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廳|墨爾本CBD:宜居之城的核心(上)

2021-01-15 澎湃新聞

作為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的城市建設史僅有短短180年。歐洲殖民者最初於十八世紀末抵達墨爾本,並於此後數十年間先後建立多個小規模定居點。

墨爾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鎮,始於1835年6月一個名叫約翰·巴特曼(John Batman)的殖民商人與當地土著人籤訂的購地協議。根據這份協議,巴特曼提議購買今日墨爾本周邊約2400平方公裡以及墨爾本東南遠郊吉郎(Geelong)周邊約400平方公裡土地,建立一座新市鎮。這份協議隨後被當時的新南威爾斯殖民地政府認定無效,但墨爾本作為一座定居市鎮卻得以保留。

如今為人們熟知的CBD區域,是墨爾本的中央活動核心區,提供了全市範圍內最健全的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商務、辦公、商業、文化、教育等城市功能;同時,這裡也是墨爾本作為一座城市的起源地,見證了這座年輕城市過去180年間的變遷。

▲圖一:墨爾本CBD區位。來源:谷歌地球,作者編輯

▲圖二:墨爾本CBD全景圖。來源:谷歌地球

霍德爾路網:奠定城市百年發展格局

墨爾本市中心乃至全市的發展格局,可追溯至1837年由測量師羅伯特·霍德爾(Robert Hoddle)所規劃的城市道路網格體系,即「霍德爾路網」(Hoddle Grid)。墨爾本開發之初仍屬新南威爾斯殖民地管轄。時任殖民地州長的理察·伯克(Richard Bourke)聘請霍德爾對這座新市鎮進行規劃,為其確定了市政路網及地塊劃分總體方案。這張城市路網由五條東西向道路以及九條南北向道路構成。

▲圖三:霍德爾路網。來源:谷歌地球,作者編輯

霍德爾路網主路寬為1.5鏈(註:鏈,Chains,英制長度單位。1鏈為66英尺,約合20米;1.5鏈即30米),雙向通行;四條東西向道路穿插於主幹道之間,路寬0.5鏈,約10米,單向通行。霍德爾路網東西長1英裡(約1.6公裡),南北長0.5英裡(約0.8公裡),長邊基本與亞拉河(Yarra River)平行,與1837年的地球正北呈順時針8度夾角(即與當時的磁北向基本重合)。

▲圖四:1837年羅伯特·霍德爾繪製的墨爾本市鎮路網及地塊測繪圖。來源:維基百科

▲圖五:殖民地色彩濃厚的街道命名。來源:作者繪製

該路網將城區土地劃分為32個長寬均為10鏈即201米的方形街區,而每個街區又被劃分為20個佔地約1920平方米的小地塊,其中街角地塊呈方形,其他地塊為長條狀矩形。

▲圖六:霍德爾路網標準地塊劃分示意圖。地塊長寬均為10鏈(約201米),地塊中央由寬1/2鏈的巷道分隔,整個地塊面積約4.04公頃。大地塊被進一步劃分為20個面積均為約1,920平方米的小地塊,街角地塊呈方形,其餘地塊為長條矩形。街角的方形地塊為商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可達性條件。來源:維基百科,作者重繪

▲圖七:1839年霍德爾路網、地塊劃分及建築分布圖。來源:維多利亞州州立圖書館

與北半球更為人熟知的紐約曼哈頓路網的規劃初衷相似,霍德爾在規劃墨爾本路網及地塊之時,同樣體現了城市服務於資本的屬性,即將土地劃分為足夠小的地塊,方便殖民地政府在短時間內將其出售給私人,一方面獲得土地售賣收入,另一方面促進人口和資本的聚集。

有趣的是,規劃完成後,霍德爾又被殖民地政府指定為拍賣師,親自主持了最初的兩次土地拍賣。最先售出的地塊集中於柯林斯街(Collins Street)沿線及周邊,而柯林斯街也成為墨爾本最先發展起來的街道,並短時間內吸引了醫療、法律、金融等高收入行業聚集。這種先發優勢一直保持到今天,使其成為墨爾本租金最高的街區,街道沿線遍布甲級寫字樓、奢侈品店。

