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標,收聽健康廣播
「粽子」是大家熟悉的端午節必吃美食!但由於現在食材取得方便,平時在臺灣大街小巷的店家都可以看到賣粽子的店家。
臺灣的粽子以包肉的居多,通常稱為「肉粽」;而素食者不能吃肉的人呢?就可以選擇「菜粽」。聽到菜粽是不是會理所當然覺得是包菜的?!其實不是唷!而是只有糯米跟花生,也可以稱做「花生粽」。
我們都知道吃糯米容易消化不良,血糖也容易上升,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因為糯米含的澱粉大多為【支鏈澱粉】,從結構上來講,支鏈澱粉是一個具有樹枝形分支結構的醣,其結構十分複雜。在支鏈澱粉加熱糊化後,有較高的黏性,黏性較高所以人體較不好消化,又因為含有支鏈澱粉的食物本來就屬於高升糖指數(GI)的食材,再加上糊化過程所以很容易升血糖。
菜粽到底能不能呢?又可以吃多少啊?
菜粽(小)重量:
188.4克/顆
營養分析
熱量 535.9kcal
碳水化合物 69.8g
蛋白質 22.1g
脂肪 20.2g
飽和脂肪酸 3.5g
單元不飽和 6.8g
多元不飽和 6.9g
營養師小叮嚀:
►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以每餐攝取『固定熱量』、『高纖』和『低油』等方式達到控制血糖及維持健康的目的。
您說粽子可不可以吃呢?當然是可以啦!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配對式的血糖監測】方法,什麼意思呢?通過監測飯前及飯後血糖來調整飲食的量。並且增加較多的蔬菜量(也就是纖維量),幫助餐後血糖不要升太快,由於菜粽主要成分是醣類跟油脂,為了讓我們這餐更為營養,除增加蔬菜類的攝取外,還可以而外增加適量的蛋白質食物,例如:黃豆製品、魚或肉類等。
►那我們又要如何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呢?
建議可搭配西紅柿、黃瓜、涼拌青菜或蔬菜湯﹝如蘿蔔、海帶、香菇製作的湯﹞。
怎麼樣?快來試試看吧 !!
本文作者:林佳璇營養師(臺灣)
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碩士
高考營養師合格
臺灣糖尿病衛教學會 合格衛教師
腎臟專科營養師
現任臺灣李氏聯合診所 營養組組長
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 營養師
長按愛胰會二維碼並關注,收聽更多糖尿病故事和糖尿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