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幾十年,食客都說內江這幾家牛肉麵「沒吃夠」……

2020-12-23 最內江

早起抖抖嗖嗖,

疲憊不消胃口。

試問吃什麼——

牛肉麵吃不夠!

不夠!不夠!

應是湯肥面瘦。

今天

讓我們繼續開啟「邦泰杯」

內江牛肉麵品牌推廣

系列活動

探訪「內江百佳牛肉麵」——

壕子口路169號牛肉麵店:

21年誠信經營, 她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位於壕子口路169號的牛肉麵麵館,是一家已經開了21年的老店,店主是一對母女,母親名為何桂香,女兒名叫鍾永梅。麵館開業以來,母女倆朝夕相處沒有吵過一次嘴,更為重要的是,鍾永梅還在麵館裡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小小的店面,店招陳舊,但走入內堂,卻見碗筷擺放整齊,地面乾淨,能看出是經過店主精心打理過的。

這家的牛肉麵偏向家常口味,特點是牛肉大塊,軟熟入味,再配上新鮮的小米辣椒,味道辣而爽口。

1997年,鍾永梅高中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父母為此很著急。恰好當時還在單位上班的何桂香因為特殊原因選擇了內退,於是就拿出積蓄打算與女兒合開一家麵館。

商議好後,母女倆在壕子口路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店面,將自家的桌子、碗筷搬進店裡,再簡單置辦了一些工具,這家小小的牛肉麵館就開張了。

此前,母女倆都只在家裡煮過家常掛麵,沒有學過專門的手藝,所以起初生意並不好。母女倆就向顧客「取經」,徵詢意見,還把所有的提議和意見都仔細記錄下來,晚上關店後再仔細琢磨研究。

母女倆肯學肯幹,誠實守信,讓店裡的生意越來越好。形形色色的往來客,也為小店帶來了千姿百態的小故事。

三年前,一名浙江客人偶然路過內江,並在母女倆的麵館吃了一碗牛肉麵,從此便心心念念難以忘懷。去年,他再次專程來到內江尋找這家麵館,但由於對內江不熟悉,他一直從西林大橋頭走到桐梓壩大橋這邊才找到。

何桂香說,有一名內江顧客,從小就在她們店裡吃麵,現在結婚去了外地,每次回鄉都會先來吃一碗麵,還經常讓在內江的父親來店裡打包生面和調料寄給他。

店裡最特殊的常客,莫過於鍾永梅的愛人——何倫平。何倫平是達州人,年輕時來到內江工作,當第一次到母女倆的店裡時,他便對鍾永梅一見鍾情。剛開始他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借著吃麵的由頭天天來,而且經常是先只點一兩面,然後謊稱沒吃飽,再點一碗。雙方熟悉之後,何倫平每次來,鍾永梅就會煮上一大碗面給他。

鍾永梅說,她們這家店做的是家常面,沒有所謂的「獨家秘訣」,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每一碗麵都代表了母女倆做生意的誠信,無論是從選材,還是面的分量都有保障。

鍾永梅說,由於她們沒有專門拜師學藝,所以只能做到專而精,因此直到今天,店裡也只售賣四種面——牛肉麵、炸醬麵、素麵和抄手。而在最初生意不好時,母女倆對食材的選取也一點都不吝嗇,即便虧本也要買高質量食材,除此外,母女倆對於麵食的量也有十足的保障。

「現在開麵館,不是為了生活,而是因為麵館已經是一個難以割捨的回憶了。」鍾永梅說。

面嘎嘎牛肉麵王:

28年老字號,牛肉麵中的「經典」

「裡面坐嘛,吃啥子?」「二兩牛肉麵,少放點辣子!」1月3日上午10時,雖然已經過了早飯點,但市中區甘泉寺5號的「面嘎嘎牛肉麵王」店裡,仍然座無虛席。食客們「哧溜哧溜」地吃著面,店老闆陳英則面帶笑容,親切地招呼著每一位來店的客人。

