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2020年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之古曼撒,千山萬水只等你!

2021-03-05 普洱茶吧

易武位於勐臘縣城北方,距縣城110公裡。

易武茶山位於六大茶山東部,緊靠中老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裡,是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

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臘茶山在內,因面積較大也有人將易武茶山稱為易武茶區。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易武,普洱茶源頭地區,雲南古六大茶山之一,茶馬古道起始地,茶葉歷史重鎮,貢茶生產地。

易武種茶始於唐朝,盛於明清,盛產清朝皇帝飲用貢茶。

至今易武種茶已有1400多年歷史,易武茶葉經歷千年浮沉,卻依然是亙古不變的茶中精品。

易武七村八寨

易武七村包括:曼灑村、曼秀村、落水洞村、麻黑村、高山村、三合社村、易比村;

易武八寨包括:倮德寨、新寨、舊廟寨、大寨、張家灣寨、丁家寨(漢)、丁家寨(瑤)、颳風寨。

山林,粗獷、豁達和繁茂;

湖泉,輕盈、透徹和溫潤;

村寨,寧靜、祥瑞和質樸。

散落的浮雕、石碑、石路、茶莊,

訴說著一個茶葉國度的繁盛。

易武鎮

易武鎮位於勐臘縣東北山區,北緯21°51'-22°24'、東經101°21'-101°38'。北與江城縣整董鎮接壤,南與勐侖鎮和瑤區鄉相連,西與象明鄉相望,東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00千米。

有傣、瑤、彝、漢等民族。被雲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雲南省特色旅遊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

轄易武、麻黑、納麼田、曼臘、倮德、曼乃6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16個茶膠隊,3個咖啡種植場。從茶馬古道起源點,走過青石臺階,便進入茶馬古道的老城——易武古鎮。

易武高山

高山寨屬於勐臘縣易武鄉,位於易武鄉的北邊,距離易武鄉約9公裡,海撥約1200米,年平均氣溫約17.5℃。

這裡生活著易武的土著居民——香堂族(彝族的支系)。

高山寨據說系村寨建於高山頂峰雲霧之中,山高氣候好,植被茂密,森林豐富,雨量充足,生態保存完整,從而得名高山寨。

高山人種茶、採茶、制茶的歷史悠久。山林沙沙作響,配上山澗泉水的譁譁聲和採茶姑娘動人悅耳的山歌聲,一曲優美動聽的自然協奏曲躍然入耳。

這裡所制普洱毛料口感純正,是易武茶區好茶的代表之一,香氣高,回甘好。大多是百年以上的古茶樹,生態環境好,茶樹長勢喜人。

易武麻黑

麻黑寨位於易武老街東北面,距離九公裡左右,海拔1331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950毫米。

原屬古曼撒茶區,為古六大茶區之一,茶園下與落水洞茶園、上與大漆樹茶園相連。

麻黑茶樹生長在村寨周圍的山坡上,常年生機盎然,茶樹發芽早,育芽能力強,鮮葉背面的茸毛多顯毫。

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

麻黑茶是上等易武茶品質的標杆,又是易武茶中最具韻味的茶。十分受青睞,茶味飽滿、鮮爽,氣韻濃鬱,蜜香繞喉。

這裡,地處深山,是離寮國孟烏、烏德最近的寨子。是昔日馬幫經此進入寮國的最後一站,馬幫歇腳修整必經之驛站。

       這裡,是目前古六大茶山發現的最大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之一。海拔1500米,是負氧離子最集中、最適宜產出好茶的海拔,年平均氣溫18.6℃,年降水量1,750毫米,山巒疊翠,森林茂密,終年雲霧蒸騰。

       這裡,是栽培型有性系原始群體大葉種的豐富資源地,大葉型、中葉型、小葉型,綠葉紅梗,紅葉紅梗,綠葉紫芽……

交集於此,是古六大茶山最為豐富而多彩的古茶園,樹齡極老,樹大根深,長勢茂盛。

古茶園大多屬紅壤,夾紫色風化巖土壤,pH值在5.5之間,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礦物質含量豐富。

       這裡,是最古老的茶山、是歷史上最繁榮的古茶山之一。清•道光年間的《普洱府志》記錄了這裡生產、貿易,商賈雲聚的繁榮昌盛景象,「古六大茶山,半山在這裡」。

在歷經了朝代更替,三場大火浩劫,行政變革,交通改道……,歲月洗禮,世事滄桑後,這裡元氣大傷,日趨蕭條,人走寨空,終於落寂!