▲圖八:墨爾本發展之初,最初售出的地塊。來源:谷歌地球,作者編輯

▲圖九:柯林斯街街景。來源:Skyscraper City

霍德爾在規劃這套路網系統之時,墨爾本總人口僅有不到4000,充其量只能稱為一座村鎮;而時任州長伯克並未將墨爾本視為一座未來的大都市進行規劃,因此當初不同意霍德爾提出的30米寬主路的建議,主張將主路壓縮到20米寬(1鏈),且主地塊之間的東西向道路應為10米(1/2鏈)。關於道路寬度的爭議,霍德爾在其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

「當我於1837年規劃墨爾本之時,我的建議是所有的道路均設置為99英尺(30米)寬。理察·伯克爵士建議(在主地塊中間)設置巷道作為馬廄與臨主路建築附屬用房的通道。而當我主張主路應維持99英尺(30米)寬時,卻被州長要求將其改為66英尺(20米)寬。我堅持我的觀點,並說服州長較寬的道路將有利於這座維多利亞未來之城的城市健康與交通便利。州長最終同意採納我的方案,而作為妥協我也不再反對設置33英尺寬(10米)的巷道。不幸的是,這些巷道後來被當做了街道使用,大量昂貴的建築沿街興建。」

在當時看來,30米寬的道路對一座剛剛起步、尚未工業化的城市來說的確顯得太寬了,要知道那時墨爾本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馬車,絕大多數建築不超過三層。正是霍德爾的超前意識,為墨爾本未來的快速擴張預留了充足的空間。可以說,霍德爾的遠見奠定了墨爾本市中心乃至全市此後180年的城市發展格局,使其成長為現如今人口超過四百萬的大都市。

至於那些10米寬的巷道,雖然霍德爾認為這是為了說服州長接受寬主路方案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且這些窄街道在後來城市發展中也確實一度造成了交通瓶頸,但實際上,這些人性尺度的街道與沿街建築構成的獨特城市空間,逐步演化為現如今墨爾本最具特色的街巷(laneway),並孕育出了獨特的街巷文化。

這些遍布CBD的街巷聚集了豐富且多元的餐廳、咖啡店、酒吧,不僅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為上班族平日午餐、下班聚會提供了絕佳的場所,更成為墨爾本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全世界遊客慕名而來。對初到墨爾本的人來說,如果拿不準吃什麼,又想體驗墨爾本最地道的餐飲文化,那麼鑽進這些街巷裡,通常都會有意外收穫。

說句題外話,與世界上其他大城市CBD被星巴克佔領不同的是,墨爾本是本土咖啡店的天下。早期義大利移民帶來的高超烘焙技藝,孕育了墨爾本獨一無二的咖啡文化和遍布全城的大小咖啡店。外來連鎖品牌根本不是本地競爭者的對手。

▲圖十:原先規劃的10米寬窄街已演變成獨特的城市公共空間。來源:Skyscraper City

全球最宜居城市的CBD:功能高度混合的中央活動區

墨爾本CBD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範圍內的人來此居住、工作、學習、生活,其高度混合的城市功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在CBD2.4平方公裡範圍內,聚集著全墨爾本最多且收入最高的工作機會、兩所全澳領先的大學、最豐富的購物設施、最具墨爾本特色的文化及休閒娛樂場所以及最便捷的公共運輸網絡。

▲圖十一:從南岸遠眺CBD東段。CBD聚集了眾多跨國公司大型企業總部,如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澳新銀行(ANZ)、國民銀行(NAB)等。來源:Flickr

▲圖十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 (RMIT) 為全澳排名第十四的著名理工科大學,其主校區坐落於CBD北側。由此繼續往北約1公裡,便是全澳排名首位的墨爾本大學主校區。墨爾本市中心居住著超過3萬名來自全澳及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這些學生為城市帶來了活力,構成了穩定的消費人群。來源: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官網

▲圖十三:斯旺斯頓街商業街區。該街區於1992年開始禁止過境機動車交通進入,只允許有軌電車、非機動車及本地居民車輛進出,並實行嚴格的建築控高,以保證人性尺度的街道空間,營造適宜步行的環境,聚集人流、促進商業零售發展。來源:谷歌地球,作者編輯

