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一家名叫「冷記重慶老火鍋」的火鍋店,因涉嫌重複使用湯底油被查處!消息一出,瞬間刷爆火鍋人的朋友圈。
這距離上一次「老油事件」才不到兩個月(「史上最重懲罰」:被判7年,罰償600多萬)。
為什麼無數火鍋老闆鋌而走險也要用老油?這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
第571期
文:田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6月17日,有媒體報導冷記重慶火鍋店,將客人使用過的紅油、剩菜等回收,過濾分撿後二次售賣。
經反覆詢問,該店負責人解釋說,受疫情影響,鍋底原料廠家一直無法供貨,復工後,該店所用的火鍋底油均自行熬製,在熬製過程中添加少量老油。
▲吃剩湯底回收再賣,廣州一火鍋店被查處。
針對該店涉嫌經營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食品的行為,相關部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進行立案查處。
無獨有偶,前不久,四川省市場監管部門召開「春雷行動2020」會議,公布小龍坎、蜀大俠火鍋油被加工後再買回,5人被刑拘。
經查明,渝味小火鍋回收小龍坎、蜀大俠的火鍋油,重新按照小龍坎和蜀大俠的火鍋底料配方,加入辣椒等配料炒製成火鍋底料後,再賣給他們。
自從2011年,央視首次曝光「地溝油事件」後(位於成都某火鍋店使用老油),老油就被命令禁止在火鍋店使用,每年因「老油」被罰的案例多不勝數,最重的甚至被判7年,但老油仍屢禁不止......
▲網絡上,被罰款、判刑的「老油」事件比比皆是
01
川渝火鍋之殤
「老油」屢禁不止背後
何謂火鍋「老油」?老油有哪些隱患?
重慶對老油有兩個說法:一是「老滷油」,就像滷菜的老滷水一樣;二是「口水油」,來源於中國的筷子傳統文化。
業內人士說,老油是將火鍋油料先沉澱,然後把浮油打撈出來,加入清水洗油除渣取油,再加入香料,辣椒,花椒提香提麻,精煉而得。多來年,老油也被稱為重慶火鍋的「精髓」。
而老油之所以被明令禁止,主要在於它有口水油之嫌,不衛生,有食品安全風險。因為有很多不法商家以地溝油、潲水油為原料,回收用來加工老油。
即便不存在非法回收「口水油」,老油的製作也有很多隱患。
有著多年火鍋底料研發經驗的老師傅告訴餐見君,現代火鍋食材、火鍋底料配料多樣化,容易造成老油的酸鹼失衡,老油油品不穩定,傳統火鍋師傅的專業知識不夠,老油再處理質量安全不易保證;
其次,老油經多次升溫加熱提取,重複使用,過氧化值等理化指標易超標,國家相關部門監管難度大,有食品安全風險。
為何川渝人對「老油」如此執著?
為了保味道。「口感厚重、醇香」是老油的代名詞,一次性油不具備這個優勢。
不少老重慶人認為,火鍋湯料中加入傳統工藝的「老油」,味道更好,不吃老油你吃啥子火鍋嘛。
▲用老油涮肉、涮菜,更加入味
其次是省成本。開火鍋店的楊老闆算了一筆帳:火鍋底料1斤成本約15元,小鍋要用3斤,大鍋用5斤,大部分火鍋店的鍋底費僅為30~50元,還不夠成本呢。
特別是那種追求老火鍋口味,多油、多辣的,幾乎沒有利潤。因此,在利益的驅使下,有的商家就選擇了成本較低的「老油」。
02
川渝火鍋鍋底
正在發生這4大變化
頻繁發生的「老油」事件,讓外界對川渝火鍋的印象,還停留在老油的認知上,甚至以偏概全。
事實上,近來年,川渝地區的火鍋底料競爭十分激烈,產業日趨成熟。而且經過多年的嚴查和市場教育,老油已經逐漸退出川渝市場,絕大部分火鍋商戶已經改用一次性油。
與此同時,火鍋底料正在發生4大變化。
1
鍋底細分、多元化,新派鍋底興起
在消費業態和消費場景不斷變化的驅動下,火鍋底料的品類也越來越細分,呈現出越來越多元的發展趨勢。
「從最開始的全牛油鍋底,細分下去,又有了後來的清油、牛油、番茄以及菌湯鍋底。」炒料大師李建新說。比如香天下火鍋,發明了「兼香型清油火鍋」,開創跟過往純牛油火鍋完全不同的鍋底形態。
