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故事】威寧縣駐村工作三隊:汗水+智慧=駐村

2020-12-24 大眾網

  解決50多個發展難題

  ——記2014年全省同步小康優秀駐村集體威寧縣駐村工作三隊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李遠莉)傳授知識、發展產業、扶危濟困……一年來,威寧縣駐村工作三隊幫助駐地解決50多個發展難題,協調資金1200萬元,幫助12個村修通產業路、通村路、串戶路110多公裡,修建小水窖350個。

  據了解,威寧縣駐村工作三隊,是由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民宗委、省交通運輸廳、省醫、省國開行等單位抽調幹部組成的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重點幫扶威寧縣8個鄉鎮12個村。一年來,隊員們與駐地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為發展尋「路子」

  「蓮花村,風沙大,烈日懸空雨難下;七分種,三分收,包穀洋芋度春秋。」這個順口溜,是威寧縣迤那鎮蓮花村的真實寫照,蓮花村地處偏遠,山高、坡陡、谷深,村寨發展受限。

  去年3月,駐村隊員李濤奔走於蓮花村與百強集團之間,提取標本送檢,拿著「鐵證」遊說,整整一個多月風吹日曬,30多次協調,嘴說幹了、鞋磨破了、臉曬黑了、人變瘦了,終於促成百強集團投資510萬元建中藥加工廠,動員群眾種植瑪咖、黨參等中藥材。

  現在,蓮花村種植瑪咖100畝、黨參1000畝,種植農戶達210戶1200多人。駐村隊員曹澤祥、譙晶積極引進浙江省一家中藥材公司到水塘村發展中藥材,還邀請雲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專家現場培訓7次。如今,迤那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2萬畝,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元。

  為扶貧找「方子」

  「威寧縣駐村工作三隊的隊員們,在駐村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精準扶貧『四看』法。」駐村隊員李濤介紹,在此基礎上,他們幫助12個貧困村建立貧困戶檔案1500多個,以便於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

  42歲的村民李軍一家4口人文化程度不高,駐村工作隊幫助其種植脫毒馬鈴薯、中藥材和發展養殖,他家現在已住上了乾淨明亮的兩層黔西北民居。

  蓮花村55歲老黨員鄭國亮年齡偏大、勞動能力較弱,駐村工作隊將他們協調開辦的「惠農通」業務點安排在鄭國亮家,這樣既能讓村民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也讓鄭國亮增加了收入。據了解,「惠農通」是一個有著POS機刷卡、小票列印、政府信息服務等多功能的小型信息平臺。藉助「惠農通」功能,當地村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惠農卡小額農貸還款,為手機充話費,刷卡購買商品等。

  汗水+智慧=駐村

  去年4月,迤那鎮群眾養殖的黑山羊出現了疫情,如不及時控制,可能造成上萬隻黑山羊死亡。駐村隊員李濤心急如焚,起早摸黑,奔走在迤那鎮麻窩片區所有養羊人家,進行疫情宣傳、預防,組織村組幹部配合獸醫站做好消毒隔離,妥善處置涉疫牲畜和圈欄,在他的帶頭努力下,疫情蔓延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已連續兩年駐村的李濤又向組織提交了繼續駐村的申請,即將開啟第三年駐村新徵程。

  駐村隊員曹澤祥(左3)到村組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

  駐村隊員曹澤祥定期到水塘村68歲五保戶施順姐家送糧送油;駐村隊員譙晶是一位剛當母親的80後,孩子不滿3歲,在同吃、同住、同勞動中與村民結下深厚感情;駐村隊員趙建武逢趕集天,就帶領隊員在集鎮上露天設攤義診;駐村隊員甘宗波看到村小學球場天晴黃灰滿天、下雨到處泥濘,通過微信與好心人聯繫,投資16萬元對球場進行硬化;駐村隊員王鐵軍冒著濃霧連夜趕往蓮花村送捐贈物資時,途中不慎翻車,爬出汽車後在過路車輛的幫助下,忍著劇痛把物資及時送到貧困群眾手中,完成任務後才發現自己的左腳已骨折……