到今天,「面嘎嘎牛肉麵王」麵館已經營了28年之久,說起這家名字奇特有趣的「老字號」,食客們的評價都是肯定。

「這家店好多年了,一直在這,味道巴適,分量也很足。」正在吃麵的市民劉先生笑著說。

「感覺做牛肉麵已經成為一種信仰了,以後70歲了還是要做。」陳英回憶起了創業之初的一些事。1991年,剛剛開始創業的她,在市中區甘泉寺附近租了一家店,取名為「面嘎嘎」,每天早上5點多她就要起床,將一切準備就緒,迎接第一位食客,一天下來,煮麵、調味、招呼食客都是她一個人忙碌。

陳英的父母曾是做餐飲的,從小她就對調味品有所研究,雖然開麵館很辛苦,但她做的牛肉麵味道好、分量足,價格適宜,態度也好,自麵館開張後,生意都一直不錯。

2002年,因店面拆遷的原因,陳英回到市中區龔家鎮開超市。在開超市的那一年時間裡,不少以前的食客給她打電話,問她為啥子不繼續做面了,說很想念她做的面。甘泉寺一名房東老闆特別喜歡陳英做的牛肉麵,還親自上門,來到陳英開的超市,邀請她重新開麵館。

思慮再三,陳英覺得自己還是對做牛肉麵更有興趣,於是回到市中區甘泉寺,繼續做起了牛肉麵生意,這一做,又是16年。附近的食客都評價道,她做的面是牛肉麵中的經典,因而又在店名「面嘎嘎」的後面加上了「牛肉麵王」幾個字,從那以後,陳英的麵館就正式有了這個相當拉風的名字——「面嘎嘎牛肉麵王」。

「較真得很,有時候出去耍,她都還要想著牛肉麵。」陳英的丈夫唐先生說,曾經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邀請陳英去學校做牛肉麵,專門給了食堂兩個窗口,做了兩天,她晚上都睡不著覺,最後還是決定回甘泉寺做生意。

開店28年,有不少人慕名前來學習,最後以加盟的方式,將「面嘎嘎牛肉麵」開到了廣州、重慶、成都等地。

「味道好不好,只有顧客才能曉得。」陳英說,能堅持經營28年,誠信是最關鍵的,店裡的牛肉麵不管是麵條還是調味品,都是真材實料,不含添加劑。而做臊子的牛肉,都是從養牛場購買的新鮮牛肉,經過去腥、切塊、紅燒等多道程序,才有了最後的鮮香入味。

創一麵館:

18年的好手藝 讓該店立於不敗之地

東興區太白路創一麵館有12年的歷史,在內江六中興隆校區附近小有名氣。

下午5點左右,陸續有食客進店用餐。「老闆,二兩牛肉麵。」「老闆,一兩排骨麵。」……學生放學後,該店食客很快多了起來,謝華清也越來越忙。

只見謝華清不停地將麵條放進鍋,麵條在沸水中翻滾。撈麵、打調料、舀臊子等,謝華清忙得不亦樂乎。

「這家牛肉麵麵條細滑、牛肉醇香又有嚼勁,我經常過來吃。」食客楊先生一邊說,一邊大口地吃了起來。

食客張女士表示,她幾乎每天都來吃麵,這家牛肉麵比較清淡,但並不影響味道,調料的配比恰到好處,天天吃都不覺得膩。

謝華清介紹,該店在牛肉麵的臊子、用料、調味等方面都非常講究,所以味道才比較香醇濃厚。

內江人吃麵離不開辣椒油,謝華清有自己的秘方。「我們店選用河南的辣椒,香辣味俱佳。」謝華清說,辣椒經過文火炒香之後搗碎,澆上熱油,香噴噴的辣椒油就製作完成。

牛肉臊子的製作過程更加複雜。選用上等新鮮牛肉,去掉血水後切成小丁,在油鍋裡炒制,加入豆瓣醬等調料後再燉煮。

牛肉麵的骨頭湯,要選用優質豬骨,放入鍋中燉煮四五個小時。

據悉,謝華清在開店之前,曾經幫人煮了6年左右的面。

「那時工資每月600元,房租就要300多元,還有子女的教育支出等,那點工資根本就不能維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謝華清心中早就萌生了自己開店的想法。

