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沙丨「德園包子真好呷」,以前都是用荷葉包著包子?

2020-12-23 大長沙小知識

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裡的包子真好呷。這首順口溜道出了對三個門店的稱讚,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德園包點茶館始建於光緒年間,初為一唐姓業主在八角亭附近開的一家夫妻店,取《左傳》中「有德則了,樂則能久」之意,名「德園」。

民國初年,幾位失業官廚集資入夥,盤下幾經易主的德園,遷址與黃興南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招來食客,做出的包子有「出籠熱噴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菇爽鮮嫩」的贊語,從此德園包子名聲鵲起。

1938年「文夕大火」後原班部分廚師重新集資,再度建店,繼續經營飯菜包點,創下「玫瑰白糖,冬菇鮮肉,白糖鹽菜,水晶白糖,麻蓉,金鉤鮮肉(金鉤是指小蝦),瑤柱鮮肉,叉燒」等八大名包,堪與天津狗不理包子媲美。

早點就是早點,一般賣到上午十點,中午就是飯菜,六幾年,我也有十四五歲,有一天,天沒亮,我就到德園排隊買包子去了,我剛到黃興南路,很遠就看到德園已是燈火通明,茶廳座無虛席,人聲鼎沸。

來呷早茶的人,一是聊天的,老人居多,一是來談生意的、談業務的,聊天的坐的時間長,談業務的時間短些。

買包子的已經排起了長龍,那時裝包子還沒有塑膠袋,還是用幹荷葉包裹,荷葉是一味中藥,可以減肥,包子拿回去一打開,還留有荷葉的清香。

長沙人呷包子喜歡兩咂摞起來呷,一咂糖包子,一砸肉包子,都咬去包子底部的麵粉皮,然後底部對底部摞起來,之後還要在包子上面拍幾下,這樣肉包子的鮮湯和糖包子的糖液不會流出來,而且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呷起來既有甜味,又有鹹味,味道更足,菜包子講究選料上乘,鮮嫩滑爽,糖包子用土白糖或棉白糖加肥肉,這樣做出來的餡才落口消融,唇齒留香。

現在有的做糖包子圖了撇,就用白砂糖拌一點白芝麻或者黑芝麻,包子熟了,白砂糖還是一粒粒的,嚼起來沙沙的響,沒有油水,焦巴利幹的。

做鹽菜包子,鹽菜老的、嫩的一把剁,呷起來吐渣吐不贏,冇辦法只好把點麵皮呷完算噠,這樣的包子呷了一次不想呷第二次。

德園那時還做千層糕,發稿,蝴蝶卷(馬蹄卷)、銀絲卷,春天還炸春卷。現在幾乎看不到千層糕噠,一層肥肉麵粉皮,一層肥肉玫瑰白糖,疊好幾層,煮熟之後面上還有紅色香光條(用柚子皮做的)切成菱形一塊一塊的,既好看,特好呷。

包點的品種和質量是一店之根本,其他也不可忽視,如店堂的寬敞明亮,地面的乾淨,桌椅的整潔,營業員的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顧客有一種舒適,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些德園都做到了。

大家也可以看看我寫的其他文章,還挺有意思,像這個「簡史」系列,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老長沙丨南二環、樹木嶺旁邊的雅塘村發展簡史,這是138路起點站

老長沙丨長沙新老(東站)火車站發展簡史,老火車曾有過舞廳?