▲圖十四:斯旺斯頓街拆除機動車道,只保留有軌電車道及非機動車道。來源:墨爾本市政廳官網

▲圖十五:改造完畢後的斯旺斯頓街提升了CBD區域的步行舒適度及非機動車交通安全性,極大地促進了CBD步行人流量。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從1993年到2013年,墨爾本CBD工作日全天(10:00-00:00)平均步行人流量由24萬人次增長至36萬人次,周六更是由28萬人次增長至44萬人次。來源:墨爾本市政廳官網

▲圖十六: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是墨爾本歷史悠久、極具特色的觀光、購物及休閒場所。該市場即將進行全面維護改造,增加公共開放空間,強化其特色商業屬性。(具體可參考作者前文《墨爾本為什麼對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改造更新》)來源:Herald Sun

墨爾本CBD僅2.4平方公裡,卻有地下環線鐵路及五座火車站為之服務。墨爾本CBD地下環線鐵路是墨爾本大都市區及維多利亞州區域鐵路網絡的核心節點,於1974年開工建設,1982年開放運營。建設環線鐵路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原先弗林德斯街火車站(墨爾本大都市區鐵路樞紐站)和南十字火車站(維多利亞州區域鐵路樞紐站)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是為居民、遊客提供更便利的出行選擇。環線鐵路圍繞著CBD鋪設,其布點均勻的五座車站基本覆蓋了CBD大部分區域;而墨爾本市政府及規劃部門更是如教科書般地踐行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為導向的開發) 理念,將CBD範圍內大部分高強度開發集中於鐵路站點400米服務半徑區域內及周邊。

▲圖十七:環線鐵路的五大站點400米步行服務半徑即可覆蓋CBD大部分區域。除斯旺斯頓街為公交及步行導向的商業街區實行嚴格的建築控高以外,CBD範圍內高強度辦公、公寓及其他商業開發基本位於鐵路站點400米服務半徑內。

除了城市鐵路網絡,墨爾本最著名的交通工具莫過於有軌電車。墨爾本擁有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有軌電車網絡,線路裡程達到250公裡,共有25條線路、1763座車站,超過柏林、維也納、聖彼得堡等歐洲城市。墨爾本有軌電車年運送乘客超過1.8億人次,有效連接了CBD與近郊區域,與大都市區鐵路形成了有效互補。

▲圖十八:墨爾本的有軌電車網絡。圖中路線最為密集的道路即為斯旺斯頓街。來源:維多利亞州公共運輸部

為了配合墨爾本市中心提升公交出行比例的戰略,維多利亞州公共運輸部門於2015年1月引入了「有軌電車免費乘車區」 (Free Tram Zone)。該區域基本覆蓋了CBD及港區,乘客可以在任意時刻免費乘坐有軌電車。從2016年1月1日起,CBD的部分主要線路還將實行全天運營,以滿足夜間居民、遊客出行需求。這一策略將進一步提升CBD區域夜間消費活動。

▲圖十九:有軌電車免費乘車區基本覆蓋了CBD和港區。來源:谷歌地球、亞拉有軌電車公司,作者編輯

參考文獻

Ÿ City of Melbourne (1997),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of Melbourne,

http://www.melbourne.vic.gov.au/SiteCollectionDocuments/history-city-of-melbourne.pdf, [Accessed: 29/12/2015]

Ÿ J. Williamson (1839), A Plan of Melbourne Port Phillip (Map),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http://ergo.slv.vic.gov.au/sites/default/files/imagecache/download/vc000242-001.jpg, [Accessed: 29/12/2015]

Ÿ Public Transport Victoria, Melbourne Tram Network (Map),

https://ptv.vic.gov.au/assets/PDFs/Maps/Network-maps/Tram-Network.pdf, Accessed: 30/12/2015

Ÿ Wikipedia, Hoddle Gri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ddle_Grid, Accessed: 20/12/2015