每次老闆炒臊子時, 謝華清都看得非常仔細,放料的時間、順序等他都銘記在心。

「花了一個月時間,我就學會炒臊子了,五六個月之後,我就能單獨炒料,而且味道也與老闆炒出來的一樣。」謝華清說。

謝華清學會了所有煮麵、炒臊子的手藝後,2006年,他的店正式開業。開業以來,生意一直都非常好,他每天6點過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點。

「人的口味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家店要生存就必須不斷改革。」謝華清說,食客用餐後,他經常會詢問「味道如何,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然後將食客的意見收集起來,不斷改革創新。

「周末或節假日,一天要賣200多碗面,生意還不錯。」謝華清笑著說。

幫人煮麵6年,自己開店12年,18年練出的好手藝,讓麵館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榮昌鋪蓋面:

筍子牛肉麵 爽脆嫩滑

1月1日晚上8時,位於市中區上南街的榮昌鋪蓋面依舊燈火通明,店內不少食客正在享用熱氣騰騰的麵食。

老闆張德良熟練地將面塊從沸水中撈起,放入盛有底料的碗中,倒入高湯,澆上肥而不膩的牛肉臊子和辣椒油,撒上小蔥段和香菜,一碗麻辣鮮香的牛肉鋪蓋面就上桌了。

據了解,店內有筍子牛肉鋪蓋面、雜醬鋪蓋面、兔子鋪蓋面、排骨鋪蓋面、三鮮鋪蓋面、酸菜雞絲鋪蓋面,雜醬面、牛肉麵、兔子面、排骨麵、三鮮面、酸菜雞絲麵、素麵,以及抄手、水粉等。其中,筍子牛肉鋪蓋面當屬店內特色。

張德良表示,面品好吃與否,全靠師傅的手藝。一碗鮮香筍子牛肉鋪蓋面,從前期的面品製作到後期的配料、烹飪,均為純手工。

張德良說,每天早上5點,他就要開始和面。採用上好的小麥粉,按一定比例添加水、鹽、雞蛋等,做出來的鋪蓋面才會筋道又不失嫩滑。其次是烹飪牛肉臊子。將新鮮牛肉洗淨去血水,瀝水後切塊,大火爆炒出香味後盛出待用。在適宜的油溫下,加入桂皮、香葉等香料,以及特製的中草藥秘方,再次翻炒牛肉,最後加水紅燒數小時。

烹飪一碗鮮味十足的筍子牛肉鋪蓋面,當然離不開爽口脆的筍子。

「你看,這就是明天要用的幹竹筍。」張德良展示了次日需要的原材料,他說,「幹竹筍需要泡製一定時間,時間太短,竹筍的鮮味出不來,而且吃起來也沒有那麼脆。所以,我會在晚上將筍子泡在水裡,次日早上瀝乾水分,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再蒸幾分鐘,這樣做出來的竹筍才夠脆。」

「老闆,來一碗筍子牛肉鋪蓋面,多加點竹筍。」話音剛落,就又有食客來到店內。居住在附近的王先生幾乎每次上夜班前都要來吃一碗筍子牛肉鋪蓋面,他說:「筍子吃起來很爽口,大塊的牛肉臊子軟而不爛,鋪蓋麵筋道又嫩滑,很好吃。這家店開業幾年了,口碑一直不錯。」

2015年6月,榮昌鋪蓋面正式開業。在張德良看來,麵館是他的希望和目標,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麵館經營好。