老長沙丨袁家嶺發展簡史,12中、燕山街、五裡牌……以前原來這樣

老長沙丨塑料普通話發展史,感覺塑料普通話都快沒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德園 經久不衰的老長沙包子鋪
    從此,德園包子大振名聲,遂有「出籠熱噴噴,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菇爽鮮嫩」的民謠之贊。長沙「文夕」大火後,原班部分師傅重新集資,再度建店,取名德園茶館,繼續經營飯菜、包點,並逐步形成馳名長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為:玫瑰白糖包、冬菇鮮肉包、白糖鹽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鉤鮮肉包、瑤柱鮮肉包、叉燒包。
  • 百年德園包子,明天的路該是何方?
    再小的行業,都應有屬於他的媒介    「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     讓德園包子再次回到公眾視野的是一次被抓事件。2015年,有媒體曝光長沙四家德園包子含鋁被抓,之後證實這四家店均不是正宗的德園包子鋪。
  • 數數長沙有哪些包子真好呷
    「德園包」曾經日賣數萬隻   說起長沙的包子,人們自然就會想起那句順口溜:「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可事實上,現在長沙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德園包子店」,生意並不見得好到哪裡去,這也從側面說明德園的光環確已淡去。   「我們那時候學做白案,學徒時間就有三年。」
  • 長沙包子鋪生態觀察:十家包子鋪 八家沙田人
    那時候老長沙赫赫有名的「德園」還未搬遷至侯家塘。沒有長沙本地的包子店競爭,李滄海的生意很好。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沙田人除了在長沙做包點生意,全省各地都有他們的攤點。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懷化賣包子。到了2000年,懷化的沙田人試著西遷,來到了貴州。「那裡的年平均溫度比長沙要低幾度,比較涼爽,適合做包子生意。」
  • 長沙包子店測評:這25家我連續吃了半個月
    畢竟團長已經連續吃了十幾天包子了。胸口有點悶悶的……  Tips:為了方便閱讀,團長把包子大概分成了這幾類↓  口味奇特、紅火老店、點心頭牌、犄角旮旯  口味奇特  「也就是有想像力的餡兒」  1丨佶福祥  在長沙有很多連鎖店,包子種類超級豐富。推薦:蘿蔔乾臘肉包、榴槤包、老壇酸菜包。
  • 湘點大師揭秘長沙包子曾令「武漢包貴」
    國寶級湘點大師當年曾名震武漢三鎮,一時間武漢食客爭相以啖剛出籠的長沙包子為美,這樣的老長沙美食掌故,你曉得啵?馳名全國的常德津市牛肉粉用高大上的生物酶保鮮,開水一泡就還原美味,你想試試嗎?第七代土家草編傳人農博會上叫賣手編「宅院」,大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秘傳手藝,想不想見識一下?來逛一趟農博會,保證讓你漲姿勢、飽口福、開眼界。
  • 長沙美食老字號:老德園的包子何處尋?
    我在長沙好呷鬼QQ群、長沙裡手好呷幫得到了有關信息:排名前三強的是,湘春路外湘春街教堂對面的包子鋪、坡子街火宮殿一樓茶室包子、中山西路九元店清泉閣包子。這些包子,據網友介紹,上午十點前,會銷售一空。當然,龔得包餐廳的脆筍包,讓好吃的朋友時落筆覺得是這家小店可以稱道的特色。長沙曾經還開過不少雪雲包點店,曾經紅火過一陣,現在風頭已減。
  • 長沙包子鋪超5000家 沙田包子是下一個沙縣小吃?
    在日前舉行的「中華發酵麵食大賽」上,長沙發酵麵食行業協會代表隊經過激烈角逐摘得團體金獎,讓長沙包點大放異彩。令人驚奇的是,麵點師全部來自一個地方——寧鄉沙田。  在長沙,「沙田包子」名聲赫赫,「十家包子鋪,八家沙田人」。目前,沙田正在申請「面點之鄉」,欲將「沙田包子」打造成「沙縣小吃」,讓「湘點」也像「湘菜」一樣走向全國。
  • 星辰文藝丨林鐵:那些不再吃包子的長沙人,是不是都在老去
    沒人講得清,包子是怎麼從長沙人的早餐裡失寵的。又或者,包子可能從來沒成為過長沙的主流。甘長順、楊裕興這些百年老字號裡,根本不賣包子。那些像德園包子、沁園包子的店子裡的熱賣品,早就是油條或者燒麥了。偶有沙縣小吃的小籠包和老臺門的湯包,在黯淡的巷子裡支撐著門面,他們的狀況甚至都趕不上餛飩店……  跟熱火朝天的粉面相比,包子更像是一種農業文明的符號。
