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人永葆紅巖精神

2021-02-19 紅巖聯線

紅巖革命紀念館

  2020年,對紅巖而言,也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一年。

  9月3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前往我市部分抗戰舊址、陳列館和博物館參觀調研。在《新華日報》總館營業部舊址,陳敏爾走進辦報人員的辦公室和住宿房間,聽取有關情況介紹。他強調指出,要加強資料收集整理和歷史研究,不斷發掘抗戰歷史故事和精神財富,更好地服務當下、教育人民。前段時間《新華日報》總館舊址遭遇洪水,陳敏爾十分關心搶險救災情況,要求進一步做好舊址和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規劃建設好紅巖村、曾家巖、虎頭巖等「紅色三巖」。

  9月30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渝中區虎頭巖《新華日報》總館舊址考察,就紅巖公園保護提升工作開展調研。陳敏爾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把革命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仰、養成浩然正氣,激勵全市人民更好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紅巖村、曾家巖、虎頭巖「紅色三巖」,是紅巖精神的發祥地,歷史地位重要,時代價值重大。進一步加強「紅色三巖」保護提升,推進紅巖公園建設,對銘記黨的光輝歷程、保護傳承歷史文脈、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增進人民群眾團結奮鬥具有重要意義。

  11月27日,重慶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加強紅巖村、曾家巖、虎頭巖等「紅色三巖」保護提升,建設紅巖公園,弘揚紅巖精神。

  12月21日,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門聽取全市文物工作和紅巖文化公園規劃建設情況匯報。會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統籌整合「紅色三巖」,突出內容建設和環境建設,建好紅巖文化公園,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注重隊伍建設,積極為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創造良好條件。