  新的一年,新一輪的駐村幹部們已出發,他們將「接力」與駐地老百姓一起,共同為奔小康譜寫更多感人故事。

相關焦點

  • 【駐村工作】駐村助脫貧 情系枳幾也——記駐村工作隊隊員侯成貴
    小侯清晰地記得自己駐村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徹底摸清枳幾也村的基本情況入手的。通過走村入戶細緻的調查走訪,小侯了解到了枳幾也村基本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枳幾也村委位於清水河縣城西郊,面積約18平方公裡,轄8個自然村,其中包括枳幾也一隊、二隊、新莊窩、六犋牛、五眼井、二道咀、王三窯、泉子坡等八個村組,全村戶籍人口357戶841人,其中常住人口175戶421人。
  • ...爭當脫貧攻堅先鋒隊——廣西梧州市萬秀區駐村工作隊駐村扶貧...
    近年來,萬秀區紮實開展「一幫一聯」活動,組織116個幫扶單位、70名駐村工作隊員、1017名幫扶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員幹部的忠誠擔當,把辛勤和汗水鐫刻在萬秀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廣袤大地上。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用真心換真情|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駐村...
    人生總是充滿著驚喜和意外,沒有想到大學師範專業畢業的我,有一天會從教師隊伍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我叫鍾南,是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4年6月,經過組織批准,我從威寧縣教育局調到了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結束了6年的教師生涯,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我所駐的村是貫洞鎮八洛村,從2014年以來,村裡一直沒有村文書,我自然而然地兼顧了5年的村級文書,負責幫助村裡及要辦事的群眾書寫材料,比如幫助不會寫字的貧困戶群眾寫農村低保申請書等。
  • 駐村日記:駐村隊員加強學習 堅定駐村工作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對駐村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為我們駐村工作開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大家要帶著感情、心懷感恩,認真學習。 隊員們深切地感受到黨中央的治疆方略和確定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無比正確、必須長期堅持,尤其是作為黨員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更加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高揚總目標的旗幟,在黨中央治疆方略和總目標指引下做好新疆工作。
  • 「駐村鐵軍」踐初心——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今年,該市共舉辦各類駐村幹部培訓31期,培訓3800餘人次,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務實、工作出色」的駐村鐵軍。 嚴管厚愛,激發實幹熱情 今年11月,桑植縣駐村幹部向曉松因頭顱內多發性腦淤血暈倒在工作崗位上。市駐村辦負責人第一時間送去診療救助金,並號召全市駐村幹部為其籌款,幫他順利渡過難關。
  • 永城市「十三五」期間駐村幫扶工作綜述
    「十三五」期間,永城市累計派出284個駐村工作隊、864名駐村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進村組、入農戶、察民情、訪民意、聽民聲、問民需、求民計,把辛勤和汗水鐫刻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廣袤大地上,一步步幫扶貧困群眾走向富裕之路。精兵強將駐一線踐行初心辦實事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寶貴的扶貧資源是幹部。
  • 駐村日記裡的扶貧故事
    在他的一篇篇日記中,記者看到,一年來,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孫鳳軍為駐村「第一書記」,市志辦的劉世強、市婦聯的高靖淞為隊員(今年高靖淞調整為北林交警大隊周東明)的駐北林區西長發鎮正黃一村工作隊,走村入戶訪民情、聽民聲,足跡遍布駐地的每一個角落,幫助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困難,發展產業的真實記錄。
  • 召開駐村工作總結會
    本報訊 清鎮市2020年同步小康駐村創先爭優「一述兩評」活動暨2020年駐村工作總結會近日舉行,會議總結了同步小康駐村工作,並對駐村幹部進行年度述職考核,進一步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駐村「五味」丨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駐村第...
    我叫徐嘯,是遵義市新蒲新區組織人事部組織科的一名幹部,也是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駐村第一書記。到平溪村已有2年零8個月了,近1000天的駐村生活,有汗水有淚水、有歡聲有笑語、有精彩有欣慰,可謂是「五味」雜陳。
  • 挽起褲腿「沉下身」,駐村當有「樂狀態」--圖克鎮大牛地村駐村第一...
    挽起褲腿「沉下身」,駐村當有「樂狀態」--圖克鎮大牛地村駐村第一書記吳曉峰 2020-11-2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聚焦》——扶貧路上「駐村人」
    他們把貧困村當家鄉,把群眾當親人,用腳步丈量脫貧路,用汗水實現奮鬥夢想。幾年來,他們把他鄉當故鄉來熱愛和建設,他們紮根山區,堅守理想,與貧困村的人們一起在扶貧路上攜手奮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駐村第一書記。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他們忙碌而充實的駐村工作。
