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國家的臉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文明禮儀建設愈益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禮儀是宣示價值觀、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計劃地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制度,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禮儀關乎人格,關乎國格。
陝西北方學校這周升旗儀式下,學生進行了關於「文明校園」的演講。通過平常的小事舉例,講述學校其實不僅僅只是授課書本知識,更是樹立規矩利於我們大家提高學生的素質,形成更好地校園氛圍,讓大家有更多的歸屬感。
1.文明從校園開始
彬彬有禮,文明話語。講文明,懂禮儀,不在公共場所喧譁嘻戲,言行舉止文雅有度;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財物,愛護校內一草一木,講究衛生,節約水電。
2.文明從家庭開始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倡揚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家庭文明新風,珍惜資源,保護環境,踐行垃圾分類。
3.文明從餐桌開始
保持勤儉美德,講究供餐用餐衛生,合理安排健康飲食,做到節儉用餐、安全用餐、衛生用餐。
4.文明從交通開始
提高文明交通意識,遵守交通規則,注重排隊禮讓、安全有序,不翻越護欄、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乘車有序排隊,養成文明行走、文明乘車的出行好習慣。
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激勵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共建校園文明。體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要求,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遵守校園文明禮儀,做好校園淨化綠化美化工作,樹立學生的良好風範和形象,建設美麗校園。
作為北方學子,我們更應該提高禮儀文明意識,為彼此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希望大家可以互相監督,拒絕不文明現象,讓我們的北方校園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