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的哥沒裝叫車軟體,有乘客不願坐
從2月10日開始,嘀嘀打車結束了微信支付返現10元優惠的活動,降為5元,快的仍是10元。但昨天0時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開始了第三輪營銷,將立減的金額從5元漲回到了10元,嘀嘀打車稱本輪營銷總投入將達到10億元。也是昨天下午,阿里巴巴隨即宣布升級「快的」打車獎勵方案,從2月18日也就是今天起,乘客用快的APP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進行了多方採訪,發現儘管兩家打車軟體僅僅PK了兩個月,但卻給打車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改變。甚至現在有不少乘客,一聽駕駛員沒裝打車軟體,掉頭就走。
請市民「免費打車」背後 是行動支付這塊「肥肉」
專家介紹說,微信的嘀嘀打車和支付寶的快的打車兩家都意識到了在行動支付上潛在的巨大商機,也意識到一旦一家起來了,另一家就很難佔據優勢,所以在計程車支付這一市場上形成了「纏鬥」。
PK持續升級
嘀嘀打車:優惠額重回10元
微信的嘀嘀打車和支付寶的快的打車為搶奪用戶,投入巨額補貼打起營銷戰,樂壞了乘客和司機。昨天,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2月17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攜10億元再次重磅出擊,「使用嘀嘀打車並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所有城市的司機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
從1月10日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發起「立減/獎10元」的營銷活動以來,效果火爆,後來自2月10日起,嘀嘀打車曾下調微信支付優惠,由原來的「立減10元」變成了「立減5元」,不少人遺憾地認為打車軟體的燒錢大戰暫告一段落,不過這一調整還不到一周,嘀嘀打車再次捲土重來。嘀嘀打車運營副總裁張晶表示,「從2月17日新一輪活動開始,我們加大了反作弊的力度,對現場叫車和指定叫車這兩種作弊行為的司機和乘客,都將會永久禁號。」
張晶舉例說明了現場叫車和指定叫車兩種作弊行為,所謂現場叫車,就是乘客已坐上車後叫車,司機應答;指定叫車則是指,乘客在叫車時明確說出司機的姓名、計程車公司或車牌號信息,然後該指定性信息的司機應答。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
快的打車:永遠比同行多1元
支付寶和快的打車昨日下午宣布,從今天(18日)起升級補貼方案:使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掃碼支付的乘客每單返現11元;司機用APP收款,北京、杭州、合肥三地首單獎勵50元。支付寶官方微博直接聲稱,快的打車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元。
獎勵方案具體而言,乘客使用快的APP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司機用快的APP收款,北京每天獎10單,高峰期每單獎勵11元,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每天獎10單,高峰期每單獎10元,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此外,首單北京、杭州、合肥三地獎勵50元,其它城市首單獎勵20元。
叫車軟體PK改變了什麼?本報今評「笑臉苦臉榜」
笑臉榜
1 的哥的姐賺了
南京不少計程車司機一個月能多賺3000元
打車軟體使用2個月後,現在在南京的哥們聚集的QQ群裡,每天晚上都有人在曬帳單,交流當天通過打車軟體賺到的錢數。記者在帳單裡看到,現在平均每個月,的哥的姐們通過叫車軟體,可以多出3000元的收益,而最多的同時用兩個軟體,自己開車老婆在家專門搶單,居然一個月能多賺7000元。南京做微博約車十分著名的的哥@大地紅1912 告訴記者,自從南京70%的駕駛員都用了打車軟體後,他微博約車的份額下降了2/3,以前一天幾十筆的業務,現在一天只有兩三筆了,甚至有時候沒人從微博約車了。
2 乘客也省錢了
兩個軟體一起用,河西打到南京南站只用了3元錢
柳小姐告訴記者,她住在南湖附近,一次回家打車到南站,應當要33元,結果只花了3元錢。她向記者講述了整個過程。她有兩個手機,每個手機都裝了嘀嘀打車。當天她從河西出發,一開始先用嘀嘀打車,叫到了一輛張的哥開的計程車,當接近起步價的時候,她就點擊到了目的地。然後正常使用微信付錢,付了1元錢。這時車子稍停,計價器歸零。她和張的哥講好,她就在車上,用另一部手機上了嘀嘀打車,在車上叫車,說明出發地點和目的地,張的哥一聽到她的聲音後,立即搶拍下,這時車子繼續前進。到達目的地後,由於用兩個手機微信付款,免了20元。而由於柳小姐又用了的哥給的驗證碼在一個手機上第一次安裝快的軟體,又返了她10元錢,所以柳小姐總共只花3元錢。
