於汕頭市內海灣出海口處,整個島嶼面積約為26.41公頃。

主要實施期:2017-2020年

遠景控制期:2021-2025年

按照方案內容,媽嶼島被定位為環內海灣特色旅遊門戶,汕頭市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社區,並劃分了三個功能區域進行開發:宗教文化體驗區、休閒度假區、村落環境提升區。同時,對海島旅遊路線進行了策劃,其中就包括了內海灣旅遊路線:

自然觀光遊:牛田洋溼地——小公園——礐石風景區——媽嶼島——紅樹林公園

文化體驗遊:小公園——礐石風景區——天壇花苑——潮汕歷史文化博覽館——民俗村——媽嶼島

遊艇休閒遊:珠港新城遊艇碼頭——錦峰新城遊艇碼頭——媽嶼島

也就是說,最快明年(2020年),我們或許就可以從媽嶼島出發,來個環內海灣一遊。

除此之外,未來,汕頭人還可能通過這一方式享受到內海灣的天然生態資源...

5

親水海灘和海濱浴場

官方提出兩個選址區域

近日,汕頭市相關部門分別對市政協委員提交的《關於打造汕頭中心城區親水海灘的提案》以及《關於在海灣大橋北岸的東部修建「汕頭內海灣公共泳場」的建議》做出了答覆,建議將打造親水海灘和海濱浴場予以一併考慮,同步選址建設,指出黃厝圍片區南側和海灣大橋東側約500米毗鄰岸線可以作為建設親水海灘和海濱浴場選址區域。

但由於海灣大橋北岸的東部海域屬於自然保護區,同時水流情況比較複雜,多部門建議在設立泳場前要經過充分論證。

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答覆中表示,「鑑於在中心城區建立市民公共浴場涉及到自然資源、住建、城管、交通、生態環境、海事等相關部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已經上報建議市政府應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進行統籌協調。」同時,承諾將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爭取早日建成中心城區北岸市民公共海濱浴場。

雖然,目前,該項目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落實,但「汕頭內海灣越來越好玩」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6

一點分析

從2017年的媽嶼島重新規劃開始,內海灣特色旅遊路線的完善就一直沒有停過,如今,隨著碼頭遷移、濱海走廊、海濱浴場、親水海灘等等一個個項目動態的傳出,未來,此處風景必定無限美好。我們也期待著這些項目能夠早日落地,讓這條旅遊線路變為現實,讓大家一次性玩個盡興。