「以前我賣了十多年的青菜,內心深處一直有個小願望,就是開一家自己的店子。內江人愛吃牛肉麵,所以,我就開始學習做面。為了做好這碗面,我晚上睡覺都在研究配方。有時候突然有了好點子,半夜就起來嘗試製作,一大早就將新鮮的面送到鄰居和朋友家,以供品嘗。」張德良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店子開業不久,就贏得食客的好口碑。

看到這裡

你們有沒有口水直流

那就趕快動起來

嘗一嘗大內江的牛肉麵吧

接下來的日子

我們將為大家推薦好吃的牛肉麵

繼續關注哦

來源:內江日報、內江晚報

文稿:袁 亮、陳春燕、蔣金鳳、孫慧娟

編輯:彭 曉、梁盛貴、張佳瑜

圖片:袁 亮、陳春燕、蔣金鳳、孫慧娟

相關焦點

  • 內江這幾家店,為何食客吃了幾十年還說「吃不夠」——
    謝華清介紹,該店在牛肉麵的臊子、用料、調味等方面都非常講究,所以味道才比較香醇濃厚。內江人吃麵離不開辣椒油,謝華清有自己的秘方。「我們店選用河南的辣椒,香辣味俱佳。」謝華清說,辣椒經過文火炒香之後搗碎,澆上熱油,香噴噴的辣椒油就製作完成。牛肉臊子的製作過程更加複雜。
  • 揭開內江牛肉麵魅力:麻辣味鮮,湯寬油大,食客驅車幾十公裡品嘗
    內江麵條久負盛名,歷史悠長。從採青吃麵的習俗,到走街串巷的擔擔麵,再到香味濃鬱的牛肉麵及種類豐富的鴨腸面、排骨麵、肥腸面……麵條,已經成為內江極具文化底蘊的傳統特色小吃。在內江城逛一圈,不難發現,麵館遍布大街小巷,僅市中區民族路就會聚了二十多家麵館。
  • 內江百佳牛肉麵推鑑:這11家牛肉麵,哪家讓你掛肚牽腸
    吳秀芳說,她和老伴都已年近60歲,希望兒子能繼承麵店,在製作傳統牛肉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回報食客二十多年來的支持與喜愛,也讓內江的牛肉麵走得更遠、名聲更響。2017年6月18日,秦雲老太婆攤攤面在萬達金街正式開業,該店的牛肉麵18元一碗,這讓很多競爭對手質疑:「麵條價格高於市價,恐怕很難在內江立足。」
  • 「舌尖上的內江」, 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市民推選出的內江「十大招牌牛肉麵」(入圍獎)和「十大人氣牛肉麵」(入圍獎),分散於內江各地,為了讓廣大「吃貨」朋友聚享美食盛宴,主辦方利用通過「迎春大廟會」的契機,聚齊這20家牛肉麵商家,免費為他們提供展位,讓市民體驗「一站式」美食服務。
  • 內江牛肉麵賣到了佛羅倫斯,義大利食客們「內牛」滿面……
    江小妹說到內江,你想到啥?牛肉麵!穿過街頭小巷,人來人往,位於市中心的大中亞川菜館裡坐滿了人,點一碗內江牛肉麵,暖心暖胃,工作一天的疲憊感瞬間消失。▲招牌「這個面怎麼這麼好吃!」「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面!」……不絕於耳的讚嘆聲一遍遍從顧客口中傳出。
  • 這幾碗內江牛肉麵,讓我感覺到達了巔峰...
    「一碗正宗的牛肉麵,離不開好的臊子和鮮美的湯汁。」陳玉容說,製作臊子的牛肉必須保證品質。每天一早,她就從市場買回新鮮牛肉,加入秘制調料燉製3個小時,待牛肉燉得又軟又爛時將其撈出,切成塊狀備用。熬製湯汁,陳玉容也十分細緻。豬骨洗淨後,會先用大火熬製5個小時,待清湯開始變白後,改用中火。時間越久,豬骨湯熬得越香。
