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瀘山景區
邛海瀘山景區位於中國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內
景區與西昌城區連成一體,組成了國內不多見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獨特自然景觀
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著豐富的氣候資源
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邛海
邛海
邛海又名邛池,位於西昌城東南5公裡處,是四川省境內最大湖泊之一,湖面31平方千米,最深處34米,常年蓄水約3.2億立方米
瀘山
瀘山
瀘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宮、魁星閣、望海樓、飛梁寺、大雄殿組成,設計精巧,規模宏偉
寺內保留著精湛的雕刻藝術,有全國罕見的省級保護文物地震碑陳列室,有歷代名流題詠的詩詞歌賦
有明代銅鐵鑄佛像、數千斤重的大銅像、塔式香爐等文物。寺廟前有漢、唐代時期古柏,銀柯如鐵、蒼龍夭嬌、上騰青霄,可稱奇古
瀘山主峰(紗帽項)海拔2317米,與邛海水面相對高差約800米,從山腳登上山頂約八公裡
瀘山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位於瀘山風景區中部,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
這裡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 涼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這裡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奴隸社會形態。1956年實行民主改革後涼山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飛躍到社會主義社會
光福寺
光福寺
瀘山的第一座古剎「光福寺」,光福寺望海樓名「吟雲閣「。是瀘山最大的建築群,也是主廟,始建於貞觀十五年
光福寺坐西向東,呈階梯狀。遠遠望雲,甚是壯觀,整個建築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依山勢分五級建造,由大雄殿、千佛殿、文武殿、魁星閣組成
寺內有清乾隆二十三年鑄銅鐘一口,重達一噸多,還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爐、銅鑄佛像等,反映出了瀘山古剎的千年興衰
瀘山各寺廟都建有望海樓,因地勢不同而觀景各異
西昌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
瀘山還有一座獨特的景觀――西昌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與陝西西安碑林,山東曲阜孔廟碑林,臺灣高雄南門碑林,並稱中國四大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碑刻主要分為記事與墓碑兩大類
記事碑, 主要記載了地震對寺廟、衙署、會館、民居、城垣及水利設施等建築物的損壞程度
墓碑,主要記載了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地震碑林詳細地記載了三次大地震發震的具體年月日時
根據地震碑出土地點的分布情況,還可以觀察到三次地震的受災範圍,推測出地震的震中
歷史民族文化藝術中心
歷史民族文化藝術中心
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是連接西昌城區與邛海瀘山景區的紐帶和走廊,是城市生活的延伸,是全景式展示彝族文化的大型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
旅遊信息
門票
瀘山門票:3元
瀘山索道單程票:20元
上下雙程票:25元
瀘山滑道單程票:25元
上下雙程票:30元
光福寺門票:3元
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門票:30元
交通信息
與邛海風景區連成一片,兩地可一併遊覽,乘車到達邛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