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閩清義窯文化 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0-12-26 樂享閩清

閩清義窯是福建宋元時期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奮安創意產業園的索佳藝陶瓷文化創意園,在福建索佳藝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榕冰的帶領參觀下,領略了帶有濃厚歷史色彩的義窯青白瓷文化。

閩清青白瓷器物

據介紹,索佳藝旗下的陶瓷文化創意園是福州目前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以「陶瓷文化」為核心,以「陶瓷文創體驗」為亮點,集家居陶瓷生產研發、陶瓷文化創意展示、陶瓷文化體驗、休閒等於一體的文化休閒旅遊景區。創意園中以閩清義窯青白瓷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完整展示閩清義窯古窯址形態,以及宋元時期的閩清青白瓷器物。對發揚閩清特有義窯文化及提升閩清青白瓷的知名度有重要意義。

反映閩清青白瓷70道製作工序的陶瓷壁畫長卷

「還有閩清縣東橋鎮的迷樂谷旅遊項目,也是我在做陶瓷文化過程當中的產物,後期將植入閩清義窯文化,將傳統陶瓷與現代生活元素進行巧妙融合,從傳承中創新,並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實現陶瓷產業的商業價值。」 劉榕冰告訴記者,「迷樂谷旅遊項目一期將於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讓人們在遊與樂中細細品味義窯文化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沉睡800多年的閩清義窯借網際網路+獲新生
    據介紹,位於閩清東橋鎮的義窯,是宋元時期我省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南海一號」「碗礁一號」水下考古發掘,均發現了大量義窯生產的瓷器。1991年,義窯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閩清義窯技藝已失傳800多年,保護、傳承與發展義窯技藝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期待。去年,通過史料挖掘、考查、整理和研發,終於成功「複製」了義窯技藝。
  • 「絲路非遺·義窯傳承」文旅項目在閩清動建
    18日上午,2019「梅好」閩清花果山網絡推廣年啟動暨「絲路非遺義窯傳承」迷樂谷文化旅遊項目開工儀式在閩清縣東橋鎮舉行。據了解,「迷樂谷」文旅項目由福建索佳藝集團投資15億元打造,圍繞閩清義窯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以休閒農業為載體,結合閩清縣青白瓷傳統文化,緊扣迷宮藝術形式,融生態農業、文化旅遊、休閒度假、修心康體、科普教育於一體,打造高端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閩清義窯是福建宋元時期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
  • 「復燃千年窯火 再現海絲文化」閩清瓷天下發起義窯文化復興行動
    4月3日上午,「復燃千年窯火 再現海絲文化」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瓷天下旅遊區——海絲精靈谷舉行。活動邀請廣大遊客參與手作陶藝、古法造窯、古式燒窯、古方開窯及參觀海絲瓷路文化再現展覽等,讓大家充分了解和體驗古窯文化、陶瓷文化與海絲文化,致力於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千年海絲瓷路文化。
  • 共築瓷窯傳世——仰大外院實踐隊走進閩清縣東橋鎮探尋義窯文化
    仰恩大學外院赴閩清實踐隊是仰恩大學暑期專業實踐隊之一。該隊伍由十五個女生組成,本著「探索義窯、了解義窯、保護義窯」的目的來到閩清縣東橋鎮。在實踐的過程中,成員們展示優秀的團隊協作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成員們與當地人民交流融洽。
  • 閩清瓷天下發起義窯文化復興行動 活動持續至5月4日
    福州新聞網4月3日訊(記者 邱陵)3日,由閩清縣文化體育與旅遊局、閩清縣東橋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復燃千年窯火 再現海絲文化」發布會在中國瓷天下旅遊區——海絲精靈谷舉行。據了解,本次活動從即日起持續至5月4日,旨在復興閩清歷經千年的義窯陶瓷文化。據了解,閩清縣東橋鎮擁有四千多年陶瓷文化、一千多年海絲文化。
  • 閩清發起神秘義窯文化復興行動
    □東快記者齊榕4月3日,閩清縣文化體育與旅遊局、閩清縣東橋鎮人民政府在中國瓷天下旅遊區——海絲精靈谷聯合主辦的「復燃千年窯火再現海絲文化」發布會,該活動從即日起持續至5月4日,旨在復興閩清歷經千年的義窯陶瓷文化。同日,「歐盟-中國一帶一路經貿委員會中國代表處」及「福州市陶瓷藝術交流創作基地」落地閩清。兩幅牌匾的頒發奠定了閩清東橋作為海絲源頭的文化地位。
  • 這裡是福建閩清!
    禮樂、陶瓷(義窯)、華僑、狀元院士、祠堂、溫泉等特色文化都在傳揚著屬於閩清的精神禮樂文化鳳凰山下,曇溪潺潺那是梅邑人才輩出的地方>千年儒學鑄成「禮樂」同輝宏篇巨著留下不朽光華歷史的豐碑銘刻著知識的力量陶瓷(義窯)文化閩清義窯我省宋元時期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
  • 義由村打造閩清首個「數字鄉村」
    「義由古窯的歷史,可大有『來頭』。」掛職東橋鎮黨委副書記、義由村黨支部駐村第一書記張兆雄說,閩清義窯曾是宋元時期我省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而義由村則是閩清義窯古窯遺址群的分布地之一,方圓10多平方公裡範圍內,有20多個山頭挖出了100多個古龍窯遺址。
  • 搭上文創和網際網路快車 閩清青白瓷謀復興
    反映閩清青白瓷70道製作工序的陶瓷壁畫長卷。  在倉山區建新鎮奮安創意產業園,一個名叫「索佳藝」的創業基地,集合了許多跨藝術門類的青年創客,並結合網際網路技術,使傳統的閩清青白瓷產業搭上文創和網際網路快車。  昨日,記者走訪索佳藝·優空間創業基地,看到這裡正在建設和完善閩清義窯古陶瓷博物館、創意團隊工作室和創意成果展示區、網際網路團隊眾創空間、陶藝觀光工廠、創意產品超市以及獨立的陶瓷與創意體驗館等項目。
  • 閩清古厝|海峽兩岸古厝文化交流,共謀發展
