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廣東記者 裴 霞
「讓城市長起來,讓生活慢下去!」深圳市羅湖區區委書記劉學強表達了這樣一個夢想。這個夢想目前正在變成現實:羅湖區致力打造的大望梧桐山藝術小鎮(簡稱「藝術小鎮」)就是一個讓生活慢下來的地方。一個已啟動5年的藝術小鎮,曾經寄予人們諸多的願望。5年過去了,小鎮的現狀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初衷: 守望藝術的淨土
2007年前,坐落在深圳市羅湖區青山綠水環繞中的大望村,其熱鬧絕不輸於它的鄰居,輝煌一時的家庭小作坊:於1995年自然形成,整個村就是一條生產鏈,一個小作坊就是一條流水線,傍晚時分布匹拿進大望村,第二天早上就會是成衣出去。
小作坊頓時讓大望村人氣大漲,房子好租不說,租價也跟著上漲,最好時1平方米可以租到15元,小小的村莊熱鬧非凡。好景不長,1996年,為保護水源水質,大望村興辦的所有工業向外遷移作異地安置,在龍崗區平湖鎮興建了平湖大望工業區,成了「外嫁女」。家庭小作坊伴隨著安全隱患、衛生、噪音等問題,遭到政府堅決取締。
近年來,在深圳市政府及羅湖區的推動下,大望村正經歷脫胎換骨的變化。1400多家小企業、2萬人遷走,80多位藝術家進駐這裡,開始藝術與商業完美的融合。昔日令人頭痛的大望村,已然華麗轉身,成為一個藝術氛圍濃鬱的小鎮,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羅湖區、街道、股份公司共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6個公園,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綠化村道1萬多平方米,全村綠化率達44.4%。股份公司從每年純收入中拿出10%,作為生態環境整治經費,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變化。
「違建」被政府沒收後,變成了博雅藝術館,館內正在裝修,名貴家具、珠寶設計展等正開展;工廠廠房升級後,古玩、繪畫、設計、雕塑等文化人成了這裡的主人。大望村內緊鄰梧桐山北大門外中心街道,街上鋪著古色古香的青磚。梧桐山中心街休閒廣場環境改造工程、大望村環境改造工程工地正熱火朝天。
大望藝術小鎮的主人張雨方對於藝術有其執著的看法。2006年,他提出建「藝術小鎮」並獲批時,很多人覺得是天方夜譚。他希望小鎮能成為守望心靈的一塊淨土。藝術是急不來的,也不能湊合。經過5年的努力,業內很多藝術家開始認可他的這種藝術追求。
「名氣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是其創意和爆發力。引入國外藝術家,看重的就是其能給小鎮注入不一樣的想像力和文化元素。這正是藝術所需的。」這也是大望藝術小鎮一直所追求的。
現狀: 藝術小鎮「長」得有點慢
藝術小鎮已啟動5年,目前,小鎮常駐藝術家不到5位,與很多人的期望有些距離。小鎮環境不錯,設施不差,為何吸引不來藝術家?
小鎮主人張雨方認為,雖然常駐藝術家不多,但斷斷續續來此創作的人有幾十位。他們在此創作3個月到半年,留下一批作品,已然是極大的一筆藝術財富。儘管小鎮「長」得慢,但業內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周邊許多藝術群落的藝術家也紛紛遞交入駐申請書,目前還在審核之中。
深圳藝術家沈鷺進入小鎮已經兩年多了,是入駐時間最長的藝術家。據了解,去年、前年與她一樣常駐的還有另外3位中國藝術家,但是這兩年陸續去其他地方了。「想來的人其實很多,我就有很多朋友想要進來,但一直沒成。」沈鷺說,一方面是小鎮的工作室和住宿等區域較小,不太適合長期居住,另一方面則是入駐的門檻較高。張總對當代藝術有著獨特的看法,在藝術家的準入方面,小鎮有其自身的判斷標準。
如果說小鎮主人張雨方嚴格的遴選標準是導致駐地藝術家稀少的原因之一,小鎮緩慢的發展速度和狹窄的容量似乎也在阻撓著人氣的聚攏。曾為大望藝術小鎮設計形象標識的深圳設計師張達利透露,其為小鎮設計的方案中,計劃改造100個貨櫃作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工作室,後因資金投入跟不上,只做了四五個,活動也跟不上。
面積達3000畝的藝術小鎮也需做全面整體的規劃,而不僅僅是入駐幾位藝術家就能「火」起來的。小鎮在展廳和藝術家的工作生活等硬體設施上還很不完善。目前,小鎮只有4個展廳,總面積不足4000平方米,且部分區域處在深圳水源保護區內,相關部門對小鎮內的建築有諸多限制。小鎮的先天不足,難以達到藝術家的期望值,也是藝術小鎮「長」得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來: 藝術與產業結合的標杆
隨處可見的金髮碧眼的藝術家,觸目所及的畫室、創作室,讓走到這裡的人們,已經感覺到了小鎮濃鬱的藝術氣息,也感受到了「深圳速度」以外難得的恬靜與舒適。
利用好有限的空間以及「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生態格局來滿足群眾的文化休閒消費,正是羅湖打造藝術小鎮的設想。羅湖區政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他們正進行相關調整和規劃,把深圳水庫、中國蘭花種植資源保護中心、梧桐山景觀河等與大望村文化進行整合,打造真正的「梧桐山—大望文化創意產業園」。
在「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尚在醞釀之際,已有上百位藝術家和大大小小數十家文化創意企業入駐。在羅湖這塊熱土上,催生了許許多多充滿創造力的服裝品牌,成為引領時尚潮流的策源地。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早在去年初就提出在風景優美的藝術小鎮建設深圳時尚創意園,形成時尚主題一條街。目前,入駐藝術小鎮的服裝品牌還有香雲莎、闊太、梵思諾、水木聖瀾等等。
張雨方對小鎮以後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規劃。據介紹,他目前正與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進行商議,希望能將藝術小鎮建成國家畫院的南方基地,引入國家畫院的多位畫家,讓「大望高地」藝術小鎮成為世界藝術家靈感激蕩的地方,成為高端的全球藝術家互動平臺。「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成為重要藝術流派的發現和推廣地,並在此基礎上挖掘其學術和經濟價值。」
大望藝術小鎮的建設,是深圳經濟發展轉型的真實寫照,由生產方式轉變帶動人居環境、社會治理模式、社會化和公益性管理等方面的嬗變,值得研究。在建設過程中,大望要做好「加減法」:增加綠化、文化,減少建築量、汙染排放量,同時,要調整產業形態、調整人口結構,統籌規劃、整合各種資源,闖出生產方式轉變新路,實現藝術與產業互動融合,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