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1 12:14 | 舟山日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冒名就醫、冒名配藥、串換藥品、冒用他人醫保卡套現……這些是現階段舟山檢查中發現最頻繁的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根據全省統一部署,舟山市將全面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率先啟動的是為期6個月的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專項治理,重點檢查連鎖藥店,這是記者4月20日從舟山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的。
醫保基金涉及千家萬戶,是群眾的治病錢、救命錢。去年9至12月,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部署,我省開展了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舟山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31家,處理定點醫藥機構10家,其中2家醫療診所終止協議,4家零售藥店暫停協議6個月,4家醫療機構限期調整;處理醫保醫師15人,分別扣除醫保醫師積分2至6分;處理參保人員8人,暫停醫保刷卡6至12個月;共追回違規總金額130.7萬元。
根據我省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將對全省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今年開展地市交叉檢查定點藥店行動,查處的重點是:將醫保目錄範圍外的藥品、保健滋補品、生活用品等費用串換成醫保支付範圍內的費用進行醫保交易結算,工作人員盜用或冒用他人醫保卡套現等7種欺詐騙保行為;違反醫療保險用藥範圍或用藥品種規定,以超量用藥、違規使用無適應症的藥品,或以分解、更改處方等方式,為參保人員配藥和進行醫保費用結算;未核驗參保人員醫保就醫憑證,允許或縱容冒名購藥等12種違規違約行為。專項治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推進部門聯動,實行醫保、公安、衛健、市場監管、審計等部門協調監管,升級完善醫保智能監管信息系統,加快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視頻監控等新技術,提升醫保實時監控和智能審核效能,強化醫保服務協議管理,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黑名單、信息披露、舉報獎勵等基金監管長效機制。
此次檢查範圍也包括參保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具體表現為參保人出借醫保證卡,冒名就醫、配藥進行醫保結算,超量配藥或虛構病情騙取藥品進行醫保結算,塗改、偽造、變造醫療文書騙取醫保待遇,將生活用品、保健品等納入醫保結算,變賣藥品、醫用耗材等套取醫保待遇,參與醫保結算後返利、返現等活動,長期無指徵佔床住院進行醫保結算,在報銷時提供虛假票據、材料等。舟山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參保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如經發現,不僅要扣除所得款項、處以罰款,還會被暫停刷卡權限等。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欺詐騙取醫保基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要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同時歡迎廣大群眾積極舉報,我省出臺的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規定,累計獎勵獎金最高可達10萬元。
(原標題《對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零容忍」 我市今年率先開展定點零售藥店專項治理》,原作者莊列毅、梁偉。編輯何伊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