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影自憐的水仙 在中西方的傳說到底有何不同

2020-12-12 玲瓏欣莘

現在我們看到的中國水仙,原是唐代由義大利引進的法國水仙,於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和西方,對於水仙都有自己不同的傳說,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中西方對於水仙的傳說到底有何不同吧。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傳說:唐代武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在她的御花園,天上的花神不敢違旨,只好要求全部的花仙齊齊開放。水仙花原有六姐妹,小妹因看不慣武則天的做法,於是不願為她開花。在經過一處江河時,看到江心有塊淨土,於是就悄悄留下來了,這塊淨土就叫崇明島。

圖片來源網絡

西方傳說:納西塞斯是希臘神話裡的美少年,因為他的父親是河神,母親是仙女,所以納西塞斯剛出生就得到神諭,說他將會是全天下最美的男子,然而會因為迷戀自己的容貌鬱鬱而終。

他的母親聽到這道神諭,為了保護納西塞斯,就把他安排在山林裡成長,遠離大江大河。成年後的納西塞斯果然長成了天下第一美男,只要見過他的女子都會愛上他。而納西塞斯卻不以為意,整天就和山林作伴,以打獵為樂。

山神厄科也對納西塞斯一見鍾情,但是她和其他人一樣,始終得不到納西塞斯的回應。最終傷透了心的厄科請求愛神阿弗洛狄忒懲罰他。於是愛神就把納西塞斯變成一朵水仙花開在水邊,讓他永遠看著自己的倒影。

圖片來源網絡

水仙開得清麗脫俗又高傲美麗,人們就用水仙花來形容那些異常喜愛自己容貌、有自戀傾向的人。

而如今,水仙花也有了自己的花語:

