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味道氤氳著文氣

2021-01-11 今日惠州網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聖人英雄和平頭百姓,誰也擺脫不了吃喝拉撒睡。不過,飲食,不僅能滿足人們口腹之慾,還承載著文化基因和城市品格。

前些年,當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所展現的美食場景令食客神魂顛倒時,由《東江時報》採訪團隊主筆的《山水釀惠州》一書讓「舌尖上的惠州」聲名遠播。《山水釀惠州》描述的是惠州全域美食,對一名叫高燕來的廚師如何製作釀春、阿嫲叫、鹽焗雞等地道美食有相關描述,讓讀者印象深刻。近期,已經從一線廚師蛻變為惠州美食傳播者的高燕來,出版了著作《惠州味道》,將視角聚焦在以橋西、橋東等惠州古城區域的惠州美食,秉承傳統、繼往開來,試圖開啟一個全新的味蕾。

堪稱惠州版《隨園食單》

自然風光與人文精神交相輝映的「嶺東雄郡」惠州,讓高燕來自小品嘗到無數可口的飯菜,同時也上演「老天爺賞飯吃」的平凡劇目:他從惠州東江邊小店起家,一碗高記閹雞粥徵服無數食客;他在城裡開惠州風味樓,在鄉間開農家樂,東江名菜和惠州小吃讓顧客盈門;他走進高校、登陸央視推廣東江飲食文化,獲得「惠州食神」美譽,坊間甚至稱其為惠州飲食界的「鬼才」。

如今,年逾六旬高燕來還手不離勺,一邊繼續烹飪和研究惠州美食,一邊抽空宣揚惠州美食文化。在他看來,這是人生快意之事。

宋人林洪在著錄《山家清供》一百多種菜餚時,絕大多數親自烹飪和品嘗過,筆下文字聲香味俱全。《惠州味道》一書中的菜餚,高燕來也是全部烹飪和品嘗過,為惠州飲食文化留存了一份珍貴資料。所謂食色性也,食字當先,與色一起,成為人性。在食前加一個美字,便是美食。美食是人類生存的進一步要求,不同風味、不同特色的大菜小吃,滿足了不同需求的人們的口福。惠州味道,便是一道道美食,滿足無數人的口福。高燕來在《惠州味道》中,結合個人多年的味覺記憶和烹飪心得,記載及推介流傳於東江之畔、惠州古城區域的100多種菜式,文字樸實猶如老友相見娓娓道來,圖片則盡善盡美突顯美食煙火,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共享共品。

袁枚《隨園食單》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在書中,關於惠州味道與廣府菜系、東江菜系、客家菜系的關係,高燕來有獨到見解,釐清了文化層面的惠州味道。書中大量文化掌故,又顯示作者不僅懂食,還沾染了文氣。這再次說明,但凡能文者,大多是會食,而會食者,文氣亦不差。

美食家的還願之書

這個惠州首本高水準食譜,也是一本美食指南。全書以四季為時間軸,分四大章節,結合養生常識,在講述惠州美食典故後,羅列四季食譜,條理清晰,兼具閱讀情趣和烹飪指南之用,與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和袁枚《隨園食單》的內容體例,有神似的地方,讓人稱奇。

在四季流轉中,作者傳承、演繹、創新惠州味道,滄海遺珠如網油燒肝花、技藝高超如釀春、匠心獨運如釀鯪魚,不一而足。該書附錄的傳統東江大菜菜譜,更顯惠州味道的包容與深厚,猶如惠州這座城市。這也顯示作者熱愛惠州味道,喜歡鑽研惠州菜式,在市場經濟大潮下,以主人翁的自覺推介惠州美食文化。高燕來在書中說,「來惠州找美食,品嘗惠州味道,記得找我高記。」

地處珠三角東部的惠州早在宋代已經聞名遐邇,如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每年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惠州也是廣東省重點僑鄉,千年以來,惠州人移居海外者不乏其人,明清「惠州十屬」的稱呼在海外社團至今依然沿用,海外惠州鄉親有300多萬人。惠州味道,其實是東江平凡人家的味覺密碼,也是海內外惠州人的胃部暖流。《惠州味道》試圖開啟粵港澳大灣區的惠州時代味蕾,暗藏著文化的堅韌力量。

從字裡行間,讀者還可以看出,這是一本作者的還願之書,獻給故鄉惠州的飲食經。「人生只為一口,原味為王。」美食與人生的關係,其實是微妙卻又相通。大半生彈指一揮,在飲食江湖打滾多年的高燕來,期許自己仍是少年,甚至心態回歸童年,回到奶奶叫孫子吃阿嫲叫的場景,這何嘗不是每一個為生計奔忙的都市人的心靈故鄉圖景?

