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2020-12-18 天眼新聞

「當我在病床上,從昏睡中醒來,就會望見媽媽,那充滿撫愛的眼睛……」舞蹈名叫《我愛媽媽的眼睛》,視障的孩子演唱,聽障的孩子伴舞。兩位老師在一旁給著手勢,舞蹈動作便融進了歌聲。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  「習近平同志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孩子們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時任校長的黃金蓮現已退休,當時的細節仍歷歷在目,「他還特意用手語向孩子們說『謝謝』。」  黃金蓮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首任校長。1992年,從一片荒坡上建起的新校園,迎來首批學生,專業老師則只有4位。老師既管教學,又管生活——吃飯、洗澡、穿衣,都得手把手教。「我們就是孩子們的耳朵和眼睛。」黃金蓮說。  回憶依然暖心。黃金蓮介紹:「習近平同志當時看得認真,問得仔細,在了解到學校老師既要當教師又要當家長時,對我們語重心長地說,『特殊教育的老師更需要有愛心、耐心和信心。』」  當天下午,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坐到了一起,心裡頭很是熱乎。大家一合計,把「三心」列為辦學理念,此後21年一直秉持。  「21年來,除了工作調動,學校沒有一位老師主動離開。如今,所有老師的工作簡歷上只有一行字——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現任校長李勤說。  美術老師劉明,是學校第一批學生,先天性失聰,入學時已經12歲,習近平同志考察時,他就在學校。從小熱愛畫畫的他一路堅持,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又選擇回來任教。  「為什麼想回來?」李勤用手語幫記者翻譯。  「我知道學校裡還有不少喜歡美術的孩子,我也想為學校出一份力,帶出更多的學生。」劉明用手語回答。  美術教室的牆壁上,掛著他8年級時畫的一幅蠟筆畫《春天》——鮮花叢中,兩名戴著墨鏡的視障孩子用手撫摸花朵,感受春天。  21年前,這幅畫曾吸引了習近平同志讚許的目光。「習近平同志深感欣慰地說,特殊學校的教育和普通學校的教育不同,要重視特殊學生的技能培訓,讓他們畢業後有一技之長,能服務於社會。」李勤回憶。  自那以後,學校開始加大職業教育力度,不僅開設了烘焙、美容美髮等10個職教專業,還與其他職業學校攜手,辦起了多個職教班。如今,學校414名畢業生裡,有25人考上大中專院校,279人進入企事業單位,110人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今年10月,第一批畢業生集體回校。他們都已成家立業,有的成了超市經營者和烘焙師,有的成了服裝廠工人和汽車噴漆師。學生們特意穿上了「20年再聚首」的白色T恤衫,給老師們送上了一個大蛋糕……  那幅名叫《春天》的畫,如今就一直掛在美術教室。每當有美術新生到來,劉明都要講一講畫背後的故事。「習近平同志的肯定當時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希望把它分享給每一位學生,激勵他們跟我一樣堅持夢想,堅定信心。」劉明表示。  草地上,那支跳了21年的舞蹈還在繼續:「媽媽的眼睛,我心中溫柔的燈,我永遠記著她的深情……」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吳春生

相關焦點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習近平同志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孩子們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
  •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親歷者說)
    「當我在病床上,從昏睡中醒來,就會望見媽媽,那充滿撫愛的眼睛……」舞蹈名叫《我愛媽媽的眼睛》,視障的孩子演唱,聽障的孩子伴舞。兩位老師在一旁給著手勢,舞蹈動作便融進了歌聲。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 市委書記林興祿調研慰問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項目建設
    12月31日,市委書記林興祿深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項目建設現場,他代表市委、市政府,把濃濃的關懷、節日的祝福送到項目建設工地一線。市城發集團總經理陳力夫、副總經理馮阿清參加活動。林興祿實地察看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藝體樓及附屬工程項目進展情況,聽取市城發集團相關情況匯報,對特校建設表示高度關注和誠摯慰問,對前期施工進度及下階段工程計劃給予肯定,要求針對項目建設實際考慮人性化設計,保質量、保安全、保進度、保廉潔,確保項目按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城發集團供稿) 【來源:三明市國資委】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屯昌特殊教育學校為智障及孤獨症學生創辦舞蹈班
    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舞蹈。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日前,在新年前夕舉辦的2020年屯昌縣中小學校園藝術節上,一場特殊的歌伴舞表演令觀眾們眼眶發熱——動人的樂聲中,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們隨之起舞:「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有人記不住歌詞,有人動作跟不上,已經練習了一個多月的他們儘管還有些笨拙
  • 三明特殊教育學校探訪:挖掘他們的的個性特長
    「春節過後,全省的一場特教研討會將在我們學校舉行。這不,我和其他校領導都在加班呢。」1月16日下午,在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室,李勤快言快語。  1991年6月,年僅19歲的李勤從泉州師範學校畢業,成為全省首批特教專業畢業生。恰逢三明市正在籌備成立一所聾啞學校,他成為籌備組一員。  新學校建立,首要任務是招生。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三明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黃金蓮
    19年前,一紙調令,沒有猶豫,她走上了特教崗位;19年中,幾度風雨,百折不撓,她與孩子們相伴左右、不離不棄;19年後,累累碩果,灼灼其華,她成為眾人心目中的「校長媽媽」。  她,就是福建省三明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黃金蓮。
  • 關愛星星的孩子,走進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圖)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焦庭芳報導:2018年4月2日是全球第十一個全球自閉症日。當日下午,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收到了來自信豐縣供電公司團委代表及志願者們的愛心問候。  活動最後,信豐縣供電公司團委代表熱切表示: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與信豐特校進行互動,多走進特殊教育學校這個大集體。本次「關愛星星的孩子,走進信豐特校」活動,讓今年的自閉症日變得格外有意義。相信在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牽掛和關注下,我們身邊的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綻放不一樣的精彩!
