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對接緊扣需求,讓307所小學6萬多名學生坐進「愛心圖書室」;連續11年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助力,為「餓了麼」「盛視天橙」「帝亞實業」等企業開啟夢想之門;積極融入上海市安寧療護試點工作,探索生命關懷新模式……作為上海玉佛禪寺發起成立的上海宗教界第一家文教類非公募基金會,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積極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公益之申」十佳公益機構殊榮。
支持山區教育
為6萬多名孩子建造圖書室
「覺群愛心圖書室」自2011年由上海玉佛禪寺發起成立以來,已在雲南、貴州等偏遠地區的307所小學建立了圖書室,讓6萬餘名孩子坐進乾淨整潔的「愛心圖書室」,捧起嶄新的課外讀物。
說起「愛心圖書室」的起源,還得追溯到2010年。「當時雲南遭遇特大旱災,我們為當地建設6個蓄飲水工程,以學校為中心,覆蓋到周邊村莊。在實地考察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地的教育資源嚴重匱乏,想為貧困山區的學生做些事情。」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慧覺說。
雲南山區孩子們在閱讀基金會送來的新書
為了讓資助更加精準,基金會將重點放在教育資源最為匱乏的村級小學,對每一所學校進行實地考察,數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雲南、貴州、青海的各個縣市。
「這些學校大多處於高海拔山區,1天最多只能跑2個學校。山區霧大,有時能見度不足5米,還多次遇到塌方,遭遇過車禍。」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辦公室主任仁鎮參與過200多所小學的實地考察。2015年,他們到普洱市景谷縣的幾所村小考察,半年前當地發生地震,當時孩子們在救災棚裡面上課,求知若渴,這個畫面令他至今難忘。
項目實施以來,基金會共捐贈了46萬餘冊書籍、1463個書架、1132張閱讀桌和6792把閱讀椅。為提升圖書室的使用能效,培養學生閱讀興趣,2017年,基金會在已援建的307所學校中,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讀書徵文比賽。同時,舉辦「點亮夢想 童行上海」主題夏令營活動,讓這些「山娃子」們來到上海開闊眼界,體驗知識所帶來的無限樂趣。
如今,基金會以圖書室項目為起點不斷延伸,緊扣當地的需求,搭建公益平臺,實現精準對接。「我們還將為這些學校新建體育設施,開設網絡視頻授課。此外,針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孩子,計劃進行一對一結對助學。」慧覺說。
基金會工作人員在雲南一所小學的「愛心圖書室」裡忙碌
助大學生創業
持續11年成功率超八成
眾所周知,2009年,由上海交通大學在校學生創業、從校園外賣起家的「餓了麼」開啟了夢想之門。卻少人知道,在「餓了麼」的起步階段,「玉佛禪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以下簡稱「創業基金」)曾助其一臂之力。
「2009年,由於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慧覺說,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業,在覺醒法師的提議下,上海玉佛禪寺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聯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市教委、團市委共同啟動「創業基金」項目,旨在扶持有志於在滬開展創業的上海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不光如此,基金會與上海各大高校、全市負責創業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及相關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整合資源,聘請「專家指導團」定期進行跟蹤服務,建立 「孵化與服務基地」。
從2009年設立至今,「創業基金」已走到第11個年頭,累計資助創業項目147個、資助總額1347萬元,成功率達80%以上,創造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項目輻射範圍涵蓋上海近30所高校,橫跨25個行業,創業成功案例包括「餓了麼」「盛視天橙」「帝亞實業」「威佩網絡科技」「貝孚幼兒教育」等項目,其中年收入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7家,有1家已經上市。
「這些成長起來的項目也開始反哺基金、回報社會,不但向公益組織捐錢捐物、支持公益,還身體力行參與各類公益慈善項目。」慧覺說。2016年,「餓了麼」作為「創業基金」第一批資助項目,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50萬元,專門幫助大學生完成創業夢想。
「11年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玉佛禪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凝聚了社會各界的力量,努力成就大學生的創業夢想;未來,基金會將為創業學子們開展更多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經驗交流活動,提供專業指導與幫助,進一步做大做強大學生創業項目。」玉佛禪寺方丈覺醒表示。
參與生命關懷
讓「最後的時光」更有溫度
「謝謝你們來陪我嘮嗑,別看我現在話多,前幾天我特別鬱悶、想不開。跟你們說說話,我心情也好多了。今天晚飯我能多吃一個饅頭!」去年2月,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在利群醫院開展了首次生命關懷服務。病房裡一位來自黑龍江的大爺在志願者們的噓寒問暖、善巧引導之下,露出了久違的笑臉,他勇敢樂觀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在場的志願者。
目前,上海已成為全國唯一整體開展安寧療護試點的地區。到2020年,上海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將提供機構或居家安寧療護服務。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積極參與試點,每周組織志願者到臨汾、長徵、長壽3個街道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上海市利群醫院,開展生命關懷服務。
自生命關懷項目啟動以來,基金會多次邀請醫生、講師、臨終關懷服務多年的資深志願者等,組織開展生命關懷志願者培訓和沙龍活動。在這群可愛的志願者當中,有一位身患癌症的志願者,在與病魔鬥爭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安寧療護服務,經常給大家傳授經驗。
「讓生命多一種選擇,給死亡多一份安寧。」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死問題,共同參與到「生命關懷」的項目之中,去年11月3日、4日,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舉辦「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國際學術論壇,通過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專題發表與思想交鋒,推動生死學學科建設和生命關懷實務操作,探索生命關懷和生命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