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繼承了七月王朝向阿爾及利亞移民的政策,甚至還出現了移民的高潮。
這一時期的移民主要是由政府從國家工廠的失業者、冒險家、受僱的殺人犯和破產的小店主中招募的,其中尤以工廠的失業工人人數最多。
1848年的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原來的七月王朝建立了新政府,但法國國內的局勢並未因此而趨於穩定,相反,由於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激化,巴黎工人於同年六月發動起義,同資產階級進行了正面的較量。但由於寡不敵眾,「六月起義」最終遭到了鎮壓。
在鎮壓了工人起義之後,法國當局為了避免工人再生事端,通過了卡芬雅克將軍的提議,決定將大量因失業而鬧事的工人趕到阿爾及利亞。
為了使這次的移民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第二共和國政府還特意撥款5000萬法郎,並承諾為每位移民提供至少2公頃土地,以保證他們能夠在那裡獲得比國內更好的生活。但接受土地的移民也同時必須保證三年之內不得出售政府給予的土地,否則政府有權沒收其全部土地。
法國政府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一方面能夠吸引工人離開故國到阿爾及利亞移民,另一方面又避免這些人在到達阿爾及利亞之後反悔之前的決定,將土地賣掉後再返回法國,重又成為國家的不安定因素。就這樣,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加之1848年革命導致的歐洲局勢動蕩,大量的法國人以及歐洲其他飽受戰亂之苦的人們紛紛離開故土來到阿爾及利亞,並在這裡開始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生活。而大量移民的湧入對於阿爾及利亞自身社會及人口結構而言,也勢必會造成極大的衝擊。
1841年,移民的數量為37000多人,而當時阿爾及利亞本地人口約為3百萬人。到1954年,移民的數量已達104.2萬人,約佔阿爾及利亞總人口的11%。而同樣作為法屬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的歐洲移民數量分別只佔其全國總人口的6%和4%。如此龐大的移民人數在其他任何殖民地都是很少見的,這也決定了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解放之路與其他殖民地國家不同,移民在日後的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勢必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存在不到4年便被第二帝國取代了,法國政府的阿爾及利亞政策也因為新政權的誕生而有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