(作者系城市規劃師,關注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發展戰略及區域經濟。卡迪夫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學院碩士,曾服務於AECOM、仲量聯行,現居墨爾本,就職於澳大利亞Urbis公司經濟與市場研究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墨爾本CBD:宜居之城的核心(下)
    墨爾本連續五年傲居《經濟學人》雜誌「全球最宜居城市」榜首。這頭銜得之不易,其背後是墨爾本超過20年的產業調整、城市功能再定位、城市再開發的努力。特別是CBD區域,更是見證了墨爾本市中心由幾乎被遺棄到重生的歷程。
  • 市政廳|墨爾本為什麼要對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更新改造(上)
    今年8月,《經濟學人》再次將澳大利亞墨爾本評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這已是墨爾本連續第五年獲此殊榮。多元的文化、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良的教育醫療配套以及豐富的就業機會,吸引著來自全球的人們在此學習、工作、定居。筆者於9月由北京遷居於此,並深深愛上了這座年輕的城市。
  • 「中國文化日」亮相墨爾本市政廳
    (原標題:「中國文化日」亮相墨爾本市政廳) 新華社墨爾本8月23日電
  • 宜居之城墨爾本,澳洲旅遊/移民首選之地,享悠然愜意慢生活
    墨爾本是一座因金礦而致富的城市,曾經世界各地的人為淘金夢而來,當淘金熱褪去,移民潮卻依舊。墨爾本市四分之一以上地區是公園綠地,有著「花園之都」美譽,是一座兼有河流及海濱的城市,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條件使得其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移民首選的城市之一。
  • 墨爾本:澳洲摩天之都,CBD豪華大氣
    墨爾本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是維多利亞州首府,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這裡地處南緯38度,城市主體深居相對封閉的菲利普港灣之內,氣候適宜、風光秀麗,既有著宜居的濱海特性,又免受了大洋的風浪侵擾,地理位置極為優越。
  • 中國10城入圍全球宜居100城
    中國10城入圍全球宜居100城【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英國《經濟學人》14日公布的2018年全球宜居城巿排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第一次打敗全球最宜居城市澳大利亞墨爾本榮登榜首,中國有10座城市進入前100名。
  • 墨爾本CBD人口暴漲,未來房價或超過7位數
    墨爾本連續6年蟬聯全球最宜居城市,大墨爾本地區面積8806平方公裡,現有人口為482萬人。墨爾本CBD區域面積僅有2.4平方公裡,墨爾本的中心大街西面是Spencer大街,南面是沿著亞拉河的Flinders大街,東面是排列著州議會廳等建築的Spring大街,北面是維多利亞大街。
  • 疫情過後,雪梨墨爾本CBD再難恢復往日繁華?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1798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一場疫情,令雪梨墨爾本的CBD的營業額暴跌兩位數的百分比。專家稱,社交禁令解除後,除非CBD的經濟能迅速反彈,否則將嚴重影響澳洲整體經濟發展。而墨爾本中央商務區、乃至距離市中心20公裡的金斯頓中心的地區經濟,預計都將下降10%至12.5%。Nevaggio Espresso是眾多虧損的小企業之一,這家位於雪梨CBD的咖啡館,收入主要來自平時排隊買咖啡或午餐的上班族。
  • 墨爾本CBD以南2公裡,無可比擬的都市烏託邦|居外精選
    作為南半球最負盛名的文化名城,墨爾本向來最不缺的便是關注和讚美。我們知道,澳大利亞的宜居環境世界聞名,而墨爾本更是各個城市中的佼佼者——墨爾本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並連續多年被經濟學人智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 ,沒有之一 。墨爾本市貌(圖片來源:百度)宜居,便意味著有好的項目可以考慮。
  • 墨爾本市長:「最宜居城市」重視對華往來期待雙贏
