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真的安全?主要電子支付平臺無一倖免,已被盜刷180萬

2020-12-23 五商文化

手機支付目前已經成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避免了找零等等繁瑣的步驟,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說走就走」,但是手機支付真的安全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質疑。

頻頻發生的「盜刷」事件,以及一不小心就被莫名其妙的扣費,都成為手機支付無法避免的弊端。

主要電子支付平臺無一倖免

9月23日消息,日本的最大移動運營商「都科摩」的電子支付連發盜刷事件,目前累計已被盜刷180萬人民幣。不僅如此,日本多家主要電子支付平臺無一倖免,其中大名鼎鼎的雅虎和軟銀旗下的「Pay Pay」等等七家均被爆出盜刷事件。

被捲入其中的大多是自身安全系統比較薄弱的地方銀行,目前已經有10多家,但是防不勝防,也有郵儲銀行這樣的巨頭。

被瘋狂盜刷的背後,是日本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手機支付的崛起,必定會引發一大批企業加入,再加上國家的大力扶持,市場你爭我奪的情況不在少數,一時間支付品牌迅速增至30多個。

但是這些企業在消減了腦袋往前衝的時候,根本沒有顧及到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長此以往,大家對手機支付的信任必將一降再降,從而形成性循環。

如何避免被盜刷?

日本手機支付的重大漏洞引發了一個思考,手機支付是否真的安全,要怎麼樣才能防止被盜刷呢?要知道我國的手機支付現在幾乎無人不用,從老人到小孩兒,安全隱患也非常大。

目前最受歡迎到兩大支付方式就是微信和支付寶,在保護好自己的密碼同時,有兩個設置也要引起重視,那就是免密支付和自動續費。

此前就有新聞稱,有一男子和網友見面,被盜刷4萬元,就是因為設置了免密支付;而一些會員和充值頁面一不小心就會有一個選項被忽略——下月自動續費**,因此導致了莫名其妙的扣費。

目前看來手機支付在便利的同時還是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儘管相關企業已經在努力的改進了,但是自己的安全意識一定要有,因為一旦被盜刷,往往報警都追不回來。

