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間,關於喪葬文化的內容是很多且繁雜的;雖然如此,卻哪一個細節都會受到重視,絕沒有省略過去的;由此可見民間對喪葬習俗和儀式的敬重程度。在一個人逝去後及入土為安後的一段時間,關於喪葬習俗的講究還要影響很長時間,比較為人們熟知的就是「燒七」、「過百天」、「三周年」等。為何要這麼做呢?今天就來說說……
網絡供圖·出殯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人逝去後的最主要的祭祀節點講究,總共有多少次呢?梳理一下可知從頭七到滿七,共7次;加上百天、一周年、三周年,正好是十次。而在傳說中冥界有「十殿閻羅」,其實就是與上述十個節點相對應的,這樣的話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要「燒七」「過百天」等原因了,可以說是在十個節點祭祀,為了打發和「孝敬」這十位閻羅的。
網絡供圖·十殿閻羅
關於「燒七」,是分「大期」和「小期」的。大期包括頭七、三七、五七、滿七;小期包括二七、四七、六七。在民間,一般的話是大期比較更受重視,首先是講究「頭七出殯」,舊社會一直都保持著這個習俗,人逝去後都要停放靈柩7日(也可以是7的倍數,這也是關於「燒七」的另一種原因)。頭七對應的是「一殿秦廣王」,司掌人間生死,幽冥吉兇,所以這天逝者出殯下葬就要到第一殿報導了。
網絡供圖·喪事送路引
三七,又稱「散七」,據說這天傍晚,家族晚輩要去路口燒紙,接亡靈回家,所以這一日的祭祀也略顯肅敬。五七是「燒七」裡最大一次的祭祀,在古代的喪葬宴請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因此祭拜逝者的儀式也比較隆重;同時五七對應的是「五殿閻羅王」,這是中國人更加熟悉的冥界主,或許這也是五七最受重視的原因。而關於滿七呢,孝子只有做滿七七後,才可以摘下孝帽,也可以一般的串門了。
網絡供圖·十殿轉輪王
至於百天和一周年期,都是逝者至親晚輩祭祀緬懷的時候。到了三周年期,這是人逝去後最大一次為其舉辦的紀念活動了,民間都有逝者「三周年期」宴客的習俗,這一日所有老朋舊眷、遠親近鄰都會出席。而這個節點對應的就是最後一殿「十殿轉輪王」,也是逝者在陰間轉世投胎的時候了。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著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汙合流。
——這句話,據說是柴靜說的,無從考證,但說得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發現更多精彩家族歷史
總編:上官福楚
輪值編輯:熊劍文
資料採輯:上官鑫
發布:官正瓊
審核:官建洪
有部分文章,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讀者,或者您申請了原創,但我們推送過程中並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轉發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圖文僅出於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及對您造成不利影響,敬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