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是臭的無法抗拒的美食,吃它會有什麼營養價值和禁忌嗎?

2020-12-12 騰訊網

臭鱖魚又叫醃鮮魚,桶魚,是徽州菜系裡傳統的一道名菜,當地人們的土話把這種魚叫作「醃鮮」。特點是聞起來的味道是似臭非臭,但吃起來卻是肉質軟嫩,回味鮮香,十分美味。很多慕名的食客還會不遠千裡的專程趕到當地,來品嘗一下臭鱖魚的味道,並且屢試不爽,逐漸使臭鱖魚成為了一道膾炙人口的佳餚,並得到了國內外食客的高度讚譽。

鱖魚

臭鱖魚主要的原材料就是鱖魚,人們秉承了製作臭鱖魚的手法,依靠當地適合醃製臭鱖魚的特殊氣候,用淡鹽水將新鮮的鱖魚放在木桶中醃漬7天後,加以各種調料,再經烹飪而成,從而達到鮮嫩爽口,回味醇香的美食效果。

醃魚

大家不禁要問:「一般是將蔬菜類醃製成鹹菜來吃,要是把魚醃製了,它會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醃魚

食用臭鱖魚是已經流傳了百年的歷史名吃,更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等名句來形容。醃製時節如果是在桃花盛開的3月,使用本地特產的鱖魚在本地氣候環境中醃製,味道還會更加的又『臭』,又『香』。

臭鱖魚

再加上鱖魚含有高量的鉀,磷,鈣,硒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質及胺基酸類等營養物質,使臭鱖魚成為了具有滋補效果的食材,尤其是鱖魚的營養具有滋肝補虛,清熱潤肺,抗氧化,減肥美容的作用,經常食用會具有強壯身體,美容降脂的效果並對肺結核病具有一定的促進康復的作用。

