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少景美的古鎮,因《楓橋夜泊》得名,景中有畫,畫中有詩

2020-12-17 騰訊網

因為歌手趙雷的一首《成都》,把成都這座悠閒的美食之都帶火,引得許多人到此吃喝玩耍,成都更是被列入了許多人的旅遊清單;因為一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稻城這個人間仙境被人熟知,每到節假日,來到稻城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裡有巍峨的雪山和金黃的草地,讓人們一遍又一遍的記住了這個地方。那今天就來看看蘇州這個小眾古鎮,因為一首詩得名,也因為這首詩它走近了大眾的視線,曾有無數的詞人為它駐足,現在景點免費開放,來到這個的遊客越來越多。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都在課本上學過,這是在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過蘇州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楓橋夜泊》,所以,這個古鎮就叫楓橋古鎮,聽名字就知道,它是個景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地方。因為這首詩,讓楓橋景區名氣大增,被人熟知;因為這首詩,楓橋旁邊的寒山寺門庭若市,白天遊山玩水看風景,晚上住進特色的民宿感受當地的風情,又是舒舒服服的一天。

楓橋,其實原本只是一個很常見的石拱橋,但是這首詩給這個小橋這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因為江南是一個多水的地方,所以彎彎曲曲的河道隨處可見,這種在河道上建古鎮的做法,在江南並不少見,這也是為什麼江南多古鎮的原因,可能楓橋古鎮的地理位置較好,又處於水路交通要道之上,自古就匯聚了不少南來北往的商人以及客人,商貿業相當發達。大名鼎鼎的風流才子唐伯虎也曾經在楓橋留下「金閶門外楓橋路,萬家燈火迷煙霧」的詩篇。

整個楓橋景區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以及古運河於一體,素有"五古"的美稱。景區也是典型的古代江南水鄉的風格,進到景區就發現植被特別的豐富,環境很是優雅,特別適合放鬆身心,緩解疲勞;寒山寺旁邊的楓橋,留下了無數詞人騷客的足跡,更有無數將軍兵士在此流血,站在這裡可以感受到詩裡面那種來蒼涼悽冷的意境。遊人可以乘坐畫肪,穿梭在橋洞之間,坐船於水上,飽覽古橋、古鎮、古關的清幽景色,頓時心曠神怡。

要是說歷史,我想景區裡沒有什麼是能比得過古運河,這個古運河,就是隋唐時期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楓橋依仗它,一直繁榮至今。大運河作為貫穿南北的交通要塞,承接了許多的貨物運輸,讓江南地區發展興旺起來。

春天出遊,楓橋不失為一個好去處呀,你們會選擇它嗎?