相關焦點

  • 日本電子支付連發群體盜刷,主要平臺幾乎全部中招
    目前,日本多家主要的電子支付平臺也被證實幾乎全部中招,包括軟銀和雅虎旗下的「Pay Pay」、LINE旗下的「LINE Pay」等共有七家電子支付品牌被查出存在盜刷問題,金額在約合人民幣2萬元到22萬元不等。涉及的銀行至少十餘家,多為安全系統相對薄弱的日本地方銀行,但也不乏日本郵儲銀行、瑞穗銀行這樣的銀行業巨頭。
  • 電子支付連發盜刷事件要嚴築安全防護牆
    網絡電子支付是一柄「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因為涉及大量資金進出,也吸引住了大量違法犯罪分子的目光。  據報導,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都科摩」的電子支付系統接連發生多起盜刷事件,目前盜刷損失已擴大到約合人民幣180萬元。
  • 「手機支付被盜付」有回音 易聯支付先行賠付
    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日前,濟南消費者銀行卡通過「手機網上支付被盜付」一事經本報報導後,引發業界廣泛關注。被盜付的當事人劉先生近日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在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涉投訴後的48小時內,已收到易聯支付的賠付款項。儘管如此,他仍因個人信息遭洩露而後怕不已。
  • 都科摩盜刷事件後 Pay Pay、LINE Pay等支付平臺也存在盜刷問題
    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都科摩」的電子支付系統,曾接連發生多起盜刷事件。目前,盜刷事件進一步發酵,涉及的支付品牌也從「都科摩」一個迅速擴大到七個,損失金額也在不斷增加。最先曝出問題的NTT都科摩公司的電子支付平臺盜刷損失已擴大到約合人民幣180萬元。
  • 日本手機支付盜刷 兩名中國嫌疑人手機支付盜刷
    北京時間5日消息,日本7-11便利店的母公司7&I控股周四表示,該公司的手機支付服務被非法登陸,可能有約900個帳戶被盜刷,損失金額達5500萬日元(截至4日早上6點)。
  • 「刷臉時代」到來!無需手機 兩三秒完成支付真的安全嗎?
    央視網消息:掃碼支付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刷臉支付您體驗過嗎?不用拿手機,只需要刷臉就能夠結帳、辦理酒店入住、乘坐地鐵等交通工具,中國的刷臉時代已經到來,哪些行業實現了人臉識別?它的安全性又如何保障?
  • 郵箱密碼被盜蘋果帳號"連坐" 行動支付如何防盜?
    綁定儲蓄卡便捷支付無密碼 10分鐘被盜刷1000元 今年10月,國內某知名電子郵箱數據洩露,從而導致眾多使用該公司郵箱註冊Apple ID的用戶信息面臨被盜風險。昨日(12月7日),廣州市民張力向記者報料,稱自己的iPhone的Apple ID密碼前幾日被盜,導致捆綁的銀行儲蓄卡被盜刷了1000元,而盜刷竟然是在沒有支付密碼的情況下進行的。
  • 日本手機支付盜刷 日本手機支付盜刷是什麼情況
    據日媒報導,大型連鎖便利店7-11中推廣使用的手機支付7pay自7月1日開始提供服務,然而僅到7月2日凌晨,該服務便出現了問題。7月2日,有客戶提出「好像被盜刷了」的詢問。經調查,截止7月4日上午6點,已有約900名用戶手機被盜刷,損失金額可能達到5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 丹麥或將取消現金支付 因為電子支付更安全?
    原標題: 丹麥或將取消現金支付 因為電子支付更安全?截至2012年,丹麥84.2%的交易通過信用卡完成,而電子錢包支付也增長迅速。同年,在信用卡支付方面,愛爾蘭是歐洲僅有的一個超過丹麥的國家。  日前,丹麥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動議,其中包含一項推進無現金社會的計劃———商店和服務場所可以選擇完全的無現金交易,零售商應獲準僅接受行動支付和信用卡支付。如果這一計劃在國會通過,從2016年1月開始,商家們就可以拒絕接受現金。
  • 電話買機票不用刷卡 信用卡便捷支付有被盜刷風險
    原標題:電話買機票不用刷卡 信用卡便捷支付有被盜刷風險   關注理由  這幾天,國內知名漏洞報告平臺烏雲公布了攜程支付系統漏洞,暴露了其違規存儲用戶信用卡信息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對網絡支付信息安全的擔憂。
  • 刷臉支付代理費用|手機錢包:運營商快捷支付渠道
    用戶出門購物,不再需要攜帶厚厚的錢包,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消費支付。商場、超市購物,輕輕一刷;乘坐公交,輕輕一刷;餐館就餐,輕輕一刷;甚至一些身份認證也可以通過手機錢包進行,如辦理登記手續,公司門禁刷卡等,都可以通過手機得以實現。
  • 支付碼3米外都能被盜刷 提醒:出示支付碼要小心!
    支付碼3米外都能被盜刷 提醒:出示支付碼要小心! 2020-09-08 07:57:4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在上海地區網絡安全嘉年華活動上,現場模擬了市民拿著二維碼準備進行電子支付,攻擊者從3米以外通過鏡頭縮放,成功識別出這個二維碼。
  • 東南亞電子支付市場觀察:無現金已逐漸成為潮流
    VTC Pay電子支付中心主任Tran Quang Viet說:「VTC Pay的重點是為用戶帶來安全和快捷的支付體驗。」VTC Pay之外,越南最受歡迎的電子錢包還有Momo、ZaloPay等。今年1月份,Momo在Warburg Pincus的領導下,完成了價值約1億美元的C輪融資。
  • 肯德基刷臉支付:刷臉支付進入商用時代
    新聞稿來源:螞蟻金服自2015年起,支付寶率先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用戶登錄後,這一技術先後用於實名認證、找回密碼、支付風險校驗等場景,迄今已服務過數億用戶。2017年9月1日,支付寶率先在支付環節實現人臉識別的商用試點。
  • 解密盜刷產業鏈:線上支付成洗錢通道 多個平臺消費極難追回
    「盜刷的人在各種渠道公開叫賣盜取的銀行卡信息,然後拿到銀行卡的人通過遊戲點卡、手機充值卡、景點門票、機票等各種渠道把卡裡的錢洗走,」來自北京、被盜刷了近萬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被盜刷的受害者,要小心謹慎地在銀行、支付平臺、商家平臺之間溝通、交涉,卻始終擔心自己的錢要不回來。」2016年7月,張先生工商銀行卡被盜刷。
  • 易聯支付屢現盜刷被指存漏洞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後發現,不僅一位銀行卡持卡人遇到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被盜刷的情形。  讀者張先生回憶道,「十一」期間接到杭州陌生電話,詢問是否通過銀行卡購買了1萬元遊戲點卡,要求核實是否已扣款,並準確報出了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私密信息。張先生隨即查詢後發現,確有兩筆涉及近萬元的交易,立刻撥打銀行客服進行凍結。銀行客服查詢後告知,兩筆交易都是通過易聯支付這一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的。
  • ETC信用卡接連被盜刷 警方支招:關閉「小額免密支付」
    密碼從未洩露,自己的ETC信用卡卻遭遇連續盜刷……12月7日,呂梁市公安局向社會發布信息,近期警方接連收到盜刷ETC信用卡的報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自己的ETC信用卡被盜刷?警方為你支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期盜刷ETC信用卡的案件確實呈現高發狀態。那麼,市民應如何有效避免ECT信用卡被盜刷呢?警方介紹,目前較為常見的ECT卡主要是三種類型。第一種ETC卡使用的是交通行業專用的密鑰體系,通過空中接口來完成支付。
  • ETC信用卡接連被盜刷 警方支招:關閉「小額免密支付功能」
    原標題:ETC信用卡接連被盜刷 警方支招:關閉「小額免密支付功能」   密碼從未洩露,自己的ETC
  • 行動支付在日本栽了大跟頭,原因尷尬……
    本月1日,日本知名連鎖便利店7-Eleven上線手機支付程序「7pay」,但僅幾日就爆出重大盜刷行為,用戶損失達5500萬日元,「7pay」隨即被叫停。行動支付已被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隔壁的日本也開始興起這種支付方式。
  • 支付寶被盜刷怎麼辦?不用慌,支付寶安全中心告訴你
    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無現金支付所帶來的便捷。但是隨之接踵而來的安全隱患總是讓大家感到擔憂。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如何妥善保管我們的資金安全,成了現今行動支付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