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縣生態畜牧業「蝶變升級」

2020-12-12 華龍網

青海新聞網訊近年來,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圍繞建設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重點縣的總體部署,以設施農業和設施畜牧業為引領,以集約經營,增加產品附加值為核心,把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高原生態農牧業作為推進農牧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堅持以草定畜、畜種改良、提高科技含量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進一步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夯實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生態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子,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祁連藏羊群

祁連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為尋求高原生態有機畜牧業的健康協調發展,祁連縣採取「封、育、護、禁、播」等多種措施,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累計投資992萬元,完成鼠、蟲、狼毒害防治820萬畝,實施禁止白色汙染、清理草原垃圾、平整土胚牆等為主的草原綜合治理活動,成效顯著。在2個鄉鎮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5個鄉鎮實施草原基本建設項目,種植牧草5萬畝。從科技推廣和打造品牌入手,強化種業基地建設擴大種養殖規模,提高農牧業經濟效益,圍繞「名、優、特」產品,發展高原、綠色、有機品牌農牧業,提升「三品一標」競爭力,建成「一村一品」國家級示範村鎮2個,「祁連犛牛」、「祁連藏羊」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祁連藏系羊肉」、「祁連藏犛牛肉」等6件畜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標誌認證,使現代生態畜牧業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

待運的有機畜產品

加大結構調整,優化畜群結構,以試點合作社為載體,淘汰雜種雜色羊4218隻,組建母畜群85群29646隻,種畜群9群1604頭只,幼畜群88群23865頭只。全面推進畜牧業種子工程向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方向轉變,形成資源有效利用,生態充分發展,農牧民收入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全面發展的現代畜牧業產業發展格局為突破口,以本品種提純復壯、核心選育為主,著力提高生產性能,6家試點合作社共組建核心群24群7200頭只,串換種畜773頭只,集中管理種公羊1300隻,輻射示範帶動牧戶381戶,為做大做強優畜基地和延伸群眾增收產業鏈條提供支撐。

祁連藏犛牛種公牛群

全縣511萬畝夏季草場實現禁牧,1041萬畝草場實現草畜平衡,年均發放補獎資金6145萬元,核減牲畜34.65萬隻羊單位。累計投資1314萬元實施草食畜牧業發展項目,建植當年生優質飼草料基地2萬畝、多年生草地1萬畝。在注重科技推廣,重點培育農牧業實業發展的同時,祁連縣各鄉鎮按照全縣產業布局調整,積極探索村級經濟增長新路子,發展村級後續產業項目,為農牧民群眾在有限的土地探尋「向好三農」提供堅實基礎,讓更多的群眾創業創新,通過發展養殖、奶業、特色種植、綠色產品等多種產業,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相關焦點

