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都市,在晚清時期左宗棠、沈葆楨兩位清朝高官在福州馬尾創辦了馬尾船政學堂,因此在近現代大部分海軍將領都是福州人。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兩位福州的海軍總司令。
薩鎮冰
薩鎮冰(1859—1952年),出身於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薩氏家族。中國近代著名的海軍將領。薩鎮冰先後擔任過清朝的海軍統制(總司令)、民國海軍總長等重要軍職,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海軍上將。
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贊成反蔣抗日的主張。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到南洋和後方川、黔、湘、滇、桂、陝、甘等省宣傳抗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中方的慘敗,讓薩鎮冰在教習的崗位上坐立難安,他多次請求上前線。7月,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豐島突襲北洋水師艦隊,挑起甲午戰爭。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月),威海衛之戰打響,薩鎮冰奉命駐守日島。月底,日軍炮火集中打向日島,薩鎮冰堅持反擊,英勇抵抗了11天。
陳紹寬
陳紹寬,1889年出生在,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人,曾任民國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陸軍、海軍一級上將。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是全國政協第1屆委員、全國人大第1、2、3屆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1969年7月30日,陳紹寬病逝,終年80歲。
著名的江陰海戰就是他指揮的。江陰保衛戰中的海上戰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陰大戰 拉開序幕開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陰防線失守,前後共歷時108日,是抗日戰爭中罕見的陸海空三棲立體作戰,也是抗戰期間唯一一次海軍戰役;長年威震中國海疆的艦隊,一部份在煙臺自沉,主力則全數沉在江陰,是中日甲午戰爭以來最重大的損失。保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阻遏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企圖,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保護了長江下遊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後來拒絕打內戰,辭職返鄉,隱居福州倉山城門臚雷村。他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提出建航空母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