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帝企鵝再次在廣東珠海成功繁育

2021-01-10 中華網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記者26日從廣東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繼去年8月首次成功孵化出兩隻帝企鵝寶寶後,本月再誕生兩隻帝企鵝寶寶,而且今年帝企鵝媽媽們產蛋數量幾乎是去年的三倍,目前還有16枚蛋正在孵化中,有望大幅刷新去年創下的亞洲最低緯度孵化帝企鵝的數量紀錄!

本月孵化成功的兩隻帝企鵝分別在2日和17日出生。這兩隻未滿月的小帝企鵝時不時地從爸爸的育兒袋裡探出小腦袋,好奇的小眼睛、銀灰色的毛茸茸外表,萌化全場。兩位新生極地小明星的名字根據它們出生時間命名為「六六」和「恩恩」。出生時體重分別為250克和231克,目前生長狀態都十分良好。

去年8月首次在廣東珠海出生的兩隻「小」帝企鵝當天也進行了公開亮相,這兩隻名為「皮皮」(PP)和「一一」(EE)的帝企鵝,現在皮皮身高90釐米、體重25.2公斤;比皮皮小15天的一一身高80釐米、體重20.5公斤,已經接近成年帝企鵝30公斤的標準體重。

據了解,經過去年首度成功繁育的經驗積累,今年海洋王國的帝企鵝媽媽集體發力,共產下23枚蛋,除了剛剛出生的六六和恩恩之外,目前還有16枚蛋正在孵化中,預計將繼續刷新亞洲最低緯度孵化帝企鵝的數量紀錄。

帝企鵝原居住地南極,在最嚴寒的冬季繁殖,離開原居住地後的繁育一直是世界難題,而且帝企鵝孵化期長60-70天,這就需要人為地模仿南極冬季的各種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溼度的變化,光周期的調控,以及陸地和水池面積的比例等等,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到帝企鵝的繁殖。據了解,海洋王國一直把帝企鵝的繁育工作作為重點動物繁育課題,除了不惜斥巨資打造安全健康的適宜環境外,還不斷吸納國內外的企鵝保育精英人才。今年帝企鵝再一次成功繁育,大大增添了他們繼續做好動物保育工作的信心。