    墨爾本市長:「最宜居城市」重視對華往來期待雙贏 墨爾本市長羅伯特·道爾(攝影 賀吉) 人民網雪梨11月18日電(盛楚宜 周誕)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長羅伯特·道爾日前接受人民網的獨家專訪,就墨爾本的宜居情況、旅遊發展、教育資源、華人社區的現況和對華關係進行了介紹
  •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政廳「亮紅」為中國抗疫加油
    新華網雪梨3月2日電(記者郝亞琳)由墨爾本市政府、澳大利亞中國總商會墨爾本分會和澳華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活動於當地時間2月27日晚舉行,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勁。當晚,象徵中國國旗的紅黃兩色燈光點亮了墨爾本市政廳,全體嘉賓在市政廳陽臺上拉起寫有「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字樣的橫幅,手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螢光燈和標語,揮舞中澳兩國國旗,高呼「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口號,共同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 孔雀城大湖,宜居之地
    孔雀城大湖有哪些設計理念?  孔雀城大湖以「一湖 、一環、一島、九大主題活動區」為理念,將自然與繁華相接,真正做到與繁華保持距離,卻不影響城市資源的享用,與自然無限貼近,卻保持了對繁華的掌控。解決北漂青年漂泊之痛,為其提供定居大北京的機會。  孔雀城大湖項目獲得過哪些獎項?
  • 大話澳超之墨爾本城
    墨爾本城墨爾本城是這個賽季澳超投入最多的球隊,五輪過後墨爾本城以4勝1平的成績如願登頂聯賽第一寶座,這個賽季的墨爾本城將是澳超常規賽冠軍最富競爭力的球隊之一。、格雷奧、梅特卡夫後衛:加洛韋、德爾布裡奇、古德、傑米森、溫德比希勒門將:博扎涅斯、格洛韋爾作為曼城集團旗下球隊,墨爾本城在上個賽季的表現令人失望,來到新的賽季,俱樂部在球隊引援方面給予了資金上的大力支持。
  • 墨爾本六連冠世界最宜居城市,墨爾本VS雪梨競爭激烈
    據《先驅太陽報》報導,最宜居城市排行本周公布,墨爾本連續六年登上了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寶座。
  • 康巴什,宜居之城!
    >相映成一幅優美的畫這是生態之城的獨特魅力行走在康巴什,宜居是最深切的感受。天朗氣清、生活舒適,人與城、自然與歷史、傳統與現代和諧交融。無論是盈滿生活氣的康鎮,還是四溢文藝範的樂康吧,總能讓人感受撲面而來的溫暖。這是幸福之城的嶄新詮釋。
  • 連續七年都是「全球最宜居城市」,墨爾本做對了什麼?
    當我國內的同行還在應付領導和繁瑣審批流程時,我則用更多時間專注在技術產業化上,效率並不低。」為人才提供發展機會,讓居住者能獲得工作生活平衡,一座城市要能做到這些實屬不易,但想要成為「最宜居城市」,這些還不夠。
  • 澳洲宜居城市大洗牌,昔日吊車尾逆襲雪梨、墨爾本
    全球知名宜居目的地、富人心目中的移民天堂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嚮往的理想生活樂園。 其中,大都市雪梨、墨爾本尤其受移民喜愛,每年新移民人數大幅增長,甚至到了政府需要考慮採取措施限流的地步。
  • 墨爾本,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到底有多好玩?
    核心提示:對於愛酒的我而言,去墨爾本第一站肯定是要品嘗下紅酒,Jack Rabbit是世界上少數開在海邊的葡萄酒莊,餐廳正對著大海,也是世界上難得開在海邊的酒莊,因為周圍很多兔子出沒,酒的瓶標也是兔子的超級可愛。
  • 澳超:阿德萊德聯vs墨爾本城,實力碾壓,墨爾本城迎來兩連勝?
    周日 002 阿德萊德聯vs墨爾本城基本面分析阿德萊德聯阿德萊德在上賽季戰術開始變得激進起來,打法上面也有了更多的可能,不過他激進的打法也讓他防線變得不是很穩定,整體來看聯賽地位上並沒有太多的進步。在上賽季的26場比賽中阿德萊德取得了11勝3平12負的戰績,總共打入了44個進球,丟了49個球,最終他的積分上以36分排名在聯賽第7位。阿德萊德在最近的狀態其實還算不錯,在賽季首場面對上西部聯的比賽中以0:0打平了對手,雖然沒有落敗吧,但是他的鋒線發揮卻也並不是特備好。墨爾本城墨爾本城近幾個賽季都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 雪梨和墨爾本哪個更宜居,數據告訴你!
    描 述 :到底澳洲哪個城市最宜居? 這個問題,按照各種國際機構的評比,答案似乎應該是: 墨爾本…… 因為它已經蟬聯了好幾屆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