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與故宮相媲美,見證了清王朝的鼎盛到衰敗,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2020-12-13 關於途中

中國的歷史悠久,現在最能證明中國歷史的是那些古蹟遺蹟, 國內的歷史人文景觀不少, 而且,這些歷史人文景觀還很受歡迎,一到假日就會迎來很多遊客, 但是如果說國內最受歡迎的歷史人文景觀應該是故宮,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是中國最有名的古建築之一。

但是,其實在北京除了故宮這座古建築之外,大清王府也非常有名,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被稱為「恭王府,清代史的一半」,在國內很多古建築中地位也非常高。

我相信大家今天應該知道我們說的是恭親王府,但對這個王府應該很了解, 應該有很多夥伴去過這個王府玩, 作為清代最大規模的王府,恭親王府的佔地面積達到了6萬平方米以上。

主要分為宅邸和花園,其中各種建築群落有30多個,而且布局講究,很多人不僅認為這個恭親王府氣派,比故宮優越,而且恭親王府的地理位置風水也優越。

現在,作為觀光地,每年被這個恭親王府吸引的遊客也不少,但由於消防安全設備設施的整備等,恭親王府閉館2個月也為人所知,很多人期待著這個王府什麼時候開館。

今天決定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這個恭親王府將於19年3月19日重新開始, 想去旅行的夥伴絕對不能錯過,一定有很多人兩天後能去, 對此,網民們表示了如何看待。

