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海最冷門景點之一,竟是上海灘大佬們的私人倉庫,深受老外喜愛
哲人說: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只讀了其中的一頁。很多人聽過這句話後,立即背上行囊,奔向「詩與遠方」。可是,久而久之,這本書卻被翻看的越來越破,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要遠行的人,走得越遠,錢包越空,人越覺得疲憊。其實旅行,不一定非是遠方,近在眼前也會有著很多不錯的旅遊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上海的老碼頭,如有不足的,也歡迎大家補充。
先有十六鋪,後有上海灘
在上海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先有十六鋪,後有上海灘」。許久以前,十六鋪是上海灘的重要地標之一,許多關於老上海的影視劇中,都會出現十六鋪的身影,人們在此迎來送往自己的親人。清代海禁開放之後,這裡一度成為中國最大港口。20世紀初葉,十六鋪成為遠東第一港口,1947年這片區域共有48座碼頭。
或許老上海人對於十六浦的印象,就是當年送知識青年上船去外地插隊的情景。那時候無數上海花季少男少女,背著軍綠色的背包,以及卷裹起來的被子,在碼頭上與前來送行的父母家人道別。
老碼頭創意園區
現如今原來的十六鋪改造成老碼頭創意園區,是南外灘的時尚新地標,保留了最富上海韻味的「石庫門」建築風格,又巧妙地融入了玻璃和鋼結構的現代元素,使得原本看似平淡的空間變得精巧典雅。
在臨江弄堂感受海派文化,這裡還原了最富上海韻味的石庫門群落 ,這裡也是上海最具傳奇的地方,流傳著上海灘大亨們的故事。這裡才是真正上海開埠的發源地,其實它比馳名中外的上海外灘要開發早的多,只不過發展一直滯後,這裡曾是黃金榮、杜月笙的倉庫,如今,老碼頭將更好地融合上海這座城市的藝術、文化 、商業與風尚,呈現給世人別具一格的海派風情。
整體碼頭佔地面積不大,但是店鋪布局卻很緊湊,一家店鋪挨著一家店鋪,大多都是咖啡吧、茶吧。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許多老外聚集在這裡,而國人卻很少。一把把遮陽傘下、一座座花架旁,絕大部分都是老外在此喝咖啡、或是喝茶聊天,仿佛這休閒場所是為老外「量身定做」的。
閒坐於精品酒店屋頂的歐式露臺,看著黃浦江滔滔江水,耳邊似乎又響起了著名的《上海灘》曲調。從空中就可以看出老碼頭的地理位置,絕對鬧中取靜,獨一無二,其濃厚的歷史背景也使老碼頭成為了時尚新地標,成為了海內外遊客來上海旅遊時絕對值得一逛的所新景點。
現如今碼頭的傳統功用漸漸失去以後,便成為城市裡一道用來懷念的歲月的布景。輪渡站外已經沒有舊時的人來人往,有些清靜。人們來到碼頭江邊,多半是為了悠閒地喝喝咖啡,看看日落。雖然改成了創業園區,但是這裡的遊客並不是很多。筆者認為這裡有些偏僻,離周邊的公交站也比較遠。如果是自駕的話,周圍也沒有什麼樣的停車場。不知大家有沒有去過老碼頭,對於這裡都有哪些要說的,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