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昌:藏在深山裡的圖書館

2020-10-11 古籍

黃山數日落雨,遠峰近谷,雲霧飄渺,空濛如詩,飛雲似畫。此刻,由黃山友人王小姐陪同,驅車去離市區不遠但卻是藏在深山裡的圖書館參觀。我到過北京,上海,巴黎,紐約等國內外的各式各樣當代圖書館,但見識深山裡的圖書館——向東書館,還是第一次。

巧得很,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熟門熟路。他主動介紹自己多年前就在這山裡的工廠上班。工廠是從上海遷來的,叫八三七一向東廠,專門生產無線電元件電容器產品。當年在這裡工作的幾乎都是上海人,現在公路很方便,那時深山雲遮霧繞,山高路陡,開路建廠決非易事——上海人也是能吃苦的。憑著他們的雙手和血汗,硬是在山裡建起了廠房,還建起了工人宿舍,籃球場,澡堂以及圖書室。那個年頭,這些上海來的三線廠,不僅為國家生產戰備物資,而且也帶動和活躍了當地的生活和文化。這位司機師傅很動情地說,今天,當年老廠房己改成圖書館、咖啡廳、藝術展示廳和民宿等等,成為黃山市現代文化的新高地。但是,當年上海三線工人捨棄大上海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甚至全家搬遷到深山裡的奮鬥精神,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說著說著,就到地方了。當司機師傅雨中停穩車子,我走出車門第一眼,就看見雨水流下的山壁上,一架熟悉的老式紅色消防器材彈眼落晴,特別那一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毛主席語錄,一下子把我拉回到那個儘管只隔了幾十年但卻非常令人動情的年代。就如剛才開車師傅說的,放棄大上海戶口,舉家遷到大山裡戰山鬥水,建廠報國,而做到這一點都是需要下定決心,捨棄或放下個人利益的。就憑這一點,就值得讓人讚嘆。我想,今天的深山圖書館改建者,在總體設計時,於人們目光易到處保留這一當年舊物,也不僅僅為好玩或念舊,更在於讓人們通過讀書汲取更多力量,以排除萬難的氣概去建設更加美好明天。

其實,當年八三七一向東廠的許多舊物,基本都保留了下來,並賦予了新的生命。譬如我在一樓「啡世家·塢裡咖啡」館裡,看到的窗戶,在燈光照射下別具特色,仔細一看,原來是用當年工人生爐子用的蜂窩煤一塊一塊壘起來的,從而形成了如此現代派的獨特窗戶。又譬如在閱覽室,那個放生產工具的大鐵皮柜子,置於書海之中,如同一種隱喻,讀書是要沉得下心來的。當年工廠的一片舊牆被保留下來,讓布滿著艱苦歲月裡的舊跡與新時代書屋相互印證。一張上海人熟悉的用過的棕棚床,置於三樓文化沙龍手工作業區,不僅平添視覺審美衝擊,被保留下來也讓沙龍手工作業區多了生活氣息。當然,一進深山圖書館,門前牆上,老舊水泥電線桿子上,都保留或繪製著當年上海三線工廠的生活舊跡,而這不僅僅讓人懷舊,更是與文化、與閱讀、與藝術等交匯相融合的。

雨下得很大,山上的松樹呼嘯著,雲在山谷裡如野馬奔馳。深山圖書館大大小小的燈全開了。八三七一向東書館的燈箱在夜雨中大睜著眼晴,閃著特殊意義的亮光。順著上山的石梯攀登,半山腰裡是一整排的露天書櫃和書籍,書櫃前一排聚精會神讀書的男女讀友,走到跟前,卻發現這是為營造書園氛圍而塑造的男女讀友人物造型。站在這裡極目,這深山圖書館太獨特了。過去生產軍用產品的舊廠房,山下的車間建成了藝術展覽室,山上的工廠辦公室改成了藏書館、閱覽室。圖書館不大,卻包括生活美學圖書室、心理學圖書室……工具書、文藝類、科幻類等分門別類的指示燈箱,在雨中向我行著注目歡迎禮。這樣的讀書環境,太浪漫了。而在雨天,就更添了些許神秘色彩,進門時一把把雨傘收起來放在門外,走到書櫃前,找到自己喜歡的書,找個地方坐下來。風雨關在門外,雙目盯在書上,靜心遨遊書之海洋,是不是很心曠神怡?因為大雨的關係,讀者不是很多,但我也看見三三兩兩的專心閱讀的身影。有位讀者手上捧讀的是《中國大歷史》,他告訴我,他很愛看這類歷史書——只有洞悉中華民族偉大歷史,才能從優秀的中華歷史和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不己。

