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薪火 厚植紅色基因——重慶市實驗中學加強黨建引領優質發展

2020-12-06 人民網

百年芳菲,弦歌不輟。創辦於1907年的重慶市實驗中學,是一所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在歷史長河的洗禮中,這所學校也與時代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百年來,從這裡走出去的革命志士數不勝數:蕭楚女、惲代英、鄧仲夏、吳玉章、楊闇公……革命的火種已然深入骨血,在代代實中人身上久久相傳。

闊別舊時路,迎來新徵程。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慶市實驗中學也始終砥礪奮進,堅持傳承好紅色基因,把黨的精神紮根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讓黨的初心永葆生機活力。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中心,以「強學習、提質量、促發展、樹品牌」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不斷增強學校黨組織在教育教學和立德樹人過程中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黨建為引領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強思想、提素質

掀起學習新熱潮

學科貢獻率和命中率、上線匹配程度、班級目標完成情況……在重慶市實驗中學的會議室內,學校教務處主任正在細緻地為在場的教師們分析著近兩年來的學科教學數據。比起傳統的說課研課,創新化的圖表數據分析讓原本瑣碎的教學要點變得更加系統直觀,為老師們改進學科教學提供了更科學的依據。

「數據分析報告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聽完講解,老師們普遍表示,「數據背後反映的教學意義與價值清晰地呈現出來,有利於我們進行精準的教學設計和課後評估。」

讓老師們學有所得、得有所用,是重慶市實驗中學常態化開展教研活動的初衷。與其它常規教研不同,該校立足自身實際,創新開展了「每周共讀」活動,廣大黨員通過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定期在教研組和備課組內組織學習分享,讓教師們不僅提升了教學研究水平,也能及時了解國家時政消息,加強政治學習。

「『每周共讀』模式也得到了區教師進修校的高度肯定,在教育集團和兄弟學校進行積極推廣。」學校相關負責人說。

提升黨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除了業務能力的精進,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也必不可少。為此,學校在提升教師教學素養的同時,不忘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同抓共進兩不誤。

在校黨委「強學習」倡導下,各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教職工通過主題黨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途徑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將黨的教育方針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19年校黨委中心組學習12次,各支部全年學習達16次;在巴南區第二屆高中教師素養大賽中,學校取得一等獎18人次,其中黨員教師12人,強學習的氛圍形成,使教師們始終走在教育教學前沿。

樹標杆、學先進

弘揚先鋒模範正能量

今年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然而,就在這個全民抗疫的緊張時期裡,在重慶市實驗中學卻流傳著這樣兩封信件,讓全校師生乃至家長都倍感溫暖。

其中一封是教師周興建寫給自己遠赴醫療前線抗疫的丈夫的。

她在信裡說道:「我的愛人,你是光榮的白衣天使,是這場戰役的戰士;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是這場戰役的後備軍。國不僅僅是國,還是我的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這個家,用我們的身心去保護它。」

雖然心中牽掛著遠方「逆行」的家人,但周老師並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她仍然終堅守崗位,一邊支援著教育的「大後方」,一邊獨自扛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用行動詮釋著人民教師的力量。

另一封信是教師陳娟為班裡的學生所寫,字裡行間滿是對學生的關懷與叮囑:「不能照常開學,卻還要網上聽課、早起打卡,這些是不是讓你感到煩躁了呢?此時讓你們學習,只是因為當哪天親人、朋友、祖國需要我們時,我們能有底氣地喊出一句『我在』。」

特殊時期,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形式,陳老師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春風化雨的鼓勵,陪伴他們度過這場全民防疫戰。正如學生家長何勇所評價的那樣:「我感受到了一位對學生充滿愛心,對職業充滿敬仰的老師,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精神,需要這樣的老師。」

在重慶市實驗中學,像這樣師德高尚的黨員教師還有很多:楊永健老師被重慶市教委評為市優秀教師,劉欣老師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積極發揮著先鋒模範的作用,以自身的優秀帶動學校整體師德水平,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

先進典型的不斷湧現,離不開學校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高度重視。作為黨建的主要工作之一,學校通過建立師德師風與評優評先、評職晉級結合的制度,讓學生和家長定期開展對教師的民主評議反促教師,發掘並推出教師先進事跡,有力地弘揚教師正能量,讓黨員教師真正成為教書育人的先鋒模範。(何霜 劉洋)