  市委市政府對紅巖的高度重視,並出臺一系列重大舉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激動地說:「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紅巖人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銳意進取,守正創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奮力譜寫新時代的紅巖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堅守初心使命 新時代紅巖人正闊步向前、踏浪而行!
    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向全體幹部職工,向長期關心、支持紅巖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新年的祝福!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成功奪取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
  • 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紀念活動傳承弘揚紅巖精神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趙迎昭 通訊員 蒲勤 陳叔玥)9月3日,近百名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家學者和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齊聚渝中區紅巖村紅巖公墓,參加由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重慶市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會等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紅巖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及其所屬革命文物舊址53處,其中有3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全國人氣最高的紅色景區之一,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2019年共接待觀眾1150萬人次。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到這裡追尋英烈遺蹟,聆聽歷史故事,重溫紅巖精神。霧都明燈驅車轉過幾個山彎,來到紅巖村52號,半山上的紅巖革命紀念館巍然映入眼帘。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重慶大學)、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聯合傾力打造了一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展演採用了廣大青年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增強了親和力,用革命先輩和先烈的偉大人格、崇高精神感染學生,讓紅巖精神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洗滌學生的思想和靈魂,讓青年大學生更加自覺地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時代新人。重慶大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籤署了合作協議,共建紅巖精神重慶大學研究中心。
  • 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紅巖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及其所屬革命文物舊址53處,其中有3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全國人氣最高的紅色景區之一,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2019年共接待觀眾1150萬人次。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到這裡追尋英烈遺蹟,聆聽歷史故事,重溫紅巖精神。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突泉縣烏蘭牧騎——永葆本色的...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突泉縣烏蘭牧騎——永葆本色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2021-01-06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沙磁步道建成投用 串聯三大景區品讀紅巖精神
    ▲沙磁步道一期工程紅巖聯線山城步道建成投用▲沿線綠化提檔升級▲市民來到步道打卡休閒步行再添新去處!5月10日,記者從重慶市沙坪垻區獲悉,沙磁步道一期工程——紅巖聯線山城步道建成投用,這也是全市今年計劃建設的首批高品質山城步道之一。
  • 上汽紅巖首批「紅巖驛站」正式運營
    2020年1月15日,全國多地首批「紅巖驛站」正式授牌成立,啟動運營。在料峭的寒冬裡,「紅巖驛站」為3000萬奔波在外的卡友,送上一張暖床、一杯熱茶、一份家的溫暖和安寧,讓卡友們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
  • 紅色旅遊要永葆鮮紅底色
    發展紅色旅遊,有利於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傳承革命鬥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利於保護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旅遊業培育新的發展模式和消費市場。可以說,發展紅色旅遊意義重大,必須真正靠紅色立本,要永葆紅色的底色不變。  紅色文化是紅色旅遊景區的靈魂。
  • 2019年觀眾參觀量僅次於故宮博物院 看紅巖景區為何如此受歡迎
    為何紅巖景區這麼受群眾歡迎?22日,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讀了「紅巖熱」現象。  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主要職責系保護紅巖革命歷史文化遺址、研究發掘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宣傳弘揚紅巖精神、傳播革命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近年來,紅巖博物館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不斷加強社會宣傳教育,紅巖文化吸引力、紅巖精神感召力、紅巖教育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蕪湖中豪紅巖驛站讓「家」不再遙遠
    在此背景下,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聚焦卡車司機生存環境,在全國公路網建設紅巖驛站,為上汽紅巖卡友提供貨運路上溫暖的「家」。近日,商用汽車新聞傳媒記者來到了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的中豪紅巖驛站,親身體驗了上汽紅巖對卡友的暖心關懷。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去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紅巖博物館黨委書記朱軍說,紅巖博物館不斷創新,有效增強紅巖精神的傳播深度。2019年,該館推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22個精品展覽,開展「讓烈士回家」、「讓小蘿蔔頭進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巡展等數百場宣教特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舉辦,提升了紅巖品牌影響力,遊客紛至沓來。
  • 湖南日報評論員:永葆初心,就是最好的紀念
    原標題:永葆初心,就是最好的紀念 今天是「七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紀念日,是一個每位共產黨人倍感自豪、深感榮耀的日子。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原點,是立黨的「初心」。從南湖紅船起航,黨已走過近百年充滿艱辛、鑄就輝煌的歷程。
  • 重慶紅巖革命聖地遊
    由於在重慶只能呆兩天,今天,採納朋友的建議,用一天的時間去遊覽重慶市的兩處著名景點:一處是市外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大足縣石刻,另一處就是市內紅巖系列遊。大足石刻文化由於另有所記,這裡單說市內的紅巖系列遊歷。
  • 重慶紅巖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近年來,紅巖文化旅遊景區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大力弘揚紅巖精神,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和特色教育基地,讓紅色旅遊景區煥發出新的時代價值。以紅色資源塑形,用革命文化鑄魂。同時,著力實施紅巖革命歷史研究工程,深挖紅巖精神時代價值,全力塑造景區文化內涵,讓紅色旅遊更具時代性和獨特性;出版《民眾抗日救亡》等系列紅巖圖書,深度打磨《歌樂忠魂》實景劇,製作《千秋紅巖》等專題片,運用新興信息技術建成《紅巖記憶》數字體驗廳,推出網上展館和精品數字展覽49個。
  • 遊客參觀量僅次於故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何「秘訣」?
    作為「紅巖精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小蘿蔔頭」「江姐」故事的誕生地,如今的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紅巖博物館」)是如何在保護紅巖革命歷史文化遺址的基礎上讓參觀人流逐年攀升,達到全國第二的?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穿越時空的...
    重慶市民石青一大早就趕到了紅巖革命紀念館。在數字體驗廳,他指尖輕觸,屏幕上呈現出建築的立體效果。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主要景區包括渣滓洞監獄舊址、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白公館監獄舊址、桂園等。近年來,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探索運用三維數字影片、全息投影、AR、VR等科技手段展示紅色文化,吸引參觀者久久駐足。
  • 因為我們是記者,大運河與「國運」,詩詞裡的西津渡,如何弘揚紅巖...
    ,紅巖精神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很多人對紅巖精神的理解,是從文藝作品開始的。小說《紅巖》、歌劇《江姐》、電影《烈火中永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但紅巖精神和紅巖文藝作品是不能劃等號的。紅巖精神的培育、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朱軍介紹,紅巖精神產生於抗戰相持階段和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在風雨如磐的鬥爭歲月中,紅巖精神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
    重慶作為紅巖精神的發祥地,留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周公館、桂園等眾多遺址遺蹟。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作為管理單位,近年來,積極探索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使革命文物展示更加鮮活生動,紅色文化傳承更加深入人心。
  • 曲面、全息投影、AR、VR全都有,今後參觀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是這樣...
    ——中共中央南方局歷史陳列」升級版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了開展儀式。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文博研究員劉英向記者介紹,該展覽為館內常態化的基本陳列。相較改陳前,升級版的展覽更加完備、充分地體現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奮鬥歷程,展現了紅巖精神。「它更加系統地展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延安黨中央的領導下,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前沿地重慶團結好方方面面、更多的人,以鬥爭求團結,贏得了國民黨統治區的民心等,為抗日戰爭勝利所作出的特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