讀書,營造適宜現代人的閱讀環境,其實只是深山圖書館的一個方面。向東書館還經常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走出去為大山裡的留守兒童服務,為他們送書送學習用品,定期邀請青少年讀者到向東書館來整理圖書、當義務圖書員等,從而讓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更多更廣泛接觸圖書,培養和增進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作為向東書館堅持並持續推進的一個公益項目和文化活動,休寧縣大山裡的留守兒童在愛心志願老師的帶領下,把學校公益課堂教學內容搬到這兒來上課。文化項目設計師阿燕又帶我走進「車間裡」藝術展廳,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和繪畫作品,比如徽州本地的手工薴麻、廣東雷州足榮村的手工藝產品。阿燕告訴我,將來還要根據情況引進和完成多項具有中國特色、民間特色的藝術品展覽,作為圖書閱讀的關連和延伸。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系列活動,讓這個「梯子」真正架在了雲霧繚繞的大山裡,架在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心中,成為黃山景區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這天,我是在越下越大的山雨中,依依不捨離開這座深山圖書館的。汽車駛出山谷,隔著雨水打溼的車窗回望,向東書館在夜雨裡的光芒格外溫馨可親……

2020.7.4寫於黃山屯溪

相關焦點

  • 藏在深山裡的圖書館|田永昌
    此刻,由黃山友人王小姐陪同,驅車去離市區不遠但卻是藏在深山裡的圖書館參觀。我到過北京,上海,巴黎,紐約等國內外的各式各樣當代圖書館,但見識深山裡的圖書館——向東書館,還是第一次。就如剛才開車師傅說的,放棄大上海戶口,舉家遷到大山裡戰山鬥水,建廠報國,而做到這一點都是需要下定決心,捨棄或放下個人利益的。就憑這一點,就值得讓人讚嘆。我想,今天的深山圖書館改建者,在總體設計時,於人們目光易到處保留這一當年舊物,也不僅僅為好玩或念舊,更在於讓人們通過讀書汲取更多力量,以排除萬難的氣概去建設更加美好明天。
  • 深山裡的「網紅」圖書館
    郭戈 蔣曉芳 攝太行山下,石老公村,老舊宅院裡藏著一家「網紅」圖書館——本地人坐下待不夠,城裡人來了不想走。7月8日,記者從鶴壁市淇縣縣城出發,驅車26公裡來到黃洞鄉石老公村。村口不遠處,一處掛有「淇園書館」木製招牌的石頭院落掩映在青山綠田之間,小院內傳來悠揚的音樂聲。
  • 藏在深山裡的
    藏在深山裡的「兵馬傭」-神兵聚會有位美術大師曾說過:「豈有此理,莫名奇妙,說也不信,到此方知。」指的就是,準備向大家介紹的」神兵聚會「;一個旅行團不去的地方。」神兵聚會「,是對一群神態各異山峰的描繪。地點在老屋場,屬於離三岔口附近的丁香榕村的一個村組。
  • 董家岒藏在深山裡的一座城
    有人說董家園岒就是一個山西的布達拉宮,我倒想說,他就是藏在深山裡的一座城。
  • 恩施秘境|藏在湖北深山裡的「香格裡拉」
    恩施秘境|藏在湖北深山裡的「香格裡拉」沒曾想, 恩施也是一個適合徒步的好地方吧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深藏深山之中,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存在千萬年的暗河、溶洞
  • 河南這座文殊寺,雖然藏在深山裡,但是卻依然香火旺盛
    提到文殊寺相信很多地方都有文殊寺,而且也有很多名氣很大的文殊寺,可能大家對河南的文殊寺不太了解,這是一座藏在深山裡的寺廟,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前來這裡禮佛。河南文殊寺位於河南平頂山魯山,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魯山的名氣,魯山的風景在河南還是比較有名氣的,這座文殊寺就在魯山一個海拔一千多米的深山裡,就像一個不爭名利的高人,守護著這片土地。
  • 河南這座文殊寺,雖然藏在深山裡,但是卻依然香火旺盛
    提到文殊寺相信很多地方都有文殊寺,而且也有很多名氣很大的文殊寺,可能大家對河南的文殊寺不太了解,這是一座藏在深山裡的寺廟,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前來這裡禮佛。河南文殊寺位於河南平頂山魯山,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魯山的名氣,魯山的風景在河南還是比較有名氣的,這座文殊寺就在魯山一個海拔一千多米的深山裡,就像一個不爭名利的高人,守護著這片土地。
  • 興義打柴山——藏在深山的世外桃源!