連結

探尋百年歷史 講好紅色故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結合學校厚重的革命歷史文化,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黨的紅色故事,會讓學生更有帶入感,讓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持久生動。」學校黨委書記譚勇說。

作為一所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學校,重慶市實驗中學曾培養出一大批優秀校友,他們傳播革命火種,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也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的教材。

結合「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及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慶市實驗中學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活動育人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講紅巖英烈校友的故事」「向老兵匯報 向未來講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書畫比賽、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在寓教於樂中將愛國情懷厚植師生心田。

校史結合黨史,理論融合實踐,重慶市實驗中學黨委以豐富多彩的系列主題活動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生動地講好了紅色故事,傳播了紅色文化,極大地增強了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相關焦點

  • 徐聞縣下洋鎮: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發展
    原標題:徐聞縣下洋鎮: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發展 隨後,他們參觀了中共徐聞臨時工委舊址、抗日救亡活動紀念室、墩尾會議舊址、革命事跡大型浮雕牆、墩尾革命紀念館,並組織以《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不朽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專題黨課,讓黨員幹部重溫紅色歷史,接受紅色革命教育洗禮。
  • 寶石花物業:堅持黨建引領 傳承石油精神 打造紅色物業
    11月18-19日,寶石花物業「堅持黨建引領,傳承紅色物業」工作研討會在「石油搖籃」「鐵人故鄉」玉門油田召開,來自15家地區公司60餘位參會人員共同開啟紅色主題教育、石油尋根之旅,為公司傳承石油精神、打造紅色物業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新邵:「走進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厚植學子家國情懷
    紅網時刻5月12日訊(通訊員 劉紀新 楊紫豔 危風雲)為引導學生增進愛國情感、激發愛國熱情,5月11日早上,新邵縣芙蓉學校全體師生通過廣播聆聽湖南長沙市明德中學《為人民謀幸福,延安精神永不過時》的專題講話。隨後該校校長肖永堅進行了總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革命先輩是時代的標杆,紅色故事是最好的德育課堂。
  • 昆明東川區:以「紅色黨建」引領 推動「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東川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打造完善紅色教育基地,努力營造「紅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高標準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開發校園名人資源、完善革命據點紀念碑、打造《百年集義記》等舉措,讓集義小學成為推進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元素;通過挖掘東川「長徵史」「銅礦精神」等,打造湯丹銅山文化館、烏龍農耕文化博物館等一批紅色「村史館」,不斷擴展紅色文化基地教育項目,並加強完善紅色文化旅遊基地管理制度,推動「紅色旅遊」發展。
  • 黨建引領!蓬江這所小學促紅色「三潤」發展,創建優質特色學校
    學校依託這一獨特優勢,在蓬江區教育局黨組《構建學校黨建「多元融合,多彩發展」生態模式研究》總課題的引領下,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提升育人品質,創建優質特色學校研究》的黨建子課題研究,挖掘提煉出「播種紅色,潤澤人生」的辦學理念,確定了「紅色教育」的文化主題,以紅色「三潤」——「潤」校、「潤」教、「潤」學為目標,傳承紅色基因,利用黨建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 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新時代政治文化建設的研究和實踐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對於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培厚良好政治生態,抵制有害文化影響,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政治文化建設是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黨內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態有了顯著改善。
  • 哈爾濱鐵路局: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走進哈爾濱鐵路局一面坡紅色教育基地,黨旗高高懸掛,一座高15米的巨型浮雕矗立在廣場中央,基座之上,中國共產黨黨徽巍然挺立。不遠處的水塔上「紅色基因、薪火相傳」8個鮮紅大字在晨輝下分外奪目。   據教育基地主任趙奇佐介紹,哈爾濱鐵路,歷史上也稱為中東鐵路。
  • 傳承紅色基因 同心逐夢前行 嶽陽林紙"百年夢"行動計劃啟航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如何更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軟實力?嶽陽林紙作為黨的紅色基因傳承者、踐行者、弘揚者,始終銘記黨和國家的殷殷囑託、合作夥伴的真誠信任,以及員工的傾心期盼,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制定了一項特別行動計劃。