(侯縣軍)

相關焦點

  • 婉約的惠州,陽剛的東莞
    早就聽說惠州很宜居,一直想來看看,今天終於成行。街頭轉轉,西湖邊走走,感覺這座城市確實很舒服。文化厚重,清麗婉約,如果比做小家碧玉也不為過。東莞和惠州比較起來,東莞更像一個村莊裡的壯小夥,缺少那份文氣和精緻。原來想老了找一座城駐足停留,現在看,還是一路走,一路玩更愜意。
  • 文氣是什麼氣,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理解
    文氣是一個專有名詞,多用於古人的學術著作中。有學者考證,第一個提出「文氣」這個概念的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文人曹丕。曹丕不僅是一位皇帝,他還是當時的著名文學家。他在評論建安七子的文學成就時,用了「文氣」這個詞。比如他說,徐幹有齊氣,孔融體氣高妙。
  • 成賢街:賢人成街,文氣依舊 - 現代快報
    南京老地名中,成賢街是文氣雅致的一個。春雨初霽,街道兩旁的槐樹還沒有吐出新綠,此時的成賢街如同一本紙色泛黃的舊書。一路走來,塵封的故事就被翻開了。  成賢街,北起北京東路,南接珠江路。這裡的文氣是有歷史的。早在明初,這條街名揚南京城。當年國子監設在這裡,成賢街通向官場。在國子監讀書後,可以成為「賢人」,賢人才能為官。
  • 惠州古村:王屋村的味道
    作者:惠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苗理潔朗讀:惠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史   良惠州古村(7):王屋村的味道鄉村與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味道,這是我樂此不疲行走鄉村、尋覓鄉味的理由。大雪時節的龍門,想不到陽光普照,暖風拂煦。我隨惠州市民協志願者服務隊到官田王屋村一行,更覺心懷順暢,體「味」頗深。進村來到文化廣場,只聞得陣陣花香。
  • 惠城印記 | 惠州味道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6年,央視《遠方的家》、廣東衛視《老廣的味道》等各類媒體都對高燕來進行了專訪,為惠州飲食的推廣起了重要作用。在《惠州味道》中,作者高燕來以四季為主題,運用大量文化掌故,釐清了文化層面的惠州味道,滿足惠州無數人的「口福」。普通話版惠州話版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國飲食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文明史一樣長,在充飢果腹之外,人們賦予了飲食更多的文化意味。
  • 惠州記者書寫惠州古城故事 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
    日前,「享一盞香茗·悅湖山有靈」——《湖山有靈》新書發布會在惠州西湖愛樹觀湖書院舉行,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記者侯縣軍攜新書《湖山有靈》與廣大讀者見面,並分享創作背後故事和心得體會。惠州文史學者、高校教師、文創公司負責人等30名來賓和一批讀者應邀而來。
  • 惠州最經典的5道美食美食,百嘗不厭的味道,沒吃過不是惠州人
    在惠州這座美麗的城市裡,各種各樣的美食一定是不能辜負的味道,也一定是專屬於惠州城的味道。只要能到嘴裡裡面,那麼必定會成為一道美味。今天小妞就要帶上大家一起盤點關於惠州的美食,保證的是特有的味道                                                                                                   薄餅
  • 【瀘州機場伴你飛】藍天下,碧海邊,惠州邀你過暖冬!
    找個地方曬曬太陽、泡泡溫泉、踏踏浪花忘卻工作和生活的煩惱感受那份溫暖與舒適 最美惠州 邀你過暖冬 遠離城市的喧囂,放空疲憊的心靈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惠州濱海暖冬遊吧!
  • 尋味惠州:淡水鹹雞 好味道傳承數百年
    近日,惠州各縣區「我愛東江菜」系列活動開展如火如荼,惠州電視臺特設《尋味惠州》小專欄,將鏡頭對準東江菜師傅,用視頻展示東江美食魅力。本期節目,記者拜訪的是一位淡水名廚——曾世英。 他做的淡水鹹雞聲名遠揚,也是傳統的東江名菜。
  • 被《舌尖3》遺忘的惠州點心 那些兒時的味道
    為了補上這個贊整理了一些惠州的傳統糕點看看能否讓你記起熟悉的兒時味道6阿嫲叫阿嫲叫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最能打動人心的點心總是深藏在民間傳承著民俗的風情和童年的味道正如《舌尖3》最後所言:它們有名有姓,有身形
  • 惠州重現百年客家西湖小吃街 回歸「家鄉味道」
