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
小長假近在眼前
但比小長假更誘人的是
粽子粽子粽子!
近日,莘莊各居委、部門都不約而同地開展起了端午主題活動,包粽子、做香囊等極具傳統民俗的活動吸引了許多居民參加,讓大家提前感受了節日的氛圍。
5月24日,莘莊鎮智慧園臺青創客家活動中心內裝飾一新,處處透露著濃濃的節日氛圍。鎮統戰、鎮臺商之家、鎮臺聯分會共同舉辦的「五月的小確幸兩岸同胞訴『粽』情」活動在此拉開帷幕,兩岸同胞借著傳統節日——端午共聚一堂為閔行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加油助力!閔行區委統戰部副部長、臺辦主任張海平,區臺辦副主任顧海華,鎮黨委委員喬宇紅等領導出席活動,來自臺商之家、臺聯分會的逾60名臺胞臺屬參加。
在兩岸交流座談中
大家都分享了家鄉的端午習俗……
▼
我是上海本地人。從小就看著我的外婆、媽媽包粽子,但我不會包,只負責吃。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會包粽子,每年到端午節,都是我弟弟給我包好粽子再送過來。所以每到端午節,能吃到自己家人包的粽子,對我來說就是家的味道。
我是高雄人。臺灣粽子有兩種包法,但不管是哪一種包法,裡面的餡料都非常豐富,除了本地粽肯定會放的大肉外,還會有慄子、花生、香菇等。粽子吃過這麼多,我最愛吃的就是花生粽,香甜軟糯,還有花生香,非常好吃。大家去臺灣旅遊時,一定要去嘗嘗。
端午是傳統佳節,每年我們都會開展活動,比如賽詩、唱歌跳舞等,讓大家聚在一起。今天的座談會上,有許多年輕人,你們也讓我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樣子,希望今天我和你們聚在一起,可以一起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除了包粽子,臺灣過端午節時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立蛋。小的時候,我和我姐姐很痴迷立蛋,就想著一定要立成功,因為代表著好的寓意。有時一直立不起來,就會偷偷地在蛋殼底部敲一個小小的洞,真得好玩,大家回去也可以試試!
張海平也踴躍參與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端午節軼事。「大家講了很多粽子的包法,但無論是哪一種粽子,它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情懷。」張海平感慨道,當天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流機會,兩岸青年敞開心懷互訴「粽」情,促進了相互間的融合,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真正體現了兩岸一家親。
☜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活動最後,兩岸同胞齊心協力親手包製粽子,在和樂融融、談笑風生之間各式各樣的花式粽子映入眼帘。本次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臺商前來參與,更是受到了臺青創客家、八融食品有限公司(宜芝多)2家臺企的大力支持,分別為活動提供了場地及食材等,為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代表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端午趣事。
社區裡的阿姨包的都是本地粽
相信大家從小到大吃的也都是本地粽
那你吃過臺灣粽嗎?
這不,莘莘就找來了一位臺灣粽達人,人稱彬哥,他的手藝是祖上三代傳承下來的,包起粽子來講究十足。他告訴我們,臺灣粽分兩種包法,一種和本地粽類似,米和餡料都是生的,包進去之後再煮,另一種則是糯米和餡料已經分別煮熟,包進去之後蒸上40分鐘即可。而他要教我們製作的就是第二種。
粽葉(竹殼) | 特級糯米
五花肉 | 鹹鴨蛋黃 | 香菇
板慄 | 瘦肉絲 | 蘿蔔乾
花生 | 紅蔥頭 | 胡椒粉
鹽 | 米酒 | 食用油
油蔥酥 | 低鹽醬油
❶ 先把糯米放入紅蔥頭、油蔥酥一起蒸炒熟成香Q油飯。
❷ 分別煮熟五花肉、鹹鴨蛋黃、香菇、板慄。
❸ 把瘦肉絲、花生、蘿蔔乾分別炒制出香味並混合到一起。
❹ 把煮熟的食材用粽葉(竹殼)包起來後上蒸鍋蒸上40分鐘。
臺灣粽料多餡足,滷透的五花肉較香且不油膩、滷透的香菇有清爽口感、清燉板慄讓你感到酥爽甘甜、新鮮鹹蛋黃讓你意猶未盡……就連粽葉也有講究,在蒸粽子時,糯米、餡料裡的油可以從竹殼滲出,吃到嘴裡只有香味、沒有油膩之感。
怎樣,要不趁著端午休假
在家嘗試包一包?
每到端午節,社區裡的包粽能手就閒不住啦,紛紛走出家門,和鄰居們一起切磋包粽手藝。快來跟著鏡頭找找社區裡的包粽能手,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
康城的馮阿姨就是一位包粽能手,而這次能和社區裡的好朋友一起包粽子,共享樂趣別有意義。她告訴我們,其實包粽子只是端午民俗之一,最重要的是在享受端午樂趣的同時,還能品味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傳承民族文化遺產,也能讓小一輩更了解民俗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