  • 榮縣圭山寺村駐村隊員陳勇飛:汗水灑進脫貧村 足跡留在「窮親」家訪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歷經兩年風雨兼程,他豪情萬丈,無怨無悔。他用青春書寫燦爛的明天,他用燃燒的歲月書寫脫貧攻堅華章。他手捧那本榮縣縣委縣政府頒發的「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就是組織對他工作的認同,也是他不辱使命投身脫貧攻堅的見證。他,就是榮縣殘聯下派到新橋鎮圭山寺村的駐村工作隊員陳勇飛。
  • 昌吉州「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系列報導之三
    目前,總投資600萬元長15公裡的村巷道柏油路硬化項目、30萬元補貼青疙瘩接羔點人住暖房項目、35萬元村文化室圍欄及維穩硬隔離建設項目、村集體入股分紅扶貧30萬元的養馬合作社圈舍修建項目、200餘萬元的智慧新農村無線網絡全覆蓋項目都已竣工。這些項目的實施,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全村48戶貧困戶脫貧打好了良好的基礎,鼓舞了村「兩委」幹部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更讓廣大牧民看到了希望,增強了致富的信心。
  • ...駐村更駐心,百姓無小事丨赫章縣野馬川鎮新場村駐村第一書記常鵬
    我叫常鵬,2019年6月根據組織安排,我來到野馬川鎮新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初到新場村的時候,村委會還在借學校的辦公室作為辦公的地方,雜草叢生,為改善辦公條件,增強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我積極地向單位匯報,尋求爭取上級各部門的幫助,利用駐村幫扶資金一萬元,幫助村委會解決辦公設施,爭取村委會院壩硬化。通過努力,激發了村支兩委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基層堡壘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 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
    內容提要: ​12月1日,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會議由第一書記王平主持 12月1日,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會議由第一書記王平主持,鄉黨委組織委員,掛村領導羅宇出席會議,村「兩委」成員、組幹、本村「兩代表一委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及有較高威望的寨老、族老、貧困戶代表、同步小康工作組全體成員等60餘人參加會議。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為講好中旗故事,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時代好聲音,營造良好氛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從即日起,旗委宣傳部公眾號陸續推出《我的扶貧故事》系列徵文,旨在通過一線扶貧幹部為您講述和分享扶貧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來展現脫貧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幫扶有「三不」
    2018年7月開始駐村以來,他將橋頭社區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與社區幹部同吃同住同勞動,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駐村以後,楊琦迅速進行自我調整,堅持心態下沉、工作下沉,認真向社區「兩委」幹部學習,努力適應社區工作。 從分類走訪、鎖定重點人群、梳理存在問題到制定駐村工作計劃,短短兩個星期時間,他就將橋頭社區的基本情況摸了個透,儼然成了土生土長的「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從單位到村裡,工作的對象變成了最基層的老百姓,我努力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一邊不斷給自己充電,努力學習脫貧攻堅及國家惠農政策的相關知識,一邊走家串戶熟悉並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  「兩洋村轄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共101戶,4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93人。
  • 【三盛玉鎮西林村駐村工作隊:紮根基層幹實事 駐村服務守初心】
    長春市農安縣三盛玉鎮西林村駐村工作隊:紮根基層幹實事 駐村服務守初心 2020-12-06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寺前鎮傳達全省駐村幫扶工作視頻會議精神
    為進一步規範全鎮駐村幫扶工作,奠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實基礎,6月12日早,在機關幹部例會上,由副鎮長鄭曉輝傳達學習全省駐村幫扶工作視頻會議。鎮機關全體幹部參會。鄭曉輝在提高思想認識、切實防範化解駐村幫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細化夯實駐村幫扶管理工作的責任上作出如下要求:一要充分認識駐村幫扶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駐村幫扶工作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重要制度保證、是抓黨建促脫貧的重要抓手;二要重視檢視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是否按規定駐村開展工作,考勤和遍訪要求是否達到要求等;三要統籌推進駐村幫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