相關焦點

  • 蘇州楓橋夜泊景區的前世今生
    深秋的一個夜晚,他泊船於蘇州寒山寺邊上的楓橋,在靜謐的夜色裡聽著悠遠的古寺鐘聲,望著江上的點點漁火,聯想到動亂的時期和自己的一路漂泊,張繼寫下了著名的七言絕句《楓橋夜泊》。當年詩人張繼即泊船於此,牆前面的詩碑為明代著名書法家沈度筆跡。圖片中間即為楓橋,楓橋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現存楓橋為清代同治六年(1867)重建,橋上銘文詳記其事:「同治六年丁卯八月重建。」
  • 蘇州楓橋景區,因唐詩《楓橋夜泊》而走紅,卻與寒山寺分開經營
    唐朝「安史之亂」後,唐代進入到一個分崩離析的狀態,當時那個叫張繼的失意落榜書生在流落在蘇州時候,也就是那麼一個平常的月落烏啼的夜晚,寒山寺鐘聲敲打響起,於是才有了這首羈旅詩《楓橋夜泊》,如今看來並不出奇,但是當時作為落榜書生的他,內心其實有很多惆悵。
  • 蘇州:夜泊楓橋 訪碧瓦黃牆的寒山寺
    導讀:楓橋景區距蘇州古城3.5公裡,佔地面積10公頃。 景區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古鎮;始建於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至今;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使景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之地;明代抗擊倭寇,留下遺蹟鐵鈴關、成為蘇州西大門的一道屏障。
  • 《楓橋夜泊》描寫的空靈而闊大的意境就在這裡
    楓橋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城西3.5公裡處的古運河畔,佔地面積10公頃,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楓橋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古鎮;始建於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至今;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使景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之地;明代抗擊倭寇,留下遺蹟鐵嶺關、成為蘇州西大門的一道貌岸然屏障。楓橋景區從1986年開始規劃建設,被國家旅遊局納入國家旅遊發展計劃。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旅遊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具有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風景名勝區。
  • 蘇州再添絕美夜景!這樣打開「楓橋夜泊」最愜意~
    一首《楓橋夜泊》讓楓橋聞名天下,千百年來,無數遊客或駐足楓橋上,或流連古運河邊,只為尋找那綿延不絕的江南詩意。為助力「姑蘇八點半」夜經濟,昨晚(8月22日),由楓橋風景名勝區推出的「楓橋夜泊」遊船夜遊項目正式啟動,來自江西、山東等全國各地的百餘名遊客,首批登上「夜遊客船」,聆聽古寺鐘聲,感受張繼「一宿千年」的風雅,體驗「最江南」的姑蘇夜生活。晚上7時許,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陸續在鐵鈴關碼頭登上了楓橋景區的「夜遊船」,開始了「楓橋夜泊」之旅。
  • 寒山寺外:夜泊楓橋(此生必遊古鎮系列-3)
    金閶門外楓橋路,萬家燈火迷煙霧。唐伯虎口中的楓橋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早在5.6千年的新石器時期,楓橋的先祖就已在此地勞耕繁衍。後來,唐代世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更是讓楓橋名滿天下……。太平天國於1860年進軍蘇州時,清軍的付之一炬曾使得十裡楓橋塘化為灰燼。經後世努力修復,重建才有了今日之貌……。楓橋因楓溪而得名。楓溪屬於清秀的山間水溪,源頭是東源黃檀溪和西源白水溪,二者于楓橋南大竺園處匯合,名楓溪。在隋朝時期,府衙曾在楓溪渡口建橋設驛站,稱楓橋或楓橋驛。由此,楓橋地名便應運而生。
  • 學詩計劃丨《楓橋夜泊》:夜泊人,姑蘇城,寒山寺……
    姑蘇城,更是一個頻頻出現在詩人筆下的江南名城,她的秀美風光和悠悠歷史,總讓人有說不盡的情思。如今,來到蘇州,人們總要去看看寒山寺,去聽聽古樸的鐘聲,一座古寺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還要追溯到唐代的一個秋夜,泊船於蘇州城外的張繼,觸景生情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楓橋夜泊》,為蘇州打造了一張「金名片」。
  • 蘇州人少景美的2個古鎮,不是周莊、也不是同裡,你去過嗎?
    導語:蘇州人少景美的2個古鎮,不是周莊、也不是同裡,你去過嗎?文/旅遊風物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市地處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裡小橋流水、古鎮園林眾多,可以說處處是美景,不過有一些古鎮鮮為人知,一般去的遊客不多,不知道你知道嗎?