相關焦點

  • 高貴的南極帝企鵝
    高貴的南極帝企鵝 (4/12)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世界上共有約
  • 突破人工繁育難題 珠海一舉成功繁育9隻帝企鵝
    珠海一舉成功繁育9隻帝企鵝(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珠海11月9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近日,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該園區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珠海一舉成功繁育9隻帝企鵝(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帝企鵝人工繁育一直是業內難題,一隻雛鳥的成活要經歷多重的困難。100%的存活率標誌著企鵝飼養技術的成熟。
  • 珠海長隆一次繁育成功三頭小白鯨
    這是白鯨媽媽尤利婭帶著它的寶寶在珠海長隆鯨豚繁育基地玩耍(攝於1月18日)。珠海長隆國際海洋王國在2018年12月的13天內,相繼成功繁育一雄兩雌的三頭小白鯨,預計近期還將迎來第四頭白鯨寶寶。據悉,珠海長隆共擁有31頭白鯨,年齡分別是8-14歲,大多已經達到了性成熟。在較短時間內連續誕生三頭小白鯨,這在世界上非常罕見,為鯨豚異地保護研究積累了有價值的實踐數據及技術經驗。在白鯨懷孕期間,珠海長隆鯨豚保育團隊曾專程派出專家前往日本名古屋水族館學習白鯨繁育技術。
  • 珠海接連繁育四隻水豚 系世界最大的齧齒動物
    珠海接連繁育四隻水豚(央廣網發 麥念萍 林捷供圖)  央廣網珠海5月1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麥念萍 林捷)記者從珠海長隆獲悉,該繁育基地於去年12月一連成功誕生四隻水豚,水豚繁育存在野外存活率低,自然繁育能力弱等問題,一舉成功繁育四隻小水豚較為罕見。
  • 南極帝企鵝胸部呈罕見心形
    帝企鵝是現有企鵝品種中個頭最高、體型最重的。它們主要吃魚,不過也吃磷蝦和魷魚等甲殼動物。捕食期間,帝企鵝能在水下停留長達18分鐘,下潛深達535米,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們能降低新陳代謝和停止一些不必要的器官功能。帝企鵝最著名的特點,可能是成年企鵝每年都會成群結隊趕往繁育地,尋找交配對象和撫養後代。
  • 成功繁育多種世界珍稀動物,長隆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獲院士點讚
    廣東新修訂《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廣東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廣東是全國自然保護地建立最早、數量最多的省份。全省自然分布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有774種,野生植物有613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14種。
  • 海冰消融,南極帝企鵝的數量卻增長了20%,科學家表示:喜憂參半
    南極的企鵝,很擅長躲避人類,這給研究它們的種群狀況的科學家們增加很多困難。但企鵝們卻不知道,它們投上的監控衛星其實一直在盯著它們,但通過衛星來觀察它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衛星是繞地球運轉的,企鵝群也是會動態變化的,於是有科學家打起了企鵝的糞便的主意……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南極大陸這張廣袤而純白的毯子上,有企鵝糞便的汙漬。而這些暗斑表明,南極洲的帝企鵝棲息地比以前想像的多了近20%。
  • 「神奇冰書」珠海首展 父親節探訪企鵝爸爸「孵蛋」
    據介紹,作為全球最大帝企鵝孵化展示基地,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刷新了亞洲最低緯度孵化帝企鵝的數量紀錄,為解決帝企鵝繁育這一世界性難題積累了許多經驗,今年更首度出現孵化「二胎」的情況。《企鵝冰書》邊讀邊「消失」有研究指出,南極冰層因氣候變化而融解,將使南極「原住民」帝企鵝數目到2100年時將大減超過一半。
  • 到珠海探訪帝企鵝寶寶去
    ——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這是繼2017年海洋王國一舉成功孵化9隻小帝企鵝,出殼率100%後,又一新記錄。目前,十隻帝企鵝寶寶有的剛開始換毛,有的已經換完了毛,它們時而用尖尖的喙梳毛,時而跳入水中抓魚精靈可愛的模樣很受大小遊客喜愛。 難度高 帝企鵝繁育是業界難題  據了解,帝企鵝人工繁育一直是行業內的難題,一隻雛鳥的成活要經歷多重的困難,100%的存活率標誌著企鵝飼養技術的成熟。
  • 去年珠海長隆企鵝保育工作成績亮眼 42隻企鵝誕生珠海
    企鵝的繁育期,是企鵝保育員們最忙碌的時間。 大洋網訊 2020年新年伊始,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交出了2019年企鵝保育工作的成績單:全年共繁殖42隻新生企鵝,其中寒帶白眉企鵝繁殖取得重大突破,出殼幼雛實現了100%的成活率;目前,長隆的企鵝繁殖是全球低緯度繁殖企鵝的唯一有記錄地區。
  • 42隻企鵝誕生珠海
    餵飼幼雛企鵝的繁育期,是企鵝保育員們最忙碌的時間。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治家攝影報導)2020年新年伊始,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交出了2019年企鵝保育工作的成績單:全年共繁殖42隻新生企鵝,其中寒帶白眉企鵝繁殖取得重大突破,出殼幼雛實現了100%的成活率;目前,長隆的企鵝繁殖是全球低緯度繁殖企鵝的唯一有記錄地區。
  • 青藏高原再次成功繁育兩隻高山兀鷲雛鳥
    資料圖片5月17日,西寧野生動物園成功繁育的兩隻高山兀鷲幼鳥「三毛球」和「四毛球」正式與大眾見面。據了解,2020年3月22日和5月13日,西寧野生動物園再次成功繁育兩隻高山兀鷲,這兩隻雛鳥是中國境內人工繁殖成活的第三隻和第四隻高山兀鷲。
  • 日本繼續挑戰用冷凍精子技術人工繁育「南方跳巖企鵝」
    (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8月2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大阪市港區水族館將繼續挑戰通過冷凍精子對「南方跳巖企鵝」進行人工繁殖。由於冷凍的精子可以半永久保存,能夠大幅度提高物種繁衍的可能性。他們希望能夠防止這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單中列為「易危(VU)」等級的企鵝滅絕。
  • 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再次成功繁育華南虎 4年前的虎崽當爹了
    2月10日,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傳出喜訊,該園再次成功繁育一隻華南虎。值得一提的是,4年多以前,貴州首次成功繁育兩隻華南虎幼崽,當初虎兄弟倆中的一隻成了如今的虎爸。虎妞虎爸幼崽出生就遭棄養「嗷嗷……」2月10日早上8點過,37歲的飼養員李萬菊上班剛來到華南虎館,還沒打開門,就聽到一陣幼虎的叫聲。虎媽生了!
  • 珠海長隆10隻「帝企鵝寶寶」亮相
    11月8日,小朋友在觀看今年繁育的帝企鵝寶寶。當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今年繁育的10隻帝企鵝寶寶首次與遊客見面,這10隻帝企鵝寶寶成功孵化於今年6月至8月。據介紹,近5年來,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共成功繁育36隻帝企鵝。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企鵝世界」受熱捧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企鵝世界」受熱捧     31日是中國大年初一,記者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看到,首度開放的「企鵝世界」展區受到遊客熱捧 陳彥儒 攝   中新網珠海1月31日電 (陳彥儒) 「看,帝企鵝的樣子多象一個紳士。」
  • 萌翻了 10隻帝企鵝寶寶排隊做「體檢」
    羊城晚報訊 記者錢瑜報導: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海洋王國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共孵化10隻帝企鵝。這是繼2017年海洋王國一舉成功孵化9隻小帝企鵝後的又一新記錄。
  • 長隆企鵝保育新年報告:2019年共孵化42隻 保育員24小時守護
    在企鵝人工繁殖育幼作為業內公認難題的背景下,這標誌著長隆企鵝飼養與保育水平已走向成熟。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方面表示,作為海洋生物保育和科普的前沿陣地,將繼續建設完善海洋生物飼養保育的科研平臺,讓每年數以千萬的來訪者更好的了解海洋生物,共同為動物保護與繁育而努力。
  • 珠海長隆企鵝酒店丨親子遊套票大放送!「企」妙世界,「想」趣就去
    企鵝寶寶佔領地球了!各位爸爸媽媽們快帶上自己的小朋友帶上出家門獨享超優惠套票今天我們去長隆和企鵝一起玩翻海洋王國!全球最大的企鵝極地主題酒店長隆企鵝酒店Chimelong Penguin Hotel來長隆,入住企鵝酒店的五大理由
  • 中國再次成功繁育出兩隻高山兀鷲 是能夠飛躍珠穆朗瑪峰的鳥類之一
    【中國再次成功繁育出兩隻高山兀鷲 是能夠飛躍珠穆朗瑪峰的鳥類之一】5月17日,西寧野生動物園首次對外公布2020年最新繁育的高山兀鷲。兩隻雛鳥為中國人工繁育的第三隻和第四隻高山兀鷲,目前兩隻雛鳥各項身體指標穩定,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