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釀啤酒在我國最早興起在臺灣。在 2002 年臺灣加入 WTO(世界貿易組織)後才開放民間釀酒,也就是說精釀啤酒在臺灣的發展過程,至今不過 16個年頭。而在這座小島上,正不急不緩地開闢著自己的精釀道路,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
這次,我們就去寶島臺灣探一探那裡的精釀啤酒。
把24節氣釀成了啤酒
提到臺灣精釀啤酒,不得不說的就是「啤酒頭」。
這個由三個不惑之年的臺灣男人在2015年共同創立的精釀啤酒品牌,憑著對精釀啤酒的一腔熱血和用心,在整個產業一片死寂之時殺出市場,成為了臺灣精釀啤酒圈內人人關注的「標杆」。
除了用心釀酒,「啤酒頭」更是釀出了自己的特色。
他們參考歐美不同季節分飲不同種類啤酒的習慣,將中國傳統的24節氣化身啤酒主軸,以立夏、穀雨、夏至等節氣名推出了適合各個時節的精釀啤酒。
顛覆與創新的啤酒風味成功打響了名號,加上文青的包裝風格,讓「啤酒頭」成為時下臺灣年輕人口耳相傳的超讚啤酒。
第一個做國際出口的啤酒品牌
打狗啤酒是臺灣第一個做國際出口的啤酒品牌,從高雄一間咖啡館的閣樓工作室起家,選在近高雄港口的小港區落地生根,成立臺灣最大的打狗啤酒廠,期許成為亞洲精釀文化的代表。
打狗釀酒廠,專門製造不過濾殺菌,肉眼可以看的到新鮮酵母的真正生啤酒,是釀酒師的堅持。打狗啤酒的香氣帶著淡淡的花香,水果以及麥芽的香氣。綿密的泡沫還有微微的苦味,除了可以保護啤酒不會被氧化外還可以在用餐時刻解除口中的油膩感。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看到4款打狗啤酒,分別為白色、黑色、藍色,以及最新推出的橘色款,酒精濃度分別在4.5%以及6%。白色的打狗啤酒喝得到柑橘、柳橙、鳳梨香味,口感較為清爽;黑色的打狗啤酒有微微的苦味,帶著咖啡、巧克力、堅果、焦糖的綜合香味;藍色的打狗啤酒則有紮實的麥香,尾韻確相當乾淨清爽,搭配熱炒特別適合。
第一個瓶裝精釀啤酒品牌
2003 年,「北臺灣麥酒」——第一個瓶裝精釀啤酒品牌在市場誕生。
北臺灣目前是臺灣種類最繁多,同時是也是領域跨最廣泛的臺灣啤酒製造商。屢屢推出不同的口味與樂團專屬啤酒,讓大家不只在味覺與視覺上精豔,當初北臺灣麥酒以「荔枝啤酒」站穩腳步,逐漸擴大市場,前兩年更以「雪藏」和「經典八」得到亞洲啤酒大賽金銀賞,造成一片轟動。
第一間推行精釀啤酒的觀光酒廠
位於臺灣宜蘭的吉姆老爹是臺灣第一間推行精釀啤酒的觀光酒廠,主打以當地的水質釀出會回甘的招牌美系啤酒花艾爾,另外還會結合在地食材做出季節限定款啤酒。
例如前陣子推出的柚香艾爾啤酒,手工撥700多顆柚子,將手榨柚子汁添加在艾爾啤酒中,每年就只出產這麼一批,相當珍貴。
最具特色的伴手禮
來自於臺灣頂端的雞籠啤酒剛剛入選基隆第四屆十大特色伴手禮,目前旗下共有「雞籠」與「潮境」兩款特色商品。
其中「潮境啤酒」更添加了在地海藻食材——石蓴。原來基隆潮境公園一帶水質潔淨,將石蓴與啤酒香氣充分調和,混和出專屬於海港特有的大海氣味,海港配海味,據說吃海產的時候搭配會更有味道哦。
龍眼蜜釀酒
金色三麥是臺灣最早的民營啤酒,從2004年創立品牌到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重要品牌。
金色三麥採用臺灣自產龍眼蜜所推出的「龍眼蜜啤酒」,更是國際賽事的常勝軍,過去曾獲得「東京國際啤酒大賽」金賞、「世界啤酒大賽(WBC)蜂蜜品項」冠軍等獎項,象徵臺灣的製酒工藝已經逐漸能夠與世界各地平起平坐,甚至更勝一籌!
釀造臺灣文化
水鹿精釀的淡艾爾啤酒所使用的原料都來自臺灣各地,包括了彰化大城的小麥跟雲林土庫的蜂蜜,把臺灣在地農產品和精釀啤酒結合在一起的概念,是水鹿精釀的自信作品。
水鹿精釀認為做啤酒最難的,其實是是塑造自己的文化,認為不是靠模仿、取個外國名字、或是進口的產品就比較好,若沒有自己的文化底蘊,則難有獨特性。所以水鹿更加主打臺灣的特色故事,目前以文化與動物圖鑑做為發想,接下來會用在酒標上體現臺灣意象。
第一支漢方草本手工啤酒
比西裡岸,命名自臺東觀光景點,啤酒風味更是經過釀酒師不斷嘗試,最後研發出適合夏天清爽風味。
西裡岸結合特殊的中草藥-葫蘆巴,呈現出淡淡的楓糖香氣,這樣的風味顛覆了傳統啤酒的苦澀印象,讓比西裡岸也適合女性朋友,不僅能為精釀啤酒的初嘗者展開全新的眼界,也能為精釀啤酒愛好者提供經久不絕的驚奇體驗。
當然,在臺灣還有不少極具特色的精釀啤酒,比如大樂啤酒、禾餘啤酒、半島啤酒等等,這些啤酒品牌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走出了不同的特色。
在了解品嘗這些啤酒的同時,或許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讓我們自己的精釀啤酒突顯本土特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全球化」。畢竟,精釀啤酒的本地特色是制約其發展的壁壘,但更是其該有的品格。
電音與啤酒從來就沒有分開過
一入電音,精釀深似海
於是社長的電音™ 精釀誕生了
加社長微信 qdchallenge
進入精釀社家釀,商釀社群
▼
精釀社
打造融合創新的精釀Freestyle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
↙點擊【閱讀原文】,認領更多全球精釀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