    如今面貌一新的打柴山組依然靜靜「躲在深山」,但也受到不少市民與遊客的青睞。沿著灑金街道辦一路蜿蜒向上,道路兩旁青山綠樹,抬頭藍天白雲,風光無限。而不時清風吹拂,舒爽宜人。還有斑鳩咕咕咕的鳴叫,仿佛一首動人的鄉村田園曲,讓人在向著目的地前進的過程中,更憑添了一份難得的愜意,心中對打柴山又多了一份期待。
  • 藏在深山裡的故宮,沒用一顆釘子,中國保存最好的皇家寺廟建築群
    一座古老的建築,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山裡,美名遠在外,震撼著無數國內外遊客,在一座古老的寺廟裡,香氣環繞百年,將「感謝」之心浸潤在鄉村的隔壁,成為當地文化的遺傳基因,位於綿陽平武縣城,這是被稱為縮小版「故宮」的報恩寺,釘子皇家寺院建築群。
  • 董家嶺村藏在深山裡的一座城
    有人說董家園嶺就是一個山西的布達拉宮,我倒想說,他就是藏在深山裡的一座城。
  • 藏在深山裡的故宮,沒用一顆釘子,中國保存最好的皇家寺廟建築群
    一座古老的建築,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山裡,美名遠在外,震撼著無數國內外遊客,在一座古老的寺廟裡,香氣環繞百年,將「感謝」之心浸潤在鄉村的隔壁,成為當地文化的遺傳基因,位於綿陽平武縣城,這是被稱為縮小版「故宮」的報恩寺,釘子皇家寺院建築群。
  • 張家崖村:千年棧道藏深山
    (原標題:張家崖村:千年棧道藏深山)
  • 藏在深山裡的我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這裡的藝術世界文明
    大家好,我是喵喵,今天小編帶你們去看看一個藏在深山裡的石窟,這可是我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呢,而且這裡的藝術簡直是世界聞名的,想知道就跟著小編往下看看吧。洞穴,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而莊嚴。所有呀,一定要去看看這個藏在深山裡的石窟,感受他的佛教氣息和他精美的泥塑藝術,畢竟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看看壁畫裡的飛天仙女,指不定還會想到一些什麼神話呢,也是我們的驕傲呢。
  • 歐洲圖書館所藏《永樂大典》綜述
    1922年,一位英國軍官試圖向大英博物館及博德利圖書館出售三冊《永樂大典》。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在一封信裡被詳細記載。該信夾在博德利圖書館的第一本《永樂大典》裡。這本《永樂大典》是ThomasBiggin於1907年贈送的。除該信外,還發現了上述三冊《永樂大典》的首頁照片。從這封信裡我們得知,這三冊是被「一個德國軍官拯救的」。
  • 貴溪一座藏在深山裡的小村子,竟如世外桃源
    在這保持了良好的生態許多村落如世外桃源般藏在深山無人識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十多棟老屋,依偎於崇山峻岭的臂彎裡,沒有城市的繁華與喧囂,藏在山間的老屋
  • 藏在深山裡的民宿,感受半山腰的悠閒時光
    藏在深山裡的民宿,感受半山腰的悠閒時光!鷂子山·養生堂客棧在一個白雲深處的幽靜山谷內,鋪一條石徑小道,種四時不謝之花,坐擁小橋流水,建一木質小屋,與你晨鐘暮鼓,安之若素……這樣的神仙生活原以為只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
  • 藏在石家莊深山裡的靜謐村莊,只有幾戶人家,猶如世外桃源
    石家莊西山原生山林,藏在太行山中的靜謐村莊,景色迷人,離石家莊僅半小時車程。村子裡最有特色的就是這家正在營業的飯店,飯店建在半山腰上,拾級而上,裝修的古色古香。飯店人不多,顯得有點冷清,也許不是周六日的原因,或是地處深山知道的人比較少。
  • 紅陽苗寨:藏在貴州深山裡的古村落
    紅陽苗寨:藏在貴州深山裡的古村落依稀仿佛,身著苗裝的我正悠閒地漫步在紅陽草坪上,放著牧兒,哼著歌曲,呼吸著草坪內的新鮮空氣,面對著起伏的山峰、蠕動的白雲,感受那種遠離塵世、天人合一的安詳與寧靜,心隨之飄然......
  •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2015年04月29日 14: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毛莉 字號 內容摘要:在歐洲的一些圖書館裡,至今館藏著相當數量的中國古代文獻。
  • 藏在深山的太行川寨—王硇
    王硇藏在深山的太行川寨早就聽說過在邢臺沙河的深山裡藏有一個名叫王硇的古村落,它集古建築、風景、人文歷史於一體,只是未曾目睹。由於地處偏遠,近年來才被發現,被譽為「藏在深山裡的太行川寨」。步入王硇,第一感覺是乾淨、整潔,村口的大戲臺既能體現出山村的文化味,又像是在搭起臺子歡迎四方賓客。我的第一站是遊覽古村落。在導遊講解下,有幸領略了王硇的古老歷史:相傳,原明朝鎮京總兵、四川成都府兩崗村王得才在建北京紫禁城時,奉命往北京押運黃綱,行至河北邯鄲黃粱夢時遇土匪搶劫,黃綱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