  • 內江,一座你來了就要吃麵的城市!最值得去吃的10碗面,你吃過幾碗?
    內江的面品種很多牛肉麵、鋪蓋面、姜鴨面、鴨腸面…大千妹兒實探了10家別具特色的內江面聽說吃過8家以上才是正宗吃貨!▽似乎不管什麼時候去三三牛肉麵,它的生意都很火爆。炎熱的盛夏,內江人願意為了這一口面而坐在沒有空調的室外。
  • 蘭州最好吃的50家牛肉麵,你全吃過嗎?!!
    金強蘭州牛肉麵漢餐牛肉麵代表金強牛肉麵是漢餐的代表、在蘭州市有幾十家直營店,金強牛肉麵五泉山店曾經在火爆期間一天銷售6000碗左右、打破蘭州牛肉麵店的出餐記錄、至今仍是一段佳話、金強牛肉麵所有的店組的都特別好、味道、店面裝修、清潔、管理是非常到位的、牛肉麵回味悠長、肉、雞蛋、尤其是泡菜是它們家一大亮點、有口皆碑,眾多顧客是本泡菜而去吃牛肉麵
  • 內江這幾碗面,是舌尖上的故鄉味道!
    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沒有人比內江人更擅長做麵條,內江牛肉麵麵條細滑、牛肉香、麻辣味濃,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你知道內江麵條到底有多少種吃法嘛?其實在內江,除了牛肉麵,這些麵條同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要吃有特色的內江牛肉麵?這幾家老店千萬莫「漏」了!
    「我們店選用新鮮牛肉。將牛肉去掉血水後切丁,然後下鍋炒香,放豆瓣、辣椒、花椒等,最後燉煮。」老闆崔益說, 燉煮三四個小時後,牛肉軟而不爛,極其入味。在另一種原材料——辣椒的製作上,崔益也很講究。選用三種辣椒,混合炒香後搗碎,澆上熱油,得到的辣椒油香味、辣味俱全。另外,該店的高湯單獨熬製而不用麵湯。
  • 這些美食令人大快朵頤,滿足了內江人的味蕾
    每早來一碗,一吃十幾年「老闆,來二兩牛肉麵。」2月22日上午8點,江小弟來到智強牛肉麵館看到,店內坐滿了食客,服務員忙著煮麵、端面、結帳 。為何一家小麵館生意如此火爆?來到廚房,只見一口大鍋裡裝滿了剛煮好的牛肉,香味撲鼻 。一碗好的牛肉麵,牛肉臊子很關鍵。
  • 說到吃麵,四川人不認輸
    這一碗碗食客的恩物,不顯山不露水地藏在市井中,當你停留駐足時,這碗川面就直擊中你的胃。美食家蔡瀾也說:「我去四川尋找理想的擔擔麵,每家人做的都不同。雖然基本上的原料是一樣,但味道各異,到底怎麼為最正宗?你最喜歡吃的,就是最正宗了。」
  • 名氣不比重慶小面和成都擔擔麵,但吃了內江牛肉麵天下便再無面!
    如今,大千先生的諸多繪畫作品都靜靜地躺在各地的博物館中,唯有內江牛肉麵這件「作品」還可以在內江的大街小巷尋得。內江麵條有獨特專屬的味道,色香味齊全,麻辣爽口,吃一次就會愛上的味道。而另一大原因,則要歸功於面裡面的牛肉臊子。做臊子的牛肉一般是選用牛腩肉,切成均等的塊狀,小火慢燉數個小時,直至牛肉變得軟爛為止。然而,一碗十塊左右的內江牛肉麵,牛肉並不佔多數,往往牛肉的數量是屈指可數的。對牛肉情有獨鐘的吃貨,每次去吃麵都有一種衝動:老闆!給我來二兩牛肉不要面!
  • 內江這些麵館為何對食客有這樣大的吸引力? - 最內江
    27年來,煮麵、賣面佔據了她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她付出了汗水,也收穫了食客的肯定。▲品嘗牛肉麵李維鳳說,外地人吃牛肉麵,這是他們對內江的第一印象;內江人吃牛肉麵,因為它是家鄉的味道。毛平軍說,在外打工多年,體驗到天南地北的飲食文化,唯有川味最受歡迎。每次跟丈夫回內江,都要在火車站附近吃一碗牛肉麵。那時,她的夢想就是自己也開一家牛肉麵館,並做大做強開連鎖店。他們在廣東打了七八年工後,有了一定積蓄,便回到內江創業。