  • 寒山寺的新年鐘聲——日本人何以青睞《楓橋夜泊》
    由於《楓橋夜泊》在日本的影響,日本遊客對寒山寺心生嚮往,許多人特地前來蘇州瞻仰心中的聖地。我曾多次陪同外賓遊覽蘇州郊外的寒山寺,而1990年冬新年元旦來臨前夕,陪同日本客人到寒山寺遊覽的情景,尤為印象深刻。那幾位日本軟體專家,到達上海後說:希望利用周末工作之餘,去蘇州寒山寺參觀,因為他們曾在中學時代的教材裡,學習過中國唐詩《楓橋夜泊》,至今還能用日語背誦此詩。
  • 你知道《楓橋夜泊》嗎?江楓漁火殊勝之地,蘇州風景如畫的地方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凡是來蘇州的遊客,都要來楓橋領略一下楓橋的詩情畫意。今天就去了解一下這個江楓漁火殊勝之地。楓橋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楓橋路底楓橋景區內,是一座由京杭大運河孕育出繁榮的古鎮。
  • 《楓橋夜泊》在日本的傳播及其影響
    曾經風靡日本的流行歌曲《蘇州夜曲》中也有「鐘聲鳴響的寒山寺」的歌詞。而到了當代,《楓橋夜泊》則被收錄在日本中學教材中作為日本中學生的必讀作品之一,其在日本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基於《楓橋夜泊》在日本社會的深刻影響,大量日本遊客對寒山寺心生嚮往,特地前來瞻仰心目中的聖地,離去時還要特意帶上俞樾手書《楓橋夜泊》的詩碑拓片作為留念。
  • 初遊楓橋夜泊
    這是唐朝張繼因科考不舉,經過楓橋停泊而感慨並斌詩一首,卻舉世傳頌千年。我也枉為蘇州閶門人五十多載,從未遊歷過楓橋夜泊遺址,今天得以了願! ​​​
  • 《楓橋夜泊》的一樁公案
    《楓橋夜泊》就是這樣,自打在唐朝從張繼的口中吟詠出來以後,後世的人似乎已無法再添說些什麼了。所以,我們自幼在課本上背誦這首朗朗上口的唐詩,那些年走在大街上耳邊傳來的也是《濤聲依舊》,歌曲和詩歌依舊是那幾個不變的意象,似乎在重溫著昨天的故事。
  • 楓橋夜泊/張繼(轉載)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裡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
  • 《楓橋夜泊》與日本淵源
    日本人特別喜歡唐詩,而在中國這麼多唐詩中,日本人獨愛張繼《楓橋夜泊》,這首詩到底在日本有多火?楓橋夜泊,全詩意境為靜,動中也顯靜,靜的深沉,靜的悠遠,仿佛把人帶入了天邊。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國家動蕩不安,唐朝由盛轉衰。這首著名的唐詩的作者張繼深感唐朝的動蕩不安,在經過蘇州寒山寺的時候,感嘆自己一人客居他鄉,由此寫了這首羈旅詩。
  • 古詩《楓橋夜泊》朗讀+知識點
    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和其他士大夫一樣南下避亂,在唐宿宗至德年間,張繼在浙江紹興一帶盤桓甚久,也曾在蘇州一帶滯留。此詩就寫在這個時期。[注釋]  ①楓橋夜泊——在靠近楓橋的岸邊停船過夜。楓橋,在江蘇蘇州市西郊。  ②江楓——江邊的楓樹。  ③漁火——夜間捕魚用來照明的燈火。  ④姑蘇——蘇州的別名。
  • 詩詞篇01 張繼《楓橋夜泊》
    有人說「楓江古為封江」、「楓橋舊作封橋」(宋周遵道《豹隱紀談》),也有人說,「舊把此橋誤作封橋,到王珪才改正為楓橋」(《吳郡圖經續記》),還有人說,「本為封江、封橋,王蚌改封為楓,人們震懾權勢,只得趨附」。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 《楓橋夜泊》張繼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兩句寫詩人羈旅途中,夜泊楓橋時在舟中所見和所感。長夜難眠,四周的各種事物都能刺激到詩人的敏感神經,月亮漸漸落下去了,夜已過半,在樹上露宿的烏鴉因這光線的變化而在睡夢中啼叫了幾聲,傳到了詩人的耳中。觸動起詩人"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幽深感觸;詩人隱約感到江岸上有一排排的楓樹,但在夜色中顯得十分朦朧,無法看清。
  • 古詩詞鑑賞-《楓橋夜泊》唐.張繼
    2.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3.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 4.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5.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
  • 蘇州寒山寺天下聞名,楓橋夜泊的詩碑有個詛咒,知道的人卻不多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蘇州園林和寒山寺,寒山寺曾經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至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千年中有數不清的文人墨客爭相見過它的風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今天我們來講一下關於寒山寺流傳千年的詛咒傳說也是和他這首詩有關,我們先來講下寒山寺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