       喧囂過後,繁華落盡,歲月悠悠,一切歸於平靜,古茶樹高大強健的身軀,隱於密林深處,靜靜生長。

走在昔日嘻嘻嚷嚷的馬幫古道上,陽光透過高大的樹冠灑落下來,星星點點,若隱若現,漫漫而幽遠,山間鈴響馬幫來,仿若置身方外。

      「古曼撒」,花香蜜韻,甜柔香如荷,茶湯透通油亮,湯色黃中呈綠,滋味鮮甜,茶性醇和,口感類似新鮮甘蔗汁甜香,生津迅速,口腔有比較好的清涼感,非常協調,韻味深遠,山野氣息明顯。幽幽茶韻,承古續今,故名「古曼撒」兮。

普洱茶吧春暢易武古曼撒古樹春茶

茶評:

1、印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茶別二月,表現驚豔。

2、湯感:湯甜澀輕,香隱苦現,湯裡含香,尤其生津。

3、葉底:紅梗不多,花雜不再,工藝尚可。

4、加分:澀弱,甜柔,湯稠滑醇和,稠厚度出來了,帶一絲苦,喉韻上佳,很爽。

隨感:

易武茶變化大,多品才識真味。

附:多次茶評:

(1)【普洱茶吧春暢系列】

易武「古曼撒」古樹春茶

蓋碗140CC

投茶8.5克

泡茶水溫96度

澀顯化的快,微苦,生津強烈,回甘持久,滋味飽滿,花果香,厚度稍微欠缺,與五月中旬相比,變化很大,持續性穩定,九泡後微微出汗,悶泡不澀,甜度很好。香氣花蜜香,

湯色橙黃明亮,

入口甜,微澀,秒化,滋味飽滿,湯感柔順,舌面生津,回甘持久。滋味穩定,杯蓋淡淡的木頭清香,

在喝古曼撒,喝了熱的本小仙女姓什麼都不知道了,有喝了古曼撒的友友們,來,撩一撩這款茶的嗎?

(2)室內溫度22度,

投茶8.8克,

水溫95度,

出湯時間25秒,兩泡並一泡喝,

香氣花蜜香,

湯色橙黃明亮,

入口甜,微澀,秒化,滋味飽滿,湯感柔順,舌面生津,回甘持久。滋味穩定,杯蓋淡淡的木頭清香,

由於是兩泡並一泡,冷杯香一直延續著,聞之沁人心脾!

開篇,提到溫度是因熱的受不了,所以特意來查了室內溫度,分不清是本身就熱,還是喝茶的緣故。

一、關於2020年普洱茶吧 春暢《古曼撒》古樹春茶

1、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易武「古曼撒」古樹純料春茶為200克,5餅為一提,筍殼包裝,

優惠價為:580元/片、2300元/提

 

【普洱茶吧春暢易武古曼撒古樹純料春茶】

香氣:花果蜜香,內斂,整個泡茶過程中公道杯裡都是有隱隱的茶香,馥鬱純淨。湯色:蜜黃透亮,湯質稠厚,

滋味:入口甜,前兩泡澀顯秒化,微苦,舌面生津強烈,回甘持久,湯感柔順,滋味穩定飽滿,九泡後微微出汗,悶泡不澀,甜柔,湯稠滑醇和,帶一絲苦,喉韻上佳,杯蓋淡淡的木頭清香,冷杯香一直延續著,聞之沁人心脾!

