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8日,記者沿著剛剛貫通的渭河大堤,一路驅車380公裡,從寶雞至渭南潼關,親身體驗每一處變身為關中人家門口景觀公園的渭河河濱。
西安城市段:
曾經的爛河灘 變身親水景觀
22公裡長的渭河西安城市段位於渭河西安段南岸,被稱為西安最大的生態公園、最美的景觀長廊、最長的濱河大道。
從機場高速渭河大橋向西走,1500畝的水面是西安湖的核心區,湖邊成群的鳥兒棲息,水裡野鴨嬉戲。再向西走則是1600畝的渭河城市綠地公園,這是個野餐、放風箏、翻跟頭的好地方。
河堤外200米以內,三五年前栽植的小樹已成林,林間還穿插著12個大小不一、總面積400多畝的人工湖,相當於3個興慶湖,這些湖原是挖沙坑,現在「廢物利用」成了碧水蕩漾、魚翔淺底的好地方。
沿著大堤向東走,在灞河入渭口,去年建成的灞渭橋,是渭河西安段最漂亮的一座橋,站在橋上三層樓高的觀景平臺廊道上,可遠眺滻灞溼地公園水面上盤旋的白鷺和成群的野鴨。目前,可從橋南頭上橋觀景,北頭尚未通車。
周末和節假日,渭河西安段提供租賃自行車和電瓶車服務,租車點在東晉桃園西側入口上堤後便可看到,行駛路線從機場高速渭河橋到福銀高速渭河橋,沿途隨時可上下。
位置:西安草灘附近渭河南岸大堤,向東至灞橋入渭口。
路線:有4條路可上堤,從西到東分別為生態林入口(清水莊園附近)、草灘六路入口、東晉桃源西側入口、明光路入口。也可在西華門十字乘坐238路公交車,到東晉桃源站下車,沿東晉桃源西側小路向北即到。
提醒:暫時不能開車上大堤,可將車停在大堤下的停車場。
岐渭水利風景區:
吃完臊子麵擀麵皮 看看十裡蘆葦蕩
岐渭水利風景區位於北岸灘區,6公裡長、38萬平方米的水面,栽植了蘆葦、荷花、白菱等20多種水生植物。遊客乘坐竹排,穿梭在蘆葦蕩中,可觀賞野鴨、白鷺等水鳥。在岐山吃過擀麵皮、臊子麵,不妨來這裡感受下蘆葦蕩的美麗。
位置:渭河岐山段北岸,從岐山縣水寨大橋向東至岐山眉縣交界處一帶。
路線:從寶雞市區駕車走渭河大堤北岸半小時即達,或從西寶高速公路蔡家坡出口下200米至水寨大橋北頭,到景區門口。從西安坐高鐵,45分鐘車程從岐山站下車,乘公交車可到達水寨大橋北頭景區門口。(因部分橋梁等尚未完成施工,僅7座以下小車可以上堤行駛停放。)
眉縣霸渭文化生態區:
遠觀蒹葭姑娘 體驗水上遊樂場
距眉縣縣城最近的渭河南岸河灘,打造了霸渭文化生態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詩經》詩句,在這裡變成了眼前的美景,結合詩經描述打造了蒹葭臺、雎鳩池等景點。遠觀美麗的「蒹葭姑娘」銅像。河灘上數百畝的槐樹林風情園,種植各種花草,形成了「十裡花海」,配有休閒、運動、遊樂設施。
位置:渭河眉縣段南北兩岸。
路線:順著渭河大堤南岸,從岐山段向東直達眉縣段南岸。或從西寶高速眉縣出口下,抵達渭河南北兩岸都可以遊覽。河堤邊可停車。
興平:
逛完馬嵬驛來賞十裡荷香
去興平除了逛馬嵬驛,在渭河興平段的北岸,還有一處渭河十裡荷香景觀區。每年五月下旬,荷花、睡蓮競相盛開,花期持續到7月。穿插在荷塘周邊的風車、茅草亭、小木橋,強調了這片荷塘古樸的氣質。趕上蓮菜收穫的季節,在大堤上感受採蓮人的艱辛,買點新鮮的蓮藕,或討幾個清香的蓮蓬嘗嘗。
位置:渭河興平段北岸,阜寨鎮張耳村段附近。路線:在馬嵬驛品嘗完關中美食,可驅車向南通過興鹹路,半個來小時就能到渭河邊。或從戶縣一路向北走319縣道抵達興平市渭河北岸大堤。
潼關:
看三河匯聚賞黃河落日
潼關三河口水利風景區是渭河陝西段上最後一個生態公園。由於洛河、渭河、黃河三河在這裡匯聚,這裡的水面一望無際,遊客可乘快艇與渭河、黃河親密接觸,也可以在河邊遊船上一邊看黃河落日,一邊品嘗黃河鯰魚。
位置:渭河潼關段。
路線:走連霍高速潼關出口下高速,走310國道便可抵達渭河南岸三河口水利風景區。從渭南也可順著渭河河堤南岸直達。
渭南生態公園:
看旱地水泡格桑花海
渭南城市段南岸被打造成了渭河生態公園,7公裡長的河道內,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上千畝的格桑花海。從渭河北岸進入河堤,修建了13個生態水泡和12個親水平臺,還配有兒童樂園和服務設施。
整個50公裡長的渭河渭南段兩岸,修建了幾十個全民健身廣場,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桌球場,健身器材……沿岸居民隨時可以來這裡健身運動。位置:渭河渭南城市段,西至渭富橋,東到渭蒲橋一段。
路線:從西安走連霍高速在渭南西出口下高速,走渭清路到渭富橋,從渭南市區也可走渭蒲橋、沙王橋都可抵達景區南北兩側。
渭河陝西段630公裡堤防主體完成
從寶雞到渭南堤頂道路基本貫通
我省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渭河全線綜合整治」工程,自2011年2月啟動至今,第一階段基本告一段落:南北兩岸共630公裡堤防主體已全部完成,從寶雞至渭南堤頂道路基本全線貫通,總投資達到210億元。
大規模治理最顯著的效果就是,渭河全線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城市防汛段達到百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標準,農村防汛段達到30至50年一遇防洪標準,基本實現渭河安瀾的目標。
「2011年至2013年的幾次渭河洪水中,渭河大堤安然無恙,特別是十年九災的渭南南山支流段,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像的。」省治渭辦專職副主任黨德才說。
渭河整治過程中,還將原先的河灘區、挖沙坑及堤外荒灘綠化整治,使渭河沿岸增加了15萬畝的生態溼地及水面景觀,景觀設計上寶雞市集中體現周禮文化,楊凌段則突出農耕文化,鹹陽段反映秦文化,西安段反映漢唐文化、渭南段則突出三聖文化。
目前,渭河沿線已打造出了多個景觀節點,免費向市民開放遊覽,渭河正在成為沿渭河最大的河濱公園和全國最長的百姓體育健身長廊。
據悉,下一步的渭河整治將重點建設渭河生態區,把渭河寶雞峽渠首至潼關入黃口兩側提防外1500米的範圍劃定為保護帶,重點開展生態修復、水源涵養、水景觀提升及渭河產業開發,打造關中中央水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