  • 【好貨·策美食】細數長沙超韻味的6家包子店 竟有包子要10多塊一個!
    慶豐到了長沙,一籠包子四個,均價十塊錢,按說應該不至於好吃的想哭,也不能難吃到想吐,至於味道怎麼樣,還是得自己去吃了才知道。帝都高冷的包子填飽不了長沙人民清早飢餓的胃,倒不如老老實實去吃本地包子。百年德園的包子,在業界相當響亮,在長沙幾乎堪稱包子界一哥,滿大街的德園包子其實都是山寨的,只有百年德園才是當年那個好滋味。
  • 美食丨長沙人吃個早餐都辣麼多花樣 分分鐘饞死外地人
    榮華齋老字號 長沙包點白案大師掌門,沒幾個人曉得,低調,馬王街裡面,還好,因為是專業包子店,所以燒賣經常有呷。 5.包子 非得說一樣兒全中國人民都愛的小吃,可不就是包子嗎?長沙自然也少不了皮薄餡厚的包子了。
  • 中國哪裡的包子最好吃?
    丨來,讓我「包」了你丨廣東叉燒包、天津狗不理、上海小籠包、成都韓包子、開封灌湯包、山東排骨包、揚州三丁包、新疆烤包子、武漢生煎包、靖江蟹黃包、雲南破酥包、重慶九園包、福建東河包……這些有江湖地位的,自然不在話下。中國名包何其多,每一樣都「包」治百病。你不信?往下看!
  • 榴槤包,大肉包……吃了長沙25家包子店的良心測評(值得收藏)
    16丨杭州小籠包全店只有一款鮮肉小籠包,老面做的皮,味道鮮美。老闆是杭州人,以前在高橋開過10年的店,搬了地方後生意照樣興隆。小籠包和餃子一天可以賣掉1000籠左右。店裡還有蒸餃、甜酒等,味道都還不錯。1籠湯包9個,4元。
  • 慶豐包子名列中華名店中的18種特色包子!
    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乳名叫「狗子」的高貴友經營著一家名叫「德聚號」的包子鋪,他家賣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其生意越來越紅火,根本忙得顧不上和顧客說話。於是吃包子的人便戲稱為「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這狗不理的簡名便逐漸取代了包子鋪的原名。
  • 中國十大包子品牌排名
    高貴友14歲時拜師學藝,三年後自己開了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於高貴友手藝好,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 王仁興 | 牢丸·包兒——中國包子形制的演變
    陸遊的這兩句詩在宋高似孫《蟹略》「蟹包」中則引作「蟹饌牢丸美,魚煮膾殘香」,「牢丸美」後的注則為:「聞人封德言,《餅賦》中所謂牢丸,今包子是。」[15]注中的「聞人」在這裡為始見於漢代的複姓,聞人懋(封)德是陸遊的一位友人。此人為當時的一位大儒,嘉興人,陸遊年輕時曾與其共事,說其「談經義滾滾不倦,發明極多,尤邃於小學雲」。
  • 中國頂級包子大全
    全國各地的包子,種類繁多,花樣百出,各地在原料制餡、包整工藝上各盡其妙,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品相和技藝傳承。夏天鋪荷葉,蒸出的包子帶有一股清香;冬天沒有荷葉,就鋪松針襯籠,叫做松針小籠包子,更襯得包子小巧玲瓏,潔白光潤,清素雅潔,且有特殊的香氣,增人食慾。小籠包子隨吃隨蒸,就籠上桌;其形「提起一綹絲,放下一蒲團,皮像菊花心,餡兒似玫瑰瓣」,精美之至,堪稱「天下名包」!
  • 在長沙童謠中,人們的日常飲食、四季溫度是一個重要的表現主題
    在長沙童謠中,人們的日常飲食、四季溫度是一個重要的表現主題。如:「楊裕興的面,奇峰閣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火宮殿樣樣有,有飯有菜有甜酒,還有白糖鹽醋藕。」「呷」在長沙方言裡是「吃」的意思,「楊裕興」、「奇峰閣」、「德園」、「火宮殿」這四個詞的都是指的當時最具名氣與特色的餐飲店。
  • 中國包子品牌排名(前十名)
    高貴友14歲時拜師學藝,三年後自己開了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於高貴友手藝好,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 中國包子風雲榜
    開封丨灌湯包鼻祖經過歷史沉澱的名吃,總會帶有一股親切的、懷念已久的韻味,刻在我們的記憶力,魂牽夢繞,成為城市的一部分。例如成都的腦花、冒菜,西安的羊肉泡饃,長沙的臭豆腐、糖油粑粑,廣州的早茶……而灌湯包,便是開封的餐飲文化標籤,是老開封人記憶裡的那個味道。就像提起開封總要提起北宋一樣,提起灌湯包,也要提起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