一個網民說,恭王府,一半的清朝史,這句話真不錯, 這個恭親王府目睹了清王朝從絕頂衰退的歷史進程,確實不錯, 另外,是有歷史意義的景點。

看完故宮,恭王府真看不見, 結果故宮比恭親王府多了,在恭親王府能看到的東西在故宮能看到,在故宮恭親王府不能看到的東西也能看到。

你覺得這個怎麼樣? 歡迎留言給評論區。

相關焦點

  • 朕的圓明園,清王朝的一部興衰歷史
    圓明園的興建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後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代皇帝經營了150多年,終毀於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大火。圓明園的興建經歷了清王朝政治經濟最鼎盛時期,又見證了清王朝的迅速下滑,可以說一座圓明園就是一部清王朝的興衰史。
  • 韓國故宮:為該國5A級景點,當地人稱可與中國故宮相媲美
    圖為北京故宮和其他的古代建築相比,故宮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更富有一種獨特的意義。只要一提到故宮,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中國北京的故宮,故宮似乎已成了中國故宮的特指。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韓國居然也有一個故宮,韓國故宮是韓國的5A級景點,當地人都稱它可以與中國故宮相媲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韓國故宮是否有能耐可以和中國故宮相提並論吧!位於韓國首爾地區的的韓國故宮是韓國的五大宮殿之首,首爾是韓國的首都,就像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一樣,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而兩個國家的故宮都是建立在本國的首都。
  • 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清王府—恭王府,可與故宮相媲美,歷史悠久
    無數的遊客來到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圓明園,頤和園,以及各種公園遊覽。今日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北京的一座王府,這是我國唯一向世界開放的清代王府,而且這座王府規模巨大,歷史悠久,堪稱清代半部歷史,這就是北京的恭王府。古代人修建宅邸非常注重風水,而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京城的絕佳位置。
  • 它是我國最大「古宅」,面積足有故宮的兩倍,如今可以一睹風採了
    其實在我們的古代有過很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而古代的一些建築也有一些至今也保存得非常完好,像故宮這樣的皇家宮殿也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古建築了,雖然說已經幾百年了,但是依舊是氣勢宏偉,也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建築水平是很厲害的。
  • 世界最大皇宮是故宮?並不是的,此皇宮佔地面積是故宮的5.5倍
    但是古代建築就不一樣了,它不僅非常的宏偉,富有古色,更是傳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氣息。從這些古代建築裡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從封建社會一路改朝換代成為現在這樣的國家,都經歷過了什麼?這些古代建築無一不是富麗堂皇,美輪美奐,雖然每個國家習俗和文化不同,但是古代的君王無一不是生活在奢靡的環境之中。
  • 瀋陽故宮:清王朝第一座帝王宮殿建築,珍寶無數、價值連城
    說起瀋陽的旅遊景點,瀋陽故宮是當仁不讓的穩坐第一把交椅,是這座城必去的景點之一。雖然沒有北京故宮的雄偉壯麗,但是作為清入關前的「皇宮」,這裡留存有太多早清時期的故事。並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開啟了清朝歷史的篇章,所以皇宮便設立於此。後來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慢慢地就被稱之為瀋陽故宮。現今已經成為了瀋陽城著名的旅遊及打卡景點。
  • 內蒙古這處景區,地位和故宮相同,歷史比故宮悠久,可惜少有人知
    但就是有一些景區,雖然很有名望,地位也很高,但是遊客卻非常稀少,是不是很奇怪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景區就是這樣的,地位可以和故宮相媲美,但是到訪的遊客數量與故宮相比卻是望塵莫及。這就是始建於公元1256年的元上都遺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這個「悽慘」的世界級風景區吧。
  • 亞洲這座宮殿規模比故宮還大,僅護城河就有60米寬,就在中國隔壁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歷經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齒輪轉個不停,有些古老建築都成為這個國家的精神象徵,先說說咱們中國的故宮,它見證明清兩代的鼎盛和衰敗,更是看著中國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它的意義非凡。故宮的規模建築簡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更是皇家建築的代表,故宮對於我國來說,它的規模可以說是非常宏偉,是很多國家無法比擬的。
  •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品讀歷史故事,體味故宮六百年風雲變幻
    朱棣於次年,也就是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在故宮正式接受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朝賀,成為了故宮的第一位主人。從這一天起,故宮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個「中」字,也是朱棣營建北京故宮的理念。北京有一條中軸線,從南到北貫穿北京外城、內城、皇城和皇宮。北京城的所有建築都是以這條中軸線為基準,呈對稱式分布的。而故宮正是位於這條中軸線的心臟位置。
  •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見證輝煌絲路歷史
    談及故宮與《絲路山水地圖》的淵源,張之鑄表示,《絲路山水地圖》是一幅繪製於明代中後期的皇家青綠山水手卷,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獻,它的回歸將有助於我國更深入地研究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並為未來「一帶一路」的研究提供難能可貴的參考與借鑑。本次捐贈是繼許榮茂先生2016年7月捐資8000萬元參與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後的又一次文物保護行動,也是中國文化慈善領域的又一標誌性動作。
  •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鼎盛的王朝嗎?真實的唐朝是怎樣的呢?
    中華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經歷的封建王朝最有名的是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而一談到這些朝代,人們談論最多的應該是大唐王朝,更多的中國人認為,大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王朝,而且它創建的文明也是任何一個時期王朝所不能比的。可是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的觀點。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鼎盛的王朝嗎?
  • 江蘇一景區走紅,與北京故宮相媲美,被稱為「故宮贗品」
    且在人們印象中最深刻的建築物莫過於北京故宮,每到節假日時期,基本上每座城市當中的旅遊景區都會湧入大多數的遊客,自然北京故宮也不例外,每年到北京旅遊的遊客數不勝數,特別是那些愛好古歷史的鑽研者來到此地進行研究。且我國的古建築都比較宏偉壯觀,還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許多的西方遊客前來,而且還使得他們對國內的建築充滿了崇拜,也使得他們對於建築的構造有了深層次的了解。
  • 北京又一好景區火了,可與故宮相媲美,規模巨大門票40少有差評
    這片風景區的規模很大,總體面積達六萬平方米,存在歷史也很悠久亦正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裡曾是三個重要歷史人物居住的地方,其名字也由此而來。稱其為清代「最大」宮殿,並非誇大其詞,而是事實,更有「華夏第一府」之稱。不但規模巨大,而且經歷了清王朝,它是如何從鼎盛走向衰落的,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清史的一個重要原因。以60,000平方米為單位,共有30多個不同類型的建築群體。
  • 紫禁城600歲,見證了明、清500多年歷史,趁機會帶娃看看吧
    我認為:旅行是自己心靈的一次放鬆,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增加生活閱歷的積累,旅遊可以了解當地民俗歷史和城市發展,也都是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紫禁城600歲,見證了明、清500多年歷史紫禁城600歲,見證了明、清500多年歷史,二十四位帝王的興衰,原來是老百姓的禁地
  • 承德避暑山莊《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成必看項目
    據悉,承德避暑山莊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正在火熱演出中,該劇講述了康熙帝恢宏壯闊的一生,融入了3D裸眼技術,為觀眾帶來如臨其境的真實感受,領略康熙帝一生的輝煌。
  • 第一次去故宮,居然不知道門在哪裡,第一尷尬的故宮遊記!
    故宮同法國凡爾賽、英國白金漢、泰國大皇宮一樣,除了是曾經的權利象徵,更是歷史遺留的瑰寶但是,故宮雖歷經苦難,但依然傲然挺立於長安街畔。它見證了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由盛至衰的全過程,見證了中國被受屈辱近代史,它曾經金碧輝煌,它一直莊嚴大氣!
  • 《鼎盛王朝》:承德文化產業的一朵奇葩
    《鼎盛王朝》:承德文化產業的一朵奇葩    作為河北省「十二五」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30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的中國·承德《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項目,目前正在順利推進。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具特色、最具權威、最為豐富的滿清文化產業長廊,成為承德重要的文化產業交流場所,成為北京乃至環渤海經濟圈具有地標性特點的獨立主題性園區。
  • 你從未見過的歷史照片2020-97 清朝滅亡前故宮景象
    從照片中,人們也可以探知出往日的真相,哪怕沒有出生在此時,哪怕沒有去過此處,但景色卻是相通的。沒落的王朝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乾隆末年,它就已是走到上窮水路的狀態了。在它之前,清朝在康熙、雍正的帶領下一路走向上坡,到了乾隆時期已經到達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