葉底:葉底嫩綠,柔軟有活性。

微信服務號:puertea8v
個人微信號:cha8cn

◆【春暢預售】2020普洱茶吧春茶珍藏選株古境純料春茶(超高性價比)

◆【春茶預售】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古六大茶山之甜若初戀倚邦茶

◆【春茶預售】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珍藏《古曼撒》古樹春茶優惠訂購

◆【春茶預售】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景邁》古樹、喬木春茶優惠訂購

◆彩農茶|2020年春勐海小餅開始優惠預訂

◆(現貨春茶搶先嘗)彩農茶|2020明前早春特級滇綠,搶鮮品鑑,歐盟有機認證優惠預訂明日截止

◆(優惠預定)彩農茶|五年陳·宮廷熟普,開始優惠預訂

◆【吉谷壺團購】吉谷電熱水壺 食品級304不鏽鋼燒水壺搶購

◆ 上架就被搶空的《普洱茶論》賣茶人喝茶人都值得擁有!       

相關焦點

  • 易武茶之古曼撒,千山萬水只等你!
    易武位於勐臘縣城北方,距縣城110公裡。 易武茶山位於六大茶山東部,緊靠中老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裡,是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
  •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曼撒與易武指的是同一片區,北曼撒南易武,隨著政治、戰亂等原因茶葉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的由曼撒移到了現在易武鎮。瀾滄江外六大茶山是指: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
  • 古六大茶山之蠻磚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蠻磚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座茶山之間,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蠻磚古茶山包括蠻林和蠻磚等地。
  • 【茶字典】古「六大茶山」
    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車裡宣慰使刀應勐將其管轄地劃為12個版納時,「六大茶山」為一個版納——「茶山版納」。這是為適應茶葉,特別是貢茶的生產而必須的。據《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載,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屬易武土司管轄外,其餘五山均屬倚邦土司管轄。有史籍講「易武茶山,實際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記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確的。
  • 曼撒古茶山之古韻芬芳
    走進曼撒,頓感滿山茶氣,古韻芬芳。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把曼撒古茶放置古六大茶山的收筆之處,不知何意。但眼前所見,深感凡事應以鳳尾收官,大千世界,無不都在遵循著自然與回歸。曼撒是六大古茶山之一,現在稱為易武。易武是一個浪漫的傣語音譯,意為美女蛇住居的巖洞,大可引申為美女之城。自曼撒古寨因火因疫消失後,易武也就因運而生。這一變遷,以百年記。
  • 古六大茶山是哪幾個?江內六大茶山普洱茶的特點和由來你可知?
    古六大茶山,也稱江內六大茶山,江北六大茶山,這條江就是瀾滄江,古六大 茶山指的是瀾滄江北的六大茶山,包括:倚邦、革登、莽枝、蠻磚、攸樂(基諾)、曼撒(易武)。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市,其餘五大茶山均在勐臘縣。其中,曼撒在易武鄉,革登、莽枝、蠻磚、倚邦在象明鄉(據說,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2、古六大茶山的歷史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
  • 古六大茶山之革登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主要是由於兩座茶山交織相連,難分你我,而且兩座茶山所種茶樹口感也極其接近,而且兩山也有較其他茶山更古老的代表性古茶樹。
  • 「乾貨分享」古六大茶山之「革登」古樹茶
    革登茶山北鄰倚邦茶山,西接蠻磚茶山,南相望於攸樂(基諾)茶山,東與孔明山相連。如今,革登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小的茶山,包括象明新發寨、新酒房、菜陽河一帶。革登茶山僅存茶房、直蚌、撬頭山等幾片古茶園,累計不足500畝,剩下的只有斷碣殘碑。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年左右的古茶樹。倚邦古茶樹茶區種茶歷史悠久,在曼拱古茶園中還保留著基部徑圍1.2米,高6米,樹齡500年左右的古茶樹。後來法國人又侵佔印度支那地區,禁雲南茶,六大茶山外銷也受阻,茶農開始外遷,茶號開始改行或外遷。同時倚邦土千總曹瞻被暗殺,其子曹清民又在民國初與普洱道尹徐為光發生矛盾,引發軍事衝突,曹清民敗逃烏德。曹氏結束了對茶山統治。曹氏的衰敗對五大茶山衰敗是有直接影響的。這期間易武得以取代倚邦成為六大茶山的中心。1937年到1949年間,由於戰亂,加之疫病流行六大茶山進一步衰落,更多茶農外遷,茶號歇業。