  • 發展生態畜牧業奏響「振興曲」
    「這是目前青海省養殖規模化與集約化、設施化與機械化、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位居前列的現代化生態牧場。目前西寧已擁有25家這樣的生態牧場。」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處青藏高原的古城西寧,幾百年來,百姓一直過著傳統的畜牧業生活。
  • 【海北州】祁連藏羊種羊培育中心帶動生態畜牧業發展
    3月30日,記者在位於祁連縣阿柔鄉的祁連藏羊種羊培育中心採訪時,該中心主任扎西塔開心地介紹道。培育中心不僅優化了畜種結構,給群眾帶來了明顯經濟效益,而且有效帶動了全縣生態畜牧業發展。  為把祁連白藏羊這一品牌做大做強,從2007年開始,祁連縣把白藏羊本品種選育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提出了「打造藏羊特色品牌,發展特色畜牧業」的重大決策,累計投資170餘萬元,在阿柔鄉啟動實施祁連藏羊種羊培育中心,並抽調4名職工成立專門機構,解決工作經費,承擔白藏羊選育科研、推廣的重任,嘗試性的開展白藏羊鮮精採配、細管凍精授配、藏羊胚胎移植等育種技術。
  • 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組織上海臺商赴青海省祁連縣開展產業對接
    8月7日-8月8日,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組織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有關臺商赴青海省祁連縣考察,了解當地農牧產業發展情況,深入開展產業對接,探索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合作新模式。祁連縣隸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北鄰古絲綢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肅河西走廊,素有青海「北大門」之稱。
  • 甘肅金昌: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人民網蘭州12月25日電(高翔)「2020年,金昌市將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奶綿羊全產業鏈開發為抓手,在全面推進規模化養殖和產業化經營的基礎上,打造優質奶源生產基地和肉羊養殖基地,完善良種繁育、飼草飼料、疫病防控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 哈龍村牧民全部加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
    本報果洛訊 (記者/湘君) 全村牧民一家不落地集資入股,所有人加入專業合作社,並嘗試用與傳統模式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積極開展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態畜牧業生產。這是發生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哈龍村的真實事件。  近年來,果洛州廣大牧民對旨在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有利於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畜牧業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 祁連從「生態佳」向「生態+」轉變
    近年來,祁連縣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指引祁連綠色發展,以「五四戰略」為抓手,以生態為基礎構築綠色發展新高地,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原則,通過「生態+畜牧業」「生態+旅遊業」「生態+精準扶貧」的「生態+」模式打造發展大格局,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2017年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60元。
  • 生態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擘畫海北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在祁連縣油葫蘆自然保護區發現的猞猁 海北州林草局供圖 以生態保護為基,創新飛地畜牧業發展方式 2020年3月5日,「祁連合作社」微信群裡突然熱鬧起來。 祁連飛地畜牧業(祁繁甘育)成了大家談論的熱點,這是因為在3月4日至5日,祁連縣縣長龍永勝帶領相關部門來到甘肅省的民樂縣、高臺縣等地方實地調研飛地畜牧業進展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 ...烏蒙飛金鳳——貴大動科院生態畜牧業產業技術團隊助推烏蒙鳳雞...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有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等12個農業產業,促進生態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助推貴州脫貧攻堅的重大戰略,將貴州大學「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校農結合」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7月4日至5日,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生態畜牧業產業技術團隊教授博士一行
  • 高原上的人間旅遊勝地:祁連縣
    祁連縣是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態旅遊目的地。祁連縣具有北接河西走廊,南連環湖過境通道的區位優勢,在全省「一圈三線」旅遊戰略布局中處於「北線」的核心位置,是青海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祁連縣是「大美青海」的縮影。
  • 青海省在祁連縣建成全國最大天然有機牧場
    記者從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政府獲悉,涉及到祁連縣7個鄉鎮,1522.05萬畝草場的祁連有機畜牧業活體認證工作目前已經全部完成。這意味著祁連縣成功申報全國最大的天然有機牧場。這之前,全國最大天然有機牧場為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所有。  據悉,2014年祁連縣有機畜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共投資1389.75萬元,用於有機認證相關工作。
  • 甘肅金昌: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 助推鄉村振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5日訊 (記者 李琛奇 通訊員:趙梅)「全市畜禽飼養量達260萬頭(只),建設規模養殖場(小區)184個,規模化舍飼養殖畜禽飼養量佔全市畜禽飼養總量的60%以上……」12月25日上午,在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金昌市草食畜牧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甘肅金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紹民如是說
  • 實現草原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經濟發展雙贏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要充分認識內蒙古區域生態分布規律與畜牧業經濟關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統籌好經濟發展和草原生態環境治理。著力實施草原生態、畜牧業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是內蒙古區域草原生態分布規律與畜牧業經濟有機統一的內在要求,是內蒙古現代草原畜牧業經濟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的必由之路。
  • 青海海北州祁連縣發生3.4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7日9時39分在青海海北州祁連縣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8.24度,東經99.93度。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3298米。震中距祁連縣29公裡、距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72公裡、距甘肅民樂縣80公裡、距甘肅張掖甘州區90公裡、距甘肅臨澤縣104公裡,距甘肅張掖市89公裡,距海北藏族自治州167公裡,距西寧市243公裡。祁連縣隸屬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北鄰河西走廊,有青海「北大門」之稱。祁連縣是青海省畜牧業基地,礦產資源多樣,號稱「中國的烏拉爾」。
  • 大美川西北草原 奏響生態蝶變三部曲
    思路篤定: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不是簡單減飼養量,而是提高生產水平,從以遊牧為主的傳統畜牧業向舍飼半舍飼現代畜牧業跨越。」省農業廳負責人指出。  靠補助為170頭犛牛建起暖棚,松潘川主寺鎮的仁清州再也不擔心下場雪就一場空。基礎設施極大改善,讓牛羊徹底走出「夏飽、秋肥、冬瘦、春死」怪圈。  「別看羊少了,但草場生態好了,加上補獎,收入不比以前少!」
  • 創建現代化美麗牧場 推進畜牧業升級轉型
    南方網訊 廣東是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消費大省,2018年全省肉類總產量449.9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81.5萬噸,禽肉產量153.3萬噸,禽蛋產量39.2萬噸,生鮮奶產量13.9萬噸,畜牧業總產值1184.7億元,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保障城鄉居民畜產品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
  • 訪談解讀:《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
    ,夯實畜牧業安全發展基礎,建立綠色發展機制,打造三產融合產業鏈,建立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相匹配的現代生態畜牧業。  答:近年來,鄭州市畜牧業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決策部署,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一手抓畜禽養殖汙染整治,一手抓產業轉型升級,畜牧業呈現「總量調減、布局合理、層次提升、農牧結合、汙染減少」的發展格局,為「十四五」發展生態畜牧業積累了豐富經驗,奠定了紮實基礎。
  • 畜牧業:從傳統走向現代
    一直以來,畜牧業都是內蒙古的特色優勢產業,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自治區立足資源優勢,圍繞產業鏈條,在保護草原的基礎上,科學有序發展畜牧業,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草原特色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之路,持續帶動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
  •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擘畫海北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海北片區生態系統獨特,自然景觀多樣,野生動物種群豐富,其生態系統的優劣直接關係海北州、青海省乃至整個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事關長遠,意義重大。  以生態保護為基,創新飛地畜牧業發展方式  2020年3月5日,「祁連合作社」微信群裡突然熱鬧起來。
  • 青海省祁連縣,高原生態的旅遊目的地,河西走廊的驚險
    青海省祁連縣,高原生態的旅遊目的地,河西走廊的驚險祁連縣是青海省比較重要的一個高原生態地方,而且這個地方連接著河西走廊,是有著很高的地理優勢的,而來到這裡旅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非常的驚險刺激,所以來到這個景區,最重要的就是體驗了