  • 「黃浦」格致初級中學:厚植家國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金秋九月,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開展了學「四史」系列活動,格初學子通過參觀、分享、儀式教育等多樣的的形式了解國家的變化與發展,弘揚革命精神,擔當時代責任,將家國情懷厚植於心中,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傳承紅色基因在過去的一年中,學校各條年級、各個班級在特色中隊的爭創中,不斷學習,不斷歷練,深入學習革命烈士精神。「國旗中隊」在爭創過程中深入了解國旗、國歌的相關故事,走訪紅色基地;「李白中隊」深入學習李白烈士的事跡,在學習生活中做到自覺自律;「周恩來中隊」以周公館學生志願者服務為主體,介紹革命遺址,傳播黨史黨情。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
  • 湖南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黨建引領5個+,推動紅色旅遊發展
    為主動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推動紅色旅遊發展,麓山景區大膽探索景區黨建工作,將「黨建引領,打造全國一流景區」確定為景區黨建工作目標,在「黨建引領+勞模創新」、「黨建引領+紅色旅遊」、「黨建引領+精細管理」、「黨建引領+愛心奉獻」 、「黨建引領+陣地建設」五個方面精準出彩,打造了嶽麓山獨具特色的黨建品牌。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原標題: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象徵著光明與熱情,是中華文化獨特鮮明的標識,是中國特色文化的魅力所在。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紅色文化熱」方興未艾。
  •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
    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各級黨委要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及全社會要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支持,為新時代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提供有利條件。共青團要帶領少先隊履職盡責、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光榮。
  • 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暨體育系統主題黨日活動在班瑪縣...
    青羚網訊(記者 魏慧敏)7月1日,由青海省體育局、中共班瑪縣委、班瑪縣人民政府主辦,青海省冬季項目和戶外運動管理中心、班瑪縣文體旅遊廣電局承辦的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暨體育系統主題黨日活動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舉行,來自全省的200名戶外愛好者和青海省體育局幹部職工在紅軍溝重走長徵路
  • 中國聯通: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擔當中央企業責任
    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四史」的形成過程,就是一組組紅色基因的傳承、一股股紅色力量的凝聚、一例例紅色事跡的引領的過程。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炮火連天的革命年代,還是在意氣風發、激情澎湃的建設年代,或者是開拓創新、大膽探索的改革年代。
  • 韶關南雄靈潭:傳承紅色基因 鍛造美麗鄉村
    美麗的新靈潭近年來,靈潭村以創建「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為抓手,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多元化產業鏈,帶領全村脫貧摘帽奔小康,將原中央蘇區縣紅色革命老區村建設為現代化美麗新農村。傳承「紅色基因」 打造紅色黨建示範工程靈潭村地處南雄市珠璣鎮中北部,在梅關古道和珠璣古巷的中間節點上,是紅色革命老區村,是紅色英模鍾蛟蟠的故鄉。
  • 屏南縣棠口鎮:打造紅色棠口 推動鄉村旅遊(一)
    近年來,在屏南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棠口鎮黨委搶抓屏南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機遇,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建設「山環水繞、橋亭相連、古韻古村、文旅融合」的紅色棠口,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讓棠口這片
  • 橋頭鎮黨建文化長廊啟用,打造紅色教育課堂
    記者昨日從橋頭鎮獲悉,該鎮精心打造黨員特色教育基地——橋頭鎮黨建文化長廊啟用,獨具特色的黨建文化長廊不僅是橋頭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橋頭紅色教育課堂,是橋頭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休閒學習的新陣地。記者在橋頭廣場看到,長廊按照「尋根、溯源、傳承、展示」的設計理念,融合橋頭本地荷花文化元素,突出優秀黨員「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設置了黨建標識牌和四個專題板塊,以及「入黨誓詞」等區域,圖文並茂、內容豐富,讓群眾在休閒散步中也能學習到黨建知識。
  • 傳承紅色基因,走好鄉村振興路!大瀝鐵村經驗獲央媒關注!
    傳承紅色基因,走好鄉村振興路!大瀝鐵村經驗獲央媒關注!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近年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鍾邊社區鐵村經濟社堅持紅色文化傳承,使紅色文化轉化為時代精神,堅定黨建引領,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 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活動正式啟程
    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活動正式啟程 2020-07-03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