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暑期是家長孩子旅遊需求最集中的時期,然而,一些地方教育部門提出的「不跨省域長途旅行」等要求,正在成為2億多學生及家長在暑期國內遊的最大障礙。為此,近日,旅遊業界集體發聲呼籲,希望取消對青少年等群體不合理的旅行限制「土政策」。
「煩吶,我媽跟我說,本來今年暑假想帶我去重慶玩的,結果今天晚上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說暑假不能出省。」一位網友發微博吐槽。「原本暑期賣得最好的親子產品,今年訂單量都沒有起來。」記者從市內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學生和家長是暑期旅遊主力客群,但今年的報名人氣大不如往年。
「師生要減少不必要外出,原則上不前往國(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不跨省域長途旅行」。最近,個別省市教育部門、學校發布的文件或者通知中,出現了這樣的內容。
一份「遊客跨省遊意願調查報告」顯示,近9成被調查者今年有意願選擇跨省遊。哪些是影響遊客跨省遊意願的關鍵因素?選擇「一些省市倡導廣大師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出省」的比重最多,達到74.6%。
對此,幾位旅遊業界的代表和專家,紛紛呼籲儘快改變不合理的旅行限制 「土政策」。
7月2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發表「跨省遊需要市場開放,更需要政策統一」的文章。文章表示:旅遊是人民對遠方美麗風景的嚮往,對異地美好生活的體驗,是以一定距離的空間移動為前提的。這需要衛生與健康、教育、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釋放鼓勵出行的市場信號,需要航空、鐵路和交通等部門在人員通行方面給予更多的便利,需要區、縣、街道,特別是社區管理機構嚴格執行中央的統一要求,為建設開放統一的旅遊大市場而共同努力。
文章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境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和實施有力的防控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地方和個別領域也存在防控過度和層層加碼的情況。有的地方對已經轉為低風險的北京、湖北的遊客仍然要求「綠碼+陰性檢測結果+社區(酒店)報備」,有的還要求落地時補做核酸和血清檢測,甚至要求自費集中隔離;有的地方要求學生暑假也儘量在家,不要離開本地區,老年人非必要不旅行;有的地方要求職工療休養和暑期休假限在本地進行。從業界反饋情況來看,「土政策」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內旅遊統一市場的恢復與高質量發展。
「作為暑期旅遊的三大群體,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應受到教育、人保和組織部門的鼓勵。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總是待在家裡上網課、打遊戲,不利於身心健康。」 他認為,教育部門應鼓勵而不是限制,並與文化和旅遊部門聯合推出更多的文旅融合、寓學於遊的線路和項目。對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休假,不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維,而需鼓勵幹部職工和家人去更遠的地方休養生息。最重要的是取消限制人員流動的層層加碼的「土政策」,撤除不利於遊客深度參與本地生活的「土壁壘」。一個國民有序流動的旅遊大市場,一個主客共享的旅遊目的地,是旅遊產業振興和「六保」、「六穩」的需要,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
攜程集團CEO孫潔最近在行業會議上建議,教育部門在防疫安全措施保障的條件下,適度進一步放寬中小學生的出行限制範圍,正面引導研學旅行。孩子在家裡上網課已經半年了,再不讓出去,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對此,政府、行業和媒體都要有正面的積極引導。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對外表示:開放「跨省旅遊」意義重大,應該儘快取消各種限制異地流動的「土政策」……要求學生「原地不動」,仍然嚴重製約跨省遊。親子遊、畢業旅行人群,是暑期高頻出行群體。他們本身具有出行的「剛需」,也可有效拉動旅行目的地經濟收入。然而,當前一些地方,卻要求學生「暑期留在當地」、「出市區必須報備、申請」、「原則上不得跨省旅行」。在跨省跟團遊解禁的大環境下,這豈止是學生跨省遊被禁,這些學生及其家長,連省內遊、周邊短途遊都無法達成。
「時間已到2020年7月中旬,針對學生人群的政策卻始終停滯在幾個月前。如今,文化和旅遊部已率先為跨省遊恢復撕開政策的口子,對各地恢復跨省遊給出具體指導意見。」他建議,在此基礎上,各地應該順勢而為,適時調整阻礙跨省遊放開的土政策,疏通跨省遊放開後的「最後一公裡」。
記者發現,7月14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調度視頻會議,關於暑期和防疫,官網發布的會議內容,並沒有師生不得跨省旅行的要求。在跨省遊開放後,國內大部分省市教育部門的通知中,也沒有不跨省域長途旅行這樣的內容。
事實上,國家對於疫情防控和人員流動,有權威統一的規定。根據6月25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做好精準健康管理推進人員有序流動的通知》。低風險等級地區人員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通知》還要求,各地立即糾正在常態化防控措施之外附加的限制人員流動的不合理措施,堅決依法查處並曝光造成惡劣影響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