點擊播放 GIF 0.2M
▲清油、番茄等鍋底
近兩年,火鍋底料又持續細分,分化出更加特色化的口味,比如椰子雞、冬陰功、咖喱、天麻等。
雖然這些鍋底具備毛利高、躥紅快的特性,但地域性更強,只能作為麻辣火鍋的補充項。
點擊播放 GIF 0.3M
▲椰子雞、冬陰功等鍋底
採訪過程中,有人說,「重慶火鍋鍋底,逐漸被賦予更多種複合香型,所以現在,川渝火鍋口味更融合,接近。」
2
更專業了,炒料成為「高科技」行業
「火鍋味型,已由傳統的天然農作物原料,進化到現代生物發酵,動物肉類深加工層面,傳統古法炒制加上現代天然萃取。」
有痛點的地方就有機遇,相比過去火鍋店重複回收老油,現在已經有廠家採用更先進的技術,研發出還原老油味道的一次性油。
重慶湯嫂食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劉總告訴餐見君,他們花費6年時間,研發出一款火鍋功能性紅油——不老油,實現「味老油不老」。解決了火鍋商家對「老油」口感的依賴,同時又沒有任何食安風險。
未來,會有更多創新技術被應用到火鍋底料,這是未來一次性火鍋美味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3
底料形態趨於一體化
去年開始,全料型底料開始流行,過去火鍋底料內容全是油料狀,現在增添了整顆辣椒、草果、香葉等在其中。另外,手工製作也是全料型的一大賣點。
據一位資深人士介紹,「一方面,為了和過去的底料做區隔,另一方面,還原在火鍋店的消費場景。鍋底表面有漂浮的辣椒、花椒或者一些幹雜調料,讓火鍋顯得更有食慾。」
據觀察,為了更好的管控加盟店不使用老油,有些品牌使用了「火鍋底料,紅油、鮮味料」的混合一體裝。
▲全料型底料
4
從火鍋店到家庭,消費場景更多了
由於疫情原因,加上電商的高速發展,大多數底料廠家開始走「線上和實體」相結合的路線,由toB轉變為toB加toC,多一條腿走路。
各大超市,都會發現大大小小廠家的火鍋底料,包括小龍坎、大龍燚等品牌都在大力推廣自己的火鍋底料。
因此,消費者將對火鍋店的底料口感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餐飲商家對底料的重視。
03
小結
2020年,火鍋品牌又該怎麼在火鍋底料上下功夫,抓住消費者?
首先,守住安全底線。
不要一味為了追求老油的口感,而觸犯法律,食品安全是紅線,量力而行,不具備研發實力的,可以交給專業的底料生產廠家,實現安全生產。
近日,餐見君探訪重慶湯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剛好碰上研發團隊在盲測鍋底產品。測評的兩款鍋底均為同一知名火鍋品牌的鍋底,一款替換原本的紅油,加入「不老油」,一款保持原汁原味。
經過幾輪試菜,謎底終揭曉,加了「不老油」的這款鍋底以9:1的絕對優勢勝出。餐見君品鑑後發現:加了不老油的鍋底,吃起來口感更為厚重、醇香,並且隨著久煮,這種厚重感越來越強。
據了解,川渝兩地許多知名火鍋品牌,諸如蜀大俠、香天下、巴蜀大將、有拈頭、沈家洪城、小木凳火鍋等都引用了這款產品,廣受消費者好評。
其次,保持獨特性,走定製化路線。
毋庸置疑,如今底料產業已非常成熟,藉助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實現個性化定製,具備獨特口感的火鍋底料,或許是你的下一個競爭壁壘。
最後,口味因地制宜做升級。
在實現前兩點的基礎上,實現底料區域化,口味區分,尤其是連鎖品牌。
去年,海底撈進重慶,就根據當地用戶飲食的偏好,進行一些優化,比如鍋底加麻加辣。
對於餐飲老闆而言,唯有持續保持對消費客群口味變化的敏感洞察,及時抓住口味變化,才能抓住流量機會。
你怎麼看待火鍋底料的發展趨勢?只要在留言區互動關於本話題,即可獲得「湯嫂不老油」試吃名額(截止6月24日)。
生存調查
為了解目前火鍋業的真實狀況
助力生意回復
《火鍋餐見》開啟第三輪生存調查
希望您參與匯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