  • 特殊教育學校:讓笑容綻放在大山腳下
    新華社西寧電題:特殊教育學校:讓笑容綻放在大山腳下  新華社記者嚴賦憬、藍翔  「很好,接著走!一步一步,不能跳哦……」陽光灑進康復訓練室,實習教師鄧海蓮正和學生馬洪文一起練習走路。她牽著孩子的手,不斷鼓勁,耐心陪著他在康復器材上一點點向前進。  雖然每走一步都戰戰兢兢,短短一米半的距離顯得如此漫長,馬洪文還是成功抵達終點。
  • 辦學遭誤解,他們堅持了28年……|精選
    沒有老師,沒有學校在政府準備籌建特殊學校的地點滿眼看去只有環山和菜地1992年學校舊貌1992年初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好4名專業老師幾名其他員工他覺得「也許是他們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學校目前共有241名學生從學前班到中職授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生活、體育等全科目這些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學生在包餃子,這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開拓的特色課程
  • 長春大學2020年特殊教育學院招生簡章
    一、學院簡介   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是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創辦的全國第一所,也是亞洲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學校,開創了我國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
  • 臚崗這所特殊教育學校……
    27日下午,區委書記張學龍帶隊到臚崗、隴田、井都等地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和特殊教育學校有關工作調研活動。調研中,張學龍強調,要把學校建成專業化、高品質的特殊教育學校,讓學校成為特殊孩子們成長的樂園;要全力打造優質民生工程,加快推進汕汕鐵路潮南段的徵拆工作,高效有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展。區委書記張學龍一行首先來到潮南區特殊教育學校,實地察看了校園建設情況,走進教室參觀孩子們的手工作品,並與該校負責人交流,了解師資配備、送教上門等情況。
  • 大陸殘障藝人訪臺北特殊教育學校 獻藝智障學童
    10月15日,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在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演出交流。圖為藝術團聽障演員表演藏族舞蹈《神香》。(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臺北訊 (記者 王怡然)10月15日,一場特殊的表演在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上演,說它特殊,是因為它的演員都是來自大陸的殘障藝人,而它的觀眾都是臺灣智障孩子。  這場演出是由北京市臺辦策劃主辦的「第八屆中華文化快車」——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來臺灣後的第一場演出。
  • 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2021年招生辦聯繫電話
    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2021年招生辦聯繫電話 2020-12-22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深圳將推動成立特殊教育學校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提高福利院兒童教育水平,我市將推動成立特殊教育學校,深入推行融合教育。   據介紹,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養育的18歲以下孤殘兒童300多名,已開設教學班3類8個、在校學生達95名。目前,院內正全方位試行融合教育,比如在學前教育階段,將文化教育、遊戲與康復教育有機融合;職教階段,福利院已開設「小小快遞員」、園藝種植、美工坊等項目。
  • 市特殊教育學校:愛融合,比星星更璀璨
    市特殊教育學校:愛融合,比星星更璀璨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4日 14:37:39 | 作者:郭婉怡 | 編輯:董之震  融合教育是當今國際特殊教育發展的潮流。「衛星班」是指特殊教育學校附設在普通學校,服務於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簡稱「特需學生」),由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共同管理的班級,是促進特殊教育走向融合的一種教育安置方式。本學期,東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立足於融合教育,在鄰近的普通小學——白雲中心小學內首創「衛星班」,為5名特需學生提供了融合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特需學生個別化教育的需求,於學生、於家庭、於學校,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 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走進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分享經歷和夢想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9日電 (雷志)受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邀請,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19日下午走進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孩子們帶來「聽見:世界的樣子」、「關於殘疾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事業」的主題報告會。  陳燕是一位女性盲人鋼琴調律師、導盲犬暢行發起者、作家。此外,她還有許多「身份」,如盲人跆拳道手、盲人獨輪車騎手等。
  • 和喜安築集團攜手四川省慈善總會再次走進武勝縣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教育重心向特殊教育板塊傾斜,辦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終身特殊教育服務日益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建設更需要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齊心共進,保障更多適齡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蘭州市盲聾啞學校更名為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中國甘肅網11月27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從11月26日起,有62年辦學歷史的蘭州市盲聾啞學校正式更名為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蘭州市盲聾啞學校位於白銀路甘肅日報社對面,始建於1958年,是甘肅省和蘭州市建校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所盲聾合一的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盲、聾學生300餘人,學制覆蓋小學、初中和職業中專三個階段。學校現有教職工112人,專任教師99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5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20人,學校還設有兩個市級特教名師工作室和一個市級特教名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