  • 古六大茶山之首,「七子餅茶」的產地,就在易武古鎮
    易武茶山是傳統普洱茶的主產地,茶園面積和茶產量長期居於古六大茶山之首。是有名的"七子餅茶"產地。易武鎮位於勐臘縣東北山區,北與江城縣整董鎮接壤,南與勐侖鎮和瑤區鄉相連,西與象明鄉相望,東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00千米。面積938.47平方千米,人口17420人(2017年)。
  • 葉尖上的行者「古六茶山行」之——易武古茶山
    茶山簡介易武古茶山位於勐臘縣北部易武鄉境內,為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地理位置為東經101°21′-101°37′,北緯21°51′-22°05′之間,茶山面積約 750 平方公裡。東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約 100 公裡,南、西分別與瑤區鄉、勐侖鎮接壤,北面與象明鄉、江城縣整董鎮毗鄰。
  • 「古六大茶山」的茶馬古道(轉)
    古道起端    由上述茶馬石板古道的分布情況可見證,「古六大茶山」茶馬石板古道起點,西南端是攸樂茨通,正南端是象明曼林或曼嶗,東南最遠端是易比。因而,許多「古六大茶山」、「茶馬石板古道路線圖」都是錯誤的。將「古六大茶山」的茶馬石板古道起點定於易武「龔家大園」山包頂並在那裡立《茶馬古道起點碑》也是欠妥的。
  • 普洱茶的六大茶山
    據《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載,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屬易武土司管轄外,其餘五山均屬倚邦土司管轄。有史籍講「易武茶山,實際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記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確的。
  • 行走軌跡——古六茶山之「攸樂古茶山」
    土壤呈磚紅—紅色,以粉砂質土層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森林覆蓋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是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六大茶山」的攸樂同知,派五百兵丁駐防。攸樂茶山是雲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歷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產量中歷史上最高達2000 擔以上。清雍正七年(公元 1729 年)曾設過同知府和專管捕盜的普洱通判,1942 年國民黨軍隊開進攸樂茶山,燒殺搶掠造成茶農四逃,茶山荒蕪。解放後人民政府撥款、發糧救濟茶農扶持茶葉生產,使產量逐漸上升。
  • 古六大茶山分布區域,各茶山茶樹滋味特點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易武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經有濮人也就是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 普洱茶之古六大茶山,倚邦古茶山的一山一味,宏廬茶
    普洱茶人說:「喝普洱茶,喝不到古六大茶山,怎麼能算喝普洱茶呢?」這句話,可不是茶友亂講的,有史為證,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在《普洱茶記》的開篇就記載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這句話中的「味最釅」是普洱茶與其他的茶相比較而言的,可以體現為以下幾個點中。
  • 「乾貨分享」江內「古六大茶山」歷史名茶劃分之倚邦茶山
    ,傣語稱「磨臘」,即茶井之意。,南接蠻磚古茶山,西連革登古茶山。,一場大火燒掉了倚邦多年的繁華,至民國時,倚邦街竟只餘下130左右戶人家,人口不足千人。,古樹茶都極為優質,以倚邦、曼松、老街、嶍崆、架布、曼拱、麻慄樹、彌補八寨為核心產區。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
  • 古六大茶山之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莽枝山腳的曼賽、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園。,又稱江內六大茶山是指:攸樂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