鱖魚

相關焦點

  • 安徽美食臭鱖魚怎麼做?方法技巧教你,鮮美細膩營養高
    大家好,我是古月,關注古月,有更多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喜歡吃魚嗎?我感覺愛吃魚的人絕對比愛吃肉的人多。因為魚的營養價值遠遠會超過肉。當然每個地方都有各地的特色魚,比如安徽大家都能猜到那就是臭鱖魚。
  • 黯然銷魂臭鱖魚
    兩個吃貨搞對象,很多記憶的時間線,似乎都連著一份吃食。「你還記得在重慶吃鐵匠火鍋那次嗎?」「光明橋那家特好吃的乾鍋鴨頭,旁邊賣雞蛋灌餅的老奶奶有印象嗎?」「黃山吃臭鱖魚那次,那小兩口還記得嗎?」但沒想到臭鱖魚原來是這般好吃,我們吃得很專注,就像電視劇《人魚小姐》裡馬瑪林說的:「兩個人吃,死一個都不知道!」女朋友跟老闆娘說,「你老公手藝真好」,老闆娘容光煥發,略帶羞澀,讓人很難和之前哭的她聯繫起來。我問小哥:「弄臭了還這麼好吃是什麼道理?」小哥齜著牙笑著說:「墮落是為了飛翔。」
  • 好吃| 黯然銷魂臭鱖魚
    兩個吃貨搞對象,很多記憶的時間線,都連著一份吃食。「你還記得在重慶吃鐵匠火鍋那次麼?」「光明橋那家特好吃的乾鍋鴨頭,旁邊賣雞蛋灌餅的老奶奶有印象嗎?」「黃山吃臭鱖魚那次,那小倆口還記得嗎?」哭著哭著抬頭看到我們,馬上擦乾眼淚盈著笑臉招呼問吃點什麼。這樣苦的愛情,也是鐵了心要過一輩子的。應該沒有受到情緒的影響,寡言少語的小夥做的那條1斤半的臭鱖魚一點也不含糊。在十多年前,花68元點一份這樣陌生的菜,有點孤注一擲,點盤最貴的菜,也是種態度。沒想到臭鱖魚原來是這般好吃,我們吃得很專注,就像人魚小姐裡馬瑪林說的:「兩個人吃,死一個都不知道!」
  • 好吃 | 黯然銷魂臭鱖魚
    「你還記得在重慶吃鐵匠火鍋那次麼?」「光明橋那家特好吃的乾鍋鴨頭,旁邊賣雞蛋灌餅的老奶奶有印象嗎?」「黃山吃臭鱖魚那次,那小倆口還記得嗎?」是的,這是一條令人印象深刻的臭鱖魚。(圖片來自視覺中國)2004年黃山的屯溪老街,遠沒有現在熱鬧,店鋪到了晚上10點基本就稀稀拉拉了。
  • 「原創」臭鱖魚聞著越臭吃著越香?對我們的身體有壞處嗎
    歡迎大家來到本期的食安小偵探,我是你們的小安,這裡有您最感興趣的飲食相關小秘密。臭鱖魚作為一道徽州名菜相信大家就算沒有親自品嘗過,但也都應該有所耳聞。今天小安就跟大家聊一聊臭鱖魚為什麼「臭」的秘密吧。我們先去聽聽大傢伙兒怎麼說。臭鱖魚始於安徽黃山一帶,據說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這是一道徽州名菜,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讓人不免有些擔心它到底還能不能吃。
  • 徽州的地道美食,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火腿冬筍煲湯喝,值得品嘗
    一句好聽的歌詞將我們帶到了安徽,對安徽有了很深的印象。這句歌詞是這樣寫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在安徽除了有這麼好聽的歌詞,還有美食供大家品嘗。安徽的美食,通俗來講就是徽菜,在徽菜的美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鱖魚。
  • 鯡魚罐頭那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吃?瑞典人:中國不也吃臭鱖魚…
    這些年但凡提到世界上最臭的食物,必會有人說:瑞典的鯡魚罐頭。因為它生化武器一般的氣味,鯡魚罐頭在近幾年儼然有了網紅的架勢,各個國家的吃貨們都在購買,嘗試,然後被臭出千姿百態,放上網來。但其實,在這些文字、視頻背後,一個真正的問題卻被忽略了:為什麼鯡魚罐頭那麼臭,依然有人吃?這句話裡的「人」,不是指那些出於獵奇心理去吃的人,而是鯡魚罐頭原產地的瑞典人。鯡魚罐頭是瑞典美食,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江南「臭三傑」誰最臭?
    說慣了江南佳地的「飯稻羹魚、魚米之鄉」,是時候掀開它的另一幅面紗,看看那些神秘的「臭方」了——就好像全面發展的優等生私下卻偏愛朋克搖滾,物產富饒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為什麼又會被學者定義為「中華食臭帶」?「聞著臭吃著香」,是發酵後產生的硫化氫和胺基酸在合奏共鳴。吃完臭莧菜梗的身體反應?微微一顫之後通體通暢,齒頰留香,鼻腔間還有已經香臭難辨、只教人垂涎的醇香氣味。氣味可以打開人類回憶的通道,所以定居北京的紹興作家周作人在《莧菜梗》一文裡,第一段就說:「近日從鄉人處分得醃莧菜梗來吃,對於莧菜仿佛有一種舊雨之感。」言語間仿佛經由莧菜之味回到了黴(梅)雨時節的江南水鄉。
  • 臭菜系列 之 臭鱖魚
    這樣七八天之後到達目的地了,魚鰓也還是紅色的,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乾淨後經過熱油稍煎,細火烹調,不但沒有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餚延續下來。幾乎所有人對徽菜的印象都是由一條臭鱖魚開始的。臭鱖魚俗稱「醃鮮魚」。
  • 臭鱖魚,北京的湘菜館和徽菜館,總有一個讓你「以身試臭」