中國水仙——代表萬事如意,吉祥和純淨的愛情。

西方水仙——也稱「戀影花」,代表堅貞的愛情。

相關焦點

  • 水仙,水仙,得水能仙
    怪不得大才子李漁說:「『水仙』二字可謂描摹殆盡。使吾得見命名者,必頹然下拜。」李漁不僅嗜蟹成狂,對水仙也愛之如命。有一次無餘錢過年,還要買水仙。家人勸他別買,他卻說:「你們要奪我的命嗎?寧減一年壽命也得買。」妻子只好當了簪環給他買水仙。
  • 中西方女性內衣文化有何區別?一個寫意,一個寫實,紋飾手法不同
    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們各自的發展軌跡,二者不同的價值理想、造物理念、功力動機以及對人體結構包裝的人文精神構成了不同的文化厚度和歷史深度。價值理想不同——「藏」與「顯」中西方內衣文化在價值理想中有相同點更有相異處,相同在於都是對身體的防護與表現,具有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
  • 中西方旅遊度假有何不同?
    由於經濟水平、文化差異、休假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中西方在旅遊度假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在度假產品打造和度假旅遊覆蓋率方面,我國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異,但整體差距在逐漸縮小。如何透視這種差異,捕捉度假的核心要義、創新業態產品,將成為我國度假旅遊發展的關鍵。
  • 國際人文:中西方文化差異究竟有多大?不同哲學造就中西方
    因此,兩個世界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如果您是要到中國生活或工作的西方人,或者你是要到西方生活和工作的中國人,則一定要提前了解中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主要不同點。相對於那些顯而易見的文化差異 - 例如人們在西方和中國想用不同美食時使用的不同餐具 - 而言,我們想告訴您大多數人可能並不了解、甚至感到匪夷所思的文化差異。
  • 中西方婚禮的差異,到底差在哪?
    中西方的差異化除了文化還有飲食以及一些生活習慣。所以在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上——婚禮。也是會存在很多差異的,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薰陶下也逐漸呈現出了不同的風俗習慣,那麼中西方婚禮差異到底有哪些呢?中國婚禮和西方婚禮的區別有主要在哪呢?今天我們從四個方面來了解一下。
  • 北宋黃庭堅為何愛水仙?
    早在宋代,便有許多的文人視水仙為品性高潔的花卉,紛紛為之寫詩做賦。比如蘇東坡的好友黃庭堅,就有多首歌詠水仙花的詩篇留傳後世。南宋時辛棄疾曾作《賀新郎·賦水仙》一詞,對著水仙花發出了「靈均千古懷沙恨。恨當時、匆匆忘把,此仙題品」的感慨和遺憾。靈均據傳為屈原的字,後來為人們引申為善作詞章的才士。魏晉時雜家王嘉著《拾遺記》在洞庭山一節中記載說,屈原自沉後,成為了水仙,其精靈常常出現在湘水之濱。而在更早的傳說中,伍子胥死後,吳王以其屍沉於江中,魂魄也是化為了水仙。所以,水仙花自然而然常和屈原伍子胥這樣的忠貞之士聯繫在了一起。
  • 孕育了絕品巖茶的「三坑兩澗」,到底有何魅力?如此神秘
    孕育了絕品巖茶的「三坑兩澗」,到底有何魅力?如此神秘初聽「三坑兩澗」還以為是某景點,殊不知是武夷優質巖茶的5大產地。不僅名字好聽有趣,產出的巖茶更是備受推崇。一起來看看它們到底有何魅力。在傳說中,「慧苑」的名字來源於一位僧人,曾經有一位名叫慧遠的和尚來到天心廟附近坐禪
  • 顧影自憐(河洛典故)
    不錯,「顧影自憐」是有臭美的意思,清朝餘懷在《板橋雜記》裡講到一個叫崔科的佳麗時,說她「顧影自憐,矜其容色,高其聲價,不屑一切」。  長得漂亮就心高氣傲,美女不都這樣嗎?  「顧影自憐」更準確的解釋是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  這個解釋跟陸機有關。  陸機,西晉文學家,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 中西方度假旅遊有何不同?
    1、歷史背景不同旅遊度假村最早起源於歐洲,歐洲人很早就有外出度假的傳統和歷史。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公元前500年,第一個度假地在希臘的溫泉和礦泉地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旅遊度假村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古語中,常用的顧影自憐一詞是什麼意思,又是怎樣的典故?
    顧影自憐。顧影自憐,我們先從文字的表面來做拆分:顧,是回頭的意思,就是回頭看看;而影,自然就是影子;自憐,則是自我憐惜的含義。那麼,貫穿起來,顧影自憐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自我憐惜。而這個動作所傳達的這個人內心的情感,其實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孤獨失意,一種則是相反的自我欣賞。
  • 品味巖茶:醇不過水仙
    水仙特徵:今天我要和大家繼續分享的是武夷山當家品種茶之一的武夷水仙茶。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這一說法充分表現了武夷水仙茶的特點。水仙巖茶的主要特徵有:外形條索較一般幹茶粗壯,呈油亮蛙皮狀,色青或烏褐色。衝泡後,水仙茶花香較為明顯且悠長,茶湯有明顯粽葉味,滋味醇厚綿軟回甘明顯。
  • 水仙茶簡介
    湯色橙黃、香如蘭花、滋味醇厚回甘,「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這句武夷山諺語已經充分說明了武夷水仙茶醇厚的品種特徵。武夷水仙茶是美容茶與健康茶,具有降脂養胃的功效。輕輕啜上一口,用心領略「清和淡靜」的茶道精神。三十年以上的水仙茶樹製得的茶葉稱為「老樅水仙」,如果喝到百年以上的水仙茶樹製得的百年老樅水仙,那就非常珍貴,這種水仙茶樹製成的水仙茶有特別的清香,我們稱為「百年老樅水仙」。
  • 什麼樣的巖茶水仙才會有苔蘚味?是樹齡,還是山場?
    有苔蘚味不說,還水薄,不醇,茶湯沒漿感。堂堂的老叢水仙,茶湯竟然不醇?這簡直將「鬥不過水仙」的臉面都丟光了。最後,那泡水仙泡了5衝就沒味道,要重新換一泡茶。不是說老叢水仙會有苔蘚味嗎,怎麼這一提到「苔蘚味」,卻這麼不受麻花待見?到底什麼樣的巖茶,才會有「苔蘚味」?是因為樹齡,還是因為山場?《2》巖茶的品種有非常多,水仙肉桂是當家花旦。
  • 如何區分武夷巖茶中的水仙與肉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的時候便已經很有名氣了,是我國的傳承下來的歷史名茶。史上曾被贊做「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從溢美之詞,也可看出武夷巖茶的絕佳風味。作為烏龍茶的一個茶種,武夷巖茶自己又可以劃分出水仙、肉桂、奇種、名樅與大紅袍五個類別。
  • 同為球莖花,水仙、鬱金香有何區別?冬天愛開花的它們該怎麼養?
    同為球莖花,水仙、鬱金香有何區別?冬天愛開花的它們該怎麼養? 自打養花事業發展的風生水起後,各種各樣的植物類別紛紛進入人們的視線,像水生、種球等早前大家尚不太熟悉的植株,現也成功入駐花市,為花友提供了更多有利選擇。
  • 水仙茶
    另有小湖鎮大湖村民傳說清道光年間,蘇氏到鄰村祝墩村巖叉山砍柴,在山頂祝桃洞口發現一株茶樹,並折枝插植成活,並以制烏龍茶工藝採制。據《永春地名錄》記載:「……湖洋公社是馳名中外的『閩南水仙』的產茶葉區,是全縣種茶最早的地區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農民鄭世報為求生計,到鼎仙巖燒香禮佛,得觀音託夢:「人北行,見木杉,住草亭。
  • 顧影自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孤苦伶仃、孤芳自賞、形單影隻,反義詞有:自高自大、妄自尊大,顧影自憐是貶義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孤獨失意。顧影自憐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顧影自憐(gù yǐng zì lián)成語釋義: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
  • 詩詞中的水仙,冬天開得最美
    相反,冬天的花兒,比起別的花更有風骨,更具獨特風味。且看,除了耐寒的梅花,常春的月季,持久的山茶,能讓人心動者,怎麼能少了水仙呢?水仙是「花中四雅」之一,又被人親切地稱作「雅客」。它的特別,不僅在於它在盛於冬天,不懼寒冷,更因它的習性。與其他花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需要泥土,也不必精心養護,只是淺淺清水,幾粒卵石,便能存活。
  • 【濟南故事】大明湖水仙祠到底在什麼方位
    史料記載,藕神祠又稱水仙祠,不知建於何年,也不知藕神是誰。劉鶚在《老殘遊記》一書中曾提到過:在鐵公祠欣賞完佛山倒影后,他「迴轉身來,看那大門裡面楹柱上有副對聯,寫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點頭道:『真正不錯!』進了大門,正面便是鐵公享堂,朝東便是一個荷池。繞著曲折的迴廊,到了荷池東面,就是個圓門。圓門東邊有三間舊房,有個破匾,上題『古水仙祠』四個字。祠前一副破舊對聯,寫的是『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
  • 大理究竟有何不同
    而大理究竟有何不同?為何很多人不止一次來大理呢?提到大理,第一印象就是「蒼山洱海」,還有那一抹天空純淨的藍。匆匆的行程中,總會去這兩個地方看看。「漫山遍野,漫天飛雪,漫無止境,還是漫不經心……」我想說的「漫」可能和這些都沒有太多的關係,更多的是在說大理究竟有何不同吧。之所以是「漫」不是「慢」,一個與「心」有關,一個與「水」有關。大理不正是有個「洱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