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下生存,企業必須經得住嚴酷考驗和激烈競爭,而深層次的競爭便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中鋁山東企業熱電廠大力實施「凝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弘揚「光熱」文化,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全面提升企業形象和競爭力。
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滿足四個標準:基於個性、基於戰略、基於最根本的商業準則、基於人性。一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基於個性的。二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基於企業戰略的。三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基於商業準則的。四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基於人性的。尊重人性是所有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和基礎。熱電廠倡導「奉獻光熱、奉獻真誠、奉獻熱情」的精神,始終把企業文化作為發展的動力和寶貴資源,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去薰陶人、塑造人、感召人,充分發揮廣大幹部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並有組織、有計劃、系統性地推進具有熱電特色的「光熱文化」理念體系,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通過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不斷總結經驗,充分展現熱電團隊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敢於搏擊市場風浪的勇氣和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生產經營,助推企業科學、和諧發展,為建設具有優秀文化、充滿生機活力的幸福家園提供堅強的動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幸福感指數。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感指數」的概念起源於不丹,一個面積不到5萬平方公裡,人口不到80萬的國家。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在幸福排名中位列第八,「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不丹模式」的啟示。「不丹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國民幸福總值」已被正式寫入了憲法,在這種執政理念指導下,一切政府措施的實施效果都應當按照所帶來的「幸福度」來衡量,而非經濟收益。「不丹模式」成功的實質在於:「回歸公平,尋求一種平衡的幸福。」不丹的增長模式提醒我們,經濟增長並不是終極目標,它只是實現人民福利的一個必要手段。
光熱效應。追溯熱電廠發展的歷程,是一次次不同尋常的跨越、騰飛,鐫刻成一座座大氣磅礴的文化豐碑。1988年建廠初期,以當年施工、當年投運一臺鍋爐的風雷之勢高歌猛進。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老兵工精神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激情創業的優秀品質,積累形成了「光熱文化」的內涵。
厚積薄發,水到渠成。近年來,熱電廠緊緊圍繞「光熱文化」這個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掀起了有規模、有層次、有深度的「光熱文化」提升發展大提煉活動。並先經過全廠上下幹部員工集思廣益和召開企業文化研討會,對「光熱」文化進行總結、歸納,凝練出了奉獻「光」(電能)「熱」(熱能),奉獻真誠與熱情的「光熱文化」,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光熱文化」來源於傳統老兵工文化精髓、現代管理思想和熱電廠的實踐經驗,也是熱電廠二十多年創業歷程的經驗總結。「光熱文化」是團隊文化,它是一個普通團隊轉化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催化劑,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團隊活力,提升團隊精神,增強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
大力實施凝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為實現建設「具有優秀文化,充滿生機活力的幸福家園」目標,熱電廠結合實際,大力實施凝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三大」工程,把幸福標準由抽象變為現實,由籠統變為具體,讓員工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讓員工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就在眼前、幸福就在身邊,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員工立足崗位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幹勁。
「三大」工程是企業與員工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能促進企業和員工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員工幹事創業、爭創一流的膽識和魄力,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建設幸福家園活動中,從而在更高起點上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提高員工的「幸福感」應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重要目標和神聖職責。創建公平公開的企業環境,應從企業文化建設著手,營造寬鬆活躍、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圍,經常組織文體娛樂活動、磨鍊意志的團隊拓展訓練、讀書學習、技術練兵、參觀旅遊等系列活動,讓員工充分陶冶情操、展現自我、愉悅身心,感到平等和自由。
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必須提升員工的幸福感,讓員工充分感受到這種幸福,被幸福感充盈著,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傾力構築和諧、幸福的企業大家庭氛圍,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穩定科學發展。
來源: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