    為重溫習總書記《〈福州古厝〉序》進一步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指示福州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將於7月26日~28日在福州聯合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活動《閩清宏琳厝》戴翔華/攝同期,由中共閩清縣委員會和閩清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展閩清古厝魅力,傳千年梅邑文化」暨海峽兩岸(閩清)古厝文化交流活動將在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辦。
  • 閩清古厝 | 海峽兩岸古厝文化交流,共謀發展
    >福州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將於7月26日~28日在福州聯合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活動《閩清宏琳厝》戴翔華/攝同期,由中共閩清縣委員會和閩清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展閩清古厝魅力,傳千年梅邑文化」暨海峽兩岸(閩清)古厝文化交流活動將在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辦。
  • 郭羿承:城市文化旅遊IP如何實現多元文化可持續發展
    一段具有歷史意義的繪畫牆體,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作品,彰顯了柏林的城市特色文化,成為該市文旅IP的重要地標。柏林為了實現城市文旅IP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將來自文化,教育,科學,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參與者聚集到一起,並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將城市打造成多元文化陣地。
  • 臺北大稻埕街區與閩清梅城印記街區「結對子」,共謀發展
    閩清梅城印記開發公司邀請臺北大稻埕地方創生公司針對閩清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進行了一場乾貨滿滿的經驗分享交流會。閩清縣委常委、副縣長江泳主持了本次交流會。◆ 來自臺北大稻埕地方創生公司創辦人呂大吉分享大稻埕街區的發展經驗       下午,由省青年建築師協會與福建泰可文創團隊共同承辦的首場「梅城聚場-梅城開講」-探索臺北大稻埕發展地圖,在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吳氏祠堂展開
  • 團建活動,盡在閩清迷樂谷
    >、網紅旋轉單車、闖關任務信任背摔...超級多玩法等你解鎖喔閩清迷樂谷文化旅遊景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東橋鎮官圳村23號。— 中國海絲瓷路文化重要旅遊目的地— 海絲文化研學旅行基地— 中國瓷文化示範基地、義窯非遺傳承基地這裡不遠,從福州西出發,自駕50分鐘即達距閩清東橋收費站僅5.4公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張綺曼世界室內設計大會演講:室內設計與可持續發展
    二、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不損害後代的利益。可持續發展是從人類前途命運出發至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發展途徑,這是劃時代的新概念,最核心的理念基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它對人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這裡面有幾個小點:第一,關於文化可持續發展。
  • 華胥氏文化創始人宮阿娜:文化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創新與創意
    一、相信商業價值是文化傳承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順應人性與市場經濟規律的載體。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指出: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係,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 2020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專家學者共話「文化創意與可持續發展」
    本屆論壇期間,將舉辦多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守正創新 2020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在12月4日下午舉行。在圓桌對話環節,來自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圍繞「文化創意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各抒己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討論。本場對話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向勇主持。
  • 第一節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一般地說,以自然和文化為基礎的旅遊資源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和戰略選擇。豐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旅遊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 閩清十大姓氏之陳姓
    在閩清有種文化叫做禮樂文化,其 核心精神:「禮樂同輝,傳承文明」這是在紀念閩清際上村出來的陳祥道、陳暘兩兄弟,在這個際上村還出了十八學士。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閩清的陳氏。閩清陳氏在閩清人口排名第四位。為最早遷入閩清的五大姓氏之一。
  • 耀州窯陶瓷文化藝術展在銅川開幕
    牛一兵楊長亞李偉出席 李智遠致辭12月23日,以「耀瓷華章·『窯』望世界」為主題的耀州窯陶瓷文化藝術展在王益區耀瓷小鎮大師創意園拉開帷幕。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牛一兵宣布開幕並巡館。李智遠在致辭時說,銅川是一座有著厚重文化底蘊和多元文化根脈的城市。耀瓷文化是中華文明代表性標誌之一,豐厚了銅川的精神文脈,堅定了銅川的發展自信,已經成為助力銅川高質量發展重要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