  • 一座甜城,一碗家鄉面!內江牛肉麵江湖裡,有著道不盡的鄉愁!
    剛剛才送走了中秋,又迎來了國慶最近,不少人都回到了內江大家都十分想念內江牛肉麵的滋味許多小夥伴都在私信八卦妹問內江的牛肉麵哪家最好吃?一碗牛肉麵,讓內江人從清晨裡自由出走.天色蒙蒙亮時,內江市的千餘家牛肉麵館便開門營業,到早上七八點鐘,各個麵館都「人滿為患」。
  • 內江這四種特產美食,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你吃過哪幾種?
    原創文/原生編輯內江,古稱漢安,美稱甜城,是孔子之師萇弘和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鄉。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有被譽為「立體史書」的隆昌古牌坊群、號稱「川中第一禪林」的聖水寺景觀。這裡特產美食種類繁多,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內江牛肉麵內江牛肉麵是四川省內江市的特色美食。內江牛肉麵是四川眾多麵食中的佼佼者,麵條細滑、牛肉飄香、麻辣味濃,因此,內江牛肉麵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
  • 盤點內江牛肉麵館!內江人外地人必須珍藏!
    要說內江啥子好吃可能大家數都數不完但是如果說什麼吃的最能代表內江的特色美味那肯定是非牛肉麵莫屬!!!如果不愛自己在家做,那江小弟很榮幸的告訴你,下面這張內江牛肉麵地圖請收好,因為每時每刻都用得上!!內江牛肉麵路線大全大西街:鮮美飲食店相信大家的對鮮美並不陌生,畢竟是很多年的老店了,長期都看到門口有人端著碗蹲著吃。
  • 市中區智強牛肉麵:每早來一碗,一吃十幾年
    內江人愛吃麵,大大小小的麵館遍布城區。市中區民族路有一家麵館,隨便找個人打聽都能指出它的位置,它就是智強牛肉麵館(原名:志強牛肉麵館)。  「老闆,來二兩牛肉麵。」2月22日上午8點,記者來到智強牛肉麵館看到,店內坐滿了食客,服務員忙著煮麵、端面、結帳 。  為何一家小麵館生意如此火爆?記者決定一探究竟。  記者來到麵館廚房,只見一口大鍋裡裝滿了剛煮好的牛肉,香味撲鼻 。據介紹,一碗好的牛肉麵,牛肉臊子很關鍵。牛肉要公式軟但不失嚼勁,多汁有彈性且不塞牙。除了臊子,面的軟硬直接影響口感。
  • 味美鮮麵館:他的目標把內江牛肉麵賣到全國各地
    「裡面坐,吃啥子面?」「二兩牛肉麵,多放點辣子油。」1月5日上午10時許,位於東興區能力路196號的味美鮮麵館座無虛席,食客們「哧溜哧溜」地吃著面。麵館老闆楊剛面帶笑容,親切地招呼著每一位食客。味美鮮麵館已經有20年的歷史。說起這家麵館,食客們紛紛豎起大拇指。「我在這家麵館吃了七八年面,不僅味道鮮美,分量也很足。」
  • 這碗面,讓人回味無窮 ——揭秘內江牛肉麵製作全過程
    這碗面,讓人回味無窮 ——揭秘內江牛肉麵製作全過程 2020-06-19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