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團圓的節日,每逢中秋臨近,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到家,在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和親人一起品著月餅賞月亮。如今市面上的月餅的種類越來越多,不同的地區習慣吃的月餅也不盡相同,口味更是各有特色。到底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今天,蝸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國內最著名的7種月餅,各具特色,不知道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一、青海月餅
青海的中秋月餅可以說相當別具一格,和市面上我們常見的月餅種類全然不同,非常的佛系。它們有大小月餅之分,但都採用一種工具——扇蒸籠製作。大的月餅一次只能蒸上一個,小月餅則是一次4到8個不等。
青海月餅最為特別的地方並不是圓餅狀,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多次捲起又擀開,每一次都加入不同顏色的配料粉,比如苦豆粉、紅曲等等,最後完成的月餅切開甚至能看到數十層餅層,顏色鮮豔好看,味道更是讓人滿意。
二、衢式月餅
這是浙江省衢州市的特產,也是一種地方性特色中秋節食品,因原料中使用了大量的芝麻,因此也被稱為麻餅,其生產的技藝延續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麻餅製作過程中,芝麻作為最為重要的原料,它的品質直接決定了最後麻餅的質量。
因此,在挑選衢式月餅選原料時一定要分外上心,芝麻要粒粒飽滿,核桃仁也要收拾好去掉黑色的皮,才能保證去澀留香。做好的麻餅大多二寸見圓,還可以特製豪華加大版的,就看你的選擇。
三、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的酥皮採用小麥粉、油脂和糖調製而成,使其皮層酥軟鬆脆,口感極佳。除此之外,蘇式月餅還有甜鹹兩大類口味之分。
甜口的蘇式月餅多烤制而成,餡料有最常見的豆沙,以及玫瑰、芝麻仁、松子仁等等。鹹口的蘇式月餅則多烙制而成,餡料則主要有火腿、豬腿肉和蝦仁等等。
四、京式月餅
京式月餅作為北方地區月餅的代表之一也擁有著十分廣泛的市場。稻香村的月餅非常出名,是人們過節日拜訪親友選擇伴手禮物時的熱門選擇,買回家自己吃也是很不錯的。
京式月餅一般甜度比較適中,皮餡比在2:3左右,口感比較脆松,在原料上愛用麻油,五仁月餅就是京式月餅中的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五、滇式月餅
滇式月餅以雲腿月餅為代表,歷史非常悠久。製作雲腿月餅時一般將火腿洗淨去掉骨頭,蒸熟後再切成小塊,和蜂蜜、豬油、白糖等混合在一塊,餅皮悉心烘烤而成。
完成後的滇式月餅外皮酥鬆,餡料甜中帶鹹,油潤但卻一點都不膩,火腿香味非常濃鬱。而且這種月餅餡料中的油脂以動物油為主,吃的時候不用擔心糖油熱量太高,堪稱女孩子們的最愛。
六、徽式月餅
徽式月餅與其他不同的就是「體型」較為嬌小,餅皮則是用上等的麵粉和素油混合攪拌再加工而製成的油酥皮,色澤潔白如玉,餡料中包的不是肉也不是豆沙,而是野菜。
經過醃製和加工的野菜,再佐以新鮮的豬油和白糖,攪拌成餡心,不僅膳食纖維豐富,營養價值高,味道也非常好,咬上一口只覺滿口清香,甜卻不膩。
七、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起源於嶺南地區,口感比較符合南方人的口味,但現在已經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十分經典。廣式月餅最獨特之處還是在其精細的選料和精巧的製作技藝,廣式月餅按照口味有鹹甜之分,可以充分照顧到不同人的喜好。
皮薄且鬆軟,餡料口感細膩軟糯,一般廣式月餅的皮餡比都能夠達到1比4,咬一口滿滿都是餡料,幸福感簡直爆棚!
當然除了月餅以外,還有一些食物也是人們中秋時節習慣吃的。比如中秋和親人分吃「香梨」寓意著吃掉別離就再也不會分離;中秋吃芋艿,因其在方言中發音和「運來」相近,寓意好遠馬上來;中秋的螃蟹長勢正好,蟹膏恰是最肥美的時候,捆上幾隻蟹,再一壺清酒,快意極了。
小夥伴們,這個中秋你們想好應該如何度過了嗎?你最愛吃哪一種月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