-END-

相關焦點

  • 汕頭內海灣流域的古往今來
    汕頭是全國唯一一個市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內海灣面積達57平方千米,有幾個西湖那麼大。從空中俯瞰,它就像一個葫蘆,漂浮在汕頭市區南北岸的海面上。汕頭內海灣流域的古往今來,天下誰人不識君!古今內海灣,流經潮汕平原的榕江、韓江梅溪支流的江水,在內海灣交匯。退潮時,就從媽嶼島的兩個葫蘆嘴轟隆出海。上遊江水帶下來的泥沙,歷經滄桑,洗盡鉛華,浮現出海市蜃樓般的汕頭市區。
  • 汕頭內海灣新進展發布!
    這兩天,受颱風"利奇馬"外圍環流影響,汕頭迎來高溫天氣,宛如被"空調外機"包圍,據悉,潮汕部分地區昨晚出現了大面積停電的現象,更是讓人熱到懷疑人生。而汕頭內海灣,同樣也很"熱"!各大項目正有條不紊地火熱開展中!
  • 汕頭媽嶼方案細節曝光,未來將驚豔全國!
    城市環境品質提升,是汕頭內海灣整治工作的一個關鍵詞,拆哪裡,建什麼,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 據悉,截至目前,媽嶼島已拆除違建亂建近2萬平方米。汕頭在拆除媽嶼島違建的同時,謀劃逐步提升媽嶼島環境品質。
  • 汕頭海灣隧道未來將免費通行
    汕頭海灣隧道未來將免費通行 2020-05-19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汕頭廣場輪渡碼頭將遷至招商客運碼頭?未來夜遊內海灣體驗更佳!
    汕頭是一座海濱城市,同時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內海灣」還是今年「汕頭新八景」的20個入圍景觀之一。乘船遊內海灣,是不是另有一番風趣呢?「水上巴士」更應該是未來城市交通的一部分!市人大代表們在議案中這樣寫道:汕頭灣上的「水上巴士」,見證了汕頭埠百年來交通變遷,不僅成為汕頭交通史的見證,更應該繼續成為汕頭未來城市交通生活的一部分。
  • 汕頭:打造粵東最大鐵路樞紐站
    隨著汕汕鐵路的引入,汕頭火車站將分步升級建設成為一個規模為11臺23線的樞紐站場,集合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以及公路客運、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表決並通過的控規和專項規劃涉及面廣,涉及範圍大,其中大部分規劃關乎市民的居住環境和交通出行。那麼,這些規劃將為市民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
  • 剛剛,汕頭大學揭牌成立公共衛生學院,填補粵東地區空白
    7月7日上午,汕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汕頭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汕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汕頭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記者獲悉,這是粵東地區首個高校公共衛生學院,不僅能優化完善汕頭大學醫學學科生態系統及架構體系,有效促進醫學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融合,還有助於開展高水平的預防醫學科學研究工作,及時應對和解決粵東地區的公共衛生問題,為粵東地區和廣東省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緣何設立公衛學院?
  • 航拍廣東之汕頭: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
    汕頭內海灣 由一方漁村興起,到1860年成為中國首批通商口岸之一,上世紀30年代,汕頭港外境外船隻進出港艘次與噸位數居全國第三位,呈現「檣櫓如林
  • 剛剛,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
    就在剛剛,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更重磅的消息是,隧道未來不收費!!!汕頭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劍戈宣布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近年來全力推進建設的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其建成後,海灣隧道具備全天候通行能力。簡言之,在颱風天氣來臨之後,南北兩岸的市民群眾們再也不必受制於海灣大橋、礐石大橋實施封橋的局限,可暢行南北兩岸。這對促進「一灣兩岸」發展格局,突出粵東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圓了海內外潮人自由通行汕頭海灣兩岸的百年夢想,也將助力汕頭舉辦2021年亞青會。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歷時兩年貫通
    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市政府和中信集團合作實施的PPP項目,位於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由海底隧道、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盾構施工段長3047.5米。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隧道今天上午貫通
    今天(16日)上午,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市政府和中信集團合作實施的PPP項目,位於已建的汕頭海灣大橋和汕頭礐石大橋之間,是連接汕頭市中心城區南北兩岸的重要交通工程,也是該市首條越海隧道,由海底盾構隧道(分東西兩條線)、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裡每小時,其中越海盾構隧道施工段長3047.5米。
  • 粵東城際鐵路,連接汕頭、揭陽、潮州、汕尾,實現四城市大融合
    汕頭,簡稱「汕」,廣東省地級市,經濟特區,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總面積219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6.48萬人。揭陽市,別稱「嶺南水城」,廣東省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潮汕平原,是粵東古邑,揭陽因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廣東省第二大深水河榕江南北兩河環繞揭陽市區,形成獨特的水上蓮花形狀,有著「魚米之鄉」「浮水葫蘆」、「水上蓮花」之美稱。
  • 粵東首個校企合作聯盟在汕頭成立
    原標題:粵東首個校企合作聯盟在汕頭成立 200多家企業同時進校攬才   據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負責人介紹,發起校企合作聯盟,旨在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考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並主持召開就業工作座談會的精神,以服務汕頭乃至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為目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制,推進學校辦學與地方產業深入對接。   記者了解到,該校企合作聯盟的成立,得到汕頭、粵東地區乃至省內外合作企業的積極響應並加盟。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
    來源: 南方網南方網訊 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該隧道是汕頭近年來全力推進建設的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位於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由海底隧道、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盾構施工段長3047.5米,分為東、西線隧道。因地質複雜、施工難度極大,汕頭海灣隧道被稱為「世界級超級工程」,中鐵隧道局成立了錢七虎、孫均等院士專家團隊,在現場設立了周福霖、陳湘生院士工作室,多次邀請專家把脈指導。
  • 最具挑戰性的世界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隧道未來...
    更重磅的消息是,隧道未來不收費!5月16日上午9點10分,五層樓高的「巨無霸」盾構機將接收井地連牆切削,擠壓破碎,整個刀盤全部順利通過,到達隧道貫通預定位置,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根據建設方案,海灣隧道盾構機從南岸的濠江往北掘進通過汕頭內海灣,到達北岸華僑公園內的盾構接收井後拆吊轉場。東線盾構從始發開始,先後遭遇了始發段的孤石、基巖區,高粘度黏土地層掘進、高水壓淤泥地層帶壓進倉、三段高強度基巖凸起段掘進等困難。
  • 70年,汕頭!
    經濟特區 汕頭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內海的城市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汕頭成為我國最早一批 2013年12月21日,「潮人杯」國際帆船賽在汕頭舉行 未來:省域副中心城市
  • 廣東有個地級市,是中國唯一的內海灣城市,也是首批經濟特區之一
    內海灣城市是海灣城市的一種,即沿岸屬於一國領土的海灣。一般在外海的邊緣部分會形成內海灣。而靠近這個內海灣的城市就被稱為內海灣城市。我國大陸有唯一的一個內海灣城市,它位於廣東省,由三江匯集形成了天然的海灣,景色十分優美,這個地級市就是地處粵東潮汕地區的廣東汕頭
  • 汕頭350高鐵站計劃打造粵東最大鐵路樞紐站
    隨著汕汕鐵路的引入,汕頭火車站將分步升級建設成為一個規模為11臺23線的樞紐站場,集合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以及公路客運、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 那麼,這些規劃將為市民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 建設粵東裝配式建築產業中心 在這些控規和專項規劃中,有不少涉及城市布局優化。
  • 「天兔」來勢洶洶 汕頭海灣和礐石兩跨海大橋封閉
    原標題: 「天兔」來勢洶洶 汕頭海灣和礐石兩跨海大橋封閉記者巡城看到,汕頭各個街道,不少路段樹木被大風颳倒。 李怡青 攝  東方網9月22日消息:強颱風「天兔」來勢洶洶,22日12時,「天兔」位於汕頭市偏東南方約144公裡的南海東北部海面上,中心最大風力15級(48米每秒)。汕頭附近海面出現10-11級,陣風13級大風,汕頭浮標站錄得最大風力35.8米每秒(12級),最大浪高12.1米。
  • 不僅僅是建公園擴廣場,對標國際著名灣區汕頭內海灣將有大動作!
    汕頭,除了潮汕美食,能夠稱之為名片的,恐怕就是獨一無二的城市內海灣。雖然海在城中央這樣的形容在雨季會成為笑料,但在城市中擁有內海灣,確實在全國的城市中很難再找到。近年來,做好內海灣的文章,一直是汕頭城市規劃布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