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歐洲時報」2月22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巴黎行政法庭21日判決,撤銷市政府此前頒布的塞納河右岸「步行區」政令,理由是決策所依賴的基礎有諸多不確切之處,導致「程序違規」。巴黎市長伊達爾戈此前力推的相關治汙計劃因此遭受重挫。
巴黎市議會曾於2016年9月26日作出決議,以「公共利益」為理由,對塞納河市中心右岸長達3.3公裡的的「喬治-蓬皮杜」路段進行整治,禁止機動車入內,將其變為行人和自行車區域。
這一決議的基礎,是對相關計劃造成的影響進行的公眾調研。社會黨市長伊達爾戈女士對這項計劃尤為熱心,認為此舉可以緩解巴黎的空氣及噪音汙染,並將河堤還給行人。
但根據巴黎行政法庭的判決,在機動車通行、大氣汙染物排放和噪音汙染等方面,這一調研結果有諸多不確切、忽略和論述不足之處。判決提到,環境部門曾在2016年5月10日的意見中指出這些問題,而且負責公眾調研的委員會,也對相關計劃所謂的公共利益效果未予認可。
因此法庭判決,鑑於公眾並不能享受到「步行區」的效果,而相關決議是建立在「程序違規」基礎上,因此予以廢除。宣布劃定「步行區」的相關政令也同時作廢。
除此之外,法庭還發現,巴黎市長頒布政令所援引的法律條款,實際上並不能授權她導致永久封閉路段,只能因為交通和環境原因短暫封閉。
報導稱,判決作出之後,理論上說相關路段應當立刻重新開放,供機動車通行,除非巴黎市政府要求緩期執行、並得到法庭許可。
據悉,喬治-蓬皮杜路段的「步行區」計劃一直飽受爭議。附近居民、司機協會以及右派執掌的巴黎大區對此持批評態度,在巴黎市議會內部,共和黨和中間黨派一直予以反對,但左派尤其是綠黨堅決支持,因此面對這項法庭判決,此前的批評者表示歡迎,而伊達爾戈的計劃則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