記者了解到,如果有兩個手機,每個手機都裝兩個軟體,那麼就有4次省10元的機會,總共可以省40元。但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原因是的哥也要同時安裝了兩個軟體,而且乘客喊的單都要被同一個的哥拍下,而不能是被其他的哥搶單。更重要的是,不停地換軟體,許多乘客也不願意這樣操作。
3 丟東西現象少了
下車都要拿著手機付帳,丟手機現象少多了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以前如果乘客下車後不打發票的話,在車上丟了東西就很麻煩,要根據GPS定位,尋打這輛計程車,會費很大的周折。但現在不用了,即使丟了東西,乘客會很快聯繫上計程車,因為計程車的車牌號以及電話號碼都在乘客的手機裡,一翻就能查到。此外不少駕駛員也感覺到,這2個月,丟手機的乘客有所減少,「下車的時候都要拿著手機付帳,丟手機的就少了。」
4 偏遠地區也有車打了
大廠、板橋等地一叫一個準,還意外遏制了仙林黑車
記者在打車高峰期做過實驗,發現即便是用了叫車軟體,在上下班高峰期,在新街口等鬧市區也叫不到車。但打車軟體使用2個月後,記者發現在大廠、板橋等偏遠地區,以前根本打不到計程車,全是黑車,現在一叫一個準。這是因為不少駕駛員帶客到這些地區後,聽到叫車信息,一般都會順便按下,再帶一個回程,避免空駛回來。
不過裝了軟體後,搶單「隨時報」,廣播路況卻是聽不到了。因為所有的司機都在專心聽兩個軟體呼叫,根本沒法聽廣播。另外記者還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原先南京仙林地區計程車並不多,相反是黑車較為猖獗。但是打車軟體的出現,意外遏制了黑車群體,原因很簡單,司機願意接單,乘客因為實惠所以也願意打正規計程車。
苦臉榜
1 拒載有了新理由
明明是空車,的哥卻稱「我被打車軟體預約了」
「明明是空車,就是不停!」「好容易等來一輛車,剛想上去,誰知道駕駛員說他被快的打車的客戶預約了,他要等那位客戶從辦公室下來,不能帶我!」……年關將近,南京城內時時刻刻都是打車高峰,記者收到的投訴也越來越多。不少旅客都被「我被打車軟體客戶約了」為理由「拒載」了。「那你也沒辦法,只能望洋興嘆,人家也是要講誠信的嘛。」乘客陳先生說。
2 年紀大的司機很苦惱
軟體用不慣,搶拍又搶不過年輕人,生意反而差了
記者採訪一些乘客了解到,許多乘客如果遇上一輛空車,以前都是直接上車,現在都會問一下:「你裝上了嘀嘀軟體嗎?」一市民小張告訴記者,一次他攔下一輛車後,結果司機瞪了他半天,「你是不是打車啊?」小張說:「是啊。但你有沒有裝啊,沒裝我就不打了。」司機很惱火,「沒有裝,你不打車攔什麼車,神經病。」說完開車走了。
記者了解到,自從裝上這個軟體後,對年長的司機都帶來了影響,一方面,他們不習慣使用這種軟體,多少年的打車習慣突然被改變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想學一樣新東西覺得比較困難,更重要的是,搶拍需要速度快,這一點要求比較高。「我也裝過這個軟體,但總是拍不上。」一位年長的司機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為了搶生意,都換了新手機,速度比較快,而我用的還是老手機,速度自然就慢。而且,即使我換上了新手機,兩個軟體不停地在耳邊叫,我年齡大了,根本反應不過來,還是搶不過年輕人。」他向記者感慨,現在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因為大量乘客都用了這個軟體,自己好像被這個時代淘汰了。
3 有司機「惡意刷單」
有司機把自己的銀行卡和乘客的微信綁定
本報此前曾報導南京有乘客用打車軟體,卻打來一輛黑車的新聞。一經見報後,記者也收到了不少乘客的「爆料電話」。其中乘客方女士就在打車時,被司機要求裝「嘀嘀打車」軟體,「下車的時候,司機用我的微信綁定了他的軟體,我只付了他1元錢,其餘的11元都是司機自己用他自己的銀行卡付的。」但付完以後,方女士發現她的微信只能綁定司機的銀行卡,不能綁定自己的銀行卡了。
4 司乘雙方容易產生不愉快
有乘客用現金給司機付小費,司機卻一肚子火
以前如果乘客給司機5元錢小費,司機往往比較開心,而如今由於用了嘀嘀軟體,如果你另加5元,司機可能不一定滿意。
「今天我可倒黴了,但有苦說不出。」一名的哥告訴記者,原來,的哥在嘀嘀軟體上搶下了一單,乘客在軟體裡也說得很清楚,他願意加5元小費。的哥很開心,想想既可以得到微信補貼的10元,又可以得到5元小費,一舉兩得。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目的地,乘客給了打車錢,但給的是現金,同時加外給了5元錢。「我問他用微信嗎?他說不用。」的哥心裡頓時一肚子火,原來這名乘客只用嘀嘀叫車,但擔心安全,微信並沒用綁定銀行卡,不想用微信支付。的哥又不好責備乘客,因為乘客還以為自己多給了錢呢,實際上對於的哥來講,由於沒有了微信10元的補貼,的哥只多得了5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