    圖為惠州名食——「阿嬤叫」 宋秀傑 攝中新網惠州12月9日電 (記者 宋秀傑)「又吃到家鄉的味道了!」12月9日,匯集東江流域以及全國各地風味的惠州西湖百年小吃第一街——「熙湖門美食街」,經過精心設計裝修正式招商進場,將於年底開市營業服務市民和海內外遊客。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熙湖門美食街」就坐落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惠州西湖景區正門正對面的橋西市場,具有100多年歷史。
  • 「惠州文脈」傳統「東江味道」也在悄悄謀變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專家,盤點惠州人舌尖上的「年味」,發現惠州仍然沿襲著傳統的特色過年菜餚,也出現了創新的新派客家菜,備受市民歡迎。根據惠州民俗專家林慧文介紹,惠州備食用之物,習慣首為備雞。一把鹽能將隱藏在雞肉深處的濃鬱鮮味激發到極致,骨肉鹹香,味道濃鬱,成為不少惠州人心中的記憶。
  • 七鮮超市首進惠州,為新老客家人打造專屬味道
    七鮮超市首進惠州,為新老客家人打造專屬味道來源:聯商網2020-12-21 12:4212月19日,惠州首家全渠道美食生鮮超市七鮮惠州榮燦中心店開業。網羅客家菜之精華,打造記憶中的客家老味道懷抱西湖,衣帶東江,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長期在惠州交融,形成了海納百川的魅力和獨特的飲食文化。
  • 廣東惠州重現百年客家小吃一條街 回歸「小時候味道」
    廣東惠州重現百年客家小吃一條街 回歸「小時候味道」 2020-10-01 15:16:04宋秀傑 攝   中新網惠州10月1日(記者 宋秀傑)10月1日,正逢囯慶、中秋佳節,匯集東江流域以及全國各地風味的惠州西湖百年小吃名街——「熙湖門美食街」,經過精心地設計、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期待眾多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早日來品嘗。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的重點僑鄉之一。
  • 紮根惠州8年!從臺灣夜市來的老味道,20多塊錢就能吃到
    "每個惠州人心中都有一道不可動搖其地位的美味,那是一家老店,在我們心裡打下根基的證明。"地地道道的臺灣人「福媽」在江北熙熙攘攘的街道旁,開了一家八年的小店。這個價錢如今還能吃到這個份量,真是賺到了!如果覺得鹹淡不合適,福媽這兒還為大家準備了四種蘸料。沙茶、豆瓣、麻辣、蒜蓉辣醬,都是臺式小火鍋的標配。▐  沙茶牛肉鍋 33元
  • 「文氣」胡同和「人情世故」胡同
    北京胡同1951年11月,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後,毛澤東在懷仁堂舉行國宴時,與陳垣(yuán)同席。那麼陳垣是誰,「文氣」胡同和他有什麼關係?早年經歷1880年,生於廣東新會的陳垣。青少年時,他十分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力求救國救民的方法。於是在深受孫中山先生影響,積極投身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制度的鬥爭行列。
  • 還原客家味道,探索多元風味,惠州迎來首家七鮮超市
    網羅客家菜之精華,打造記憶中的客家老味道懷抱西湖,衣帶東江,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長期在惠州交融,形成了海納百川的魅力和獨特的飲食文化。惠州有著「粵菜重鎮」的名號,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其中客家菜在北方人的口味基礎上,順應南方的溫潤氣候和生活環境進行了改良,融合成了兼容並蓄的客家風味。
  • 氤氳隱山陽出關,萬物沐暖喜開顏
    文/四月薔薇mArn4大地從黑夜裡緩緩地走了出來,陽光把籠罩山的氤氳漸漸驅散,久違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反光。我今早起來的晚,起床後就看到了明晃晃的大地。隨著太陽漸漸地升高,氤氳裡的青山穿進了眼帘。太久沒有聞到太陽的味道了,忽然發現菜園子裡的菜長得真好,小蔥白菜蒿菜在陽光底下翠綠光滑。桃樹李樹的枝幹閃閃發亮,難道是昨晚大地思念落下來的露珠,走進一看,依然是枯乾,原來是陽光折射到眼睛裡反射的到枯枝上的光。看到鄰居晾衣架上的衣服多了起來,阿婆說今天天氣好把床單也拿去洗洗,只是沒鋪幾天,怕以後沒好天氣。
  • 來南崑山腳下這霧氣氤氳的雲頂溫泉嘆度假、打卡水上樂園避暑納涼
    廣東惠州周邊度假旅遊充滿熱帶風情的花園,金象噴水池與紅花綠葉相映成趣,每一處都散發出異域風情。廣東惠州周邊度假旅遊動感溫泉spa:傾瀉的水柱衝擊著人體的穴位,在氤氳的霧氣中享受天然spa,美容養生同步get!
  • 花香氤氳的午後
    &nbsp&nbsp&nbsp&nbsp又到了草長鶯飛、百花芳菲的季節,沁人的花香烘暖一段段散落在時間深處的點滴記憶,某個花香氤氳的午後,你能否循著那縷幽香,依稀記起它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