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之於倫敦,好比塞納河之於巴黎,黃浦江之於上海。穿城而過的河流乃造就名橋無數。倫敦一共有28座橋,讓我們追隨泰晤士河這條流動的歷史,共賞名橋風範。
1862年開通的威斯敏斯特大橋是倫敦現存最古老的橋梁了,因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而得名。大橋北岸的名勝古蹟不斷: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國會大廈、大本鐘等等。
英國著名的詩人華茲華斯就曾寫過一首詩讚美威斯敏斯特大橋壯麗的風貌。綠色的威斯敏斯特橋,灰黃色的大本鐘和紅色的雙層巴士在你的鏡頭中齊齊相聚,會讓你感覺到這才是世人心目中那個經典的倫敦景色。
站在倫敦塔橋上看泰晤士河,畫面裡有船、有雲,有透明的藍色。不遠處,倫敦塔在陽光下閃著淡淡的黃色的光。
倫敦塔橋在經歷了木橋,石橋,到現在的鋼鐵大橋,已然成為了倫敦的標誌。塔橋具有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獨特風雅氣質,在橋中央有開閉式的裝置。每當大船經過,水壓的變動可使橋呈八字型打開。內部對外開放,裡面有一個小博物館,並可在玻璃道上欣賞泰晤士河的美景。
值得注意的是,倫敦塔是十分熱門的觀光景點,早點到達會搶到比較安靜的時間去看王室御寶。
泰晤士河畔的千禧橋是倫敦第一座專為行人設計的橋梁,北接聖保羅大教堂,南接泰特現代美術館。在哈利波特6電影中,整座千禧橋遭魔法襲擊而被摧毀的震撼場面,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一個散步的好地方。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你可以在河上看到一個十分美妙的倫敦夜景。
千禧橋,顧名思義,是英國政府為了迎接千禧年而特別設計的。出人意料的是這座橋在正式開通後的第三天就關閉,禁止通行。由於千禧橋是1894年倫敦塔橋開橋後,百年來第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新橋,從設計到建造,吸引全英國民眾的目光。開橋那天,這座總長僅320公尺的橋一下子湧進約二萬多人,過多的人潮造成了共振效應,劇烈搖晃的驚恐取代了人們原本的驚喜。經過一年多的修整,在2002年的2月重返民眾懷抱
滑鐵盧橋的地處泰晤士河的彎曲處,從這座橋上看到的倫敦風光比地面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好:西面是威斯敏斯特、南岸是倫敦眼,東面是倫敦市和金絲雀碼頭。
很多人都覺得「滑鐵盧」是個貶義的詞,不理解英國人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名字,原來滑鐵盧橋是為了紀念威靈頓將軍在滑鐵盧戰役中取得的勝利。在19世紀40年代,還曾獲得自殺勝地的聲譽。由於滑鐵盧橋在二戰期間被德軍炸毀,當時參加修整工作的多為女性,於是有時被稱「女士橋」。美國電影《魂斷藍橋》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了滑鐵盧橋,法國畫家莫奈與安德烈德朗也對滑鐵盧橋情有獨鍾。
倫敦是個刻意把自己裝扮得古色古香的城市。那怕是新建築,倫敦人也要為它們蒙上一層古老的面紗。走在那些名橋之上,看著兩邊那些巴洛克式和哥德式的古老建築,聞著酒吧飄出來的啤酒花的香味,聆聽教堂傳來的鐘聲,偶爾身邊再有幾輛老式計程車駛過,你會恍然感覺自己走進了十九世紀的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