    能吃到臭鱖魚的飯店基本上屬於兩個菜系,有安徽菜,還有湖南菜,很多人都知道臭鱖魚發源自安徽的傳說,卻不明白為什麼好多湘菜飯店也做,往往一邊吃一邊問:「臭鱖魚到底是徽菜,還是湘菜?」在交通和信息都不發達的年代,中國的各個菜系都是各據一方,比較保守,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口味有了變化,菜系之間有了交流,做法互相借鑑,更有了變化。比如湖南菜,其辣雖與四川不同,但也是今日食風的一個名片了,可是美食家趙珩在《老饕續筆》裡就表達了對這種風氣的不屑,他認為過去不是這樣的,可見時代對餐飲的影響,或許湘菜的臭鱖魚也是這樣潛移默化產生的吧。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說慣了江南佳地的「飯稻羹魚、魚米之鄉」,是時候掀開它的另一幅面紗,看看那些神秘的「臭方」了——就好像全面發展的優等生私下卻偏愛朋克搖滾,物產富饒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為什麼又會被學者定義為「中華食臭帶」?
  • 北京排名第一的臭鱖魚,又香又臭鮮嫩過癮,食客都愛這個味
    說到北京的美食,不知道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對於大部分小夥伴來說,第一個想到的無非就是烤鴨,畢竟這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我們都知道,北京以前是古都,如今是首都,這裡各種各樣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除了一些當地特有的美味以外,還流傳著很多其他地方的風味美食。
  • 讓人聞風喪膽的「三臭」之一——臭鱖魚,徽菜的「靈魂菜品」,越臭越好吃!
    這句話應用到大名鼎鼎的「三臭」美食上,再合適不過了。臭豆腐、臭鱖魚、螺螄粉,俗稱——人間三臭,在沒嘗試過它們之前,覺得那股銷魂的味道,簡直就像生化武器。但有一天終於捏著鼻子、突破心理障礙,吃了第一口,就徹底愛上了!
  • 菜市場見不到的魚,要放臭了才好吃,鱖魚你吃過嗎?
    現在的菜價和肉價都不便宜,買魚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按照營養學家的說法,魚肉屬於白肉,白肉相比紅肉更加營養,而且膽固醇含量較低,從小我們就知道,吃魚會讓人變聰明。魚肉本身也是非常好吃的,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滋味。在淡水食用魚當中,有一種魚聞名千年,一般的菜市場估計還買不到,而它的吃法也很奇怪。這種魚就是鱖魚。
  • 聞著臭,吃著香的4種美食,你愛了嗎?
    中國對美食的烹飪技術是多種多樣,做出來的味道也是複雜多變。好吃的美味讓你聞著味道就想流口水,有種「臭臭味道」的美食,你會喜歡嗎?很多吃過螺螄粉質疑螺螄粉裡為什麼一顆螺螄也沒有,螺螄粉的湯料由螺螄、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所以它的美味在於它獨特的湯料。喜歡螺螄粉的食客,聞其味就「垂涎三尺」。
  • 螺螄粉、臭鱖魚、臭豆腐……南方人為什麼偏愛這些美食?
    但是,在我國南方,卻有千千萬萬的吃貨們都堅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才是真的「香」啊!沒錯,在我國南方,有很多味道「清奇」、極具特色的「酸臭美食」,在南方人心目中,這才是真正的「私家菜」與「心頭肉」。而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這些美食中的「翹楚」——螺螄粉。
  • 安徽臭鱖魚,臭味食物界的無冕之王
    >中國「食臭」百家爭鳴,各地「臭名遠揚」的美味群雄割據,湘有臭豆腐,桂有螺螄粉,粵有小欖蜆蚧汁和三水臭屁醋,遼有東北臭醬,大家「臭」的渾然天成,「臭」的理所應當,各大門派各據一方,「臭」的淵源流長。臭鱖魚——打開美食全新認知的金鑰匙 提倡中庸的中國人對臭鱖魚的態度可沒有中立這個選項,愛它的人愛到魂牽夢縈,誓死永不分離,恨它的鄙夷不屑,唯恐避之不及。
  • 什麼?西安夜市上居然有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無夜市不夏天,昨天晚上又來陝師大對面一品海鮮來吃小龍蝦了。下午7點多到店裡,門口已經坐了很多人,還有一些帶著孩子來吃。最後才知道昨天是小學生剛考完試。第一次看到夜市上賣臭鱖魚毫不猶豫的點了一份,真是太臭了,簡直不要太喜歡,必須要光碟行動。
  • 招牌臭鱖魚蒜瓣肉聞著臭吃著香,京城徽菜名店楊記興落戶瀋陽
    臭鱖魚是徽菜代表作之一,隨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這道菜更是名揚四海,其實此菜成名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在京城提起楊記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家著名徽菜館以臭鱖魚名聞天下,如今楊記興也來瀋陽了,我們距離《舌尖上的中國》只差一張地鐵票。
  • 若有一道菜是徽菜之王,那必然是臭鱖魚!
    李笠翁的《閒情偶寄》和袁簡齋的《隨園食單》都有河鮮料理的方法,不過這二位基本是光說不練的主兒。倒是後來的安徽人胡適之先生,喜歡「洗手作羹湯」。 如果有一個人是徽菜的代言人,那麼這個人必然是徽州人胡適。 胡適一生對徽菜情有獨鍾,而在徽菜譜系中,一道「胡適一品鍋」也已經成為招牌。不過胡適一品鍋並不能算徽菜第一,因為前面還有道臭鱖魚。 在徽菜館子裡,你若聞不到陣陣臭味兒,就說明這館子不夠地道。在徽州的古語中,臭鱖魚也稱「醃鮮鱖魚」,醃鮮在方言中即為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